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历史课件(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历史课件(统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3 21:1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9世纪中叶
《南京条约》
《神奈川条约》
中日两国的主权均遭到破坏
一、甲午中日战争背景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维护封建统治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一、甲午中日战争背景
日本
朝鲜
满蒙
台湾
日本的扩张政策:“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田中奏折
“大陆政策”
亚洲乃至全世界
国际环境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加紧殖民和侵略(资本)
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在远东发展势力
美国
日 本
支持
支持
乘机夺取
新的权益
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准备尚未就绪
支持
不干涉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国
一、甲午中日战争背景
材料中日本所需的“日清冲突” 是什么?
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日清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
一、甲午中日战争背景
慈禧太后:战争爆发时,慈禧太后正在筹备她60岁生日, “万寿庆典”,希望与日本和平了结。
清朝虽地域辽阔,然从近年来之陆海军备看,徒具其表,不足为惧。
——山村睿
清朝消极备战(可乘之机)
一、甲午中日战争背景
主要战役 战 况 重要
人物
丰岛海战
标志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
平壤陷落
左宝贵
黄海海战
丧失黄海制海权
邓世昌
辽东战役
占领大连、旅顺
旅顺大屠杀
徐邦道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丁汝昌
战争爆发
二、甲午中日战争过程
(1894-1895)
①丰岛海战
1894年7月,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二、甲午中日战争过程
1894年9月,日本分多路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②平壤战役
民族英雄 左宝贵
二、甲午中日战争过程
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也展开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奋勇杀敌,重创日舰,邓世昌等200名将士壮烈殉国,李鸿章避战自保,日军夺取制海权。
③黄海海战
致远舰管带 邓世昌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
二、甲午中日战争过程
黄海大战后,日军分两路入侵中国,一路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直逼辽阳;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中国军队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日本连续进行了4天大屠杀,杀害了20000多中国人,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④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民族英雄 徐邦道
二、甲午中日战争过程
旅顺大屠杀
日军在旅顺屠城四天三夜,两万多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被狂暴的日军无情杀戮,仅有掩埋尸体的36人幸免于死。旅顺城积尸如山,惨不忍睹。
美国驻华使馆武官欧柏在一份报告中记述了旅顺大屠杀:“我亲眼看见诸多尸体,他们的手是缚在背后的。我曾经看到许多伤痕累累,显然是被刺刀杀死的尸体而且我可以确定,他们是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被害的。”
野蛮残暴的本性
二、甲午中日战争过程
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陆续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⑤威海卫战役
海军提督 丁汝昌
清政府战败!
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二、甲午中日战争过程
在这几场战役中牺牲的英雄人物有哪些?从中我们可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
吾服朝服,欲士卒知我先,庶竟为之死也。敌人注目,吾何惧乎?”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予绝不弃报国大义,今惟一死以尽臣职。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二、甲午中日战争过程
精神: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抗争精神,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1.结果:1895年春,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签订场景
三、甲午中日战争结果
内容 危害
赔二亿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割三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开四口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允设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四、甲午中日战争影响
《马关条约》之开四口
鸦片战争形势图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苏州
杭州
重庆
沙市
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再深入到中国腹地。
四、甲午中日战争影响
《马关条约》之允设厂
清政府是在丧失主权的情况下,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今天的招商引资则是在中国政府充分行使主权的情况下,主动利用外资来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双赢互惠的。
课后活动: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四、甲午中日战争影响
台湾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1895年5月—10月:抗击日军5万余人,打死打伤32000余人,击毙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山根信成少将。
台北
台中
台南
《春愁》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慈禧:哪管国家兴亡 ,生日非过不可。修颐和园之款出于海军经费的应为二千万两,占了海军军费的一大半。自1888年以后,海军就没有再增添一舰。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
主观原因(内因) 客观原因(外因)
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根本原因)
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
清军装备落后
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五、清政府战败原因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
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利益。
方式:提出照会 武力强迫
俄国
法国
德国


赎辽3000万两白银
清政府
干涉

三国干涉还辽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标志着瓜分局势的开始。
三、甲午殇,殇国情——结果及影响
德国
法国
俄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清政府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沙俄 旅顺、大连 长城以北及新疆
法国 广州湾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威海卫 长江流域
日本 — 福建、台湾
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瓜分方式 :由夺取特权变为划分“势力范围”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德国
奥地利
英国
沙俄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美国
承认列强既得权益,侵华机会均等,美国达到利益均沾
(1)时间:
(2)目的:
(3)内容:
1899
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利,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4)实质: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落后就要挨打,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课堂小结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
结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背景:日本蓄谋已久,企图实现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经过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左宝贵
黄海海战    邓世昌
辽东半岛战役  徐邦道
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
随堂演练
1.甲午中日战争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将领是:( )
A.丁汝昌 B.邓世昌 C.左宝贵 D.叶志超
B
2.《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不平等条约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
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口岸 D.开放工厂的特权
3.《马关条约》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中国独立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
D
4.(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黄海海战中,致远舰官兵舍生忘死猛冲敌舰;经远舰长时间以一敌四,直到舰身下沉时仍然继续开炮击敌;定远、镇远两主力舰自始至终战斗在最前列。他们的英勇行为( )
A.打击了英军的侵略气焰 B.展现出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C.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 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5.(2024·广东清远·中考真题)120年后的甲午年,被中国人称作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正带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走向复兴之路。回首120年前的甲午战争,“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B
C
随堂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