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2张PPT)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2025年高考专题复习
清单1 《劝学》
一、通假字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1.輮以为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輮”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又”,表示重复。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___________________
“知”同“智”,见识。
4.君子生非异也
___________________
“生”同“性”,天性。
基础知识清单
二、古今异义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輮以为轮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
把……作为。
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广泛地学习。
学问广博精深。
3.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人或动物的爪脚和牙齿。
比喻坏人的党羽。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下的泉水。
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托身,安身。
①托付;②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三、多义实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绝
①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________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______________
③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________________
⑤夜久语声绝(《石壕吏》)________
⑥抢呼欲绝(《促织》)______________
⑦绝无踪响(《促织》)______________
横渡。
与人世隔绝。
独一无二的,绝妙的。
断绝外交关系。
停止。
绝命,死亡。
绝对,根本。
2.假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________
②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苏武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______
④乃悟前狼假寐(《狼》)________
借助。
临时委任,暂时代理。
借。
假装。
3.强
①筋骨之强(《劝学》)________
②赏赐百千强(《木兰诗》)________
③弱固不可以敌强(《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
壮健。
有余。
强者。
四、多义虚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之
①蚓无爪牙之利(《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择师而教之(《师说》)__________________
③郯子之徒(《师说》)________________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____________
⑤句读之不知(《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修饰关系。
代词,他、他们。
指示代词,那。
助词,的。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动词,往,到……去。
2.则
①故木受绳则直(《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承接,就。
连词,表转折,反倒。
副词,用在判断句,就是。
3.者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__________________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表停顿,提示原因。
代词,……的人。
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其曲中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作名词,弯曲的程度,弧度。
2.登高而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作名词,高处。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形容词作动词。变直;变锋利。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游泳。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每天。
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往上;往下。
六、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于”;靛青从蓝草里取得,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深。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乎”;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也”;君子的天性跟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语后置句;“之”;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5.无以至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定句式;“无以”,可译为“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不能远达千里。
七、文化常识
1.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______论的思想,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2.君子: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指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的人。
3.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____,跨出两脚为____。
儒家
性恶
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有学问、有修养
跬
步
清单2 《师说》
一、通假字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___________________
“受”同“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
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否”,不。
二、古今异义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学的人。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来……的。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今之众人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一般人。
大家,许多人。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一定。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5.小学而大遗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的方面要学习。
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6.年十七,好古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三、多义实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________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__________________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__________________
④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________
老师。
动词,尊师学习。
有专门技艺的人。
军队。
2.传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________
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________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朔气传金柝(《木兰诗》)________
流传。
传授。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传送。
3.或
①或师焉,或不焉(《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归去来兮辞(并序)》]________
④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有的(人,事物)。
副词,或者,也许。
有时。
连词,如果,表示假设。
4.及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__________________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______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______
④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____________
⑤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________
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离骚》)________
⑦事如此,此必及我(《苏武传》)________
⑧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诗经·氓》)______
赶得上,比得上。
到。
推广,推及。
赶上,追上。
等到。
趁着。
牵连。
和。
5.孰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______
②夫孰异道而相安(《离骚》)____________
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___
谁。
何、怎么。
同“熟”,仔细。
6.徒
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____________
②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并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
④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____
同类的人。
副词,徒然,白白地。
裸露。
只,仅仅。
四、多义虚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其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______________
④其皆出于此乎(《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汝其善抚之(《与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他的、他们的。
代词,他、他们。
代词,它们。
副词,表示推测,大概,或许。
副词,表示祈使,可要,当。
连词,表示假设,如果。
2.于
①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于其身也(《师说》)______________
③其皆出于此乎(《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拘于时(《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表比较,比。
介词,对于。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从。
介词,表被动,被。
3.而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惑而不从师(《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则群聚而笑之(《师说》)__________________
⑤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促织》)____________
连词,表顺承,就。
