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质量评价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质量评价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03 21: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质量评价试卷
满分:100分 建议时间:90分钟
班级: 姓名:
积累与运用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8分)
传说《月光曲》是这样pǔ xiě( )成的。在美丽的 lái yīn( )河畔,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走进一所máo wū( ),借着qīng yōu( )的月光,按下qín jiàn( )开始弹奏。动人的乐曲缓缓流淌出来,传入皮鞋匠兄妹俩的耳中,二人 táo zuì( )其中。几lǚ( )月光洒在máng( )姑娘的脸上,她仿佛看到了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二、选择题。(填序号)(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入场券(juàn) 尴尬(gà) 戛然而止(jiá)
B.奴婢(bì) 管弦(xuán) 驰骋疆场(chěng)
C.恬静(tián) 抽搐(chù) 谬误(miù)
D.嵩山(sōng) 曝晒(bào) 拊掌大笑(fú)
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巍峨 微弱 波涛汹涌 画龙点睛 B.谚语 嗓音 余音绕梁 惟妙惟肖
C.纯熟 腊烛 轻歌曼舞 天籁之音 D.恬静 气概 粉墨登场 黄钟大吕
3.下列对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方鼓琴而志在太山。(标志) B.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一会儿,不久)
C.今乃掉尾而斗。(于是,就) D.蜀中有杜处士。(指有德才且愿意去做官的人)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两家快餐店常常唱对台戏,竞争非常激烈。
B.每当我犯错时,妈妈总是训斥我,奶奶总是做和事佬,出来打圆场。
C.我们做工作要讲究实效,不要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
D.“六一”儿童节那天,最精彩的就是第一个节目了,它可真是压轴好戏啊!
5.仔细阅读右边灭火器使用方法的图片,以下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使用方法有四个步骤。
B.从图中可以知道火警电话。
C.使用灭火器灭火时要站在上风处。
D.喷射时要对准火苗的上方。
三、句子练习。(8分)
1.她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缩句)(2分)
2.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这句话的意思是: 。(2分)
3.照样子,写句子。(4分)
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你尽可转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文学是 ,你尽可 ; , 。
四、日积月累。(12分)
1.读课文收获真多!《伯牙鼓琴》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朋友间的 。《书戴嵩画牛》揭示了绘画要 的道理。《月光曲》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来自丰富的 ,更来自 的情感。《京剧趣谈》介绍了 等戏剧知识,表达了作者对京剧的 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
2.艺术充满了想象力。《伯牙鼓琴》中锺子期称赞伯牙琴技高超的句子是“善哉乎鼓琴, ”“善哉乎鼓琴, ”。根据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 ”,用“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我国古诗中常提及伯牙、锺子期的传说,如诗句“ , ”。
五、班级开展“书法艺术进课堂”实践活动,请你来参加。(6分)
1.连一连。将作品同其书体和书法家连起来。(2分)
《兰亭集序》 楷书 王羲之
《颜勤礼碑》 行书 颜真卿
选一选。下图是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七律·长征》,如果用两个成语来赞美这幅书法作品,它们是( )、( )。(2分)
A.笔走龙蛇 B.妙笔生花 C.点睛之笔 D.行云流水
3.说一说。有同学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用电脑打字很方便,没有必要花时间练习书法。对此你怎么看 请分条说明理由。(2分)
阅读与鉴赏
六、课内阅读。(8分)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按照课文内容,在选段中的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词语。(2分)
2.下列诗句中,与文中画横线部分所描绘的画面最接近的一项是( )。(2分)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江清月近人 C.海上明月共潮生 D.床前明月光
3.皮鞋匠联想的画面与乐曲的旋律变化是紧密相关的。将下面导图补充完整。(2分)
皮鞋匠听着《月光曲》,联想到了月光和大海。请你回忆平时熟悉的歌曲,如《我和我的祖国》《义勇军进行曲》……选择其中一首展开联想和想象,并写下来。(2分)
七、课外阅读。(12分)

