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本课线索
第 部分
壹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一·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
货币的产生: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生产力的提升)
材料 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人类进入农耕时代,所能生产出的物质资料越来越丰富,这个时候,人们很难去衡量到底一只羊能换多少兜水果,几只羊才能换来一头牛......这样一来,人们不得不寻找一种双方都能接受其价值的物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宏皓:《中国最早的货币专家》
问题思考:是货币是怎么样产生的?
1.先秦时期——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
①夏朝: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
②商朝: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③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山西保德县出土的商代铜铸币
布币
刀币
圜钱
蚁鼻钱
思考:这一时期货币发展有何趋势?原因是什么?
趋势: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金属货币)演进
原因:①生产力发展,商品交换的频繁 ②冶铜技术的发展
2.秦朝——从多元货币到统一货币,形制逐渐规范化
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圆形方孔钱(秦半两)
问题思考:秦朝货币改革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原因:战国时期货币混乱;秦朝完成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
特点:统一币制;严禁私人铸钱;通行金属货币;统一形状和质量 ;但并没有完全由中央统一铸造。
影响:统一货币,加强中央财权,便于国家赋税征收,有利于建立稳定的货币体系和统一市场,便利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促进文化认同与各民族团结。
3.西汉——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五铢钱)
西汉“五铢”铜钱范
汉武帝时五铢钱
材料:汉初,百业凋敝,民生艰难。政府将铸币权下放到私人手里,借助民间和市场力量自行增加货币供应量,这些钱币没有统一的标准、 样式和重量,信用度很差。还有一部分人借铸币牟利,在造币过程中掺杂造假,任意减重,大量滥造,导致恶钱泛滥,引发严重通货膨胀……汉武帝凭着文景时期的积蓄,开始了对匈奴的长期战争,造成国家财政支出大增,经济陷入严重困难的境地.....汉武帝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诏令各郡国铸行“元狩五铢钱”。元鼎四年(前115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汉武帝的六次货币改革》
背景:
成就:
①货币制度混乱;②私铸钱现象严重;③通货膨胀影响民生;④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实现全国货币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确立五铢钱制,使铜币体制规范化,使汉代货币体制长期稳定,后世沿用七百年之久。(至唐初)
4.唐朝——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进
历史纵横 铜钱上的文字
中国古代铜钱上通常铸有文字。从秦朝到隋朝,铜钱上铸造的文字基本都是记载钱币重量,如“半两”“五铢”等。唐初铸行“开元通宝”钱,此后铜钱大都采用“通宝”“元宝”或“重宝”之类名称。自北宋起形成惯例,新铸铜钱上通常都铸印当时的年号作为标识,如宋朝的“淳化元宝”“崇宁重宝”,明清的“洪武通宝”“乾隆通宝”等。
影响: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成为整个东方货币文化体系内各国铸钱的标准,属于中外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是汉文化圈的重要组成要素。
思考:开元通宝的发行有什么影响?
货币符号化特征的进一步增强,凸显政治宣传作用
5.宋朝——从金属货币到纸币,货币符号化特征逐步增强
宋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问题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材料一:交子的诞生,与经济繁荣有莫大的关系,可谓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除了北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避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因缺铜而依赖铁钱,携带不便。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的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
原因:①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发展,货币需求量大;
②铜币供应量及流通量不足,出现钱荒;
③铁钱笨重,携带、流通不便;
④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为纸币出现奠定了技术条件。
意义:①与铜钱兼行,弥补现钱的不足,促进商品经济发展;②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
6.元朝时期—单一流通纸币——钞
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金银和铜钱是辅助。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
中统元宝交钞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发行的纸币实物(宋代纸币至今无实物) 元代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的忽必烈时代。
7.明清——白银货币化(或逐渐形成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货币体系)
从战国到元朝
贵金属金、银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称为主要货币
明朝中期起
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清朝
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特点:由纸币宝钞币向白银流通的演变
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材料二: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
原因:①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需求量增大;②纸币和铜钱的弊端;③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体积小、价值高和易于分割的优势;④政府一条鞭法赋税制度改革的推动;⑤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影响:①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②促进了赋役制度的改革,使赋役从实物税和力役向货币税转变;③有利于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中国的社会转型;④促进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及交流。
【思考】结合材料分析明清时期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的原因和影响?
