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4 15:2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新课导入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
时空坐标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朝——王位世袭制
商朝——内外服制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原始民主遗存
第 部分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古代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夏朝——王位世袭制
(1)夏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王朝国家——夏。
(2)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王位世袭体现了权位的不可转移,后来成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特征之一
问题思考:根据材料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给政权性质、权力传承和社会形态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政权性质:公天下→家天下
权力传承:传贤→传子
社会形态:原始公有制→奴隶私有制
认识:王位世袭制的出现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必然趋势,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王位世袭制的出现是进步还是退步呢?
2.商朝——内外服制
(1)政治制度:
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外服:王畿四周是外服(间接控制管理的方国和部落)。
(2)官职制度:
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实行内外服制度原因
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
问题思考: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商朝内外服制的影响和特点
材料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二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尔尚辅余一人,致天之罚。”
——《尚书·盘庚》 材料三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积极:商王控制着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有利于加强商朝与周边方国的联系,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为西周的分封制的出现提供契机。
消极: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 有很大的自主权,甚至有些方国与商处于战争中,天下共主的局面没有形成。
从根本上,早期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末完全被打破,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实行直接控制。
特点:
(1)直接控制与间接统治相结合;
(2)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用神权强化王权;
(3)松散联盟,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分封目的
分封对象
诸侯权利
诸侯义务
分封等级
回忆《纲要》上的有关内容,填写下表,并据材料分析分封制的特点:
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维护周朝统治。
王族(主体)、功臣、先代贵族
封地世袭统治权(设官员;收赋税;建武装;再分封)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朝觐述职、缴纳赋税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平民
奴隶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特点:①分封对象多元化,同姓是主体(血缘);
②等级森严,③权利与义务相结合;④诸侯国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⑤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1)分封制(权力分配):
问题思考: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材料一:分封制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这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使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
材料二:周人的各封国却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在一起的现象。
材料三:分封制体现了以亲制疏的策略,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已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影响:
积极(前期):
①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
②传播了周文化,推动了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文化心理认同;
③后世: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族分封;中国姓氏起源;中国地名简称。
消极(后期):
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是导致诸侯国分裂割据混战的根源。(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日益瓦解)②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
名称 内外服制度 分封制
不同 结构
控制
相同 松散的联盟
家国共同体
中央对地方控制较弱
对地方控制加强
①都为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合作探究: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你认为两者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②都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形式
④都没有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
③商王与外服之间、周王与诸侯国之间都是间接统治
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加进步的政治制度,使国家结构由松散趋于严密。
(2)宗法制——权力继承:
含义:
目的:
核心:
特点:
作用:
以血缘亲疏与嫡庶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为了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的矛盾
嫡长子继承制
①大宗小宗是相对的,小宗服从大宗;
②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互为表里);
③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④家国一体、家国同构。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互配合,政治权利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解释:互为表里:政治上的君臣隶属关系,家族血缘上的父子兄弟关系。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在组织结构上有共同性
(3)礼乐制——权力认同:
含义:
目的:
实质:
是统治阶级内部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
“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乐”是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的乐舞。
明确等级尊卑,维护统治秩序
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
鼎: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士三”
鼎是权力的象征
合作探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关系。
(1)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实行的基础,里;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具体表现,表。
(2)西周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 。
分封制:解决权力分配问题,从此天下归周(姬)。【国家从血缘部落到天下共主】
宗法制:解决权力继承问题,从此天下归宗(嫡)。【王权从多子到一子】
礼乐制:解决权力认同问题,从此天下归心(序)。【统治秩序制度化、和谐化】
4.原始民主遗存
(1)特点: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2)表现: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意见,国人也可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3)影响: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有一定影响。
总结提升:中国古代早期(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
②等级森严。
③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
④君主权力的相对性,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⑤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⑥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商至西周国家治理的趋势及影响
(1)趋势:①国家治理结构逐渐趋于严密,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注意:只是趋势,早期国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未形成中央集权。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起源于秦朝。)②从重神思想到重人观念转变,民本思想逐渐产生。
(2)影响:推动了大一统国家萌芽的出现。
5.春秋战国:社会转型(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西 周
春 秋
战 国
周天子实力强大
“天下共主”
社会经济发展
诸侯争霸
各国政治上重大改革
君主权力加强
分封制、宗法制
制度牢固
分封制、宗法制
逐步瓦解
官僚制 郡县制
开始产生
王权有限、宗法分封、贵族政治、以礼治国、井田制、华夷对立
皇帝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以法治国、小农经济、统一多民族
知识拓展:周秦之变
西周
秦朝
秦朝的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文书制度
郡县制
第 部分

