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3 14:0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罗斯福新政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拯救危机的措施?为什么这些措施被称为“新政”?
一、从繁荣到危机
(一)繁荣
  20世纪20年代,被大多数美国学者称为“繁荣的年代”。这一时期美国的汽车工业、建筑业、收音机与家具制造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公用事业等都飞跃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也急剧提高。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汽车也不再是富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上升了55%,而他们的平均工资水平却只增加了2%。越来越多的财富聚集到少数人的手中,5%的人掌握了美国30%以上的财富,绝大多数家庭挣扎在温饱线上或者连温饱水平都达不到。
存在贫富差距大、生产过剩、大多数美国人的实际消费能力不足等问题。
美国繁荣表象下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二)危机
  1.原因
  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美国人现在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任意款式……的福特汽车”。
鼓励分期付款,刺激消费。
资本家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加剧了生产过剩与实际消费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生产过剩的同时,大量资金进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狂涨,资本家兴风作浪,普通民众把有限的积蓄用来购买股票,于是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2.爆发
  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急剧下跌。交易所里的人们陷入巨大的恐慌,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股票价格下跌的速度非常快,甚至连自动报价机都来不及报出最新价格。一天之内,数万投资者破产。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纽约证券交易所前
  3.表现
  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其中,美国的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
  失业人数激增,美国有1 500万~1 700万人失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 000万。
  穷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艰难度日,常常食不果腹,衣不御寒;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销毁大量商品。大量玉米、小麦、棉花和牛奶,或被当作燃料,或被倒进河流。
◎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棚户区——“胡佛村”
  4.特点
结合经济大危机的表现,归纳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破坏力大、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
二、罗斯福新政
  1895年,胡佛毕业于斯坦福大学……1929年就任总统,胡佛上台后不久,经济大危机爆发,美国的经济坠入深渊。胡佛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他试图通过市场调节来帮助美国走出危机,但成效甚微。经济大危机日益严重,胡佛政府束手无策,美国民怨沸腾。
  时代呼唤变革,人民呼唤变革。就是在这一片变革之声中,1932年的大选拉开了序幕。此时,谋求连任的胡佛抱着旧政策不放,他的竞选纲领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联邦政府不对市场进行干预,基本上靠地方政府解决危机。而罗斯福则早在民主党大会上接受提名的演讲中就起誓“我决心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罗斯福发表演说
  罗斯福(1882—1945)出生在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后来从政。罗斯福在39岁时,因患有严重的脊髓灰质炎而下肢瘫痪。罗斯福1932年赢得总统大选,到他去世时连续4次当选为美国总统。面对经济大危机,他在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一)内容
项目 具体措施
整顿金融体系
加强对工业 的计划指导
调整农业政策
推行“以工代赈”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
定农产品价格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罗斯福认为,要使美国走出经济大危机,就要先解决美国人民的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以工代赈”。
◎新政期间,美国政府投资建设田纳西水利工程,这是推行“以工代赈”的典型事例。
(二)特征
  根据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征。
《紧急银行法案》
《全国工业复兴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
《农业调整法》
《社会保障法》
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三)影响
  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以1929年为125计算,1932年为58,1936年回升到121,工人失业人数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国民总收入1937年为1 090亿美元,比1929年危机前多46亿美元……1933—1937年,政府拨款120亿美元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吸收了几百万失业大军,新建了740万英亩的国有林区,近20万英亩的国有公园……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他(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定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毁灭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摘编自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四)实质
罗斯福新政
从繁荣到危机
繁荣
罗斯福新政
内容
特征:国家干预经济
影响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危机
原因
时间:1929—1933年
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人失业
特点:破坏力大、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