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了解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究未知液体的性质;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3、情感与态度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依据。
2学情分析
学本课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一些有关沉浮的现象,但对沉浮现象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的本身,很少会关注液体的变化,而液体的密度也是影响物体沉浮的一个变量。本课将展开对这个变量的研究。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怎样使马铃薯在清水中浮起来。
教学难点:验证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是有一定浓度的溶液。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给你们留了一个任务,让你们回家观察、思考,哪些物体在水中能够浮起来,哪些物体在水中是沉下去的。谁来说一说?”
生:“马铃薯沉下去,乒乓球浮起来……”
师:“孩子们都会观察,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接下来,别眨眼,仔细看,老师手里的是什么?”
生:“马铃薯、土豆”
师:“对,他就是一年四季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大家都喜欢吃的土豆,学名马铃薯。它可是今天的主角。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就是“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板书)
活动2【活动】1
师:“老师这有一杯300ml的液体,如果我将这个马铃薯放进去,会怎么样呢?”
生:“沉下去、浮起来……”
师:“那么,现在我们来试一试,看它究竟是沉下去了,还是浮起来了。看看谁猜得对!看清楚了吗?”
生:“看清楚了”
师:“马铃薯它……”
生:“沉下去了。”
师:下面我们再来一种玩法,这还有一杯300ml的液体,我们叫他2号液体。还是这个马铃薯,如果我将同一个马铃薯放到这个液体中会怎么样?
生:沉 浮……
师:认为他会沉下去的,举手!那我们再来试一试,看他究竟会怎么样?
看清楚了吗?谁猜对了?马铃薯它……
生:浮起来了
(板书:浮)
师:老师很奇怪,为什么同一个马铃薯在1号液体中沉下去了,而在2号液体中却浮起来了?
(板书:1,2)
生:两杯液体不一样
活动3【活动】2
师:两杯液体不一样,这只是我们的推测。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验证我们的推测呢?
生1:尝一尝(可以尝吗?我们不知道液体里面加的是什么,万一是对我们身体有害的怎么办呢?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不知名的物质不能随便尝,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生2:闻一闻
师:这个可以,你来试一试。你闻到什么了?
生2:盐
师:你都闻出是盐了。还有什么办法?
生3:蒸发(怎么蒸发);把两杯液体放在酒精灯下加热
师:这样的方法非常科学,但是把两杯液体放到酒精灯下加热的话需要很长时间。还有哪些普通的、平常的办法?
生4:用眼睛看(你看到了什么?);2号液体有点浑浊(你观察的非常仔细,2号液体看上去确实有点浑浊)
师:不管是尝、闻,还是观察,都是不全面的,我们可以采用刚才那位同学的办法,用加热蒸发的方法来探究液体的性质,这样比较科学。
科学书17页给我们提供了加热液滴来探究液体性质的方法,请同学们翻开书自己先看一看,怎样来做这个实验。
师:看懂了吗?
生:看懂了
师:那好,结合书上的要求,再看一看小组实验桌上,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实验器材,想一想怎样用托盘内的东西来做这个加热液体的实验呢?小组可以商量一下,商量好了再全班交流。
(学生讨论)
师:你打算用什么办法?
生:汇报。
师:实验中,你觉得应该注意哪些?
生:回答酒精灯使用方法。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周到,老师给你们总结一下。
(课件展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指名读)
师:为了方便实验。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两把不同颜色的勺子。为了方便观察,咱们事先约定一下,红色的勺子盛放1号液体,绿色的勺子盛放2号液体。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现在每个小组派两名代表来老师这取液滴。开始做实验吧,一定要注意安全。
师:谁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
(生1,生2拿勺子到前面边说边展示)
师:其他的同学得到的都是一样的结果吗?
生:一样。
师:1号液体加热以后什么都没有了,那么他就应该是……(生:清水)
而2号液体在加热以后留下了非常明显的白色物质,那也就是说2号液体是不同于清水的液体,那它究竟是什么呢?
生:盐
师:孩子们,光有白色物质这个证据,还不能证明他就是盐,要想知道他究竟是什么,我们需要更加复杂的验证方法,获取更多的证据才行。以后你们进入了高年级会学到更多的验证方法。那么今天,老师先为大家解开心中的谜团。它就是一杯盐水。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同一个马铃薯在清水中沉下去了,在盐水中浮起来了,这说明马铃薯的沉浮与他本身有关系么?
生:没有
师:与什么有关系呢?
生:盐 水 液体
师:与液体的不同有关。也就是说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
(板书: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
活动4【活动】3
师:马铃薯在清水中沉,在盐水中浮。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只要在清水中溶解了盐或者其他物质,马铃薯就会浮起来呢?
生:不是
师:同学们考虑的非常全面。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吧。
我们需要哪些材料呢?
生:清水。(我已经给每组准备了100ml的清水了,还有什么?)
生:盐 糖
师:我们今天的主角是什么?
生:马铃薯
师:我们只要把盐或者糖放进清水就可以了么?还需要什么?
生:搅拌
师:真聪明,我们还需要搅拌棒搅拌来加快溶解。像老师这样拿起来搅拌可以么?
生:不可以,要放桌子上。
师:对了,但是最好用一只手握住杯壁,这样会更安全。 为了我们的实验更有说服力,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盐和糖两种物质,都是随机摆放的。你们拿到的糖就调制糖水,是盐就调制盐水。请大家看一下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课件展示,指名读)
(学生实验)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实验结果? 带上你的实验报告单
生1.生2汇报(每人汇报都要问他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只有一定浓度的盐水或糖水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也就是说,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使物体浮起来。
(板书: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使物体浮起来)
活动5【活动】4
师:最后还有一篇阅读材料,在18页,请大家读一读,看看它主要介绍了什么?
(生读,然后汇报)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到:1.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
2.只有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使物体浮起来
活动6【作业】课后实践
除了我们课堂上实验的这两种物质外,同学们回去后探索一下这两种种物质的混合溶液能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物质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比如说洗衣粉水、肥皂水、醋水等等,我们下节课和同学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