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03 21: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质量监测试卷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诗歌在空前地活跃着并丰富着,有许多迹象都表明,当今的诗歌创作正处于史上最良好的时期。写诗的人多,作品更多,频繁举行的研讨会和首发式、层出不穷的诗集和诗刊、名目繁多的评奖和层次不同的诗歌节,在中国文艺界,诗歌可谓夺人耳目。即使是对当前诗歌激烈质疑的人,也很难无视和否认这些事实。
令人惊异的是,面对诗歌的这种局面,除了那些写诗的人在那里自我欣赏,在诗人圈子以外,却是赞誉之声甚少而不满的言谈居多。通常听人议论诗歌,有一种说法是“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另有一种说法是“诗多,但好诗少;诗人多,但有影响的诗人少”,说的可能都是实情。但是反过来看,诗人多,诗人写的诗多,总不是坏事,这说明在商潮滚滚中还有众多的人热爱诗歌,这种热爱至少意味着一种不俗的趣味。对“读诗的人少”的议论,也要加以分析:当下丰富的传媒手段夺取了众多缺乏时间以及更缺乏耐心的受众。一般说来,在匆忙的环境中匆忙地读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原也不必为诗歌的读者少而懊丧。
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排除诗歌自身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后.,包括进入新世纪的这十年,诗歌创作的确存在一些盲点,一些误区。剖析这些盲点和误区,纠正一些偏见,共同寻求诗歌重新赢得读者信任的契机,从而释放我们的焦虑,无疑有助于新诗的前进。我本人对这一时期诗歌的评价,也持一种审慎的态度——我认为数量多、产量大并不等于质量高、影响深远——热闹并不等于繁荣。事实是,我们在造就了丰富的同时,也造就了贫乏。因此,我一直强调:慎言繁荣。
先说诗歌界重大现象的“个人化”。个人化取代群体意识,的确恢复了诗人主体的自由属性,从而使诗人的自我表现成为一种常态。诗歌创作的个人化无疑是对诗歌性质和规律的再确认。它象征着历经曲折之后的诗学认知的进步。诗人的自我省悟和内心开发没有过错,但是当这种倾向成为非此不可的潮流,其流弊就是显而易见的。诗歌个人化的成果确实被滥用并极端化了,它使一些诗人误以为诗歌的职责只在于表达个人内心的碎片,甚至形成了诗人内心与外界的阻隔以至“短路”:相当多的诗歌忘却自身以外的世界,而只沉迷于自说自话,诗歌于是成为表现个人私语与梦呓的专用形式。
另一重大误区是在诗的语言和形式方面。新诗建立之后对于诗的音乐性与节奏感的忽视乃至取消,这已是一个历史陈案,松散而直白的语言荡涤了诗歌本有的意趣与韵味。后朦胧诗时代对口语化的片面提倡,加速了诗歌的语言平面化与粗鄙倾向,诗歌创作充斥着“今天我去找你,你妈说你不在”之类的所谓诗句。诗歌在一些人那里已变成“最容易的”文学手段,这些所谓的口语诗把新诗仅存的一点诗意剥夺殆尽,人们有理由怀念并呼吁本来属于诗的那些优美的语言、高雅的意境、悠长的韵味,以及鲜明的节奏的基本属性的回归。
的确,诗歌写作从来都是一种个人的行为。尊重这种写作的独特性,是维护诗的神圣感的最起码的准则。但尊重个人对于世界的独特感悟,并且尊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对于写作的处理方式,绝不意味着诗人可以忘却并且拒绝对于社会的关怀。所谓的写作的冰点或零度状态,或者所谓的“诗到语言为止”,都是一种观念的歧误。诗以个人的方式感知世界并承担对于世界的思考和启悟,诗绝对不是语言的游戏或所谓的“手艺”。诗到底是情感的,更是精神的。
(摘编自谢冕《时代呼唤诗歌的担当》)
材料二:
《诗的格律》是闻一多先生系列诗论中最重要的一篇。在这篇论文中,他系统地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关于新诗“三美”的主张遂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
闻一多先生认为,诗歌的音乐美是最首要的。他认为“诗的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作诗的才感觉得格律的缚束。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因为世上只有节奏比较简单的散文,决不能有没有节奏的诗。本来诗一向就没有脱离过格律或节奏”。对于字数整齐了但音节不一定调和了这个问题,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是因为只有字数的整齐,没有顾到音尺的整齐。”也就是说,音尺、韵脚等音乐性因素的组合,构成了诗的韵律、诗的节奏,而音节和韵脚的和谐又构成了诗的音乐美,成为诗的基本动力。
