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忆秦娥 娄山关毛泽东5 词两首一导入新课娄山关二走进作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还是一位史学家,诗人,书法家。背景资料
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红军攻占遵义,二渡赤水,24日攻占桐梓,25日凌晨借着月色向娄山关挺进,与黔军相遇,敌军败退,红军继续进军,与敌激烈拼搏,反复争夺,红军终于占领高地。此时已近黄昏,中央红军在夕阳映照下迅速通过娄山关。这次战役是遵义会议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一九三五年一月党的遵义会议(毛泽东奠定了自己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以后,攻打娄山关的情况。这是当年二月。在接近娄山关几十华里的地点,清晨出发,还有月亮,午后二三时到达娄山关,一战攻克,消灭敌军一个师,这时已近黄昏了。乘胜直追,夜战遵义,又消灭敌军一个师。此役共消灭敌军两个师,重占遵义。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选择正确的读音。娥(wǒ é) 娄(lóu lǒu)
啼(dí tí) 咽(yān yè) 三预习检测 辨字组词。 娥( ) 娄( )
峨( ) 搂( )
蹄( ) 咽( ) 帝( ) 因( ) 指名朗读诗词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步把握诗歌感情。2、除了书上那幅图,
你仿佛还看到了哪些图画? 主题理解
通过对娄山关军事行动的描写,歌颂红军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预示着道路的曲折和前途的光明。五合作探究
1、你从词的上阕获得哪些信息?能联想出怎样的情景?
2、下阕表现娄山关战斗的哪一阶段?表达词人怎样的感情? 六精读品析
1、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问题:①两句各抓出了哪些景物?
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②两句应读出什么语气,
为什么? 2、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问题:①哪些词句用得好?为什么? ②这两句应读出什么语气?
为什么? ③想象并说明红军战士在行
军和跨越娄山关时的心理活动。 艺 术 特 色1、风格上,这首词把上片的悲凉沉郁与下片的雄劲豪放融为一体2、手法上,明暗虚实巧妙结合——明写
自然景物,暗写红军的革命精神;实写行军
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虚写娄山关的激战
3、以景传情,情景并茂。4、既炼字又炼句,以此构成意境,深化主题——词中的“碎”、“咽”是炼字的范例,“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则是炼句的典型。
①屏幕出示毛泽东的
《长征》、配乐读。②说说对今天生活的
感悟。七拓展延伸结束语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课件17张PPT。沁园春 雪毛泽东5 词两首一导入新课二走进作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毛泽东还是一位史学家,诗人,书法家。注意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
莽莽( mǎng )
分外妖娆( fèn ráo )
成吉思汗( hán )
数风流人物( shǔ )
稍逊风骚( xùn )
沁 ( qìn )
今朝 ( zhāo )三预习检测解加点词:
北国: 惟余: 莽莽: 河: 顿: 舞:驰: 蜡象: 欲: 须: 红装:
素裹: 分: 妖娆:如此: 引: 竞: 折腰: 输:
文采: 逊: 风骚: 天骄: 只识:
弯弓: 射雕: 俱: 数: 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词的上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2、词的下阕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描写北国雪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议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今英雄,表达了作者作为人民革命领袖的自信。 哪些句子总写北方的雪景?你能用成语来概括北方的雪景吗?写景时,既有静景,又有动景,分别用了哪两个字?前三句总写北方的壮丽雪景。
壮阔雄奇、玉砌银妆 、冰天雪地。
封、飘。静中有动,由下至上,由地面到空中,意境非常开阔,气魄宏大。
五合作探究下面的内容由哪一个字领起?“望”思考:望到了什么?从“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望”,有登高远眺之意,但所见内容既是实在的视觉感受,又带有很大的想像成分”由此可见,上阕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体会“惟余”和“顿失”的作用并说出所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惟余”体现白雪覆盖的范围之广,“顿失”表现冰封速度之快,用了夸张的修辞。1. 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改写:山如银蛇,原似蜡象 “舞”、“驰”,用的是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壮烈。不仅生动地表现了群山和高原的连绵起伏的美丽形象,且化静为动,赋予沉寂的大自然以旺盛的生命力,想象丰富,生动传神。六精读品析2. 欲与天公试比高。 “欲”和“比”,把群山和高原人格化了,不仅突出了它们之高,更显示了其无畏气概和斗争精神。言近意远,富有强烈的感彩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3、末尾三句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以看出? 末尾三句是虚景。从"须"这个字可以看出,作者是借助想象来写雪后景象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 短于“文治”看今朝风流人物文韬武略七拓展延伸1、比赛背诵诗词。
2、收集背诵毛泽东
的诗词。结束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