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联盟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
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洛阳的一座周代墓中发现了一尊鼎。该鼎内壁刻有“王作宝尊彝”铭文。据《说文解字》载:“彝,宗庙常器也。”“彝”与“鼎”合用,指宗庙用的祭器,该鼎作为周朝最高等级的鼎,只有“工”才能使用,被命名为“王作鼎”。这反映了当时
A.手工业技术的发达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C.礼制与政治相结合D.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2.据记载,汉初“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汉文帝时代,“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该变化出现主要由于汉初
A.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B.“文景之治”局面出现
C.中央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 D.“七国之乱”已被平定
3.东晋元帝重用刘隗、刁协等大臣来抑制门阀,加强皇权,结果引起世家大族王敦的叛乱,王敦还得到了士族们的支持;但当王敦欲取代司马氏而独揽大权时,义冈士族的共同反对而告失败。这主要体现了东晋时期
A.皇帝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B.门阀士族威胁到皇权
C.国家政治形势深受士族影响 D.政治经济的混乱局面
4.唐文宗时所下发的一道诏敕中说:“南海眷舶本以慕化而来……其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观察使常加存问,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这反映了唐朝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经济政策的开放包容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地方治理的因俗而治
5.下表是辽宋金元时期南、北方人口及其占全国比重情况。这些变化反映出,当时
A.人口迁移范围不断扩大 B.政治形势影响了人口格局
C.赋税政策导致人口迁移 D.人地矛盾加速人口的流失
6.明洪武九年(1376年)对行省领导体制进行了改组,将各地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布政使是中央的派出官员,其职责是执行皇朝旨意,向地方发布政令。这一改革
A.强化了明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B.缓和了皇权与相权间的矛盾
C.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D.促使地方官员权力划分模糊
7.下表是清政府和英国有关鸦片战争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不同立场影响对事件的描述
B.不同的描述体现事件的不确定性
C.不同史料对事件的记载不同
D.史料来源直接决定事件的真实性
8.1895年春,康有为创办强学会。强学会的每次演讲,都吸引大批听众,不仅许多名流参加,连一些重臣如翁同龢、张之洞也支持。到1898年“戊戌政变”止,各地兴办各类学会达七十余个。这些学会的兴起
A.成为当时唯一论政途径 B.说明革命潮流已经不可阻挡
C.受到清政府的各种打压 D.迎合了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
9.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后改为实行责任内阁制,至1914年又改为总统制。这反映的实质是
A.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B.资产阶级的民主意识淡薄
C.力图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D.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10.邓颖超在《五四运动的回忆》中提到,随着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同时掀起了妇女解放运动……提出了“男女平等”“反对包办婚姻”等口号。在当时男同学中的积极分子,受其影响,
重男轻女的思想也被大大的打破了,对女同学都很尊重的。该现象反映出
A.五四运动促进思想启蒙 B.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转变
C.爱国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D.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裂
11.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在湖北省红安县,1924年建立共产党组织。1927年11月,中共湖北省委根据“八七”会议精神,领导了著名的黄麻起义。起义攻克了黄安县城,成立了农民革命政权。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七里坪被改名为“列宁市”,同年秋在此召开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了苏维埃政府成员。这些可用于研究
A.农村根据地在全中国的传播 B.农村土地革命成效显著
C.中共对政权建设方式的探索 D.中国革命新局面的打开
12.下图是一张宣传海报,英文翻译为“中国是第一个
参加反法西斯战斗的”,最下方大号英文意思是“联合
起来支援中国”。这反映了
A.国际援助是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部分
C.国际上普遍认同中国东方主战场地位
D.中国远征军远赴海外开辟了国际战场
13. 1958年3月15日,毛泽东找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新华社社长的吴冷西谈话说:“现在报纸宣传报道上要调整一下,不要尽唱高调,要压缩空气,这不是泼冷水,而是不要鼓吹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要大家按实际条件办事,提口号、订指标要留有余地。”这一谈话
A.旨在用舆论解决经济高速度问题 B.促进了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C.缘于“大跃进”出现了错误的倾向 D.顺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
14.下表为1985年和1987年我国计划生产、管理和供应出口的产品、商品种类数量变化状况。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C.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扩大
15.自1990年以来的33年中,中国军队已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官兵近5万人次:中国维和官兵的足迹遍布柬埔寨、刚果(金)、利比里亚、苏丹、黎巴嫩、塞浦路斯、南苏丹、马里、中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参与维和行动
A.彰显了大国责任与担当 B.推动了大国间协调合作
C.发展了睦邻友好的关系 D.促使双边外交取得突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秦汉农业](16分)
材料一