新诗绘画美理论是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主要是指诗的辞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诗画同源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先贤们那里,诗与画常常相得益彰,相映生辉。苏东坡在观赏王维的诗画后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郑板桥将一竿清秀的竹子入诗入画,卓尔不群。在先生的诗作中,也经常出现红、黄、青、蓝、紫、金、黑、白等表现色彩的词以及带有鲜丽色彩的物象,此外还注重色彩的对比,使诗画相通。
新诗建筑美理论是闻一多先生根据汉语的特点提出来的,并把它与律诗具有的建筑美相比,得出“(律诗)可差得多了”的结论,因为“律诗永远只有一个格式,但是新诗的格式是层出不穷的……律诗的格律与内容不发生关系,新诗的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成的……律诗的格式是别人替我们定的,新诗的格式可以由我们自己的意匠来随时构造”。先生所说的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齐整之感。
(摘编自李长空《闻一多的“三美”诗论、创作实践及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种种现象表明,当今诗歌创作活跃并丰富,即使是对诗歌强烈质疑的人也不能否认。
B.个人化集中体现为诗人的自我省悟和内心开发,它是当代诗歌创作的不可回避的必经潮流。
C.个人化成果存在着被滥用和极端化的现状,使诗沦为表现个人私语与梦呓的专用形式。
D.闻一多先生的诗论《诗的格律》提出了新诗“三美”的主张,这一主张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诗产生之后一些诗人对于诗的音乐性与节奏感不够重视,甚至取消了这些基本属性。
B.优美的语言、高雅的意境、悠长的韵味、鲜明的节奏和口语化,这些都是新诗的基本属性。
C.尊重诗人对于世界的独特感悟和对于写作的处理方式,但慎提倡写作的冰点或零度状态。
D.闻一多认为,真正会作诗的诗人不会害怕格律,相反会把格律当作作诗的一种有益的工具。
3.下列对材料一中“读诗的人少”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当下丰富的传媒手段夺取了众多缺乏时间以及更缺乏耐心的受众,受众难以抽出时间阅读诗歌。
B.诗歌只沉迷于自说自话,而忘却自身以外的世界,这种极端个人化的倾向使诗歌写作沦为语言游戏。
C.诗歌语言的平面化与粗鄙的倾向,将诗意剥夺殆尽,这种语言和形式方面的误区会造成诗的基本属性迷失。
D.诗人注重自我表现,自我表现成为一种常态,诗人以个人的方式感知世界并承担对于世界的思考和启悟。
4.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别分析材料二第三段和第四段。(4分)
5.根据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下面诗歌的“三美”。(6分)
死水(节选)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烈士墓碑背后的故事郭华
在衡水市饶阳县西张岗村和沧州市肃宁县西谈论村、保定市蠡县北埝村之间,有一道特殊的县界。在这片裸露着的白花花的地面,周边的农户无人向中间侵占一寸。因为,三县交界处的这片土地,是当地人口中的“八路军坟”。
任会言、安玉秀、李桂芬,是肃宁县西谈论村三位普普通通的中年妇女,她们是听着“八路军坟”的传说长大的。她们只知道当年八路军在这儿打了一场遭遇战,数百名英雄牺牲于此。至于是八路军的什么部队、首长和士兵的姓名,却不太明了。
每当走过这片土地,她们心中崇敬的心情就油然而生。但她们也一直有一个遗憾,不论是清明节、寒衣节,从来没有见过英雄的家人前来寻访祭奠。坟地里那荒芜的青草,让她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三个姐妹经过商议,决定自己动手为这些八路军烈士修一座纪念碑。
