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七年级(下)科学测试卷(四)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3节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人民币的票面上常有盲文面额标记。盲人能利用皮肤的哪一感觉迅速而准确地辨别人民币面值的大小 ( )21·cn·jy·com
A.触觉 B.味觉 C.嗅觉 D.热觉
2.味觉的形成部位是在 ( )
A.味蕾 B.舌 C.味神经 D.大脑皮层
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乘车时闭眼也能准确地辨别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和上、下坡,接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
A.耳蜗 B.前庭和半规管 C.听小骨 D.大脑
5.下列声现象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的是( )
A.(a)鼓发声纸屑蹦 B.(b)声呐引鱼入网
C.(c)啊,是妈妈叫我! D.(d)声波除垢真快!
6.能感受空气中有气味的分子或微粒的感受器是 ( )
A.味觉感受器 B.冷觉感受器 C.嗅觉感受器 D.痛觉感受器
7.发生地震时,困在废墟中的人向外求救,一种好的方法是通过敲击铁管来向外求救,这主要是利用了铁管能( )21·世纪*教育网
A.传热 B.传声 C.导电 D.通风
8.“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听觉和味觉 D.触觉和味觉
9.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说话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B.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10.医生对已经实施局部麻醉的病人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病人的感觉状况应是( )
A.痛觉存在,触觉消失 B.痛觉和触觉完全消失
C.触觉存在,痛觉消失 D.痛觉和触觉都存在
11.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
1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 )
A.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 D.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
13.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 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
14.声音在空气中向远处传播的过程中( )
A.声速一定减小 B.声能一定不变 C.音调一定变低 D.响度一定减小
15.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 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www-2-1-cnjy-com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17.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8.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分析表格信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快
B.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相同
C.声速与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
D.在25℃海水中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回声速度小于1531m/s
19.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计时员分别根据发令枪的烟雾和枪声开始记录同一运动员的成绩,若甲的记录结果为11.3s,则乙的记录结果约为( )2-1-c-n-j-y
A.11.0s B.11.3s C.11.6s D.11.9s
20.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来源:21cnj*y.co*m】
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铃的铃声明显减小
B.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21.“如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这是由于大脑 的缘故。
22.舌表面密布许多小凸点,内藏 ,其内有许多 细胞。
23.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 。
24.“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科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17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 s,你会听到 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25.在“甬台温”高速公路在靠近村庄的公路两旁安装有高大的隔音板,这是在 减弱噪声。在城市某些街道旁安装用如图的标志,这是在 减弱噪声。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6.声波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利用声波的波形图,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声音的一些特点,如图是同一音叉两次的发声特点。则这两次发出的声音 相同, 不同(“音调”“响度”“音色”)。21教育网
27.如图是人耳的结构图,请读图填空:
①是 ;④是 ;⑤是 。
(2)⑦内有位觉感受器,⑧内有 感受器。这两类感受器神经纤维合在一起组成了听神经。
(3)老年人耳聋眼花,耳聋一般是传导性耳聋,是因为 受损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
(4)当飞机下降时乘客常要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 开放,使空气由咽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www.21-cn-jy.com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28.在“探究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的实验中,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操作步骤如下:2·1·c·n·j·y
(1)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住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让乙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
(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甲音叉使它振动后,可以看到与乙音叉的叉股接触的小球会弹开一个较小的角度,并听到较小的声音。 21*cnjy*com
(3)保持人耳到音叉的距离不变,用橡皮槌用力敲击甲音叉,可以看到小球被乙音叉弹开一个较大的角度,并听到较大的声音。【出处:21教育名师】
(4)上述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这里硬泡沫塑料小球所起的作用是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这是为了探究响度与 的关系;人对不同强度的声音感觉不同,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选填“30﹣40dB”、“70dB”或“90dB”)。实验结论: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 。
29.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晓明同学观察了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实验一:如图1所示,放在钟罩里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实验二:如图2所示,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浪花;
实验三:如图3所示,取一个圆柱形食品罐,给一端开一个圆孔,另一端将底面去掉蒙上牛皮纸,并用橡皮筋扎紧。在桌子上约每隔5cm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将圆筒的开口对着蜡烛,手敲击纸膜,你会看到蜡烛的火焰由近及远被“吹斜”(烛焰会摇动)。【版权所有:21教育】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实验 ,其理由为: 。另两个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实验 ,说明 。实验 ,说明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四、解答题(每空2分,共20分)
30.如图所示,某品牌汽车发动机工作时超低的噪声是人们青睐它的原因,我们用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汽车装有的倒车雷达系统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21*cnjy*com
第30题图 第31题图
31.在图中,拍打橡皮膜发出声音,烛焰左右摇晃,要探究响度与距离的关系时,应保证拍打声音响度不变,则应使手拍打橡皮膜的 一样;要保证拍打声音音调不变时,则应使手拍打橡皮膜的 一样,当拍打的声音响度、音调都不变时,发现远近不同的四只烛焰的摇晃程度不同,说明了声音传递能量大小与 有关。
32.如图所示,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其振动,听刻度尺发出的声音。
(1)实验时若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刻度尺,则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的关系。
(2)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与塑料尺相同,拨动尺子的力也保持相同,则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 (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33.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v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 , 。
(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 米?21cnjy.com
2015-2016年七年级(下)科学测试卷(四)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3节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B
B
B
C
B
C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D
D
D
A
A
C
A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
温馨提示:本系列作品由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凡是下载“三人行名师工作室”资料的朋友,如有疑问,均可与编者交流(QQ:55399510)。资料如有差错,本工作室均负责调换。并免费赠送无水印版答案或指定资料一份,谢谢配合!其他相关资料可点击: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5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也可百度搜索(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