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课时训练 (含答案)高中地理中国版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课时训练 (含答案)高中地理中国版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03 21:22:19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A基础培优练】
时间:30分钟 总分:54分
(知识点1: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知识点2:自然灾害的救援和援助。知识点3:避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知识点1](2023年山西吕梁期末)2022年11月4日,《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发布。该白皮书介绍了新时代中国北斗发展成就和未来愿景,分享了中国北斗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尼泊尔是与我国相邻的内陆国家,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目前中尼两国合作领域广阔。据此完成第1~2题。
1.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可为尼泊尔提供的服务有(  )
①确定受灾具体位置 ②获取灾区遥感影像 ③确定交通运行速度 ④计算灾后经济损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尼泊尔地质灾害多发,但其造成的损失一般相对较小,主要原因包括(  )
①防灾避灾技术水平高 ②经济活动较少
③灾害预报精准 ④人口相对较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知识点2]救灾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下图为灾中应急行动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
4.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 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 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知识点3]2024年1月1日下午,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37.5°N,137.2°E)发生7.6级地震。据此完成第5~6题。
5.地震时,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
A.不停地大声呼救
B.通过睡觉来减少体力消耗
C.设法挖条地道脱困
D.用手帕、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吸入烟尘
6.遇到突然到来的地震,正在十楼教室上课的学生应采取的最佳逃生方式是(  )
A.沿楼梯快速跑下楼
B.原地待命,听从指挥
C.通过电梯快速下楼
D.双手抱头,就近避震
[知识点2](2023年浙江衢州期末)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应急救援包是家庭应对各类灾害的重要物资储备。据此完成第7~8题。
7.家庭应急救援包一般包含的物资有(  )
①身份证 ②保温毯 ③可乐 ④手电筒
⑤哨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8.在野外活动中,下列行为可取的是(  )
A.在裸露的沟谷中露营
B.暴雨时在悬崖下躲避
C.遇到山洪要紧急泅渡
D.海边地震要往高处跑
[知识点3](2024年江西抚州开学考试)图甲为泥石流示意图,图乙为发生泥石流时逃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0题。


9.我国云南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原因有(  )
①山高坡陡,地表崎岖 ②地质构造复杂,岩层松软破碎 ③降水丰富,且暴雨日数多
④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人类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A.沿垂直于河谷的方向跑,尽量逃往地势较高处
B.朝河流下游方向迅速跑到地势较低的地方
C.沿着山谷向山顶奔跑,寻找到地势最高点
D.站在原地大声呼救,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知识点1、2](2024年广东揭阳期中)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强烈地震发生后,由于地壳震动,地下深处的含水沙土出现强烈液化,液化沙层受到挤压,沿着裂隙到达地表,形成“砂涌”现象,导致177名村民的房屋被摧毁。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为降低此次震后救灾难度,应采取的措施有(  )
A.加快工业生产,引导人口外迁
B.组建志愿队伍,提高救助能力
C.修筑卫星城市,提高抗震能力
D.调整产业结构,恢复各项生产
1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加强防震、避灾教育 ②调整产业布局
③降低人口密度(人口外迁) ④合理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⑤组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⑥开展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知识点3]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
A.通风 B.避灾
C.采光 D.美观
14.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的特点是(  )
①砾石多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④流速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知识点2、3]缓解华南地区旱灾的主要措施是(  )
A.完全改种耐旱作物  
B.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C.实施北水南调工程
D.大规模进行人工降雨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知识点1]草原蝗灾是新疆草原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草原蝗虫属于气候型害虫,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生长。下图示意新疆1986—2006年4月气温距平(距平指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与蝗灾发生面积的关系。据此完成第16~18题。
16.新疆多蝗灾的原因有(  )
A.风力较大 B.降水稀少
C.低洼湿地多 D.全球气候变暖
17.图示时间新疆的蝗灾面积呈扩大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草原面积增多 B.地下水位下降
C.气候趋于冷湿 D.气候趋于暖干
18.下列为减轻新疆蝗灾损失采取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A.修鸟巢留候鸟
B.喷洒高毒农药
C.放火焚烧蝗虫
D.完善蝗虫预报机制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所示为防灾减灾工作中的(  )
A.灾害监测 B.灾害救援
C.灾害防御 D.灾害自救
2.图中措施针对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
A.寒潮灾害 B.滑坡、泥石流
C.洪涝灾害 D.台风灾害
二、综合题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6年1月21日,青藏高原东北部某地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甲村的地震烈度大于乙村。该地区冬、夏季多为偏南风。下图为青藏高原某震区示意图。
(1)引起该次地震的是哪两大板块的作用?地震烈度甲村大于乙村的判断理由是什么?