据《汉书·食货志上》记载,汉武帝时期,搜粟都尉赵过在长安附近及三辅地区,教民“用耦犁,二牛三人”。据《后汉书·任延传》记载,东汉以前,九真地区(今越南中部)还是“烧草种田”。光武帝建武初期,任命任延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秦汉时期,从西域引入了西瓜、黄瓜、蚕豆、青葱、大蒜胡椒、芝麻、葡萄和苜蓿等作物。秦汉,特别是东汉时期,麦和水稻的种植普遍成为主要的农作物,麦在北方得到大力推广,南方的粮食种植主要是水稻并且已经推广到北方的部分地区。西汉中期以后到东汉,水利的兴建由以北方为重点逐步转向以淮河流域和江南为重点,且出现了陂塘化倾向,扩大了耕地面积。
——摘编自刘宗铭《浅论秦汉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原因及影响》
材料二
从《齐民要术》的有关记载看,在魏晋南北朝寒冷时期,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作物种植基
本上是一年一熟的单季种植,而在唐代由于生长期的变长,一年两熟制开始形成,并逐渐上
升为主流趋势。公元589年隋军灭陈,结束了近4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国家重归统一。唐
太宗在贞观初就向大臣们坦言:“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
有。”隋唐大统一时代,天下承平日久,人口和户口增长迅速,出现了中国人口史上继西汉之后的第二个高峰。人口的增长直接推动了耕地面积的扩大。隋唐垦田的增长主要通过推行
均田制和屯田、营田两种方式。
——摘编自刘磐修《隋唐农业区发展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隋唐时期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8分)
17.[中国古代、近代思想启蒙](14分)
材料一
明朝后期,随着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理学已呈现出“风靡波颓不可挽”“竭而无余华”之势。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民阶层的不断成熟和壮大,封建社会的内部格局及利益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明清之际的知识界、思想界在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末流进行猛烈抨击的同时,思想理路沿着两条发展主线逻辑展开:一是经世实学思潮;一是人文启蒙思潮。如果说经世实学思潮表征着科学发展方向的话,那么,人文启蒙思潮则代表着民主发展的方向。这两股独立发展又互相融合、互相影响的思潮代表着明清之际社会发展的进步方向。
——摘编自王杰《走出理学:明清之际的经世实学思潮》
材料二
思想领域的变革引领以及现实的矛盾冲突,共同激起了巨大的革故鼎新高潮,导致了帝制的终结与民国的建立,用以排外的顽固“中体”似已经不复存在。但民国建立后的乱象,证明传统观念“惯性之强、惰性之大”超出想象之外。体制似乎是新的,观念却是旧的,民国之初的先知先觉者选择了文化的启蒙来提升整个国民的素质,以新国民支撑起新国家,这就是以“救人”来“救国”、以“立人”来“立国”的启蒙思路。这一启蒙思路接续了严复、梁启超的新民思想,但自由主义色彩甚浓,对于旧传统、旧伦理、旧道德的批判也更具深度、更加尖锐。儒家传统文化最深层的交往伦理与德性伦理已经被赤裸裸地推到了审判台,被批判得体无完肤。这时,新文化运动破旧立新的思想武器依然是进化论,启蒙者以进化史观为依据,高倡民主、科学,作新的探索。
——摘编自李海青《重建信仰——近代中国思想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新思潮出现的时代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惯性之强、惰性之大”在政治上的具体表现并简述明
末清初新思潮和近代思想启蒙的共同作用。(8分)
18.[国共合作](13分)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党的中心任务与中国国民党是一致的,那就是救亡图存,致力于推翻满清封建帝制,从外部帝国主义的强权下获得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12日举行。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大会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主张,接受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虽经改组,但实际分左、中、右三派。其中,右派从国民党一大起就一直反对共产党的加入。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同年7月,汪精卫提出“宁可枉杀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与共产党公开决裂。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联合战线彻底破裂。
材料二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该社发表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表面上看中国共产党承认国民政府的领导地位,但实际上双方并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在各自政党的领导下,各有地盘、有军队、有政权并存的合作。双方多采用遇事协商,道义承诺比重颇大的“中国传统形式”合作。国共两党之间几乎所有的重大矛盾和纷争,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不可避免地诉诸谈判并通过谈判来解决。进入战略防御阶段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引起了国民党的不满,在蒋介石的策动下,先后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使国共两党关系几近破裂。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响姚俭建等《两次“国共合作”的特点和关联再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历史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主要目的,并概括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6分)
(3)根据所学知识,从国共分合的史实中,谈谈你的认识。(3分)
19.[中国现代外交](12分)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演变,根据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不断调整,根据中国共产党外交理念的转变,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作出相应的调整。大体来说,70年的新中国外交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1949~1978年的“和平共处外交”时期、1978~2012年的“和平发展外交”时期、2012年至今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时期。每个时期的外交政策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体现了时代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要求。
