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3 14:0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920年年底,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荒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政府必须调整政策。苏联是如何建立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怎样的?
一、新经济政策
(一)背景
  材料一 经过4年帝国主义战争和3年国内战争,俄国有2 000多万人丧生,400多万人致残。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战前的一半,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8%,生活必需品十分缺乏,经济形势严峻。工人中出现了悲观失望情绪,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历史》
  材料二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大国崛起·俄罗斯》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四卷)
  三年内战基本结束后,列宁的观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列宁(1870—1924)
  列宁认识到政府必须调整政策,于是,他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二)内容
农业方面
工业方面
商业方面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资本主义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三)影响
  根据新经济政策,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由于采取了这一系列措施,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摘编自王宏志《世界历史》
  新经济政策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它满足了生产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稳固。它还探索出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苏联的工业化
(一)苏联成立
  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等。
(二)苏联的工业化
  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
  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工业落后
汪洋大海中的孤岛
国内
国外
  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斯大林采取了什么措施?
  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在第聂伯河上修建的水电站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据苏联统计,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的工业化速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落后,苏联应该摒弃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6 000多个大企业,建立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
苏联的工业化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苏联的工业化?
  积极方面: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消极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三、农业集体化
背景
时间
措施
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20世纪30年代初
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如何评价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材料一 全盘集体化运动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它使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原材料的供应得到一定保障……另外,集体农业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和劳动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积极: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解决了粮食问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
消极:违背了农民的意愿,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如何评价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四、苏联模式
(一)形成标志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也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二)评价
  材料一 苏联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
  材料二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英国首相丘吉尔
  材料三 对苏联人民而言,五年计划带来的影响是各方面的,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它们使国家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强大起来,得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
  积极: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四 在1925年1月莫斯科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向政府提出:“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将增加,我们将有更多的马、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
——摘编自沈志华《历史的启示——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农村经济研究》
  材料五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消极: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再到苏联模式的调整,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社会主义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反对个人崇拜。
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经济政策
背景: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内容:农业、工业、商业
影响
苏联的工业化
苏联成立:1922年年底
成就和特点
农业集体化
苏联模式
形成标志:1936年公布新宪法
评价
背景:粮食收购危机
时间:20世纪30年代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