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二节 地质灾害
情境导入
2019年10月28日,甘肃夏河县凌晨发生5.7级地震:部分房屋出现不同程度受损。请观看“新闻直播间”,了解此次带来哪些灾害?思考除了地震灾害,还有哪些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成灾原因
地
质
灾
害
地震灾害
泥石流灾害
影响
分布
滑坡灾害
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形成地震。
地震的概念
地震能量大小用震级表示;
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
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等有直接关系。受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影响,即使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
图6.11 地震构造示意
地震的概念
活动探究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海拔4000多米)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当地很多民居为土木结构,外墙用红土夯建,此次地震玉树县结古镇约有85%的建筑倒塌,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地震灾害容易引发哪些地质灾害? ?
(2)分析此次地震损失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震级较大;震源较浅;建筑物抗震能力差;
地震发生时间在清晨,大部分人还在睡眠,应急能力较差;海拔高,高原反应强烈,气温低,为救助带来困难;
地震容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
世界主要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环太平洋地带
地震的分布
我国地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世界两大地震带,地震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繁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地震的分布
滑坡的概念
滑坡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滑坡的形成条件
1.不稳定的山坡形态,如较陡的坡面;
2.岩土软弱面,如岩体中的裂隙和松软夹层;
3.触发因素,如地下水、地表水、降水对岩土软弱面的润滑作用,以及地震、河流侵蚀、人工活动等对坡体稳定性的破坏。
滑坡的危害
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截止目前,六盘水此次滑坡造成21栋房屋被埋,已搜救出31人(11人生还、20人遇难),25人仍然处于失联状态……
2019年7月23日,贵州六盘水山体滑坡现场
泥石流的概念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地形陡峭
2.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3.短时间的大量水流
泥石流的危害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中国的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尤以西南地区最为多发。
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
例题1:地震的成因及影响
题目:地震是如何形成的,它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解析:地震是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的能量急剧释放,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地震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例题2: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
题目: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是什么,它们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解析: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它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并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例题3: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
题目:全球主要的地震带有哪些,中国的地震分布特点是什么?
解析:全球主要的地震带包括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中国的地震分布特点是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1. 地震发生时,地面先发生哪种震动?
A. 上下颠簸
B. 左右摇晃
C. 旋转
D. 以上都不是
解析:正确答案是A。地震发生时,地面先上下颠簸,这是因为地震波中的纵波(P波)先到达地表,其速度比横波(S波)快,纵波到达地面时,地表会上下颠簸
2.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
A. 震级表示地震能量的大小,烈度表示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B. 震级和烈度都表示地震能量的大小
C. 震级表示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烈度表示地震能量的大小
D. 震级和烈度都表示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解析:正确答案是A。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而烈度是表示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因为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建筑结构等因素会影响地震的影响程度
3. 地震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区?
A.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 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
C. 大陆内部和海洋深处
D. 高原地区和盆地地区
解析:正确答案是A。地震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些地区是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因此地震多发
4. 滑坡和泥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哪些?
A. 破坏农田、道路和建筑物
B. 增加土壤肥力
C. 改善生态环境
D. 提高土地利用率
解析:正确答案是A。滑坡和泥石流会破坏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并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5. 地震发生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多少秒的时间?
A. 5秒
B. 10秒
C. 20秒
D. 30秒
解析:正确答案是B。根据地震波传播的特点,人们总结了地震救援领域的“黄金12秒”,即地震发生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10多秒的时间,这样在低楼层的居民可以迅速逃离
6. 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有哪些?
A. 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
B. 北京、上海、广州
C. 黑龙江、吉林、辽宁
D. 内蒙古、甘肃、宁夏
解析:正确答案是A。中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这些地区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地震灾害频发
7. 地震的震源深度和震中距有什么区别?
A. 震源深度是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震中距是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B. 震源深度和震中距都是指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C. 震源深度是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震中距是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D. 震源深度和震中距都是指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解析:正确答案是A。震源深度是指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而震中距是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这两个概念都是描述地震位置的重要参数
8. 地震波中破坏性较小的波和破坏性较大的波分别是?
A. 纵波和横波
B. 横波和纵波
C. 表面波和体波
D. 体波和表面波
解析:正确答案是A。地震波中破坏性较小的是纵波(P波),它传播速度快,会使人们感觉到上下颠簸;破坏性较大的是横波(S波),它传播速度慢,会使人们感觉左右摇晃
9. 地震发生时,如果时间紧迫,无法逃离,身处室内的你如何避灾?
A. 躲在坚固的床或者桌下
B. 跳楼逃生
C. 乘坐电梯快速下楼
D. 躲在窗户边
解析:正确答案是A。如果地震发生时时间紧迫,无法逃离,身处室内应该躲在坚固的床或者桌下,远离窗户和可能坠落的物体,不要站在阳台上。这些地方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减少受伤的风险
10. 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属于哪一类地质灾害?
A. 气象灾害
B. 人为灾害
C. 地质灾害
D. 生物灾害
解析:正确答案是C。地震、火山、地热害等是由地球内部的地质活动引起的灾害,属于地质灾害。这些灾害的发生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地质过程有关
11. 地震时,震级和烈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A. 震级越大,烈度一定越大
B. 震级越小,烈度一定越小
C. 震级越大,烈度不一定越大
D. 震级越小,烈度不一定越小
解析:正确答案是C。震级是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而烈度是表示地震在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震级越大,烈度不一定越大,因为烈度还受到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条件和建筑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12. 地震发生后,哪些因素会影响地震烈度的大小?
A. 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
B. 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气候条件和地形
C. 震级、气候条件、地形、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
D. 震级、震源深度、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和地形
解析:正确答案是A。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因素有直接关系。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地震在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