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押题卷)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高频易错题押题检测卷(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押题卷)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高频易错题押题检测卷(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1-03 12:4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高频易错题押题检测卷(苏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一个篮球208元,买6个这样的篮球,全部付100元的人民币,至少要付几张?( )
A.11张 B.12张 C.13张
2.体育老师买来了15筒羽毛球,每筒12个,共花了540元,每个羽毛球多少元?聪聪是这样解决的:540÷15÷12,他是先求( )。明明是这样解决的:540÷(15×12),他是先求( )。
A.每个羽毛球多少元?;12筒多少元?
B.每筒羽毛球多少元?;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C.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12筒多少元?
D.12筒多少元?;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3.照“△◇○◇△◇○◇△◇○◇……”的排列规律,第26个图形是( )。
A.△ B.◇ C.○
4.计算除法算式( )时,第一次试商后要把商调小.
A.464÷58 B.231÷33 C.294÷43 D.365÷58
5.花花班级有32名同学,班级最高的同学身高是156厘米,最矮的同学身高是132厘米,这个班平均身高可能是( )厘米。
A.132 B.141 C.160
6.王阿姨开了一家时尚鞋店,某新款男鞋近一周的销量如下表:
尺码 39 40 41 42 43 44
数量 2 5 6 18 3 1
本周五王阿姨准备再次购进这款鞋,( )尺码的鞋会多购买一些。
A.39 B.44 C.42 D.所有
7.□55÷48,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
A.0~9 B.4~9 C.5~9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8分)
8.3升=( )毫升 480分=( )时 7000毫升=( )升
9.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一瓶橙汁约500( ) 一桶植物油约4( )
一桶纯净水约19( ) 一瓶眼药水约8( )
10.某公司员工月平均工资是3500元,李华是这个公司的员工,她的月工资不可能低于3500元,这样的判断合理吗?( )(填“合理”或者“不合理”)
11.289÷86,把86当作( )来试商,商的最高位是( )位。
12.1升水用容量为200毫升的纸杯来装,需要( )个纸杯;如果用容量为350毫升的纸杯来装,那么可以装满( )个纸杯。
13.甲、乙两地的公路长336千米。
从甲地到乙地,( )号交通工具所用的时间是( )号交通工具的3倍。
14.四(1)班一学期要进行八次测验,在前五次测验中,小凡的平均分是87分,要使八次测验的平均分达到90分,小凡后三次的平均分要达到( )分。
15.46÷45,若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若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
1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单位名称。
360时=( )日 300秒=( )分 一瓶康师傅冰糖雪梨的净含量是500(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7.在a、b、c三个数中,a、b的平均数是17,c是2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9。( )
18.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物体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
19.四年级二班36名学生中,身高最高的是140厘米,最矮的是112厘米,这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不可能是142厘米.( )
20.因为75÷4=18……3,所以750÷40=18……3。( )
21.356÷52,把52看作50试商时,初商可能偏小。( )
四、计算题(共18分)
22.直接写得数。(每题0.5分,共4分)
72÷18= 630÷70= 240×0= 48+62=
65÷13= 80×30= 420÷6= 140×4=
23.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每题2分,共8分)
627÷33= ★224÷28= 250÷43= ★810÷50=
24.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每题2分,共6分)
700÷30= 810÷45= 560÷35÷2=
五、作图题(每题5分,共5分)
25.在下面的方格图中,分别画出从立体图形的正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图形。
六、解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26.在学校“百灵鸟”歌咏比赛中,七位评委老师给小娟打出的分数如下表。
评委 1 2 3 4 5 6 7
得分 94 92 90 96 88 79 91
(1)去掉一个最高分与一个最低分计算平均分,小娟的最后得分是多少?
(2)如果就依七位班委的打分计算平均分,小娟的最后得分又是多少?
27.李雪家今年四个季度的用电情况如下表:
季度 一 二 三 四
用电量/度 267 223 270 216
李雪家平均每季度用电多少度?