连词,表转折,却。
表并列,并且、同时。
表示方式或状态。
代词,你。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而耻学于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2.吾从而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3.小学而大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蠢的人。
5.惑而不从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作动词,有疑难问题。
六、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者,……也”;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宾语前置句;“之”;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
3.不拘于时,学于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动句、状语后置句;两个“于”;不受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
七、文化常识
1.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____________等为业,也为人治病。
2.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又称作“六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经书。
另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技能。“传”是古代__________的著作。
3.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____,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____。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
习句读。
4.乐师:以__________为职业的人。
祝祷、占卜
《诗》《书》《礼》《乐》《易》《春秋》
礼、乐、射、御、书、数
解释经书
句
读
演奏音乐
清单3 《赤壁赋》
一、通假字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_________________
“冯”同“凭”,乘。
2.山川相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缪”同“缭”,盘绕、围绕。
二、古今异义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我国民间使牛与牛相斗的一种习俗。
2.白露横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茫茫的水汽。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旷远的样子。
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②失意的样子。
三、多义实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如
①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____________
②如怨如慕(《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
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洛阳亲友如相问(《芙蓉楼送辛渐》)______________
动词,往。
动词,像、如同。
动词,比得上、及。
连词,假如。
2.间
①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________
③道芷阳间行(《鸿门宴》)__________
④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________
⑤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________
⑥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__
名词,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
空隙。
秘密地。
参与。
离间。
间或、偶然。
3.少
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__________
②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__________
③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____________
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陈涉世家》)____________
⑤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__________________
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________
一会儿。
年轻人。
年少,年轻。
幼小,年幼。
副词,稍,略微。
缺少。
四、多义虚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乎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离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气词,表示感叹或赞美。
表疑问语气词,吗。
介词,相当于“于”,在。
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介词,相当于“于”,表比较。
介词,相当于“于”,引进动作的对象,对。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2.侣鱼虾而友麋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
六、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
1.固一世之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也”;(他)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
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于”;苏先生与友人在赤壁下乘船游玩。
3.而今安在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宾语前置句;“安”;可如今在哪里呢?
4.凌万顷之茫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语后置句;“之”;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动句;“于”;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6.渺渺兮予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谓倒装句;无标志;我心里想得很远。
七、文化常识
1.壬戌:古代以______纪年,壬戌为______之一,前一位是辛酉,后一位是癸亥。
2.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农历________为“望日”,________为“既望”。此外,农历每月第一天叫“____”,农历每月
最后一天叫“____”。
3.斗牛:星座名,即______、______。古人将黄道附近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因为二十八宿环列在日、
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宿”。
干支
干支
十五日
十六日
朔
晦
斗宿
牛宿
清单4 《登泰山记》
一、通假字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1.须臾成五采
___________________
“采”同“彩”,色彩。
2.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圜”同“圆”,圆形的。
二、古今异义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达。
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
2.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
平的,方形的。
指数是2的乘方。
三、多义实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当
①当其南北分者(《登泰山记》)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崖限当道者(《登泰山记》)______________
③僻不当道者(《登泰山记》)________
④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屈原列传》)______________
⑤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窦娥冤》)______________
⑥当与秦相较(《六国论》)_______________
⑦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名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词,在(某处)。
动词,挡住。
面对。
动词,相抵。
动词,判罪。
如果,通“倘”。
介词,在(某时)。
动词,主持、掌握。
形容词,恰当,适合。
2.坐
①与子颍坐日观亭(《登泰山记》)______________
②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副有罪,当相坐(《苏武传》)______________
④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______________
动词,坐在。
名词,座位,后作“座”。
动词,定罪。
介词,因为。
3.望
①望晚日照城郭(《登泰山记》)____________
②日夜望将军至(《鸿门宴》)________
③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
④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若望仆不相师(《报任安书》)______________
向远处看。
盼望。
声望,名望。
望日,农历每月十五,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
怨恨,埋怨。
四、多义虚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以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____________
②余始循以入(《登泰山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登泰山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生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____________
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______________
介词,在。
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
助词,和某些方位词、时间词连用,表示方位和时间。
介词,凭借……的身份。
连词,才。
动词,认为。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汶水西流
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向西。
2.其阴,济水东流
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六、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者,……也”;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春秋战国时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
2.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略句;“坐”后省略“于”;(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
七、文化常识
1.五岳: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五岳分别是东岳______,西岳______,南
岳______,北岳______,中岳______。
2.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封”为在泰山上筑坛______,“禅”为在泰山下梁父山上辟场______。
3.阴、阳:山南水北为____,山北水南为____。
泰山
华山
衡山
恒山
嵩山
祭天
祭地
阳
阴
清单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通假字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1.鼓瑟希