概念解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集中
皇帝
专制主义
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皇权与相权
中央权力
地方权力
集中
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中央与地方
1.皇帝制度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历史纵横】
秦王嬴政自认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不更改过去的王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下令丞相、御史议帝号。…皇帝自称“朕”,命和令分别称为“制”与“诏”,印称为“玺”,其位世袭。
特点:①皇权至上 ②皇帝独尊 ③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特点:
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与牵制;
②家务和政务不分,充分体现“家天下”的色彩(家国同构)
③以皇权为中心,臣议君决,减少了皇帝决策失误;
3.郡县制
演变:
特点:
影响:
春秋出现,战国形成,秦朝全国推行
①地方官制有明确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
②郡县长官一概由中央任命考核,不得世袭。
①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文书制
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②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③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都要批阅大量文书。
睡虎地秦墓竹简
问题思考:据材料分析文书行政制度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有什么影响?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东汉王充《论衡》
①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传送到全国各地;
②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③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第 部分

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1.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两汉
(1)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中央行政体制仍为三公九卿制。
(2)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度
(1)中朝(或称“内朝”):包括侍中、尚书令、常侍,负责决策;
(2)外朝:即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
(3)作用:设立中朝,中央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中外朝制度的设立,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3)东汉刘秀时期:光武帝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东汉增设尚书台
2.隋唐——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职能:
特点:
影响:
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事务。
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②三省集思广益,可以减少决策失误,职权分明,分工合作,提高行政效率;
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削弱相权,强化了皇权,但权力分割过细,导致机构臃肿,影响行政效率。
二府三司
(1)二府:
①中书门下:中央最高行政机构,长官为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②枢密院:专管军政,分割宰相军事权;
度支、盐铁、户部,总管国家财政,分割宰相财政权;
副宰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2)三司:
(3)参知政事:
3.宋朝——二府三司
4.元代——一省两院制
皇 帝
中书省
行政
枢密院
军事
宣政院
宗教西藏






材料一: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元史》
材料二: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史·高鸣传》
材料三:胡元之世,政专中书,凡事必先关报,然后奏闻。其君又多昏蔽,所以于民情不通,以至大乱,深可为戒。 ——明太祖
问题思考:据材料和图示分析元代中央行政制度有何特点?为什么这样设置?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特点:实行一省制,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原因:①版图空前辽阔,事务繁多;②少数民族政权治理水平相对低,删繁就简;③合并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但造成宰相专权,元中后期内乱频繁。
5.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废宰相:
设内阁:
性质:
实质:
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
①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内阁”。②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6.清朝——军机处
设立:
性质:
职责:
特点:
影响:
雍正帝时期,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
简、速、密
①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总结: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
秦 西汉 东汉 隋唐 宋 元 明 清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尚书台为行政中枢
三省六部制
废宰相,设内阁
一省两院制
二府三司制
军机处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总趋势)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3)宰相权力不断被分散或分割
(4)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直到废除
二·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1.汉朝:
刺史改称“州牧”。州刺史在地方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这就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导致东汉末军阀割据的局面。
(1)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制
①问题:继承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分封制(郡国并行),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
②解决措施:西汉景帝时:削藩;
西汉武帝时:推恩令、刺史制度。
③结果:削弱诸侯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2)东汉:由郡县二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
2.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三级制
3.隋朝
州、县二级制
4.唐朝
①根据山川形势设道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②道由监察机构成为地方行政实体
③战略重地设节度使
④问题: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危及中央集权。
道—州—县—节度使
影响:形成外重内轻局面,危及中央集权
5.宋朝:路、府(州)、县三级制
府,是特殊的州,首都、首府的州称府。
军,多设在沿边地区,兼领县政,形同州级。后来军等同下州,并非与军事有何关联,故州可退为军,军也可进而为州。
监,为管理国家经营的矿冶、铸钱、牧马、制盐等区而设,兼理民事。
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 ,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但形成三冗两积的局面
(1)概况:
(2)原因:
(3)特点:
(4) 意义:
全国设置10个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京畿周围(山东、山西和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疆域辽阔,需要加强中央对全国的有效管辖和统治
①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
②受制于中央,权力大而不专 ;
③采取 “犬牙交错”划分方式。
6.元朝:行省制
①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③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1)废行省,设三司:明初废行中书省,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直接隶属中央.
(2)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宣德后开始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总督和巡抚的名义督抚地方行政。巡抚、总督等监察官逐渐成为一省长官。
中央
府/州

(司)省
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
清代 督抚制度
总督和巡抚,明清两代最高的地方行政长官。清朝地方巡抚总督多为一品、二品大员二者同为地方重臣,总督偏重军事,巡抚偏于民政,原则上巡抚要受总督节制.
7.明朝:省(司)—府(或直隶州)—县(或属州)
8.清朝地方行政制度:省—府—县 (内外有别)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特点:
1.最高级: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变化最大、最频繁。
2.最低级:县始终是最基本、最低一级、最稳定的地方行政单位。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3.层级数:经历了从两级制到五级制的演变,其中三级制占主体。
4.州、道、路:从监察机构逐渐转化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
5.地方行政制度始终随着社会的发展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问题思考: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演变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评价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任何一种制度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人事相配合。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存在百千年时间,也给中国带来辉煌,这种制度自然就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相适应的。评价一种制度,要充分考虑时人有关该制度的评价,不能一味以今人的标准来评价。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禅让制
世袭制
内外服制
分封制宗法制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发展趋势: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B
1、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设立“中朝”、“外朝”制度
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