28.给一座房屋的地面铺方砖,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需要2000块,若改成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用多少块?
29.学校买了3盒圆珠笔,每盒12支,一共用了216元,平均每支圆珠笔多少钱?
30.一个未拧紧的水龙头,以一分钟3毫升的滴水计算,50个这样的水龙头,1小时会流失多少毫升水,合多少升?这些水龙头流失1天呢?
31.有一块长方形菜地,如果把长减少15米,那么菜地的面积就减少420平方米,减少后的菜地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块菜地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2.东方小学学校食堂请三、四年级的全体同学评选最受欢迎的菜肴,情况如图所示.
喜欢吃什么的人数最多,喜欢吃什么的人数最少,相差多少人?
(2)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人?
33.由于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屠光小学就把每年的4月定为“阅读月”,号召全校师生开展阅读活动。根据下面的数学信息,你能求出四(1)班同学在“阅读月”期间平均每人阅读几本书吗?
四(1)班各组阅读情况统计表
组别 一 二 三 四
本数 24 30 20 36
四(1)班各组阅读人数统计表
组别 一 二 三 四
人数 6 5 5 6
34.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子共100个.按3个红珠子,2个白珠子,1个黑珠子,3个红珠子,2个白珠子,1个黑珠子……的顺序进行排列.
(1)第65个珠子是什么颜色?
(2)黑色的珠子共有多少个?
35.下面是一种药品说明书的一部分,你知道这瓶药够患者服用几天吗?
[规格]每粒0.34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包装]固体药用塑料瓶装,48粒/瓶。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B B C B C C
1.C
【分析】用一个篮球的价钱乘购买的个数求出总钱数,用总钱数除以100,求出需要付的张数,若有余数,商再加1即可求出需要付的张数。
【详解】208×6=1248(元)
1248÷100=12(张)……48(元)
12+1=13(张)
至少要付13张。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关键是明确剩余的48元也需要付,采用进一法解答。
2.B
【分析】根据题意,如果列式为540÷15÷12,先算540÷15,表示总价÷筒数=每筒羽毛球价钱。如果列式为540÷(15×12),先算15×12,表示每筒个数×筒数=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详解】540÷15÷12,他是先求每筒羽毛球多少元;540÷(15×12),他是先求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故答案为:B
3.B
【分析】这组图形是按照△◇○◇这4个图形为一组的规律排列的,用26除以4,算出按这样的规律排列了几组,还余几个,余数是几,第26个图形就是这组图形中的第几个。
【详解】26÷4=6(组)……2(个),第26个图形是◇。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简单的周期问题知识。关键看几个一组,共分几组,再看余数。
4.C
【解析】略
5.B
【分析】根据题意班级里最高156厘米,最矮132厘米,那么全班的平均身高在132厘米和156厘米之间,可据此对选项逐一判断。
【详解】A.平均身高132厘米,由于最高身高为156厘米,那么就有小于132厘米的身高,与题干矛盾;
B.平均身高141厘米,又132<141<156。所以平均身高可能141厘米;
C.平均身高160厘米,那么身高就得有大于160厘米的,与题干矛盾。
故答案为:B
【点睛】根据平均值的定义,清楚平均值和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C
【分析】根据题意,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近一周42码的鞋子销售的最多,所以王阿姨在准备买鞋会多购买42码鞋子,据此解答。
【详解】18>6>5>3>2>1
本周五王阿姨准备再次购进这款鞋,(42)尺码的鞋会多购买一些。
故答案为:C
7.C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先用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除以除数,看够不够除,就是说前两位上的数和除数比较,如果比除数大或相等就够除,商在十位上,就是两位数;否则商在个位上,就是一位数。
【详解】□55÷48,要使商是两位数,则□5≥48,□里可以填5~9。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8. 3000 8 7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升=1000毫升,1时=60分,从单位换算入手进行解题。
【详解】3升=3000毫升 480分=8时 7000毫升=7升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的单位转换能力,以及对升,毫升,时分秒的认识。
9. 毫升 升 升 毫升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容积单位的认识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较小的容积用毫升,较大的容积用升,即可解答。