___________________
“希”同“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
_________________
“莫”同“暮”,晚。
二、古今异义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加之以师旅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军队。
师、旅都是军队的编制单位。
2.如会同,端章甫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
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三、多义实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方
①方六七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方首,长胫(《促织》)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________
⑤方宅十余亩[《归园田居(其一)》]____________
⑥余方心动欲还(《石钟山记》)____________
⑦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五代史伶官传序》)____________
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后加表示长度的数词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
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方形,与“圆”相对。
方向。
四周围绕。
副词,正。
介词,当。
2.尔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_____________
②子路率尔而对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惟手熟尔(《卖油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问君何能尔(《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词,你们。
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语气词,表示限止,同“耳”,相当于“罢了”。
代词,如此,这样。
3.如
①如或知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_____________
②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_____________
③如其礼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_______
连词,假如。
连词,或者。
至于。
四、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可使足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
2.端章甫
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3.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形容词作名词。小相;大相。
五、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
1.以吾一日长乎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乎”;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大一点。
2.异乎三子者之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乎”;(我)和他们三位为政的才能不一样。
3.加之以师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以”;有军队来攻打它。
4.浴乎沂,风乎舞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乎”;在沂水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5.不吾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宾语前置句;“不”;(你)不了解我啊。
六、文化常识
1.乘:古时__________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这三个人是坐在车上的。主将的位置居左;主将
手下的武士居右,又称“戎右”,是战时的主力;站在中间的是“御”,即驾驭马车的驭手。同时一辆战车又配备步卒
七十二人。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一车四马
2.宗庙之事:指______________的事。在古代是国家重要的政事。宗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处所。
3.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
4.童子:少年,未成年的男子。古人以头发状态来指代特定年龄的人,类似的还有“黄发”(______)、“总角”(
__________________)、“束发”(______________)、“及笄”(______________)等。
诸侯祭祀祖先
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
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
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老人
八九岁到十三四岁
男子满十五岁
女子满十五岁
5.浴:洗澡。古代不同身体部位的清洗用不同的动词表示。如洗头为“____”,洗脚为“____”,洗手为“____”。
6.邦:国,这里指国家政治。汉代以前,国家一般称“____”,如一国宰相称“相邦”。汉代以后,为避汉高祖______
名讳,改“邦”为“国”。
沐
洗
盥
邦
刘邦
7.古代男子二十岁行成人礼,即______。古代女子十五岁行成人礼,即______。男子、女子都是__________才取字。
晚辈对长辈、平级之间均______,自称或长辈对晚辈才能直呼其名。在这篇课文当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
华都是______,孔子则直呼其弟子之名(由、点、求、赤)。
冠礼
笄礼
成人以后
称字
称字
8.饥馑:饥荒,荒年。“____”指谷物不熟,“____”指蔬菜歉收。
饥
馑
清单6 《齐桓晋文之事》
一、通假字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1.王说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长者折枝___________________
3.刑于寡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盖亦反其本矣___________________
6.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___________________
7.是罔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同“悦”,高兴。
“枝”同“肢”,肢体。
“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采”同“彩”,绚丽的颜色。
“盖”同“盍”,何不。
“涂”同“途”,道路。
“罔”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颁”同“斑”,头发花白。
二、古今异义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推广到。
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2.至于兄弟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广到。
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
3.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妻子和儿女。
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4.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中原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5.然后从而刑之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着就。
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三、多义实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道
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____
②行军用兵之道(《过秦论》)________
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_____________
④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道芷阳间行(《鸿门宴》)______________
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________
⑦来吾道夫先路(《离骚》)_______________
说,谈论。
方法。
仁政,正道。
天道,自然的规律。
动词,取道。
风尚。
同“导”,引导。
2.爱
①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________
③秦爱纷奢(《阿房宫赋》)________
动词,吝惜,舍不得。
喜爱。
喜好。
3.明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______
②明以教我(《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________
③月明星稀(《短歌行》)________________
④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答司马谏议书》)______________
⑤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______________
⑥今年欢笑复明年[《琵琶行(并序)》]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视力。
副词,明白地。
形容词,明亮。
显明,清楚。
明智,贤明。
今之次,第二年。
4.舍
①舍之!吾不忍其觳觫(《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
②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
③舍南舍北皆春水(《客至》)________
④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________
⑤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________
释放。
客舍。
房舍。
停止。
舍弃。
5.诚
①诚有百姓者(《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
②帝感其诚(《愚公移山》)______________
③楚诚能绝齐(《屈原列传》)______________
的确。
诚心,真诚。
果真,如果。
四、多义虚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之
①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臣闻之胡龁曰(《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________
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________________
④臣之壮也(《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
助词,无意义。
往,到……去。
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无以,则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朝秦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形容词作动词,敬爱。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
六、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
1.夫子之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未之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莫之能御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何由知吾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然则一羽之不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宾语前置句;“之”;(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啊。
宾语前置句;“未”;我没有听说过这些事。
宾语前置句;“何”;牛(牵)到哪里去?
