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望秋园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在诵读中理解诗句含义与全诗大意。
2、感受诗中蕴含的爱国情怀。
3、自主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教学重点】
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背诵默写全诗,能够运用诗中的爱国名句。
【教学难点】
解读诗中“零丁”的多层意思,拓宽阅读视野。
【教学安排】一教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初读,感知大概的诗意。
(学生熟读三遍。教师纠正节奏不妥之处。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提问:你们觉得整首诗属于哪一种感情基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零丁”多指人的心情或处境。题目中“零丁”又是什么意思呢?——地名零丁洋。整体意思——文天祥路过零丁洋。此时的文天祥为何会在零丁洋呢?——学生结合注释会回答“不是”,作者此时被元军俘获,是作为俘虏押解路过零丁洋的。
二、了解诗人资料、创作背景,弄清诗歌的感情基调。
由此可见,此时的文天祥成为阶下囚,心情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是零丁的、痛苦的。诗是在这样的境遇中创作的。那么这首诗该用怎样的感情,语调去读呢?——应该读出无比沉痛的感情,一种深深的悲凉,一种孤苦伶仃。同时,本诗的感情有些复杂,比如诗的尾联不同前面,蕴含一种高亢激昂的感情,不再有“零丁”之感了。
二、分析诗句内涵,明确诗歌主旨。
1、学生用现代汉语翻译全诗,教师点评。
【今译参考】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2、理解分析诗句含义。
(1)首联:回顾个人和国家两件大事。文天祥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个饱读诗书的人,参加科举,进而踏入仕途。 他与元军苦战四年,并未能挽救南宋灭亡的命运。此时,南宋大部江山已落入敌手,自己也兵败被俘。眼看大势已去,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2)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国势上看,山河破碎,南宋王朝在元军的攻逼之下覆亡在即,一如风中柳絮。自己也是一生坎坷,当初做官曾因得罪权贵而屡被罢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如今部下将士牺牲殆尽,亲人被元军俘获,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一如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
(3)颈联:前一句是追忆过去。后一句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慨叹眼前。诗人将地名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巧妙地用在诗句当中,仿佛这两个地方就是诗人的写照,也有了与诗人一样的感情。用语双关。
(4).尾联:他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有着不屈的精神与气魄。
总结:悲伤,悲痛,悲愤,悲壮,舍生取义——再读诗歌。
3、把握诗的主旨
师:一个“零丁”牵出文天祥的惶恐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道出了文天祥的零丁情,究竟是怎样的惶恐路,又是怎样的零丁情呢。在这首诗中文天祥到底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我们了解了文天祥的惶恐路和零丁情。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也不禁为之动容。
三、拓展阅读:文天祥的《正气歌》序言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参考译文】
我被囚禁在北国的都城,住在一间土屋内。土屋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尺宽,大约四寻深。有一道单扇门又低又小,一扇白木窗子又短又窄,地方又脏又矮,又湿又暗。碰到这夏天,各种气味都汇聚在一起:雨水从四面流进来,甚至漂起床、几,这时屋子里都是水气;屋里的污泥因很少照到阳光,蒸熏恶臭,这时屋子里都是土气;突然天晴暴热,四处的风道又被堵塞,这时屋子里都是日气;有人在屋檐下烧柴火做饭,助长了炎热的肆虐,这时屋子里都是火气;仓库里储藏了很多腐烂的粮食,阵阵霉味逼人,这时屋子里都是霉烂的米气;关在这里的人多,拥挤杂乱,到处散发着腥臊汗臭,这时屋子里都是人气;又是粪便,又是腐尸,又是死鼠,各种各样的恶臭一起散发,这时屋子里都是秽气。这么多的气味加在一起,成了瘟疫,很少有人不染病的。可是我以虚弱的身子在这样坏的环境中生活,到如今已经两年了,却没有什么病。这大概是因为
三、教师总结:同学们,“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丁”是一种境遇,他可以让人困惑,可以让人麻木,可以让人消沉,但“零丁”更是一种使人涅槃的动力。正如文天祥在狱中所作的《正气歌》所说的“天地之间有正气”同时化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人。
五、课堂背诵默写这首诗。
六、布置练习作业:见蓝色习题。
七、板书设计:见涂红字样
八、教学反思
附练习作业:
1.文天祥(公元1236 ( http: / / www.21cnjy.com )—1283),男 ,汉族,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吉水人,(今江西吉安)。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 《过零丁洋》选自 。这首诗是宋帝赵禹祥兴二年(1279),文天祥在五坡岭(在广东省海丰县北)兵败被俘后囚禁时写的。
2.《过零丁洋》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 , 。
“惶恐”“零丁”用于双关,有两层含义,
一指
二是
诗句的意是: 。
3.《过零丁洋》诗中表达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
这两句诗慷慨激昂,采用 的方式 ,表明诗人 的决心,崇高的 和 的爱国情怀。
4.《过零丁洋》诗中借用 的修辞手法,表现国家多难、个人浮沉的诗是: , 。特点是:以形象的比喻描写 , 。诗句意思是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 , 。
这两句连用,暗示
5.这首七律诗的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有关的哪两件大事
(1)
(2)
6.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举二例说明:
答:
(1)人物 事迹
(2)人物 事迹
7.“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汗青:指。(古代用竹简书写,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蛀,叫汗青。)
丹心: 。
干戈:泛指 。
【参考答案】
1.南宋时期爱国诗人 《文山先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集》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地名, 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追忆过去,表示自己对当时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感慨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漂浮在伶仃洋中,深感孤苦伶仃。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 以死明志 民族气节 为国献身 4.比喻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5.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6,人物有 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事例: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7.儒家经典 史册 赤诚的心 兵器
附加题:(一)必做题
1、从本诗所写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属于( )
A、状物诗 B、述志诗 C、叙事诗 D、写景诗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了 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 。
3、利用两个带有感彩的地名来抒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忧虑不安心情的句子是 , ;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诗句是 , 。
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科举入仕和大战告捷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余。
B、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叙写事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发展和深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社会现实和诗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遭遇
C、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自己遭难而颤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痛苦心灵。
D、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5、简要说说本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选做题
6、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7、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8、写一段课后反思:(只有会反思的人,才能在学海中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