(2)地震发生时正值学生上课、工作人员上班的时间,他们应如何自救?
(3)该震区可以采取哪些抗震救灾措施?
(4)分析影响图示震区开展救灾工作的不利自然条件。
(5)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有专家认为丙村不适合原址重建。说明丙村需要异地重建的依据。第三章 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A基础培优练】
时间:30分钟 总分:54分
(知识点1: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知识点2:自然灾害的救援和援助。知识点3:避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知识点1](2023年山西吕梁期末)2022年11月4日,《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发布。该白皮书介绍了新时代中国北斗发展成就和未来愿景,分享了中国北斗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尼泊尔是与我国相邻的内陆国家,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目前中尼两国合作领域广阔。据此完成第1~2题。
1.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可为尼泊尔提供的服务有(  )
①确定受灾具体位置 ②获取灾区遥感影像 ③确定交通运行速度 ④计算灾后经济损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尼泊尔地质灾害多发,但其造成的损失一般相对较小,主要原因包括(  )
①防灾避灾技术水平高 ②经济活动较少
③灾害预报精准 ④人口相对较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可为用户提供经度、纬度、高度、时间、速度等相关信息,因此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可为尼泊尔提供的服务有确定受灾具体位置和确定交通运行速度,①③正确;遥感技术主要用于获取地物信息,可用来获取灾区遥感影像,②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分析地理数据,可以计算灾后经济损失,④错误。B项正确。第2题,尼泊尔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内陆国家,由于经济活动较少,人口相对较少,因此尽管尼泊尔地质灾害多发,但其造成的损失一般相对较小,②④正确;尼泊尔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防灾避灾技术水平不高,目前地震灾害预报不能做到精准,①③错误。D项正确。
[知识点2]救灾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下图为灾中应急行动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
4.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 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 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3.D 4.C [解析]第3题,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都是水灾所需要的物资,故判断该基地附近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应为水灾。第4题,应急时间即从储备基地到灾害发生地所需要的时间,故一般受距离和交通运输条件影响。
[知识点3]2024年1月1日下午,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37.5°N,137.2°E)发生7.6级地震。据此完成第5~6题。
5.地震时,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
A.不停地大声呼救
B.通过睡觉来减少体力消耗
C.设法挖条地道脱困
D.用手帕、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吸入烟尘
6.遇到突然到来的地震,正在十楼教室上课的学生应采取的最佳逃生方式是(  )
A.沿楼梯快速跑下楼
B.原地待命,听从指挥
C.通过电梯快速下楼
D.双手抱头,就近避震
【答案】5.D 6.D [解析]第5题,不停地大声呼救会导致体力的大量消耗;睡觉可能错过营救机会;挖地道可能引起坍塌;捂住口鼻可减少吸入烟尘,有助于保持呼吸畅通。第6题,遇到突然到来的地震,正在十楼教室里上课的学生应迅速双手抱头,就近在课桌旁躲避,等到稳定后,再快速从楼梯下楼,走到室外开阔的地方;原地待命可能会错过逃生机会;地震后,电梯容易出现故障。
[知识点2](2023年浙江衢州期末)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应急救援包是家庭应对各类灾害的重要物资储备。据此完成第7~8题。
7.家庭应急救援包一般包含的物资有(  )
①身份证 ②保温毯 ③可乐 ④手电筒
⑤哨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8.在野外活动中,下列行为可取的是(  )
A.在裸露的沟谷中露营
B.暴雨时在悬崖下躲避
C.遇到山洪要紧急泅渡
D.海边地震要往高处跑
