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学科学,讨论使人们热起来的方法。
2、通过讨论和实验验证“加穿衣服是否给我们增加热量”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这样一个探究科学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培养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讨论、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实验。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前交流
师:为了这节课我们合作愉快,小组成员之间握个手吧!和老师也握一下,老师很高兴能和你们合作。(教师边与学生握手,边与学生交流)
师: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学生回答原因
教师:学生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的手热起来。
活动2【导入】问题导入
师:思考用简单的方法使身体热起来
(除了搓手,还有其他的方法能够使身体热起来吗)
生:吃辣椒、晒太阳、跳绳、盖被子、穿衣服……(板书)
师:好,这些方法都能使我们热起来,这节课我们学习《热起来了》
活动3【讲授】探究热起来的方法和原因
师: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学生回报自己对此问题的原有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吃辣椒(吃食物)--------------食物提供能量
晒太阳(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跳绳(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
穿衣服(盖棉被)--------------?能 不能?
师:盖被子、穿衣服属于哪一种呢?它是通过什么给我们提供的能量哪?
(预设)生:穿衣服能/不能给我们提供的热量。
(学生发生争执,为继续学习猜测)
活动4【活动】研究衣服本身到底能不能发热问题的原因。(6分钟)
师:在课前我们进行过一次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重新安排小组。坐在左边的---个小组认为————(衣服能产生热)。坐在右边的有---个小组,他们的观点是----(衣服不能产生热量)
为了让同学们在这个会场有一个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我们来一个:超级辩辩辩。
讲解规则。——再请学生讲讲在辩论中需要注意什么?()为了让辩论会更加的有秩序,形式更加正规。
小活动
正方:认为能发热
反方:不能发热
规则:
1、准备时间一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各方思考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并做汇报准备。
2、各方做30秒的陈述,(可互相补充。)
3、寻找对方的漏洞进行反驳。
4、活动时间4分钟。(课件倒计时:240秒)
5、正方:认为衣服能产生热量反方:认为衣服不能产生热量
6、倾听,在说自己观点的同时抓住别人的漏洞。
最好是找生活中的各种例子来说明。
师:公说公有礼,母说母有利。怎么办呢?
(预设)生:我们来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一下
师:科学讲究证据,我们就在接下来的实验中,用实施证据来说话
师小结:
现在同学们有两种观点:
①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能发热
②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活动5【活动】设计验证实验:“衣服能否生热”的问题
设计试验(5分钟),动手操作(6分钟)汇报反思(5分钟)
设计实验:
(1)1、师:我们怎样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这个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设计并不是很困难,就是把测量温度的工具放在衣服内,测量温度是否会发生变化。让小组讨论,并暗示如果遇到困难,可以看课本内的图片。)
师:说明要求——看书后,请先独立思考,然后请2名学生交流
(2)教师出示材料,提升实验设计:
出示毛巾,三根温度计,问:如果老师给你们提供这些材料,你们准备怎么利用它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预:学生设计更加精确化得实验。教师概括:(出示图片并完善)
(课件展示)实验步骤:
1、把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到毛巾包起来的一层、四层中间测量,把第三支放在空气中测量,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幻灯片出示实物照片,边出示边介绍操作方法)
(口头要求)排除外界干扰,如:温度计的液泡要与毛巾充分接触;手不要接触液泡,关紧门窗,用口哈气;手不能压在毛巾上。
2、合理分工合作,其中1—3号各负责观察一个温度计,4号同学负责记录、发令。
3、同时读数,每个人管一个温度计,时间一到,每个管温度计的同学在实验记录表上记下温度变化情况。要求:真实记录数据。
展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课题:衣服自己能产生热吗?(课件出示)
开始
1分钟后的温度
2分钟后的温度
3分钟后的温度
毛巾(1)层时的
温度变化(℃)
毛巾(4)层时的
温度变化(℃)
空气中的温度变化(℃)
我们的发现
师:这实验记录表看得懂吗?看懂后请按照片上的进行设计,等老师发令。
3、实验操作:学生领取实验材料和实验记录表,根据实验方案操作。
课件出示倒计时(60秒到0,连续四次)
师:随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生:边实验边填写实验报告单。
4、交流数据:
请一个小组上台展示汇报数据,兵根据数据进行分析他们的发现。教师引领学生详细的分析实验数据。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完善发现的规律。
交流讨论:
1、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衣服会自己产生热吗?
2、有的小组温度一样,有的小组测出来的温度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合理吗?对于衣服是否能保温你能怎么说?
教师板书: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阻挡冷气进入。
活动6【作业】学后拓展
是不是所有的衣服或被子都不能发热呢?请课后寻找更多的证据来说明。
课后探究统计表
姓名
探究方法
探究过程
你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