①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梨园剧场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看今晚的剧目。
②晚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粉墨登场。《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跟着紧张起来。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轻歌曼舞,用脚打起了拍子。
③《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眼花缭乱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博得了满场叫好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枪绝技,更是惊得外国友人
④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情不自禁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
1.理解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粉墨登场:
亮相:
2.阅读后给短文拟题,运用不同的方法拟定两个题目。(2分)
3.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 )的乐曲声 ( )的武打
( )的舞蹈 ( )的唱腔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分)
(1)文中“座无虚席、人头攒动”两个词语,表现出场内的观众很多。 ( )
(2)第②段中画“﹏”的句子生动描写了外国观众观看表演时的表现,从侧面表现了京剧的巨大魅力。 ( )
5.第④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妙处在于 。(2分)
6.细读第③段,展开想象,想想外国友人此时会有什么表现 把你想到的写在文中的横线上。(提示:可以仿照第②段中画“﹏”的句子写)(2分)
八、文言文阅读。(6分)
薛谭①学讴②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③青之技④,自谓尽之⑥,遂④辞归。秦青弗止,饯①于郊衢⑥,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⑨。薛谭乃谢⑩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陈谭:传说中秦国善于唱歌的人。②讴(ōu):无伴奏歌唱,这里指歌唱。③穷:尽,完,这里指学完。④技:本领。⑤之:代词,指代上句中的“青之技”。⑥遂:于是,就。⑦伐:设酒食送行。⑧郊衢(qú):郊外的大道。衢,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⑨啊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飘动着的云都被止住了。遏,使……停止,阻拦。行云,飘动的云彩。⑩谢:道歉。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1)秦青是薛谭的老师,他的歌声很动听。 ( )
(2)秦青用唱歌的方式为薛谭送别,薛谭安心地离开了。 ( )
2.根据文言文内容,完成薛谭的心理变化导图。(2分)
3.读了这则文言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分)
表达与交流
九、习作。(30分)
题目:我是 小能手
提示:横线上可以填“绘画、下棋、做家务”等自己擅长的项目,注意把重点内容写具体。
要求: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不少于500字。
答案:
一、谱写 莱茵 茅屋 清幽
琴键 陶醉 缕 盲
二.1. C 2. C 3. B 4. D 5. D
三、1.她看到了大海。
2.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3.示例: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茉莉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四、1.真挚情谊 尊重事实 想象力高尚而真挚 马鞭、亮相 喜爱
2.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知音高山流水 示例:锺期久已没 世上无知音
五、1.略 2. A D
3.示例:我认为我们应该练习书法。第一,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无与伦比的魅力,值得继承和发扬;第二,练习书法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第三,俗话说“字如其人”,写一手好字能给他人留下好印象。
六、1.水天相接 一缕一缕 2. C
3.第一行:月亮初升,海面平静 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第二行:悠扬舒缓 高昂激越
4.示例:听到《义勇军进行曲》,我仿佛看到战士们手握钢枪,穿过枪林弹雨,为了革命的
胜利而勇往直前,为了人们的幸福生活而流血牺牲的情景。(提示:围绕歌曲内容展开想象,把画面写具体)
七、1.指演员化好装上台演戏。
一种戏曲表演程式。主要角色上、下场时,或者是一段舞蹈动作完毕停顿时,通过雕塑式姿势,以突出显示人物的精神状态。
2.示例:看京剧 京剧的魅力
3.清脆激扬 精彩 优美 圆润动听
4.(1)√ (2)√
5.比喻 将观众的掌声比作春雷,写出了观众掌声之响,以及演出现场的热烈气氛,体现了京剧的巨大魅力
6.示例:目瞪口呆。其中一位满头白发、戴眼镜的外国老者激动得满脸通红,连连拍手称赞,虽然口音不太正宗。
八、1.(1)√ (2)× 2.自愧不如 下定决心
3.示例:学无止境,我们不要因为学到了一点皮毛就骄傲自满,要努力、刻苦地虚心学习,不断超越自我。
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