宾语前置句;“莫”;没有人能够抵御他。
宾语前置句;“何”;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
宾语前置句;“之”;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
7.舆薪之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以衅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构怨于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百姓之不见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宾语前置句;“之”;看不见一整车的柴火。
省略句;介词“以”后省略代词“之”;将要用它的血涂钟行祭。
判断句;“……也”;大王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为长者按摩肢体一类的事。
状语后置句;“于”;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
状语后置句;“于”;与诸侯结怨。
主谓倒装句;无标志;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啊。
被动句;“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
七、文化常识
1.《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其学说出发点为________,主张德治。
2.衅钟:古代新钟铸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作“衅钟”。
性善论
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
3.钧:本义是重量单位,________为一钧。成语“千钧一发”意思是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
因为“钧”表示重量,而国家的政务关乎全民,是举足轻重的大事,所以“钧”用来比喻国家政务,执政称为“秉钧”。
旧时将“钧”用于对上级或尊长的敬称,如:钧府、钧启。
三十斤
4.牺牲:指供______用的纯色体全牲畜。
5.孝悌:孝,指__________;悌,指__________。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6.商贾:商人的统称。古人以贩卖货物者为____,藏货待卖者为____,故有“行商坐贾”之说。
7.秋毫:__________________的细毛。成语“明察秋毫”形容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成语“秋毫
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
祭祀
善事父母
敬爱兄长
商
贾
秋天鸟兽身上新长
清单7 《庖丁解牛》
一、通假字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1.砉然向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技盖至此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批大郤___________________
“向”同“响”,发出响声。
“盖”同“盍”,何、怎么。
“郤”同“隙”,空隙。
二、古今异义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视为止,行为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与“为”是两个词,行,动作;为,因为。
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2.所见无非牛者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不是。
副词,只;不外乎(多指把事情往小里或轻里说)。
3.依乎天理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牛体的自然结构。
①宋代的理学家认为封建伦理是客观存在的道德法则,把它叫作天理;②天然的道理。
4.因其固然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本来的结构。
①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②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5.虽然,每至于族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这样。
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三、多义实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解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解令休止(《促织》)________
④后经吾婉解(《与妻书》)______________
⑤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______________
剖开,分割肢体。
排除,消除,解除。
分开。
解释,说明。
理解,懂得。
2.族
①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______________
②每至于族(《庖丁解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士大夫之族(《师说》)______
④族秦者秦也(《阿房宫赋》)________
众,一般的。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类。
灭族。
四、多义虚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为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________________
②吾见其难为(《庖丁解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________________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师说》)________
⑥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
介词,给,替。
动词,做,这里指下刀。
介词,因为、由于。
介词,跟,同。
成为。
动词,给予。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良庖岁更刀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无厚入有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视为止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每年。
形容词作名词,厚度。
动词作名词,眼睛。
六、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
1.臣之所好者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技经肯綮之未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刀刃若新发于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视为止,行为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也”;我所追求的,是自然的规律。
宾语前置句;“之”;不曾拿刀去尝试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
状语后置句;“于”;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省略句;视为(之)止,行为(之)迟;眼睛因为(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而凝视不动,动作也因此慢下来。
七、文化常识
1.《庄子》,是战国中期______________所著的道家经文。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2.庖丁:指_______________。先秦古书往往把职业放在人名前作为对一些专业人士的称谓。
庄子及其后学
名为“丁”的厨师
清单8 《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__________________
2.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供”,供给。
“知”同“智”,明智,聪明。
二、古今异义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交使者。
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共其乏困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少的东西。
乏、困是两个词,都指疲劳。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那个人,指秦穆公。
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后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多义实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
②动刀甚微(《庖丁解牛》)______
③其微易散(《〈老子〉四章》)______________
④猥以微贱(《陈情表》)______________
⑤式微(《式微》)________
⑥微君之故(《式微》)________________
⑦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____________
⑧鬓微霜(《江城子·密州出猎》)______________
没有。
轻。
细微,细小。
低贱,卑下。
昏暗。
(如果)不是。
含蓄隐晦。
稍稍,稍微。
2.鄙
①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肉食者鄙(《曹刿论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邑,这里用作动词,把……当作边邑。
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3.许
①许君焦、瑕(《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
②则王许之乎(《齐桓晋文之事》)________
③塞上长城空自许(《书愤》)________
④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与朱元思书》)____________
