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设计5

文档属性

名称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设计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09 17:0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2学情分析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延续上一课的研究内容,继续探索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自身的重量和体积,在水中的沉浮的情况不变。但是根据经验和预测,学生们仍然会认为物体的沉浮会与它们的重量和体积有关。可是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关系,学生一下子又说不清楚。在这节课中,就是要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梳理清楚其中的关系。
本课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第二部分 :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第三部分:用小瓶子继续研究沉浮规律;第四部分:潜水艇的秘密。在教材处理上,第一部分的探究活动,因为上节课已经研究过了,本课安排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构建认知冲突,所以我决定不用实物,直接用课件演示。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联系很紧密,不必割裂开来,所以我把它们合并成一部分。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徐老师出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好不好?
身在水下边,眼睛出水面,行动很灵巧,深海把家安。(打一武器)
 同学们真聪明,那你们知道潜水艇有什么特点吗?(生:能在水里自由沉浮等) 
对了,潜水艇能在水里自由地沉浮,它是靠什么本领沉浮的呢?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一)初步猜测,引出矛盾。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研究,我们发现,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自身的重量和体积,在水中的沉浮的情况不变。这节课,我们不单个地来研究,我们把它们放到一块,看看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1、我们来看一下上一节课研究过的七种物体(课件出示: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你们知道它们在水里是沉还是浮的?猜一猜,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重量、体积、……)
2、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课件展示),说一说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是不是体积大的就上浮?体积小的下沉?有没有规律?(没有),为什么?(蜡烛比石头体积小,但蜡烛是浮的,石头是沉的……主要是材料不同,与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3、我们再按重量排排看,是不是轻的浮了,重的沉了?有没有规律?(没有),为什么?(萝卜比橡皮片重,但萝卜是浮的,橡皮是沉的……主要是材料不同,与重量没有关系。) 
(设计思路:两次排列,隐含着如何整理信息的教学意义,在本课教学中主要是为了激发认知冲突,作为下面活动的契引,故不专门安排记录单,仅用课件演示的方法完成。)
(二)深入分析,引出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出示石头和空瓶子,这样对比体积公平吗?(不公平,石头重、瓶子轻)对啊,应该怎么去比体积?(在重量相同的条件下)
出示萝卜和回形针,这样对比重量公平吗?为什么?萝卜大,回形针小。对啊,应该怎么去比重量?(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
师:这在科学上叫做控制变量。我们可以控制一个因素相同,专门研究另一个因素对沉浮有没有影响。
(设计思路:在上个环节构建认知冲突后,通过对公平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控制变量”这一科学研究方法,从而突破了难点)
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师:要进行控制变量的研究,需要分别控制什么?
生1:控制体积相同,研究重量因素。
生2:控制重量相同,研究体积因素。
生3:……
师:请大家讨论一下研究方案。
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方案,得到诸如“确定控制因素→选材→预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的实验方案,或者类似方案。
 (一) 探究实验一:控制体积相同,研究重量因素
1.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拿出实验材料一,相同体积的四种小圆柱(木头、塑料、铝、铁)。观察一下它们各是什么物体。
2.把它们按重量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3.预测一下,哪些圆柱会下沉,哪些会上浮?
怎样验证你的预测?(生:做实验)说的非常好,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验证一下吧,并把你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填写在记录单里。
实验报告单(一)
第( )小组
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圆柱体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
铁圆柱
铝圆柱
塑料圆柱
木圆柱
预测
结果
我们的发现
4.汇报交流
从这个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的话,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有关)
 (二)探究实验二:控制重量相同,研究体积因素。
师:我们刚才的探究实验是控制体积相同,研究重量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控制什么因素来探究?你们能自己设计一个小实验吗?
(生:控制重量相同,研究体积因素。)
1.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拿出实验材料二,相同重量的四种物体(塑料块、木块、橡皮、玻璃珠)。观察一下它们各是什么物体。
2.把它们按体积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3.预测一下,哪些物体会下沉,哪些会上浮?
怎样验证你的预测?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验证一下吧,并把你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填写在记录单里。
实验报告单(二)
第( )小组
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物体的沉浮(从大到小排列)
塑料块
木块
橡皮
玻璃珠
预测
结果
我们的发现
4.汇报交流
从这个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重量相同的话,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体积有关)
(设计思路:以上两个探究实验,学生通过控制变量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结论,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三)小结:
 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些什么关系?(第一层次: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第二层次;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师:为什么一开始我们没办法判断重量和体积的影响? 生:……
师:所以,采用控制一些因素的办法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研究。
(设计思路:提醒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认识到变量控制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四、探究潜水艇的奥秘
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2、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
空瓶子是沉还是浮的?多次往瓶子里装沙子,看看瓶子还是浮的吗?在瓶子开始沉的时候,沙子的位置坐上记号。
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改变了物体的重量,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
4、学生尝试用这个实验结论去分析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课件演示潜水艇沉浮过程与工作原理。(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5、小应用:提供实验用的小潜水艇,学生小组合作。试着依次进水和进气,让小潜水艇自由下沉或上浮。 
(设计思路:通过探究潜水艇的奥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把自己的发现运用到实践中去的平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与开头导课时“潜水艇的沉浮”首尾呼应。)
五、火眼金睛(我能辨别对错)。
1、轻的物体一定浮,重的物体一定沉。( )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无论重量大小,体积大的容易浮,体积小的容易沉。 ( )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重量与体积都有密切关系。 ( )
4、潜水艇是靠改变自己的体积来自由沉浮的。 ( )
六、总结拓展:  
1.说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课外拓展: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做一个小潜水艇。
(设计思路:通过谈自己的收获,重现这节课的探究过程和科学概念,加深学生的印象,理清知识脉络。让学生课外自己做一个小潜水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板书设计】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 :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预测 : 体积? 重量? ……

探究验证 : 控制变量

我的结论: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2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