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8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学真题专项分类汇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工业上将通入冷的溶液中制得漂白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 B.水解生成使漂白液呈酸性
C.通入后的漂白液消毒能力增强 D.溶液比溶液稳定
2.为回收利用含的废液,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方案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Ⅰ中,加入足量溶液充分反应后,上下两层均为无色
B.步骤Ⅰ中,分液时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溶液A
C.试剂X可用硫酸
D.粗可用升华法进一步提纯
3.分解的“碘钟”反应美轮美奂。将一定浓度的三种溶液(①溶液;②淀粉、丙二酸和混合溶液;③、稀硫酸混合溶液)混合,溶液颜色在无色和蓝色之间来回振荡,周期性变色;几分钟后,稳定为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无色→蓝色:生成 B.蓝色→无色:转化为化合态
C.起漂白作用 D.淀粉作指示剂
4.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试管,关闭活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中试管内的反应,体现的氧化性
B.Ⅱ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还原性
C.在Ⅰ和Ⅲ的试管中,都出现了浑浊现象
D.撤掉水浴,重做实验,Ⅳ中红色更快褪去
5.实验室制取少量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气体
B.用装置乙制取水溶液
C.用装置丙吸收尾气中的
D.用干燥pH试纸检验水溶液的酸性
6.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都是将转化为
B.侯氏制碱法以为原料制备和
C.工业上通过催化氧化等反应过程生产
D.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和分别与反应得到和
B.Na和Li分别在中燃烧得到和
C.与分别通入1L水中可产生相同浓度的和
D.盐酸和稀硝酸分别加入适量中均可得到和
8.室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用试管收集后进行如下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与水发生了反应
B. 试管中剩余少量气体,是因为的溶解已达饱和
C. 取出试管中的溶液,立即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原因是:
D. 取出试管中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pH下降,是由于挥发
9.工业上以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的主要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吸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 B. 结晶后母液中含有
C. 气流干燥湿料时温度不宜过高 D. 中和后溶液中含和
10.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Na在空气反应生成
B. 室温下,Al与溶液反应生成
C. 室温下,Cu与浓反应放出NO气体
D. 室温下,Fe与浓反应生成
11.是硅酸盐水泥的重要成分之一,其相关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发生反应:
B.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
C.能与反应生成新盐
D.与足量盐酸作用,所得固体产物主要为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导电能力强,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石灰石在高温下可用于消除燃煤烟气中的
C.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利用催化剂可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二、填空题
13.工业上以硫黄为原料制备硫酸的原理示意图如下,其过程包括Ⅰ、Ⅱ、Ⅲ三个阶段。
Ⅰ.硫液化后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
(1)硫黄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
(2)硫的燃烧应控制适宜温度。若进料温度超过硫的沸点,部分未燃烧的硫以蒸气形式随进入到下一阶段,会导致_________(填序号)。
a.硫的消耗量增加 b.产率下降 c.生成较多
Ⅱ.与在钒催化剂作用下生成。
(g)氧化生成放出热量98.3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____________。随着温度升高,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4)从能量角度分析,钒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为___________。
一定条件下,钒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范围是450~600 ℃。为了兼顾转化率和反应速率,可采用四段转化工艺:预热后的和通过第一段的钒催化剂层进行催化氧化,气体温度会迅速接近600 ℃,此时立即将气体通过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需要预热的和,完成第一段转化。降温后的气体依次进行后三段转化,温度逐段降低,总转化率逐段提高,衡转化率。最终反应在450 ℃左右时,转化率达到97%。
(5)气体经过每段的钒催化层,温度都会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升高温度后的气体都需要降温,其目的是___________。
(6)采用四段转化工艺可以实现______(填序号)。
a.控制适宜的温度,尽量加快反应速率,尽可能提高转化率
b.使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节约能源
Ⅲ.工业上用浓硫酸吸收。若用水吸收会产生酸雾,导致吸收效率降低。
(7)的吸收率与所用硫酸的浓度、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最适合的吸收条件:硫酸的浓度______,温度___________。
(8)用32吨含S 99%的硫黄为原料生产硫酸,假设硫在燃烧过程中损失2%,生成的转化率是97%,吸收的损失忽略不计,最多可生产98%的硫酸_____吨。
14.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采用不同的氮源制备。
(1)方法一:早期以硝石(含)为氮源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利用了浓硫酸的性质是酸性和_______。
(2)方法二:以为氮源催化氧化制备,反应原理分三步进行。
①第I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针对第Ⅱ步反应进行研究: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进行反应。在不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解释y点的容器容积小于x点的容器容积的原因___________。
(3)方法三:研究表明可以用电解法以为氨源直接制备,其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电极a表面生成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②研究发现:转化可能的途径为。电极a表面还发生iii.。iii的存在,有利于途径ii,原因是___________。
(4)人工固氮是高能耗的过程,结合分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__。方法三为的直接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三、实验题
15.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一定浓度的溶液制备,再用氧化,并检验氧化产物。
Ⅰ.制备
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气体发生装置(夹持装置省略)
(1)甲装置中主要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
(2)乙装置中,用粘合剂将制成团,放在多孔塑料片上,连接好装置,气密性良好后打开活塞,经长颈漏斗向试管中缓慢加入溶液至_________。欲使反应停止,关闭活塞即可,此时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丙装置可用于制备较多,催化剂铂丝可上下移动。制备过程中如果体系内压强过大,安全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此时可以将铂丝抽离溶液,还可以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_。
(4)丙装置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可以控制制备反应的开始和结束
b.可通过调节催化剂与液体接触的面积来控制反应的速率
c.与乙装置相比,产物中的含量高、杂质种类少
Ⅱ.氧化
该小组同学设计的氧化的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省略)
(5)在图中方框内补全干燥装置和干燥剂。
Ⅲ.检验产物
(6)为检验上述实验收集到的产物,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并得出相应结论.