清明时节的华北平原,春风和煦。一望无际的麦田一片油绿,路边的青青菜、车前草青翠欲滴,蒲公英已孕育出花苞。三姐妹站在路边不时扭头张望。她们明白,为烈士立碑是正义的事,但她们不知道乡亲们如何看待她们的行动,也不清楚地处三县交界的这片坟地的土地所有权是不是西谈论村的,因此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为八路军建墓碑的事情传开之后,不仅西谈论村的村民以各种形式表示支持,连附近饶阳、蠡县的村民也纷纷赶来帮忙。还有很多人特意找到她们,想捐点钱表示一下心意,她们都婉言相告:纪念碑的规模并没有多大,钱已经够了。但大家那一颗颗真诚的心,让她们多次流下泪来。
就这样,在数百名英雄牺牲七十五年之后,一块刻有“英雄烈士永垂不朽”字样的纪念碑在三县交界处矗立起来了。
三位农村妇女所立的这通烈士纪念碑,让一场极其惨烈的战斗,时隔七十五年又被提起。
1942年,是冀中抗日根据地最艰难的一年。就在这一年,日寇发动了“五一大扫荡”,抗日军民顽强地进行反扫荡斗争。从四月末开始直到夏秋之交,冀中根据地的许多村庄,都发生过激烈的战斗,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烈士的鲜血。
发生在肃宁县西谈论村、饶阳县西张岗村、蠡县北埝村之间的这次战斗,被称为张岗战斗。时任冀中军区司令员的吕正操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二十三团团部率三营在滹沱河北张岗一带遭敌合击,损失严重,团长谭斌及三营干部全部牺牲,仅团政委姚国民带少数人突出重围……”
1942年5月28日凌晨,23团团长谭斌和政委姚国民率领该团的四个连,从东张岗和西张岗之间穿过,准备去执行新的任务。已经过了张岗,他们发现有日本兵进村扫荡,又回过头去,趁敌人不备予以狠狠打击。残余的敌人跑到村北,沿着东南西北走向的交通沟溃退,我八路军在后面追击。不料追出不足百米即与敌人的大队人马遭遇。
日本兵把机枪架在窑上,强大的火力把23团压制在交通沟内。在地形不利、火力明显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射杀了百余名敌人。他们面对的163联队,残暴凶恶。这群禽兽曾在定县北疃村施放烈性毒气,残杀我抗日军民一千多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北疃惨案”。敌人在以强大火力压制的同时,向交通沟内施放毒气,只有少数战士得以突围。
包括23团团长谭斌和3营所有干部在内的数百名烈士血洒冀中,留下了一曲忠烈千秋的壮歌。他们的遗体,就长眠在“八路军坟”。
纪念碑竖起以后,前往祭奠的人越来越多,一些热心抗战文化的人也一直在努力搜集和整理关于张岗战斗的史料。不仅张岗战斗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团长谭斌和23团的有关情况也被陆续挖掘出来。
她们所在的西谈论村,属于肃宁县师素镇。镇领导在祭奠烈士纪念碑时,既为三姐妹的大义之举深深感动,又觉得有些遗憾。简陋的纪念碑上只有“英雄烈士纪念碑”字样,没有部队番号,也没有关于这次战斗的记载。另外,作为纪念碑没有碑文。对于第一个问题,三姐妹回答,她们不知道部队番号和战斗的名称。对于第二个问题,她们有些不好意思:我们文化水平太低,怕写不好碑文对不起烈士。
镇领导的眼圈红了,他们下决心再修一座有碑文的纪念碑,不仅要记下烈士所在的部队和西张岗战斗,而且要刻下三位农村妇女的名字,让崇敬先烈的人和先烈一样,永远被人敬仰。
两年之后的清明节,一座带有碑亭的烈士纪念碑,立在当年战场的东侧。
在镇党委的鼓励下,碑文由三姐妹起草,请来一位记者帮助整理。于是,纪念碑的背面便镌刻了一篇独具风格的碑文,碑文的末尾,是端端正正的三个名字:安玉秀、李桂芬、任会言。这样风格的碑文我从来没有见过。但我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纯朴和凝重。
风,吹过没有任何遮挡的华北平原,我心中涌起一股股暖流。
两年前,我曾经前来瞻仰过第一个纪念碑。两年后,我再次来到这片洒满烈士鲜血的土地。三姐妹中的安玉秀因患重病已经走了,李桂芬和任会言骑着电动车赶来,陪我瞻仰新的纪念碑。
站在烈士碑前,望着她们脸上常年下地劳作、风吹日晒的印记,我突然明白,中国革命能够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千千万万个优秀的姐妹。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姐妹本是普普通通的中年妇女,在看到“八路军坟”没有亲人祭奠、坟地荒芜后,决定在此修一座纪念碑。
