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第一阶段核心素养调研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第一阶段核心素养调研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2 21:1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祁阳市文昌中学2024 年第一次核心素养调研测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卷)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 48 分,每小题 3分)
1.一导游带团出国旅游,解说道:“巍峨耸立的金字塔,令人毛骨悚然的木乃伊,美丽如画的文字……这里的文明成就令人惊叹,也
令人迷惑。”“这里的文明”诞生于( )
A.黄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2.据记载,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
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A.法学系统日臻完整 B.君主权力衰落 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国内矛盾激化
3.下则示意图描述的是( )
A.种姓制度的影响 B.亚历山大东征路线 C.古印度对外扩张的路线 D.佛教向外传播的路线
4.《梨俱吠舍·原人歌》中写道:“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材料所描述制
度的特征是( )
A.源自于艺术的创作 B.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C.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D.维护法律公正公平
5.古代雅典居民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A.贵族妇女 B.雅典城邦奴隶 C.波斯商人 D.成年男性公民
6.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众多的城市,“东西方在这一时期频繁互动和深度融合”。能为此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 )
A.刻有希腊式长袍的印度佛像 B.位于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 C.应用于航海的指南针 D.传入中国的马铃薯
7.元首是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的首创者是( )
A.屋大维 B.凯撒 C.图拉真 D.西塞罗
8.公元前 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公元前 509年是( )
A.公元前6世纪初 B.公元前6世纪末 C.公元前5世纪初 D.公元前5世纪末
9.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逻辑学的创始人。他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利特
10.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公元纪年法。这种纪年法与哪一宗教有关(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1.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 )
A.马其顿王国 B.法兰克王国 C.西班牙王国 D.葡萄牙王国
12.中世纪西欧庄园中有擅长各种工作的人,如木匠、铁匠、金银匠、鞋匠、渔民等,庄园里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
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庄园( )
A.自给自足特征明显 B.农奴生活质量较高 C.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奢靡浪费之风盛行
13.1287年,西欧某庄园的庄头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
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
A.危及了领主人身安全 B.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 C.加速了市民阶层形成 D.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
14.12—14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在城堡外增加了新市场,之后逐渐拆除旧城墙,建造新城墙,把郊区变为城区。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
A.近代科技兴起 B.城市工商业发展 C.庄园经济繁荣 D.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 1页
15.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市民们从开头就表现出自信和
独立。这主要是由于( )
A.日益增长的城市自治权 B.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C.凌驾一切的教会势力 D.逐渐兴起的大学教育
16.它既是教皇、皇帝、国王们的知识兵工厂,也是神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和学生们的象牙塔。它是指( )
A.庄园法庭 B.自由城市 C.租地农场 D.早期大学
二、非选择题(3 大题,共 52 分)
17.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各地文明有自己独特的风采。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公元前 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
材料二
材料三
伯里克利 屋大维 苏格拉底
材料四
《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 《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
知古巴比伦社会奴隶制度发达,商品经济 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应
比较活跃等,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 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子严厉制裁;法典还
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 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
源远流长。 何反抗。
第 2页
(1)请写出序号②和③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4分)
(2)依据材料二分别写出图 1、图 2政治制度的名称。(4分)
(3)挑选材料三中的一位历史人物,写出他的贡献。(2分)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请你对比《汉谟拉比法典》与《查士丁尼法典》有何相似之处?(4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亚历山大东侵,洗劫和烧毁了亚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以野蛮、残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东
方文明。但是,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开拓人们的眼界。东方的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亚历
山大的东征,还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道路。
——摘编自《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
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中国发明的火药已被伊斯兰教转变为战争武器,至此才第一
次为西方所知。培根认为,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西方掌握后,欧洲的文化和社会随之改变了。