实验序号 检验试剂和反应条件 现象 结论
① 酸性溶液 紫红色褪去 产物含有乙醛
② 新制,加热 生成砖红色沉淀 产物含有乙醛
③ 微红色含酚酞的溶液 微红色褪去 产物可能含有乙酸
实验①~③中的结论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NaClO水解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A正确;水解的方程式为,漂白液呈碱性,B错误;通入后发生反应:,HClO浓度增大,且HClO的氧化性更强,故漂白液的消毒能力增强,C正确;次氯酸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所以热稳定性:,D正确。
2.答案:B
解析: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碘单质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碘离子和碘酸根离子,则在步骤Ⅰ中,加入足量溶液后紫红色碘单质完全反应,上下两层溶液均为无色,A正确;的密度大于水,故分液时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水层(溶液A),B错误;步骤Ⅱ的目的是生成粗,碘离子和碘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归中反应生成碘单质,故试剂X可用硫酸,C正确;碘单质受热易升华,故实验制得的粗碘可用升华法进一步提纯,D正确。
3.答案:C
解析:由无色变为蓝色,是因为反应生成碘单质,淀粉遇碘单质变蓝,A正确;由蓝色变为无色,说明碘单质被消耗,即碘单质转化为化合态,B正确;淀粉与碘反应生成包合物显蓝色,不能漂白淀粉与碘反应的产物,C错误;淀粉作指示剂,与碘单质作用而显示颜色,D正确。
4.答案:C
解析:实验剖析
Ⅰ中试管内发生反应,该反应中只有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硫酸只体现酸性,没有体现氧化性,A错误;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漂白性,B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Ⅰ和Ⅲ中都反应生成硫沉淀,都会出现浑浊,C正确;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撤掉水浴,重做实验,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生成二氧化硫的速率减慢,Ⅳ中红色褪去减慢,D错误。
5.答案:C
解析:60%硫酸与反应可得气体,A正确;通入水中形成的水溶液,B正确;在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C错误;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到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D正确。
6.答案:A
解析:A项,自然固氨、人工固氮都是将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不一定转化为,错误;B项,侯氏制碱法第一步发生反应,正确;C项,工业制硝酸发生反应,正确;D项,、铵盐、硝酸盐等含N物质通过不同途径的相互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正确。
7.答案:A
解析:的氧化性均强于,与反应分别得到和,A正确;Na在中燃烧得到,B错误;、,与分别通入1L水中,分别得到,和的浓度不同,C错误;酸性:,故硼酸加入适量中不能得到和,D错误。
8.答案:C
解析:A.由信息可知,易溶于水,也能使液面上升,故A错误;B.如果全部为二氧化硫,水充满试管,可能是含有其他杂质,导致水不能充满,故B错误; C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弱酸,分步电离出氢离子,故C正确;D亚硫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为硫酸,弱酸变强酸,也能使pH下降,故D错误;故选:C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无机工艺流程。根据工艺流程分析可知,结晶得到固体,则母液中应是饱和溶液,酸性:,则中和时发生的反应为,通入气体(过量)进行混合吸收,此时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为,,此时结晶会析出大量晶体,经过离心分离,将得到的湿料再进行气流干燥,最终得到产品。吸收过程中有生成,A项正确;结晶过程中足量,会与反应,所以不会产生碳酸氢钠,B项错误;高温时易分解变质,所以气流干燥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C项正确;中和后溶液中含和,D项正确。
10.答案:B
解析:室温下Na在空气中反应生成,在加热或点燃时生成,A项错误;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项正确;室温下,Cu与浓反应放出气体,与稀反应放出NO气体,C项错误;室温下,Fe遇浓发生钝化,在铁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铁的氧化物),D项错误。
11.答案:D
解析:加热时氯化铵分解生成HCl和氨气,HCl与反应得到硅酸钙、氯化钙和水,A项正确;水泥吸水会变硬,需密封保存,B项正确;能与二氧化硫反应得到亚硫酸钙,C项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与足量盐酸反应得不到二氧化硅,D项错误。
12.答案:A