B.三姐妹修碑前心里有些忐忑,因为不知道乡亲们如何看待她们的行动以及不清楚坟地的土地所有权。
C.在三姐妹修碑遇到困难时,村民们纷纷出钱出力帮助她们,最终在西谈论村村民的帮助下,纪念碑建了起来。
D.三姐妹修建的纪念碑建好后,在一些热心抗战文化的人的帮助下,张岗战斗的情况得以逐渐清晰。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边的农户无人向中间侵占一寸”表明了人们对这片土地的尊重,自然地引出了对三姐妹修碑一事的叙述。
B.“清明时节的华北平原,春风和煦”一段中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三姐妹决定自己动手修碑后内心的轻松愉悦。
C.文章交代了两年后“我”再次瞻仰烈士墓碑时三姐妹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增强了读者对三姐妹的敬佩之情。
D.文章结尾说“中国革命能够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千千万万个优秀的姐妹”,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8.文中说“镇领导的眼圈红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原因。(4分)
9.文中用较大的篇幅讲述了发生在七十五年前的张岗战斗,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谢渊字休德,少修德操,躬秉耒耜,既无戚容,又不易虑,由是知名。举孝廉,稍迁至建武将军,虽在戎旅,犹垂意人物。
骆统子名秀,被门庭之谤,众论狐疑,莫能证明。渊闻之叹息曰:“公绪早夭,同盟所哀。闻其子志行明辨,而被暗昧之谤,望诸夫子烈然高断,而各怀迟疑,非所望也。”秀卒见明,无复瑕玷,终为显士,渊之力也。
(选自《会稽典录》,有删改)
材料二: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世江东大族,本名议。权①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嘉禾六年,谢渊等各陈便宜,欲兴利改作,权以事下逊。逊议曰:“国以民为本,强由民力,财由民出。夫民殷国弱,民瘠国强者,未之有也。故为国者,得民则治,失之则乱,若不受利,而令尽用立效,亦为难也。是以《诗》叹‘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乞垂圣恩,宁济百姓,数年之间,国用少丰,然后更图。”
先是,二宫并阙,中外职司,多遗子弟给侍。全琮报逊,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若其不佳,终为取祸。且闻二宫势敌,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琮子寄,果阿附鲁王。逊书与琮曰:“卿不师日磾②,而宿留阿寄,终为足下门户致祸矣。”琮既不纳,更以致隙。及太子有不安之议,逊上疏陈:“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藩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书三四上及求诣都欲口论嫡庶之分以匡得失。既不听许,而逊外生顾谭、顾承、姚信,并以亲附太子,枉见流徙。太子太傅吾粲坐数与逊交书,下狱死。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余财。
(选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有删改)
[注]①权:东吴君主孙权。②日磾:西汉名臣金日磾。汉武帝病重,命大臣霍光与金日磾辅佐太子刘弗陵,金日磾尽心辅佐太子,对西汉的政治稳定有重要贡献。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书A三四上B及求C诣都D欲口论嫡E庶之分F以匡G得失。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汉代察举制重要科目之一,主要选拔孝顺父母、清正廉洁之人。
B.“望诸夫子烈然高断”与“屋舍俨然”(《桃花源记》)的“然”意思相同。
C.“国以民为本”与“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的“为”意思不同。