思考: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有何规律?
①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②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④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⑤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⑥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③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的演变
商代流通中普遍使用海贝作货币,到战国,形态各异的铜币开始流行,秦始皇兼并天下后,始终以圆形方孔铜钱作为本位货币。汉武帝时,收回了郡国铸币权,正式确定了中央对钱币的铸造、发行和管理权。唐高祖时,废轻重不一的古钱,此后铜钱钱文不书重量,而以“通宝”相称。截至元末,与铜钱并行流通的先后还有黄金、布帛、纸钞和银两。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二·近现代货币的演进
1. 清末民初:银元
(1)晚清(1840-1912):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2)民国初期(1912-1935):延续清朝传统,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晚清龙洋
袁大头
从银元到金圆券、银圆券
2.国民政府:
①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四大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
法币
法币是“法定货币”或“法偿币”的简称,是国民党政府1935年11月4日至1948年8月19日流通货币的名称,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赋予其强制流通使用的纸币。
材料一: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使银元成为统一流通的本位币,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当时全球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许多工商企业因此陷入困境。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加征白银出口税和征收平衡税,但制止白银外流的效果不理想。1935年政府果断决定币制改革。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①国内货币制度混乱;
②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美国大量收购白银,导致白银外流;
③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的需要。
问题思考:根据材料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背景。
材料二:美籍专家杨格评价1935年的法币政策时指出:“1935年币制改革又是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它成功地稳定外汇并制止通货紧缩,因而为经济注入新的力量,加强对未来的信心。” ——吴景平《蒋介石与1935年法币政策的决策与实施》
材料三:法币发行的头两年,币值尚属稳定,1 元法币能顶 1 元银元使用。但从 1937 年下半年开始,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开始滥发法币,物价暴涨,引发恶性通货膨胀,法币迅速贬值。 ——《三十六年所利得税计算须知》
问题思考:根据材料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背景。
积极:①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②为抗日战争奠定物质基础。
消极:①官僚资本借此聚敛起巨额财富;②为后期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的局面埋下了隐患。
◎金圆券
◎银圆券
◎发放工资
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
③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金圆券的贬值速度比法币更快,各地纷纷拒用金圆券,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
④1949年,又发行银圆券,仍以失败告终。
背景
产生
发展
作用
稳定原因
①解放区的壮大;②解放区货币种类庞杂、折算不便;
③统一货币以促进经济发展;④巩固政权,加强民族认同。
①1948在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①从1948年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共发行了五套。②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①长期以来,人民币地位始终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②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①国家政治独立,社会安定;②经济平稳发展;
③综合国力的提高;④制度保障,适度的货币政策等。
3.人民币的发行与使用: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商 铜铸币
秦 半两
海贝
汉 五铢钱
唐 开元通宝
北宋 交子
元 宝钞
明清 白银
民国 币制改革
新中国 人民币
第 部分
贰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货币体系:是指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调节各国之间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等所作的一整套国际性的规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
发展历程:
1816—1929
1944—1971
1976—至今
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概念解析:
认识:
(1)世界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治理的重要方面,它的不断演进是各国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表现;
(3)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的结果;
(4)是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化的发展结果。
(一)金本位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816-20C30年代)
背景:
形成:
特点:
作用:
①世界: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
②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①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
②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采用,形成了金本位货币制度。
以英镑为中心;
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
确立金本位货币制度: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自由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历史解释: 金本位制度
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其特点是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度,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仿效,因此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逐渐统一,金本位制度由国内制度演变为国际制度。
问题思考:为何到20世纪以英镑为中心金本位制会崩溃?