解析:二氧化硅不能导电,A错误;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碱性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钙、二氧化硫和氧气在高温下反应能生成硫酸钙,从而消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B正确;钠与水、二氧化碳均能发生反应,所以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正确;利用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成无害气体,从而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D正确。
13.答案:(1)分子晶体
(2)ab
(3);降低
(4)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5)催化氧化反应放热;使钒催化剂处于活性温度范围内,提高反应速率并兼顾转化率(或在适宜催化温度下使反应速率与转化率均处在较高的状态)
(6)ac
(7)98.3%;60 ℃
(8)94.1(写成94或94.11均可)
解析:(1)根据硫黄的分子式()及所学知识可知其为分子晶体。
(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硫以蒸气的形式损失而未能转化成,将导致硫的实际消耗量增加、的产率下降,故a、b正确;硫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因此不会生成较多,c错误。
(3)的物质的量为1 mol,即生成放出热量98.3 kJ,由此可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4)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5)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当气体经过钒催化剂层时,温度会升高。钒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范围是450~600 ℃,若超出此温度范围易造成催化剂失活,从而导致反应速率下降,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有利于提高的转化率,因此升高温度后的气体都需要降温。
(6)在每段向转化的过程中,各段均控制适宜的温度,且温度逐段降低,可以保持钒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保证转化率和反应速率均保持较高水平,故a正确;由题目信息可知,在四段转化过程中,转化率均未达到平衡转化率,即反应均未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在四段转化过程中,每次的降温操作都是使用热交换器来实现的,充分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来预热即将参加反应的与,可节约能源,c正确。
(7)由图可知,所用硫酸的浓度为98.3%、温度为60 ℃时,的吸收率最高。
(8)结合S原子守恒计算硫酸的产量,设最多可生产98%的硫酸x吨,则:
解得,故最多可生产98%的硫酸94.1吨。
14.答案:(1)难挥发性
(2);,该反应正向气体分子总数减小,同温时,条件下转化率高于,故,x、y点转化率相同,此时压强对容积的影响大于温度对容积的影响
(3);反应iii生成,将氧化成,更易转化成
(4)中存在氨氮三键,键能高,断键时需要较大的能量,故人工固氮是高能耗的过程
解析:(1)浓硫酸难挥发,产物为气体,有利于复分解反应进行,体现了浓硫酸的难挥发性和酸性。
①第I步反应为氨气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为。
②,该反应正向气体分子总数减小,同温时,条件下,NO转化率高于,故,根据,χ、у点转化率相同,则n相同,此时压强对容积的影响大于温度对容积的影响,故у点的容器容积小于χ点的容器容积。
①由电极a上的物质转化可知,电极a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②反应ⅲ生成将NO氧化成更易转化成。
(4)中存在氮氮三键,键能高,断键时需要较大的能量,故人工固氮是高能耗的过程。
15.
(1)答案:分液漏斗;锥形瓶
解析:甲装置是由锥形瓶、分液漏斗、橡胶塞和导气管构成。
(2)答案:刚好没过固体 ;试管内的溶液被压入长颈漏斗中,与分离
解析:乙装置为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其优点是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直至液面没过,若要停止反应则需关闭活塞,此时装置内气体压力过大,会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使漏斗内液面上升。
(3)答案:液面上升; 打开弹簧夹
解析:若装置内气体压力过大,安全管中液面上升,此时可以打开将装置中的氧气导出,使压力降低。
(4)答案:a;b
解析:装置丙可以通过铂丝的上下移动控制反应的开始及结束,同时可以通过控制铂丝浸入液体的量的多少来控制反应速率。
(5)答案:
解析:根据的性质及题目中所给的装置图可知,洗气瓶中应该加入浓硫酸,且气体由长导管入、短导管出。
(6)答案:①;乙醇也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解析:由于混合气体中含有乙醇,因此酸性褪色不能证明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乙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