【答案】7.C 8.D [解析]第7题,家庭急救箱的基本配置包括求救类、照明类、防护类、生活类、急救类五类物品。身份证是常用物品,可乐容易过期,保温毯、手电筒、哨子可以在发生状况时进行使用,并且耐用时间长,②④⑤正确,C项正确。第8题,沟谷露营地势封闭,容易受到山洪、滑坡的影响,A项错误。暴雨时悬崖下容易发生崩塌,B项错误。山洪当中夹杂着大量土石,紧急泅渡容易发生生命危险,C项错误。海边地震要往高处跑,特别是强震后容易发生海啸,D项正确。
[知识点3](2024年江西抚州开学考试)图甲为泥石流示意图,图乙为发生泥石流时逃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0题。


9.我国云南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原因有(  )
①山高坡陡,地表崎岖 ②地质构造复杂,岩层松软破碎 ③降水丰富,且暴雨日数多
④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人类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A.沿垂直于河谷的方向跑,尽量逃往地势较高处
B.朝河流下游方向迅速跑到地势较低的地方
C.沿着山谷向山顶奔跑,寻找到地势最高点
D.站在原地大声呼救,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答案】9.A 10.A [解析]第9题,云南位于云贵高原,山高坡陡,地表崎岖,地势起伏较大,地质构造复杂,岩层松软破碎,易被冲刷带走,①②正确;云南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且暴雨日数多,加之云南地势起伏大,山高坡陡,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易发生泥石流,③正确;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有利于保护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减轻泥石流灾害,④错误。A项正确。第10题,当滑坡、泥石流发生时,应选择垂直于河谷方向跑,尽量逃往地势较高处,A项正确。
[知识点1、2](2024年广东揭阳期中)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强烈地震发生后,由于地壳震动,地下深处的含水沙土出现强烈液化,液化沙层受到挤压,沿着裂隙到达地表,形成“砂涌”现象,导致177名村民的房屋被摧毁。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为降低此次震后救灾难度,应采取的措施有(  )
A.加快工业生产,引导人口外迁
B.组建志愿队伍,提高救助能力
C.修筑卫星城市,提高抗震能力
D.调整产业结构,恢复各项生产
1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加强防震、避灾教育 ②调整产业布局
③降低人口密度(人口外迁) ④合理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⑤组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⑥开展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答案】11.B 12.D [解析]第11题,组建志愿队伍,提高救助能力属于震后的救灾措施,B项正确;加快工业生产、修筑卫星城市、调整产业结构都不是灾后的救灾措施。第12题,可以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的措施包括:加强防震、避灾教育,提高居民的救灾意识;完善城市功能区划,合理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组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以及开展避灾自救技能培训,①④⑤⑥正确。调整产业布局以及降低人口密度(人口外迁)均不会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②③错误。D项正确。
[知识点3]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
A.通风 B.避灾
C.采光 D.美观
14.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的特点是(  )
①砾石多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④流速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3.B 14.C [解析]第13题,山间谷地被水淹的频率很高,因此在建筑物设计和建造时必须要考虑减轻洪水对人类生活及生命财产造成的不利影响。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是为了在洪水淹没下层时,方便居民进出和逃生。第14题,根据材料“淹而不没,灾而无难”,可知集镇的洪水破坏力较小。集镇地处山间谷地,地势起伏较小,因此洪水来时流速缓。集镇地处南岭山地,汇水面积较小,来水量较少,加之谷地较为宽阔,泄洪能力较强,因此洪水退水快。
15.[知识点2、3]缓解华南地区旱灾的主要措施是(  )
A.完全改种耐旱作物  
B.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C.实施北水南调工程
D.大规模进行人工降雨