⑤杂然相许(《愚公移山》)________
答应。
认可。
期望。
表示约数。
赞同。
四、多义虚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因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
②因其固然(《庖丁解牛》)________
③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__________________
依靠。
顺着。
连词,于是,就。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夜缒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且贰于楚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邻之厚,君之薄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名词作动词,使……成为边境。
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指郑国。
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六、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
1.是寡人之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夫晋,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敢以烦执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也”;这是我的过错。
状语后置句;“于”;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状语后置句;“于”;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状语后置句;“于”;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宾语前置句;“之”;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
省略句;“军”后均省略了介词“于”;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省略句;“以”后省略了代词“之”;冒昧地用(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七、文化常识
1.《左传》,相传为________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议论精辟的______体史书,同时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2.爵位五等:周武王建国后,分封古国后裔、王室子弟、功勋之臣等,爵位依次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道主:客从西方来,则称主人为东道主;客人由南方来,则称主人为北道主。后来以“________”泛称接待或宴
请宾客的主人。
左丘明
编年
公、侯、伯、子、男
东道主
清单9 《鸿门宴》
一、通假字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1.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良出,要项伯___________________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____________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距”同“拒”,据守;“内”同“纳”,接纳。
“要”同“邀”,邀请。
“倍”同“背”,背弃。
“蚤”同“早”,早一点。
“戮”同“勠”,合力,并力。
“郤”同“隙”,隔阂、嫌怨。
二、古今异义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
指山东省。
2.约为婚姻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外的变故。
①属性词,异乎寻常的,特殊的;②十分,极。
4.将军战河北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黄河以北。
河北省。
5.臣战河南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
黄河以南。
河南省。
6.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小人的谗言。
详细地解说。
7.再拜献大王足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连拜两次,古代一种较重的礼节。
第二次拜。
三、多义实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幸
①妇女无所幸(《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幸来告良(《鸿门宴》)______________
指君主宠爱女子。
幸亏,幸而。
2.谢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________
②哙拜谢(《鸿门宴》)________
③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并序)》]________
④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并序)》]________
⑤多谢后世人[《孔雀东南飞(并序)》]______________
⑥使君谢罗敷(《陌上桑》)______
道歉。
感谢。
谢绝。
辞别。
告诉,告知。
问。
3.辞
①卮酒安足辞(《鸿门宴》)________
②今者出,未辞也(《鸿门宴》)________
③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________
④其辞微,其志洁(《屈原列传》)______________
推辞。
告别。
回避。
言辞,文辞。
4.会
①会其怒,不敢献(《鸿门宴》)______________
②宗庙之事,如会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________
④欲与怀王会(《屈原列传》)________
⑤会论虞常(《苏武传》)________
⑥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并序)》]________
⑦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________________
⑧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________
适逢,恰巧。
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
节奏。
会面。
会同。
一定。
⑦聚集,会合。
终将。
5.即
①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____________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____________
③即捕得三两头(《促织》)________
④昭帝即位(《苏武传》)________
副词,就。
介词,当。
即使。
登上。
6.说
①而听细说(《鸿门宴》)________
②范增说项羽曰(《鸿门宴》)________
③师说______________
④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并序)》]______________
⑤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谗言。
劝说。
文体的一种。
陈述、叙述。
同“悦”,高兴、喜悦。
7.相
①使子婴为相(《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并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并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形影相吊(《陈情表》)________
⑥悔相道之不察兮(《离骚》)________
官名。辅佐君主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表动作偏指一方(偏我)。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态度。
互相。
观察。
8.坐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________
③但坐观罗敷(《陌上桑》)______________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
座位。
因为,由于。
9.意
①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________
②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________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______________
④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______________
料想。
意图。
神情、态度。
情景,景象。
四、多义虚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为
①客何为者(《鸿门宴》)____________
②使子婴为相(《鸿门宴》)______________
③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______________
④如今人方为刀俎(《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
⑥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____________
⑦且为之奈何(《鸿门宴》)____________
⑧何辞为(《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做。
动词,担任。
动词,认为。
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
介词,替,给。
介词,被。
介词,对。
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反问,可译为“呢”。
2.何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__________
③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
