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五年级上册23 月迹教学设计
课题 23 月迹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内容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感悟、圈画批注、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质疑,学生间互相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核心素养 目标 1.认识“嫦、娥”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悄、累”。 2.默读课文,能说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重难点 1.默读课文,能说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月迹” 1.创设情境,揭题导入新课。 月亮,是中国人心中永恒的情结,那温润晶莹的月色曾经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同学们,还记得《古朗月行》(节选)这首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眼中的月亮,在诗人的想象中,月亮是“白玉盘、瑶台镜”,多么美好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写的也是孩子们眼中的月亮。(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2.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惑吗? 3.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当代文学家贾平凹的童年乐园,和他一起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去触摸他那颗纯洁的童心,去追寻月亮的足迹,欣赏月光下的美景吧!(齐读课题) 4.作者简介 贾平凹(wā),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曾获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废都》《秦腔》等。 二、初读课文,探寻“月迹” 1.默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语。 2.学生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指导。 (1)“嫉妒”与“忌妒”的意思相同,但字音不同,引导学生正音。 (2)“悄没声儿”中的“悄”是个多音字和“悄然无声”的“悄”是一个意思,意思是“寂静无声”应该读“qiǎo”。读“qiāo”时可组词“悄悄话”。“悄没声儿”中的“没”读轻声mo。 (3)“累”在“累累”中读léi,可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中“累累”一词的意思是“接连成串”,如“果实累累”。 3.默读课文,找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理清课文思路。 4.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学会归纳。 教师追问:你们发现的这些月亮的足迹分别都是在哪儿出现的? ①竹窗帘儿和穿衣镜上的月影是孩子们在中堂里看到的。 ②葡萄叶儿、瓷花盆儿、锨刃儿上的月影是孩子们在院子里找到的。 ③眼睛里、天空上的月亮是孩子们在小河边发现的。 小结:月亮的足迹先后出现在:中堂——院中——河边。(随机板书)这是孩子们寻月的足迹,也是作者写作的顺序。 三、对话文本,品味“月迹” 1.自读课文,把你觉得最能表现月儿美妙而有趣的地方找出来,批注阅读感受。 2.交流成果,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预设一:镜中月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1)引导想象:这段话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表感受) ①“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等关键词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调皮可爱,进而感受到月亮的情态特别有趣。 ②穿衣镜上的月亮变化多,特别有趣:白道儿——半圆——满盈——亏了——没了踪迹。 (2)引导发现:作者用“长了腿”“爬”等词语,写出了月亮动态变化时的顽皮可爱,表现了儿童奇妙的想象力。你能带着这种感受读好描写月亮有趣、好玩的句子吗? 提示:设身处地,带着人物的心情来读,就能读好句子。 四、探究写法,拓展练笔 1.探究写法。 小组讨论:一次寻月,月亮竟带给大家如此新奇、有趣的感受,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写作奥秘呢? 2.汇报交流。 (1)写出变化。 作者笔下的月亮充满动态美,带给我们无尽的趣味。作者正是一路将月亮的变化展现在读者面前,才会带给人新奇有趣的感觉。 (2)拟人的修辞手法。 可以从描写中发现,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写得富有情态,甚是可爱。 (3)侧面描写。 可以从作者细腻的感受中发现,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用自己的感受来衬托月迹的新奇有趣,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3.总结写法。 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作者通过拟人和侧面描写的手法,将月亮的动态美、月迹的新奇有趣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童趣。 4.拓展练笔 生活中,你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月亮了吗?请拿起笔,以“月夜”为题写一段话吧。 提示:(1)写出月亮升上天空的变化过程;(2)写出周围景物在月光下的变化;(3)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描写。 结束语: 同学们,尽管美好的童年一去不返,但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爱心,睁大聪慧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那么一片绿叶是一首诗,一抹斜阳是一首歌,一个游戏是一种创造……
作业设计 积累和月亮有关的古诗词。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23 月迹
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作者简介
贾平凹(wā)
陕西丹凤人,当代作家。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曾获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废都》《秦腔》等。
嫦娥
嫉妒
倏忽
面面相觑
qù
jí dù
shū
满盈
踪迹
累累
玉砌
瓷花盆
yíng
léi
qì
cháng é
cí
字词学习
悄没声儿
悄悄话
qiǎo
悄悄地
qiāo
悄然无声
mo
悄
字词学习
léi
lěi
累累
lèi
硕果累累
积累
长年累月
劳累
疲累
累
读完课文后想一想:月亮的足迹都在哪里呢?
