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复习专题练习四(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复习专题练习四(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09 15:5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文汇中学八上材料专题练习四
1、材料1:1840年,西方的大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酣睡的中国人被震醒。殖民者一次次的欺侮,中华民族一次次的惨败,深深打击和刺激了中国人。当时“天下爱国之士,莫不焦心竭虑,忧国之将危将亡,思有以挽回补救之策”。
材料2:有识之士从不同的角度寻求着各自不同的救国方案,他们纷纷提出教育救国、文学救国、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主张。……一些以救国为目的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变革旧习俗的救国主张,……在先进分子的宣传鼓动和示范下,传统习俗和社会生活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渐次发生了变化。
材料3、1912年9月19日的《申报》刊登《自由女子之新婚谈》的文章,其中有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司仪)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1)材料1中“殖民者一次次的欺侮,中华民族一次次的惨败”有哪些?(4分)
(2)请举出材料二中,在中国近代,文学救国、实业救国、以及制度救国的代表人物各一个。(3分)
(3)中国近代的习俗发生重大变化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材料3反映出,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 (4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年,新科状元张謇在日记中写道:“和约十款,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
材料二 张謇在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总长时给各省的电文中指出:“窃念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已成者当竭力保存,未成者宜先事筹划。”
材料三 1902—1927年民族工业发展状况图(仅统计创办资本在万元以上的企业)
(1)据材料一可知张謇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写下这段话的?日记反映了张謇当时怎样的心情? (2分)
(2)材料二体现了张謇倡导的什么主张?(不得照抄原文)结合学过的张謇事迹,你如何看待他弃官回乡办厂这一举动? (2分)
(3)据材料三概括1902--1927年间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及你作出判断的依据。 (均不得照抄图中数据) (2分)
3、阅读下列表格材料:
材料1?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 时间 ?企业数(家)? 资金额(万元)
1863~1894年? 119? 680
1895~1898年? 74(新创建) ?1432
材料2 ?1911~1919年中国面粉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时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万元)? 日产(万袋)、
1911年 ?40 ?600多? 4.3
1919年 ?120? 4500? 18.8
(1)材料1的数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数据的变化表明了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
(2)材料2数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3)从以上原因分析表明,制约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2分)
4、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
材料一 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材料二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 永远的历史警示——死难同胞.300000人!
材料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1)请分别写出上述四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4分)
(2)根据材料一中的这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英国殖民者割占了中国的哪一领土?文中的“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得以雪洗的标志是什么? (2分)
(3)材料二中的“那个元旦”指的是哪一年的元旦? (1分)
(4)材料四中的“天翻地覆”是指什么?哪一句诗反映了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