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四专题谏太宗十思疏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第四专题谏太宗十思疏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9 09:2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谏太宗十思疏魏 征魏征 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 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史称“诤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疏古时上给皇帝的奏章,奏议的一种。
奏议,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
包括奏、议、疏、表、对策。写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很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背后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书进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此疏后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篇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课文导读:臣闻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臣虽下愚 ,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
十思:一个“思”字,紧扣“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即十条建议。是针对唐太宗“忘本”、“忘危”的“失思”? 行为。 ?长:,chang长的高。????? ?
浚:jùn,疏浚。 ?德义:恩德道义。 ?下愚:谦辞,最愚昧的人。 ?明哲:明智的人,指唐太宗。 当神器:主持政权。?
居域中之大:处于国家这么重大的地位。 ?念:考虑?
戒奢以俭:戒奢侈行节俭。以,动词“用、行”。 ?斯亦:这是???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求木长 固根本
欲流远 浚源泉源不深 望流远塞源 欲 流长人君当重 居大思国安 积德义德不厚 思国安臣知不可 而况明哲亦根不固 求木长伐根 求 木茂不念安危 奢俭? 凡百元首 ,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 ,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竭诚 则吴越为一体;傲物 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 ,可畏惟人 ,载舟复覆舟 ,所宜深慎。
凡百:所有? 景:大? 繁:多? 克:能够。? 盖:大概??? 盖在殷忧:盖,因为;殷,深重的;忧,忧患。 ?竭诚以待下:竭,尽;以,目的连词,来。既:已经 ?纵情以傲物:放纵情感(骄傲自满),轻视他人。以,表并列。 ?骨肉:父母、兄弟、子女等至亲。?? 行路:路人。?董:监督??
以:介词“用”? 振:通“震”,威吓。? 终苟免而不怀仁 :最终(只是)暂且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您的)仁慈。?
可畏惟人:可怕的只是人民(的力量)。 ?载舟复舟 :比喻人民是水,可以承托船只,也可掀翻船只。
宜:应该。 第二段: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凡元首 承天命善始繁
克终寡殷忧 竭诚待下得志 纵情傲物虽董以严刑
振以威怒终免不怀仁
恭不心服怨不在大 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吴越一体……骨肉行路取易
守难第三段:诚能见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 ,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 ,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 ,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 ,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 ,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 ,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 ,代百司之职役哉? 则思知足以自戒:就要想着知道满足来约束自己。以,来,表目的。戒,约束。? 谦冲:谦虚? ? ?三驱:古代有帝王一年狩猎三次的制度。(与课本注释不同) ?慎始而敬终:谨慎地对待事情的始终。?? 虑壅蔽:担心耳目被堵塞遮蔽。壅。? 正身以黜恶:使自己品行端正,斥退奸邪的小人。正,使动;黜,斥退。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当把恩宠施赏给人时,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个人喜好而不恰当的赏赐。所加,施加的人;“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指动作的对象。下文“所及”相同。无,与下句的“无”都同“毋”,不要。
简:选拔。? 从:听从。? ?
职役:工作,职事。
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见欲 知足自戒
将作 知止安人
念危 谦冲自牧
惧溢 江海下川
乐游 三驱为度
忧怠 慎始敬终
虑蔽 虚心纳下
惧邪 正身黜恶
恩加 因喜谬赏
罚及 以怒滥刑总十思
宏九德
简能任
择善从智尽谋
勇竭力
仁播惠
信效忠文武用 垂拱治
何劳苦 代百司思人君当思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为什么思思些什么提出问题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诚能十思 垂拱而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戒奢以俭 [动词,用]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连词,目的关系,来] 盖在殷忧 ,必竭诚以待下[连词,修饰关系。“竭诚”是“待下”的方式。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介词,用] ?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 ?诚能见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 ?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以上三句为并列连词] 1、晋侯、秦伯围郑 ,以(因为)其无礼于晋 2、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而又与大国执仇 ,以(以致)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3、老臣以(认为)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4、长安君何以(凭)自托于赵? ?5、斧斤以(按照)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课后练习:? ? 1.必浚其泉源 ????2.人君当神器之重 ????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4.承天景命 ????5.克终者盖寡 ????6.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7.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8.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9、宏兹九德 ????10.简能而任之 ????11.垂拱而治 一、解释加线词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①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长也。
②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忧懈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惧谗邪,_______________;
④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6.魏征(580—643),字_____,唐太宗封之为__________,文集有《_______________》。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专用文体。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加强自身修养
B.??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
C.?? 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 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
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以怒而滥刑????????????? 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 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
??? 山峦为晴雪所洗???????????????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7-10题: ???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全不正确的一组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 B.善始者实繁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春华秋实
??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C.振之以威怒??????????????????????? D.塞源而欲流长也
?? 振长策而御宇内?????????????????????? 流水不腐
??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2、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而况于明哲乎
C.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D.而况于明哲乎
?? 臣闻求木之长者?????????????????????? 青取之于蓝
.3、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帝王位高权重,处者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 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 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 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D.? 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课外拓展武德末,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钧,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官,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硅、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太宗日:“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硅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贞观政要·任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