D.“枉见流徙”与成语“枉费心机”的“枉”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谢渊年少修身养性,修治德操,亲自下地耕田,无忧无虑。后来被举为孝廉,又升官为建武将军,于是出名。
B.骆秀父亲很早就去世了,骆秀遭人诽谤,大家心里都狐疑,难以判别骆秀的品性,谢渊听说这件事后,叹息感慨。
C.谢渊想要进行改制,陆逊提议应当以民为本,得到民心则国家得治,失去民心则国家有乱,可先安民再进行改制。
D.全琮的儿子全寄依附鲁王,陆逊写信给全琮,告诫全琮这是件祸事,但全琮没有听取陆逊的建议,反而和陆逊有了怨隙。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秀卒见明,无复瑕玷,终为显士,渊之力也。(4分)
(2)谢渊等各陈便宜,欲兴利改作,权以事下逊。(4分)
14.谢渊和陆逊在为人处世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宿龙兴寺綦毋潜
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
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①衣。
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②微。
天花③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注]①比丘:男性出家人。②喻法:用事例、比喻来阐述佛法。③天花:天女所散之花。
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表明诗人在天色已晚时,投宿龙兴寺,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清风吹拂松林,古殿于松间显现的场景。
B.颔联描绘了诗人好奇地向宝殿内张望,看见青灯长明,宝刹里一派肃穆幽然、清静宜人的气象。
C.颈联语言恬淡,描写龙兴寺僧人的弘法生活,僧人用精妙的语言弘扬佛法,诗人的敬仰之情跃然纸上。
D.尾联情景交融、虚实结合,虚写诗人看到天女所散之花纷飞不尽,实写鸟儿衔花飞舞,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16.《河岳英灵集》说綦毋潜善于书写超脱尘俗的情景,诗中的哪些内容给人以超脱尘俗之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当我们登临高山,极目远眺,俯瞰万物,杜甫《望岳》中“ ▲ , ▲ ”的豪迈之语脱口而出。
(2)天空中雄鹰翱翔,江水中鱼儿自由游动,《沁园春·长沙》中“ ▲ , ▲ ”两句有力地描绘了这一画面。
(3)春天,看到杨花飘落,听到子规啼鸣,不禁让人吟咏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 , ▲ ”两句,让人体验到离别的别样惆怅。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①树无根不长,中国社会与华夏儿女都有独特的“根性”。②根性,究其根本蕴含的本质是个人以及一个民族的起点与初心。③人如何实现自我价值?人如何获得爱与尊重?人如何获得安全温饱?④这些层层深入、拷问人心的问题,都是由根性问题“我到底从何而来?”所生发出的。⑤由此可见,我们对于根性的认知至关重要。
根性是江河之源,是草木之根,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如今,愈发绚丽多彩的生活让人们在现实社会中被各种诱惑左右。“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追逐私利的“无根”现象屡见不鲜。外界诱惑不断增多,(甲)。如何避免迷失自我?唯有回归根性,保持自己的初衷。仰望星空,需要脚踏实地;跋山涉水,需要百折不回;砥砺前行,需要坚守根性。一个人如此,华夏儿女亦是如此,(乙),以强大定力与恒心,面对当今复杂的世界格局。
根性,展示了华夏儿女鲜明的生产生活方式特点——以农为本,土生土长。我们民族的命运与土地息息相关,人们生活的圈子是由一小块土地,渐渐扩展开来形成的,人们生于斯长于斯。而如今,基层人口的流动性与多元性较以往有了数量级上的提高,人们不再留恋土地,不再重视自己的根。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与其A,不如忠于自己的根性而B,像一棵树一样,扎根大地,徐徐成长。