材料:由于国际金本位制不能适应战争时期增加通货的需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中断运行。一战后,本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各国又相继恢复了金本位制。由于它的基础不稳,已出现就遭到了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的猛烈冲击,于是各国又都先后放弃了金本位制。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②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各国发展的不平衡加剧,黄金日益集中到少数大国手里,其他国家可用于自由流通的黄金减少);③经济大危机的影响;④黄金产量增长缓慢。
影响: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背景:
材料一:为了安排战后世界的货币体系,1941年9月英国提出了“凯恩斯计划”,贬低黄金的作用;美国于1943年公布“怀特计划”,主张建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机构,取消外汇管制和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在1943年9~10月举行的华盛顿会议上,英国被迫接受了“怀特计划”,并同意以此为依据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
①二战使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
②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
③美国企图建立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1945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宗旨:稳定汇率,短期贷款
1945年
世界银行
(WB)
宗旨:长期贷款,技术援助
双挂钩一固定: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汇率固定。
两大金融金钩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拥有最大的投票权。
建立:
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为了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内容:
建立国际金融机构
确定国际货币制度
影响:
积极:
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②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③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局限:
①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瓦解:
(1)1971年,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名存实亡)
(2)1973年,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瓦解)
思考: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是什么?
①体系自身存在缺陷(特里芬难题);
②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弱,美国无力稳定美元(朝战、越战、滞胀危机);
③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加强,冲击美国经济霸权;
④单一的货币制度难以满足经济多元化趋势,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
(三)牙买加体系——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
原因:
建立:
内容:
评价:
①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国汇率的责任;
②西欧、日本等的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举行会议,通过《牙买加协议》。
①黄金非货币化:黄金与各国货币彻底脱钩。
②国际储备多元化: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力日益上升。
③浮动汇率制合法化:固定汇率被浮动汇率取代。
优点:货币供应和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缺点: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和体系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历史解释:固定汇率制
(1)概念:以本位货币本身或法定含金量作为确定汇率的基准,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内的汇率制度。
(2)分类: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和纸币流通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两类。
历史解释:浮动汇率制
(1)概念:对两国货币之间汇率的幅度不再加以限制,使其随市场供求变化而上下浮动的汇率制度。各国央行不再承担干预外汇市场的义务。
(2)影响: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有利于资本流动等。但会导致外汇市场波动,不利于长期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进行。
(1)国家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
(2)国际形势的变化
影响国际货币体系变化的因素
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它的主要宗旨是: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发展挑战。截止2020年2月,亚投行有102个成员,是世界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的成立,促进了国际投资,推动了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影响: 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为本国及世界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投资合作,带动亚洲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问题思考:阅读材料,谈谈亚投行的成立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
国际金本位体制(英镑为中心)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
牙买加体系(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
先秦: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海贝到铜贝)
秦代: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制的演变 (半两钱)
汉代:铸币权收归中央 (五铢钱)
唐代:通宝钱制
北宋: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 (交子)
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新中国:人民币的发行
明清:白银的逐渐货币化
元:单一流通货币 (钞)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从相对独立到接轨世界
从受世界市场波及影响到影响世界货币体系的币种之一
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大国实力消长
课堂小结
1.1980年,中国银行发行“外汇券”,方便短期来中国的驻华外交、民间机构及其常驻人员等在指定银行以外币兑换使用,但其只能在指定的“涉外涉侨”旅行社、友谊商店、宾馆等地方使用,同时禁止外币在国内市场流通。“外汇券”的发行有利于( )
A.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 B.中国外汇市场的平稳发展
C.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D.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启动
A
2.1949年美国逼迫英镑和法郎大幅度贬值,至1950年各国出现美元短缺现象;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后,美国对英国控制美元流量,导致英国外汇储备和货币信用下降,被迫从中东撒军。美国还利用美元的力量对外进行援助,建立军事基地。这说明美国( )
A.肩负起稳定世界货币体系的责任 B.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推行霸权
C.货币政策诱发了世界性金融危机 D.确立美元的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B
课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