【详解】一瓶橙汁约500毫升;一桶植物油约4升;
一桶纯净水约19升;一瓶眼药水约8毫升。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联系生活实际,根据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10.不合理
【分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大小。平均工资介于公司员工最低工资和最高工资之间,所以员工月平均工资是3500元,李华的月工资可能低于3500元,也可能等于3500元,还可能高于3500元;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员工月平均工资是3500元,李华的月工资可能低于3500元,也可能等于3500元,还可能高于3500元,原判断不合理。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11. 90 个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可以利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那么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小于除数,那么商是一位数;据此解答。
【详解】289÷86,可以把86当作90来试商;
因为被除数的前两位,28<86,所以商是一位数,最高位是:个位。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除法的计算方法,需要从高位开始除,所以只要从最高位开始判断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就可以求出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
12. 5 2
【分析】1升=1000毫升,先将单位统一后再用除法计算,用1000除以200等于用容量200毫升的纸杯来装需要纸杯的个数;用1000除以350,商为可以装满的纸杯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升=1000毫升
1000÷200=5(个),1000÷350=2(个)……300(毫升)
1升水用容量为200毫升的纸杯来装,需要5个纸杯;如果用容量为350毫升的纸杯来装,那么可以装满2个纸杯。
13. 1 3
【分析】时间=路程÷速度,用甲、乙两地的公路长度除以4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分别算出4种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再比较出从甲地到乙地哪一种交通工具是另一种交通工具的3倍。
【详解】336÷14=24(小时)
336÷56=6(小时)
336÷42=8(小时)
336÷84=4(小时)
24÷8=3
从甲地到乙地,(1)号交通工具所用的时间是(3)号交通工具的3倍。
【点睛】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是解题关键。
14.95
【分析】前八次的平均分是90分,90乘8得前八次的总分是720分,前五次的平均分是87分,87乘5可以求出前五次的总分,再用前八次的总分减前五次的总分即可求出后三次的总分,最后用这个差除以3即可求出后三次的平均分。
【详解】90×8-87×5
=720-435
=285
285÷3=95(分)
小凡后三次的平均分要达到95分。
15. 4 5
【详解】略
16. 15 5 毫升/mL
【分析】(1)1日=24时,用360除以24即可;
(2)1分=60秒,用300除以60即可;
(3)根据生活实际,结合容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一瓶康师傅冰糖雪梨的净含量是500毫升。
【详解】360时=15日
300秒=5分
一瓶康师傅冰糖雪梨的净含量是500毫升
17.√
【分析】a、b 的平均数是17,a和b的和等于a、b的平均数×2,再加上c,就是a+b+c的和,再除以3,就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再和原题比较,即可。
【详解】(17×2+23)÷3
=(34+23)÷3
=57÷3
=19
a、b、c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9。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求法,关键是a和b的平均数乘2就是a、b的和。
18.×
【详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物体的大小不变,原题说法错误。
19.√
【详解】略
20.×
【分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不变,余数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因为75÷4=18……3,所以750÷40=18……30,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把除数看小了来试商,初商容易偏大,把除数看大了来试商,初商容易偏小。
【详解】356÷52,把52看作50试商时,初商偏大。
故答案为:×
【点睛】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试商时,可以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22.4;9;0;110;
5;2400;70;560
