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第1课时
教 学内 容 教材第23-24页内容和第24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2、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长方体表面积简单计算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思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 学重 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教 学难 点 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简单计算。
教 学方 法 教法:情境演示,探索归纳。学法:操作实践,小组合作
教 学准 备 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说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看图回答。 3dm 2dm 4dm(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哪些面的面积相等?(3)填空。 上、下两个面的长是 ,宽是 这个长方体 左、右两个面的长是 ,宽是 前、后两个面的长是 ,宽是 3、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几个面?
探究新知 个别学习——表面积的概念。(1)教师和同学们都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并分别把“上”“下”“左”“右”“前”“后”
标在6个面上。(2)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开。(3)你知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它的什么吗?哪些面的面积相等?(4)展开后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学生试着说一说。小组合作学习——计算物体的面积。课件出示例1,启发提问。教师:要计算用了多少硬纸板,实际上就是我们要求什么?(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包装箱的表面积)学生分组研究计算的方法。找几名代表说一说所在小组的意见。解法一:先分别算出上下左右前后各个面的面积,然后算总和。0.7×0.5×2+0.4×0.5×2+0.7×0.4×2 =0.7+0.4+0.56 =1.66(m )解法二:先算出上、前、左这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乘2(0.7×0.5+0.4×0.5+0.7×0.4)×2 =0.83×2 =1.66(m )(4)比较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组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长×宽×2+长×高×2+宽×高×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拓展应用 1、教材第23页“做一做”小组讨论然后判断,并通过剪纸折叠验证。2、教材第24页“做一做”指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订正。教材第25页练习六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总 结回 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作业布置 原创新课堂相关练习基础训练相关练习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cm,4cm,3cm。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用两种方法计算)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它的表面积。解法一: 0.7×0.5×2+0.4×0.5×2+0.7×0.4×2 =0.7+0.4+0.56 =1.66(m ) 解法二:(0.7×0.5+0.4×0.5+0.7×0.4)×2 =0.83×2 =1.66(m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学会解决生活中有关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体会学习过程中探究与思考的乐趣。
教 学重 点 学会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 学难 点 学会解决生活中有关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 学方 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学法:操作实践,小组合作
教 学准 备 课件、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1、看图并回答。(单位:cm)(课件出示) (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3 4 (2)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5 2、观察正方体纸盒回答问题。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怎样?(相等)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件)
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课件出示:1.2dm 1.2dm 1.2dm(1)每个面的面积相等吗?(2)你能算出图中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吗?(3)小组合作,寻找计算方法。 方法一:1.2×1.2×6 方法二:1.2 ×6 =1.44×6 =1.44×6 =8.64(dm ) =8.64(dm ) 说明:上面两种做法都对,1.2 表示2个1.2相乘。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2)先让学生观察,用手摸摸自己准备的墨水盒,同桌互相说说。教师提出问题:这个墨水盒是什么形状的?“制作这个墨水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实际求的是什么?该如何计算?学生分小组讨论解题方法,然后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教师板书:6.5 ×6 =42.25×6 =253.5(cm )教师:谁能说说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并派代表汇报。
拓展应用 1、计算下面正方体的表面积。(单位:dm) 5 5 5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学生汇报结果,集体订正。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9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总 结回 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基础训练的相关练习原创新课堂相关练习选择正方体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36倍,它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 )A.36倍 B.6倍 C.12倍将一个长6cm,宽和高都是2cm的长方体切成3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3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是( )A.56cm B.64cm C.72cm 将两个棱长5d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A.250dm B.125dm C.300dm 解决问题。一个棱长是8dm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方法一:1.2×1.2×6 方法二:1.2 ×6 例2: 6.5 ×6 =1.44×6 =1.44×6 =42.25×6 =8.64(dm ) =8.64(dm ) =253.5(cm )练习课
第1课时
教 学内 容 教材第25-26页练习六第3-8题,10-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对正方体与长方体展开图的认识熟知解决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练习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各种变式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
教 学重 点 熟练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 学难 点 熟练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 学方 法 教法:问题引导,归纳总结学法:操作实践,合作交流
教 学准 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在互相交流。教师:长方体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巩固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探究新知 教材第25页练习六第3题。 组织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提问:长方体的正面、右侧面和上面各是哪个面?学生:正面对自己的面就是正面,顶上的面就是上面,右边的面就是右侧面。提问: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学生:长×宽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教材第25页练习六第5题。学生自主读题,理解题意。提问:我们需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学生:正面和后面、两个侧面。全班练习,分别算出这些面的面积。提问:那这个商标纸的面积要多少平方厘米?学生:正面、后面、两个侧面的和。全班练习,算出总面积。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7题。学生独立读题,理解题意。提问:长方体与正方体在棱长方面有什么不同?指名学生回答: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以不相等,但是正方体的长、宽、高一定相等。请学生判断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全班练习,计算三个物体的表面积,小组内订正。教材第25页练习六第6题。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提问: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样简便计算?学生思考,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先算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因为正方体的六个面是完全一样的。全班练习第(1)题,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提问:正方体有几条棱?总棱长是多少?学生独立计算。提问:4.5m的胶带纸够用吗?学生思考,指名学生回答。
拓展应用 教材第25-26页练习六第4,8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练习,集体订正。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10-12题。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题意,理解要求什么,讨论算法,然后独立计算,小组内订正。教师巡视,适时指导。扩展练习。教材第26页练习六第13*题。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猜想,然后借助实物进行操作验证,教师适时指导纠正。
总 结回 顾 通过这节练习课,你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业布置 原创新课堂相关练习基础训练相关练习。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单位:cm) 6 5 4解决问题。将一个长50cm,宽40cm,高55cm的长方体工具箱表面涂上油漆,需要油漆的面积是多少?一根长方体料长4m,宽和高都是3dm,把它沿长据成2段后,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分米?一种长方体油桶(无盖),长0.8m,宽0.6m,高3dm。做50个这样的油桶,至少需要用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板 书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