——摘编自齐鹏飞《新中国70年和平外交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经验》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
严密;表述成文。)
4
第页中州联盟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王作鼎”是用来祭祀的礼器,且该鼎作为周朝最高等级的鼎,只有“王”才配使
用,反映了王的特权等级地位,这说明当时礼制和政治相结合,故选C项。A项并非材料反映的主旨,B项
“神秘”一词材料并未体现,D项“天人合一”并未体现,故均排除。
2.A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到汉文帝时期,户口
充分回归,社会生产稳步有序,人民生活相对富足,故选A项。B项是表现,而非原因,故排除:郡国并行制是
地方政治制度,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七国叛乱”发生在汉景帝时期,排除D项。
3.C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时期,土族具有特殊地位和权益,不容皇权剥夺,故选C项。A、B两项仅
仅体现材料的其中一个方面,均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经济情况,排除D项。
4.B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放包容的经济政策,对来华商人关心体恤,再加上国力强盛,经济
相对繁荣,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来华贸易,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民族关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区域发展,
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地方治理的因俗而治”,排除D项。
5.B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北宋、辽、西夏及南宋、金、西夏、元时期是我国政权并立、战争频繁的时代,战
乱多集中在北方,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促使南方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长,故选B项。材料无法得出人口迁移
范围是否扩大,排除A项:北宋时为鼓励垦荒实行减免赋税政策,但依然无法改变人口比重下降的现状,排
除C项;人地矛盾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6.A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章对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将各地行中书省改为承宜布政使司(简称布
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布政使…执行皇朝旨意,向地方发布政令”,反映出中央对地方加强了控
制,故选A项。材料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避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权力划分模
糊”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7.A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是鸦片战争的发起国,站在其立场上,这场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与
中国进行通商的战争,在外交上反对中国的“朝贡外交”,为本国争取平等外交权。而清政府作为被侵略的国
家,在这场由鸦片诱发的战争中,丧失了一些封建国家主权,故不同的立场导致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描述,故
选A项。其他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8.D根据材料可知,自强学会创办以后,全国掀起了创办学会、社团和报刊的热潮,这些学会的兴起迎合了救
亡图存的现实需要,促进了民众的思想解放,故选D项。除学会外,还有报刊等论政途径,“唯一途径”说法过
于绝对,排除A项;维新运动宜传的是改良而非革命,排除B项;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故排除。
9.A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其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专
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利,这体现的是民主与专制的
斗争激烈,故选A项。“民主意识淡薄”材料没有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力图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只
是材料中的一部分内容,排除C项:D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
10.A根据材料可知,五四爱国运动后,男女平等、反对包办婚姻等新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国的思
想启蒙,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转变,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非是爱国主义,排除C
项;材料没有涉及“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裂”,排除D项。
11.C根据材料可知,红安七里坪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和革命根据地,并召开了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了苏维
埃政府成员,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探索,故选C项。A、B两项在
材料中均未体现,故排除: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是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排除D项。
12.B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战场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中国战场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故选B项。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胜
利,国际援助是抗战胜利的因素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普遍认同”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
项;D项与材料图片无关,排除。
13.C根据材料“1958年3月15日”“不要鼓吹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要大家按实际条件办事”并结合所学知识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144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