【详解】略
23.19;8;5……35;16……10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627÷33=19 ★224÷28=8 验算:28×8=224

250÷43=5……35 ★810÷50=16……10 验算:16×50+10=810

24.23……1;18;8
【分析】第一小题,根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不为0的数,商不变”把原式变为“70÷3”,可以简算。
第二小题,根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不为0的数,商不变”把原式变为“90÷5”,可以简算。
第三小题,根据“除法运算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几个数的积,或者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把原式变为“560÷70”,可以简算。
【详解】700÷30
=(700÷10)÷(30÷10)
=70÷3
=23……1
810÷45
=(810÷9)÷(45÷9)
=90÷5
=18
560÷35÷2
=560÷(35×2)
=560÷70
=8
25.见详解
【分析】观察题图可知,从正面看,可以看到两行,下面一行是3个正方形,下面一行是1个正方形,左对齐。从右面看,可以看到两行,下面一行是2个正方形,下面一行是1个正方形,右对齐。从上面看,可以看到两行,上面一行是3个正方形,下面一行是1个正方形,居中。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26.(1)91分
(2)90分
【分析】(1)根据得分表可知,96>94>92>91>90>88>79,去掉最高分96分,去掉最低分79分,剩下的分数相加后再除以它们的个数即可;
(2)用7个评委打的分数相加后再除以7即可;
【详解】(1)96>94>92>91>90>88>79,去掉最高分96分,去掉最低分79分;
7-2=5(个)
(94+92+90+88+91)÷5
=455÷5
=91(分)
答:小娟的最后得分是91分。
(2)(94+92+90+96+88+79+91)÷7
=630÷7
=90(分)
答:小娟的最后得分是90分。
27.244度
【分析】四个季度的用电量已知,把四个季度的用电量相加求出总用电量,再用所得和除以4即可。
【详解】(267+223+270+216)÷4
=976÷4
=244(度)
答:平均每季度用电244度。
【点睛】先求总用电量,再根据平均用电量=总用电量÷季度数来解答。
28.3125块
【分析】先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求出原来每块砖的面积,然后用每块砖的面积×块数=房屋的地面面积,然后用地面面积除以后来每块砖的面积即可。
【详解】[(5×5)×2000]÷(4×4)
=50000÷16
=3125(块)
答:改成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用3125块。
29.解:216÷3÷12 =72÷12
=6(元)
答:平均每支圆珠笔6元钱
【详解】一盒有12支,先用216元除以3盒,求出每盒的钱数,再用每盒的钱数除以12支,即可求出每支的钱数.
30.9L 216L
【详解】3×50×60=9000(ml)
9000ml=9L  
9×24=216(L)
31.1204平方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用420除以15计算出长方形菜地原来的宽,根据“减少面积后的菜地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可用菜地的宽加15计算出原来菜地的长,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长方形菜地原来的宽:420÷15=28(米)
长方形菜地原来的长:28+15=43(米)
菜地原来的面积:28×43=1204(平方米)
答:原来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1204平方米。
32.鸡腿,豆腐,14,60.5
(2)60.5人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条形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计算.
解:(1)喜欢吃鸡腿的人数最多,喜欢吃豆腐的人数最少,相差30-16=14(人);
(2)(29+24+22+30+16)÷2
=121÷2
=60.5(人)
33.5本
【分析】首先根据第一个表格计算出阅读的总书本数,将每组阅读的本数相加即可,即(24+30+20+36)本;再根据第二个表格计算出总人数,将每组的人数相加即可,即(6+5+5+6)人,后根据“平均每人阅读的书本数=阅读的总书本数÷总人数”代入数据,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4+30+20+36)÷(6+5+5+6)
=110÷22
=5(本)
答:四(1)班同学在“阅读月”期间平均每人阅读5本书。
34.(1)白色(2)16个
【详解】(1)3+2+1=6(个) 65÷6=10(组)……5(个) 第65个珠子是白色.
(2)100÷6=16(组)……4(个) 16×1=16(个)
35.8天
【分析】用这瓶药的总数量除以一次服用药的数量,求出服用次数,再除以一日服用药的次数,求出服用天数。
【详解】48÷2÷3
=24÷3
=8(天)
答:这瓶药够患者服用8天。
【点睛】本题考查两数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再列式解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