竹窗帘儿里
镜子里
葡萄叶儿上
瓷花盆儿上
爷爷的锨刃儿上
小河里
眼睛里
探寻“月迹”
中堂——院中——河边
探寻“月迹”
镜中月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想象:这段话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镜中月:白道儿——半圆——满盈——亏了——没了踪迹
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调皮可爱
月亮动态变化 儿童奇妙的想象力
院中月
我们都跑了出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想象:这段话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满满”写月亮的圆;“玉玉的、银银的” 写月光明亮如玉般温润,如银般灿烂,这些是写月亮静态时的恬静柔美。
院中月
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边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
想象:这段话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大呼小叫” 兴奋、激动
寻月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理有什么变化呢?
梳理情感
高兴
紧张
失望
羡慕嫉妒
越发觉得奇了
来了兴趣
思考
这里的月亮不单单只代表月亮,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所以,孩子们寻月,实际上是追寻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生。“月亮是每个人的”实际上在告诉我们只要不停地追求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追寻到美好的事物,都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
质疑探究
为什么说“月亮是每个人的”?
写法探究
一次寻月,月亮竟带给大家如此新奇、有趣的感受,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写作奥秘呢?
小组讨论
作者正是一路将月亮的变化展现在读者面前,把月亮写得充满动态美,带给我们无尽的趣味。
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写得富有情态,甚是可爱。
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用自己的感受来衬托月迹的新奇有趣,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写法探究
写出变化
拟人手法
侧面描写
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作者通过拟人和侧面描写的手法,将月亮的动态美、月迹的新奇有趣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童趣。
写法探究
根据要去仿写一段话
仿写片段
生活中,你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月亮了吗?请拿起笔,以“月夜”为题写一段话吧。
提示:(1)写出月亮升上天空的变化过程;(2)写出周围景物在月光下的变化;(3)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描写。
拓展练笔
课堂小结
院中
寻月
河边寻月
中堂
赏月
顽皮可爱
恬静柔美
动态美
静态美
同学们,尽管美好的童年一去不返,但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爱心,睁大聪慧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那么一片绿叶是一首诗,一抹斜阳是一首歌,一个游戏是一种创造……
结束语
1.完成《分层作业》同步练习。
2.积累和月亮有关的古诗词。
作业设计
月到中秋(节选)
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有的小孩也已溜下饭桌,呼朋引伴,背着大人悄悄地潜伏到谁家的菜地里去了。以往他们听大人说,八月半的晚上,端一盆水放在菜地里的豆架或辣椒架下,耳朵贴在水面上,侧耳倾听,准能听到月宫里面嫦娥和玉兔的悄悄话儿呢!在娃娃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传说的无限向往。他们叽叽喳喳地挤在菜架子底下,眼睛盯着刚刚端出来的半盆水,屏住了呼吸。领头的孩子先把耳朵贴到水面,好像并没有听到什么。别的孩子也一个接一个换着听,还是没有!抬头看看天空中,月亮似乎比黄昏时更高,更圆了,仔细看去,月亮
类文阅读
里面影影绰绰的,好像是吴刚在砍桂花树。失望写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有个捣蛋包乘别的孩子不备,呼哨一声:“听,有声音了!”话音未落,一抬手,“哗啦”一声,把半盆水就掀翻到菜园里。大家嘻笑着、骂着,一哄而散,把菜园子踩个乱七八糟。
月亮已经升到高空,蓝白色的天空比平时更显得高远。村里村外吃过饭的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各自品评着谁家的红麻长得旺势,谁家的水稻又遭了虫灾。有的三三两两走出村子,到庄稼地里去散散步,也散散心。
类文阅读
凉风习习,寒蛩(qióng)等秋虫在愉悦地鸣叫着。白雾茫茫,露水已经打湿了每一片庄稼的油绿的叶子。早种的芝麻正在忙着开花,洁白的花朵垂着青露。仔细倾听,能够听到清脆的“啪嗒”“啪嗒”的露珠落地的声音,更显得几分静谧。
类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