18.文中第二段连用“江河之源”“草木之根”两个喻体暗喻人的根性。请以“理想”为本体仿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两个暗喻;暗喻贴切,表达流畅。(5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0.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4分)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与表达效果。(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生中的黄金段落。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老一辈人秉持着“先苦后甜”的理念,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贯穿着他们的青春;而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认为“先苦不一定后甜,先甜一定亏待不了自己”,主张青春不苦当下。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一,个人化虽恢复了诗人主体自由属性,但成为潮流后有流弊,并非是不可回避的必经潮流,该项说法错误。A 选项可从材料 “有许多迹象…… 即使是对当前诗歌激烈质疑的人,也很难无视和否认这些事实” 得出;C 选项从 “诗歌个人化的成果…… 只沉迷于自说自话” 可知;D 选项由材料二 “《诗的格律》…… 这一关于新诗‘三美’的主张遂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 可判断。
  2.答案:B。
  解析:材料一指出后朦胧诗时代对口语化的片面提倡造成诗歌语言平面化和粗鄙倾向,剥夺了诗意,所以口语化不是新诗的基本属性,B 选项错误。A 选项从 “新诗建立之后对于诗的音乐性与节奏感的忽视乃至取消” 可看出;C 选项从 “尊重个人…… 但绝不意味着诗人可以忘却并且拒绝对于社会的关怀” 能得出;D 选项从 “对于不会作诗的…… 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 可推断。
  3.答案:D。
  解析:D 选项诗人以个人方式感知世界并承担思考启悟不能直接说明读诗的人少的原因。A 选项文中提到 “当下丰富的传媒手段夺取了…… 受众”;B 选项诗歌极端个人化使读者减少;C 选项诗歌语言问题导致诗意丧失,影响读者阅读,这些都是符合文意的分析。
  4.答案:
  第三段:运用了举例论证。通过列举苏东坡评价王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以及郑板桥将竹子入诗入画的例子,论证了新诗绘画美理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诗画同源,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第四段:运用了对比论证。将律诗和新诗的格式进行对比,指出律诗格式固定,新诗格式可根据内容构造,突出了新诗建筑美根据汉语特点和内容制造格式的特点,增强了论证的鲜明性。
  5.答案:
  音乐美:诗句节奏鲜明,如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音节和谐,有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了音乐美。
  绘画美:诗中用了 “翡翠”“桃花”“罗绮”“云霞” 等色彩鲜明的词汇,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却又有些荒诞的画面,体现了绘画美。
  建筑美:节与节之间、行与行之间比较匀称均齐,形式上给人整齐之感,体现了建筑美。
  6.答案:C。
  解析:帮助三姐妹建碑的不只是西谈论村村民,还有饶阳、蠡县的村民,C 选项错误。A 选项从 “任会言、安玉秀…… 她们心中崇敬的心情就油然而生” 等内容可看出;B 选项从 “她们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为八路军建墓碑的事情传开之后…… 不知道乡亲们如何看待她们的行动…… 不清楚…… 土地所有权” 可知;D 选项从 “纪念碑竖起以后…… 张岗战斗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能得出。
  7.答案:B。
