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年(2022-2024)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年(2022-2024)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5 08:5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2023年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十月革命”“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分析以上三组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认识到( )
A.思想解放推动社会的发展 B.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2024年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在参观展览时,小朱同学看到了一段文字:1979年,深圳蛇口工业区率先实行全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并第一次按照国际惯例引进外商和外资。这里还诞生了许多突破旧思想束缚、催人开拓奋进的新口号,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段文字反映了( )
A.改革开放探索 B.“一国两制”实践 C.科教兴国推进 D.“一带一路”建设
3.[2023年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春联”可以折射出社会的风貌。1974年的一副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20世纪80年代的一副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中国农民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经济特区的建立
4.[2023年河北中考真题]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这段话是针对当时我国某方面政策作出的论述。“某方面”指的是( )
A.社会建设 B.文化建设 C.教育改革 D.对外交往
5.[2023年安徽中考真题]下图所示为1978年与1984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其变化主要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 B.延续了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
C.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D.继承了“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6.[2023年广东中考真题]到1984年底,我国乡镇企业数达到606.52万个,比上年增长3.5倍;总产值1709.89亿元,比上年增长68.2%(按当时价格计算)。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C.国防安全体系的建立 D.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开展
7.[2024年辽宁中考真题]到1984年年底,辽宁省已有93.6%的农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比1978年增加1.8倍。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8.[2023年重庆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该图( )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A.展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全部历程 B.显示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开放特点
C.体现了因地制宜进行开放的层次性 D.反映了由北向南逐步开放的渐进性
9.[2022年安徽中考真题]1991年3月,中共中央确定在上海和深圳试点实行部分股份制公司股票上市。这表明(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 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C. 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 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
10.[2023年江苏盐城中考真题]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笔记中出现了“深圳”“南通”“长三角”“重庆”等关键词。他可能在研究真题模拟分类(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1.[2023年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八大
12.[2022年海南中考真题]读下图,可知改革开放以来( )
A.城市缺房问题彻底解决 B.农村居住环境明显好转
C.城乡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D.室内设备设施大为改观
13.[2023年山东淄博中考真题]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订立的契约”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订立契约,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材料二 傅高义先生的著作《邓小平时代》 该书对邓小平一生和中国改革开放之路进行了全景式描写,形式上类似传记。但作者的本意并不是要写一个人,而是要写一个时代。全书以1978—1992年这14年作为重点,着力描画了中国大转变的关键时期,称之为“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 石广生口述的《中国“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回顾》 2001年11月,石广生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以下是其部分口述内容: “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活动日益增多,外经贸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同时,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断向市场化发展,使我们初步具备了加入多边贸易体制的条件。1983年1月,国务院作出决定,申请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战略……当然,那时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也是我们加速谈判的一个重要动因。”
(1)材料一中的文物可用于研究我国哪一改革举措?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该书把1978—1992年称为“邓小平时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史实阐释说明这14年是“中国大转变的关键时期”。(至少两例史实)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决定加快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主要原因。
(4)史料按价值可分为一手史料(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原始资料)和二手史料(间接资料)。请据此标准将三则材料中的史料进行分类。(填写材料序号)
14.[2023年北京中考真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各种政治力量轮番尝试,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引进西方制度的探索,无不以失败告终,没有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1840—1919年中国在技术、制度方面探索的史实。总结这一时期现代化探索中的历史教训。
材料二 下面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历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方面实行的政策或措施。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历程的特点。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
西方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角度一 发展道路:走殖民扩张的道路 相关史实: ① 发展道路: ② 相关史实: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角度二 西方现代化追求财富积累,使大量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里,人们生活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当今美国等西方国家财富的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中国式现代化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0.2亿人拥有基本养老保险,13.6亿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险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将①②处补充完整。比较角度二体现的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不同。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马克思主义诞生为十月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科学理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由此可知,思想解放推动社会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关键词展示的是思想解放与革命或改革的关系,没有突出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无法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更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关,排除BCD三项。故选:A。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79年,深圳蛇口工业区率先实行全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并第一次按照国际惯例引进外商和外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及所学可知,深圳蛇口工业区建立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并且按照国际惯例引进外商和外资,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探索,A项正确;“一国两制”实践与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有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科教兴国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与“一带一路”建设无关,排除D项。故选:A。
3.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1974年的一副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20世纪80年代的一副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后来,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所以出现了题文中的现象,C项正确;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排除A项;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排除B项;经济特区的建立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和所学可知,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外交方面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教育改革,排除ABC项。故选D项。
5.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材料数据。
分析数据可知,与1978年相比,1984年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粮食产量均有大幅度增长。
第二步,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答案。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实行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没有改变 ×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的突破 ×
C 1978年我国在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1984年底”“乡镇企业数……比上年增长3.5倍”“总产值……比上年增长68.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故选B。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到1984年年底,辽宁省已有93.6%的农户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比1978年增加1.8倍。”及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C项正确;1950—1952年,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排除A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B项;材料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无关,排除D项。故选:C。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分析题干地图可知,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1980年选择交通便利、靠近国际市场的“城市村镇”设立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选择我国地理位置特殊的三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可见,题干地图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因地制宜,具有多层次的特点,C项正确;题干地图中并未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全部历程,如1992年相继开放的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等在地图中没有标识,排除A项;我国对外并不具有“从农村到城市的开放”特点,排除B项;我国对外开放是自东南沿海向整个东部地区再向内地开放,并不是“由北向南逐步开放”,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B
10.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1984年5月,决定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大中港口城市,1985年2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随后又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这样,中国就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结合题干信息“深圳”“南通”“长三角”“重庆”等关键词可知,D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各少数民族在最高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在其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B项正确;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排除A项;中共十六大上,把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C
13.答案:(1)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原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史实: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3)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活动日益增多,外经贸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市场化发展,使我们初步具备了加入多边贸易体制的条件。
(4)一手史料:材料一、材料三;二手史料:材料二。
解析:(1)根据材料“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订立的契约”及所学知识,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拉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2)原因:根据材料“全书以1978一1992年这14年作为重点,着力描画了中国大转变的关键时期,称之为‘邓小平时代’。”及所学知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史实: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3)根据材料三“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活动日益增多,外经贸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同时,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断向市场化发展,使我们初步具备了加入多边贸易体制的条件。当然,那时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也是我们加速谈判的一个重要动因”概括得出,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活动日益增多,外经贸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市场化发展,使我们初步具备了加入多边贸易体制的条件。
(4)根据材料“史料按价值可分为一手史料(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原始资料)和二手史料(间接资料)。”可知,材料一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是一手史料;材料二是学者研究成果,是二手史料;材料三是亲历者口述史料,是一手史料。
14.答案:(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答出一点即可)照搬西方模式;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答出一点即可)
(2)“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改革开放;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答出两点即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分阶段有步骤地全面推进。(答出一点即可)
(3)①欧洲殖民者掠夺殖民地资源;“三角贸易”。(答出一点即可)②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答出一点即可)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贫富差距大;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走共同富裕道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