【答案】B [解析]华南地区旱灾主要是由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导致,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修建水库可以缓解华南地区的季节性旱灾,B项正确。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知识点1]草原蝗灾是新疆草原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草原蝗虫属于气候型害虫,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生长。下图示意新疆1986—2006年4月气温距平(距平指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与蝗灾发生面积的关系。据此完成第16~18题。
16.新疆多蝗灾的原因有(  )
A.风力较大 B.降水稀少
C.低洼湿地多 D.全球气候变暖
17.图示时间新疆的蝗灾面积呈扩大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草原面积增多 B.地下水位下降
C.气候趋于冷湿 D.气候趋于暖干
18.下列为减轻新疆蝗灾损失采取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A.修鸟巢留候鸟
B.喷洒高毒农药
C.放火焚烧蝗虫
D.完善蝗虫预报机制
【答案】16.BD 17.BD 18.AD [解析]第16题,由材料可知,草原蝗虫属于气候型害虫,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生长。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利于蝗虫繁殖,B项正确;新疆风力较大与蝗灾多发关系不大,蝗灾主要与气温和降水有关,A项错误;新疆降水稀少,低洼湿地少,C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蝗虫繁殖、生长,D项正确。第17题,由图可知,草原蝗灾发生面积与气候密切相关,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繁殖,全球气候变暖,尤其冬季气温的上升,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下降,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B、D项正确,C项错误;草原面积的变化不会直接影响蝗虫数量变化,A项错误。第18题,修鸟巢,留住候鸟,候鸟可啄食蝗虫,能有效控制蝗虫对草原的破坏,使草原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平衡,A项正确;喷洒高毒农药可杀死蝗虫,但对环境破坏大,B项错误;放火焚烧蝗虫效果小,且易引发火灾,C项错误;完善蝗虫预报机制可减少蝗灾损失,D项正确。
【B素养提升练】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所示为防灾减灾工作中的(  )
A.灾害监测 B.灾害救援
C.灾害防御 D.灾害自救
2.图中措施针对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
A.寒潮灾害 B.滑坡、泥石流
C.洪涝灾害 D.台风灾害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图中所示为灾害发生后的防御措施,图中工程措施将上游的石块等拦住,以减轻对下游的危害,属于灾害防御,C项正确。灾害监测是通过卫星、人工对灾害进行观察、监测,图中明显不符合,A项错误。灾害救援是通过人类活动救助受灾地区的人、财产等,图中明显不符合,B项错误。灾害自救一般是灾害发生后,受灾的人展开自己救助自己的行为,图中明显不符合,D项错误。第2题,图中所示的工程措施主要是将上游的石块等拦住,以减轻对下游的危害,针对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滑坡和泥石流,B项正确。寒潮灾害无法进行拦截,A项错误。防御洪涝灾害应采取拦蓄洪水等措施,而不是在上游拦截石块,C项错误。台风灾害一般会带来大风、暴雨等天气,图中所示的措施难以拦截洪水,D项错误。
二、综合题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6年1月21日,青藏高原东北部某地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甲村的地震烈度大于乙村。该地区冬、夏季多为偏南风。下图为青藏高原某震区示意图。
(1)引起该次地震的是哪两大板块的作用?地震烈度甲村大于乙村的判断理由是什么?
(2)地震发生时正值学生上课、工作人员上班的时间,他们应如何自救?
(3)该震区可以采取哪些抗震救灾措施?
(4)分析影响图示震区开展救灾工作的不利自然条件。
(5)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有专家认为丙村不适合原址重建。说明丙村需要异地重建的依据。
【答案】(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理由:甲村距震中较近;甲村居民点较多,人口稠密。
(2)学生迅速在课桌、办公桌下躲避;影院及操场比赛应立即停止,躲在桌椅下、舞台脚下;工人关机器、断电源,躲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3)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加强预报,及时发布预警;制定防灾减灾的应急方案;加固山体,防止滑坡;及时安排救援工作。
(4)气候: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高寒缺氧,不利于救援。地形地势:地处洼地,地势落差较大,交通不便;位于两条断裂带之间,地质结构不稳定。土质:地势落差大,主体易碎,地震易引发滑坡。
(5)丙村附近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大;该地冬、夏季多偏南风,在丙村附近受到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