  解析:“清明时节……” 一段的景物描写主要是烘托三姐妹复杂的心情,有忐忑、有对烈士的崇敬等,不是轻松愉悦,B 选项错误。A 选项从 “周边的农户无人向中间侵占一寸” 对引出下文的作用可判断;C 选项从对两年后瞻仰情况的描写对表达情感的作用能分析;D 选项从结尾语句对主旨的体现可理解。
  8.答案:
  被三姐妹为烈士立碑的大义之举深深感动,她们虽普通但心怀崇敬,主动承担起纪念先烈的责任。
  为简陋纪念碑的现状感到遗憾,没有部队番号、战斗记载和碑文,觉得对不起烈士。
  9.答案:
  内容上:详细讲述张岗战斗,展现了战斗的惨烈和八路军战士的英勇无畏,让读者了解到烈士牺牲的过程和意义,使故事更加丰满。
  情感上:增强了对烈士的崇敬之情,通过描述战斗场景,凸显出烈士们的伟大,使读者更能体会到立碑纪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结构上:为后文镇领导决定再修有碑文的纪念碑等情节做铺垫,使情节发展更自然,也体现出人们对烈士事迹铭记和传承的深化。
  10.答案:B、D、F。
  解析:句子意思是 “奏章多次呈上,以及请求到京都,想要亲口论述嫡庶之分,来匡正过失”,据此断句。
  11.答案:D。
  解析:“枉见流徙” 的 “枉” 是 “白白地”;“枉费心机” 的 “枉” 是 “白白地,徒然”,二者意思相同,但与其他选项的分析无关。A 选项对孝廉的解释正确;B 选项两个 “然” 都是 “…… 的样子”;C 选项 “国以民为本” 的 “为” 是 “作为”,“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的 “为” 是 “做”,意思不同。
  12.答案:A。
  解析:谢渊出名不仅因为升官为建武将军,还因年少修身养性等多种因素,A 选项错误。B 选项从 “骆统子名秀…… 莫能证明。渊闻之叹息曰……” 可看出;C 选项从陆逊的提议内容可判断;D 选项从 “全琮报逊…… 琮既不纳,更以致隙” 可得出。
  13.答案:
  (1)骆秀最终被澄清,不再有污点,最终成为显达之士,这是谢渊的功劳。(“卒”,最终;“见”,表被动;“瑕玷”,污点;“渊之力也”,判断句。)
  (2)谢渊等人各自陈述有利国家、合乎时宜之事,想要兴办有利之事、改革创新,孙权把这件事交给陆逊处理。(“陈”,陈述;“便宜”,有利国家、合乎时宜之事;“兴利改作”,兴办有利之事、改革创新;“下”,交给…… 处理。)
  14.答案:
  正直仗义:谢渊为骆秀仗义执言,使其免受诽谤;陆逊对全琮依附鲁王之事直言相劝。
  心系国家:谢渊提出兴利改作之事;陆逊主张以民为本,关心太子正统、国家安定之事。
  品德高尚:谢渊有良好德操;陆逊不谋私利,家无余财。
  15.答案:D。
  解析:尾联是实写天女散花,虚写鸟儿衔花,D 选项说法错误。A 选项从首联内容可理解;B 选项从颔联的描写可看出;C 选项从颈联对僧人的描写能体会出诗人情感。
  16.答案:
  环境清幽:如 “松清古殿扉”“灯明方丈室”,古松环绕、青灯长明,营造出清幽氛围。
  僧人修行:“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僧人的修行生活清净、高雅,体现超脱。
  天花意象:“天花落不尽”,天女散花这一充满佛意的意象,给人超脱尘俗之感。
  17.答案: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18.答案:理想是人生之灯,是心灵之炬,是奋斗者前行的指引。
  19.答案:A. 随波逐流;B. 坚定不移。
  20.答案:
  ②修改为:根性,究其根本,其本质是个人以及一个民族的起点与初心。
  ④修改为:这些层层深入、拷问人心的问题,都是由根性问题 “我到底从何而来?” 引发的。
  21.答案:(甲) 人们容易迷失自己的根性;(乙) 都需要坚守自己的根性。
  22.答案:
  构成:三个句子结构相似,都采用 “…… 需要……” 的句式。
  表达效果:增强语势,强调了坚守根性对于个人和民族的重要性,使情感表达更强烈,更有感染力。
  23.立意参考:
  支持先苦后甜:可从先苦后甜能磨炼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品质、为未来奠定基础等角度阐述,如列举老一辈人在艰苦青春中创造价值的事例。
  支持青春不苦当下:可从珍惜当下、追求幸福、时代发展使人们有条件享受青春等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
  辩证看待:可以认为不同时代有不同选择,关键是要在青春中找到价值和意义,不盲目吃苦或享乐,将两者适度结合。
  写作示例(略),需注意文章要紧扣主题,结构清晰,论据充分,语言流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