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教材分析
统编版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包含的内容是社会各阶层在面对民族危机时为救国救民进行的不同程度的探索和抗争。本课是统编版八上第二单元中的第7课,展现的是农民阶层掀起的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即义和团运动和其带来的结果。本节课由“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三个子目构成,三部分呈因果关系。义和团的发展壮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利益,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极大恐慌,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而义和团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
学情分析
1.知识建构方面:学生通过本单元前三课的学习已对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急情况与其他阶级的救国道路有较初步的了解,并且已初步掌握史料解读的历史学习方法,通过预习可大致了解本课内容,但对义和团为何兴起、《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等细节缺乏了解,上课时需采用史料还原历史情境,用图文材料丰富历史细节。
2.认知心理方面:尚以形象思维为主,仍然缺乏史料阅读的批判性思维,未具备较强分析能力,且好动、好奇、好表现,在教学中需要指导学生提高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并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注重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
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事,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史料,了解义和团的兴起原因、斗争方式、局限性、导致的后果等相关史实。(史料实证)
2.结合史料,在了解义和团性质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看待义和团运动。(历史解释)
3.通过文字和图片史料,了解八国联军的累累暴行和凶恶本质。(家国情怀)
4.知道《辛丑条约》,分析其影响,结合时间线索,理解中国社会性质的逐步变化。(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三、教学思路
图画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资源,本课以《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海外史料看庚子事变》中的版画为主要素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庚子国难的缘起缘灭。以义和团运动的兴败为线索,从农民阶层的视角出发,通过了解他们眼中的危局,理解他们选择的救国道路与带来的后果,并认识到其中的局限性。
教学重点: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
教学难点:《辛丑条约》的影响、正确认识义和团运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书《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海外史料看庚子事变》,并轮播本课用到的漫画素材
教师过渡:新近出版的《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之“海外史料看庚子事变”,搜集了来自于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三国的近十种画报,呈现了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印象,从而丰富了国人对庚子事变的研究,今天我们就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学习:
“画”说义和团兴起
“画”见庚子国难
“画”析辛丑国耻
“画”释庚子所思
【设计意图】通过新史料新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供思维碰撞引入课题。
新授课
一、“画”说义和团兴起
任务一:分析版画内容,思考义和团为何要将矛头指向洋人?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如何?
1、西方人眼中义和团:展示版画《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男爵被义和团杀害》
问题1:观察该版画,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在西方人眼中义和团是一群愚昧和疯狂的暴徒,因为该版画讲述了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被义和团杀害的事情。但在团民刘以桐这里是“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在清朝大臣刚毅眼里是“出死力为国宣难”的勇士,那么真实的义和团是怎样的?他们为什么要杀洋人?
2、出示19世纪末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概念解释义和团,并在地图上通过抠图强调山东和直隶的位置。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3、【史料探析】
教会势力很大,新县官到任拜庙完后,就要去拜神甫,神甫出入都坐轿车。普通百姓不敢和教徒发生争执,教徒常常威胁说:“奶奶的,逮你去见神甫去!”百姓不能和教徒打官司,不论什么官司,无论谁有理,总是教徒打赢,连县令也怕教会势力。
——路遥主编:《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上册)第659页
问题2: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
洋人势力大,教徒作威作福,百姓诉苦无门。
4、引导学生分析义和团将矛头指向洋人的原因。
5、慈禧眼中的义和团:出示慈禧图片,义和团拳民手持大刀图片,和《德龄公主回忆录》中慈禧对义和团的态度。
“我本可以及时颁布诏令,阻止拳匪的妖言惑众,但是端王澜公二人信誓旦旦地跟我说,这些拳民是上天派来的,能使中国摆脱一切我们所恨的洋人......所以我寻思自己先不忙开口,等等看会发生些什么。 ——《德龄公主回忆录》
教师叙述:慈禧逐渐相信义和团团民“法力无边、刀枪不入”,加上对外国侵略者的憎恨,对义和团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欲进”行招抚,加以利用。
过渡:得到了朝廷的默许,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到了京津地区。
6、出示版画义和团张贴告示、拆铁路和电线杆、引出这些行为引起了列强的恐慌。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义和团运动的发生地点,与当时大背景相结合,培养时空观念。通过补充图文材料,让学生主观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运动方式,提升史料实证素养。
二、“画”见庚子国难
任务二:梳理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过程,讲述义和团和清军的英勇抗敌事迹。
1、出示版画“首要任务”——《顽童杂志》1900年8月4日封面
引导学生分析画面内容
2、合作探究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发生义和团运动,也就不会发生八国联军侵华。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为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
3、根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结合课本内容,梳理八国联军侵华过程。
4、英勇抗争的义和团:出示两幅义和团与比利时军队和俄国炮兵的激战版画,引出廊坊大捷。
廊坊大捷历时9天,共打死八国联军62人,打伤332人。义和团、清军、平民群众死伤近千人。西摩尔事后回忆说:“如果义和团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那么,我率领的八国联军必定会全军覆灭”。
由廊坊大捷也验证了清朝大臣刚毅对义和团的评价是“出死力为国宣难”的勇士,并引导学生思考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5、守卫要塞的清军拼死抵抗:展示清军誓死守要塞的版画,并讲解在天津保卫战中壮烈牺牲的聂士成,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6、义和团的命运:展示版画八国联军入侵到北京后的行为(烧、杀、抢)
慈禧西逃时绞杀义和团的口谕
(慈禧)在西逃途中杀气腾腾地宣布:“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刬除不可。” ——《中国近代历史资料丛刊 义和团》
【设计意图】通过对空间地理位置的标注、时间顺序的排列,使学生学会通过特定的时空去感知历史,而对史实产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图文材料让学生感受联军暴行,培养家国情怀。
三:“画”析辛丑国耻
1、任务三:阅读课本,找出《辛丑条约》的内容,并思考其影响。(结合相关史事逐条分析其影响)
2、《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地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四、画释庚子所思
1、任务四:(1)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结合史料分析)
“义和团仇视一切与洋人有关的东西,……曾有学士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
——(美)柯文《历史三调一一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提问:根据材料,说说应该怎样评价义和团运动?(积极: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消极: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农民阶级无组织的反帝爱国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2、任务四:(2)结合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探索,思考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梳理近代中国是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以及中国人民进行了的抗争探索,进而指出天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都失败了,中国的出路的在哪里?
3、出示版画《中国的觉醒》
餐桌上列强正准备分享赔款的盛宴,一把“中国觉醒”的大砍刀从天而降,联军代表们顿时大惊失色。
最后引用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的话“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课堂小结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郁积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其英勇斗争客观上打乱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步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暴露出清政府的腐朽反动。一些本来对清政府还抱有幻想的人彻底清醒过来,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起,决心以武力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
教学反思
1.本课以义和团的兴败为线索,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农民阶级的视角出发,材料选取了较多的口述史料,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历史情境之中,让他们直观、清晰地了解当时的情况,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其求知欲,从中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与义和团的抗争活动这部分的教学主要利用地图和时间轴,没有提供太多的补充材料,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好地图与时间轴的作用,用必要的语言和知识补充做好衔接。
3.本课对于口述史料的挖掘及与教材的结合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生互动方面可根据具体学情进一步优化。
4、立足学情,能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了解义和团运动的抗争历程,辩证地认识“扶清灭洋”的局限性和进步性。创设丰富的历史情境,解决学生认知难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