——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三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
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
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特点,并指出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作用。(4分)
(2)中国发明的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发生在哪一时期?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对欧洲的共同影响。(4
分)
(3)材料三中清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文明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原则?(2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如下图
第 3页
材料二
公元 6世纪,帝国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尤其在法制的完善方面成就突出。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帝国晚期国力急剧衰落,……帝国丧失了对金融的控制,大批资金流向发展中的欧洲,……腐败现象严重,反腐败持续很久,但
收成效甚微。……帝国后期政策摇摆不定,朝令夕改……1204年帝都曾一度失陷于十字军骑士之手。此后,帝国国土分裂,中央集权
瓦解,沦为东地中海的小国。……帝都再度陷落,帝国最终湮灭在外族的扩张之中。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四
在帝国的最后一夜中,有一些人趁乱登上拉丁人的战舰,……携带着古代的珍贵文献流亡到西欧各国,使得生活在天主教神权世
界的人们重新看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和凯撒,……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人性战胜了神性,理性光明照穿了教皇和封
建制度所构成的重重帐幕。在帝国废墟上,诞生了西欧新世界。
材料五
拜占庭明显缺乏古典时期雅典的生气和光辉,原因是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这并不是说它静止不变。它自始至终都在使自
己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但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
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
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的心态最终把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中。
(1)根据写出分裂之后,地跨三洲的帝国名称。(2分)
(2)写出材料二中“法制的完善方面成就突出”的表现及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帝国衰落的原因(两点即可),“帝国最终湮灭在外族的扩张之中”指的是什么史实?(6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帝国对后世的影响。(2分)
(5)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事,写一篇 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10分)
第 4页
2024年核心素养调研测试
九年级历史答题卡
姓名: 学校: 班级: 座号:
注 意 事 项
1. 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3. 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贴条形码区
4. 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5. 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一.选择题(48分)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7.1 (4分)
17.2 (4分)
17.3 (2分)
17.4 (4分)
ID:3387398 第 1 页 共 2 页
请使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等选项及考号
18.1 (4分)
18.2 (4分)
18.3 (4分)
18.4 (2分)
19.1 (2分)
19.2 (4分)
19.3 (6分)
19.4 (2分)
19.5 (10分)
ID:3387398 第 2 页 共 2 页
2024年核心素养调研测试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D C D A A B C D B A D B A D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
(1)(4 分)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
(2)(4 分)图 1:种姓制度; 图 2:封君封臣制度。
(3)(2 分)贡献:伯利克里扩大公民权利,建立津贴制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屋大维创立元首制,促进罗马帝国的发展;
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4)(4 分)相似之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巩固了统治地位;都是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法制传统源远流长;通过法律文献可以了解当时的社
会情况等。(言之有理或任意两点得 4 分)
18.【答案】
(1)(4 分)特点:野蛮性;破坏性;建设性。
作用: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东方城市的希腊化;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道路。
(2)(4 分)时期:宋元时期。
共同影响:四大发明的外传,共同推动欧洲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3)(4 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消极影响:闭关锁国政策没有成功抵御外敌的侵略,使中国失去贸易主动权;中外交流基本断绝,使中国错失了发展的机会,逐渐落伍于世界
历史发展进程。(言之有理或任意一点得 2 分)
(4)(2 分)原则:坚持在和平、平等、友好的原则下进行文明交流;要加强中外文明的交流,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要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明,以
及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19.【答案】
(1)(2 分)名称: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2)(4 分)表现:编纂《罗马民法大全》;
影响:《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6 分)衰落原因:帝国丧失了对金融的控制;腐败严重,反腐败持续很久,但成效甚微;帝国后期政策摇摆不定,朝令夕改。(4 分)
史实:1453 年,奥斯曼上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2 分)
(4)(2 分)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5)(10 分)观点:保守狭隘的心态是造成文明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论述:拜占庭帝国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自居,故步自封,保守狭隘,最终在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中不断走向衰亡。清朝时期,中国的统治者实行
“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综上可知,保守狭隘、故步自封是文明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 1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