④青泥何盘盘(《蜀道难》)______________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代词,什么。
为什么。
怎么。
副词,多么。
同“呵”,呵斥,谴责。
3.且
①臣死且不避(《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
③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并序)》]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存者且偷生(《石壕吏》)______________
⑤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让步,尚且。
副词,将,将要。
连词,表并列,又。
副词,暂且。
连词,表递进,而且,况且。
4.所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道之所存(《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为”配合使用,表示被动。
代词,放在动词前面,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
与“以”构成复音虚词“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凭它(他)来……的”。
与“以”构成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5.也
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何为其然也(《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词,用在句末,表判断。
助词,用在句末,表陈述或解释。
助词,用在句末,表疑问或反诘。
助词,用在句末,表祈使。
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
6.者
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者出,未辞也(《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⑤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起停顿作用,引出判断,不译。
助词,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助词,用在否定词后,表假设,……的话。
助词,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代词,用在数词后,指代事物。
代词,用在动词后面,指人或事物。
7.然
①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
③项王默然不应(《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转折,可是。
指示代词,这样。
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沛公欲王关中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增数目项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得兄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以身翼蔽沛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头发上指____________________
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君安与项伯有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项伯杀人,臣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称王。
名词作动词,递眼色。
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名词作状语,向上。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随,率领,带领。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
形容词作名词,交情。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命。
六、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
1.大王来何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沛公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具告以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属皆且为所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何辞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军中无以为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宾语前置句;“何”;大王来时拿了什么东西?
宾语前置句;“安”;沛公在哪里?
宾语前置句;“不”;但是我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
状语后置句、省略句;“以事具告(之)”;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
状语后置句;“于”;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
被动句;“为所”;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省略句;“与”后省略介词宾语“之”,“从”后省略介词宾语“之”;想叫张良跟他一起离开,说:“不要跟着(刘邦)一起死。”
固定句式;“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何必告辞呢?
固定句式;“无以”,可译作“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在军营中没有什么可以拿来作为娱乐的。
七、文化常识
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_____体通史,记述了从______到________时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
被鲁迅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纪传
黄帝
汉武帝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东家和西宾:在室内宴席的四个方位之中,______最尊,其次是______,再次是______,西向是侍坐。古人将宾
客和老师都安排在坐西朝东的座位上,以表示尊敬。所以对宾客和老师也尊称为“西席”或“西宾”。客人的座位在西,
主人陪客的座位则在东,所以把主人称为“东家”。
东向
南向
北向
3.左司马:官名,将军下面的属官,参掌______。
4.参乘: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古代乘车之法,尊者在____,驭者居____,陪乘者居____,
负责行车安全。
5.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__________。不是“恭祝其寿辰”。
6.关中:________(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泛指战国末期秦之故地。
军政
左
中
右
健康长寿
函谷关
清单10 《谏逐客书》
一、通假字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1.而陛下说之
___________________
“说”同“悦”,高兴。
2.遂散六国之从
___________________
“从”同“纵”,合纵。
3.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___________________
“内”同“纳”,接纳。
4.河海不择细流
___________________
“择”同“释”,舍弃。
5.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
“藉”同“借”,借给。
二、古今异义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使之西面事秦
古义: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面向西。
方位词。西边。
2.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来……的。
①表示因果关系;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三、多义实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负
①客何负于秦哉(《谏逐客书》)________
②如释重负________
③苍山负雪(《登泰山记》)________
④律前负汉归匈奴(《苏武传》)________
辜负。
负担。
覆盖。
背弃。
2.致
①今陛下致昆山之玉(《谏逐客书》)______________
②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______________
③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________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________
⑤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________
取得,得到。
招致,招引。
到达。
达到。
送达。
3.拔
①拔三川之地(《谏逐客书》)________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鸿门宴》)________
③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
④过蒙拔擢(《陈情表》)________
⑤坚韧不拔________
攻取。
拔出。
超出。
提拔。
动摇。
4.并
①并国二十(《谏逐客书》)______________
②并力西向(《六国论》)______
③兄弟并为郎(《苏武传》)______
④与旃毛并咽之(《苏武传》)________
兼并,吞并。
合。
都。
一起。
5.书
①谏逐客书________
②《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五代史伶官传序》)__________________
③书愤________
④借书满架(《项脊轩志》)________
⑤或凭几学书(《项脊轩志》)________
⑥适得府君书[《孔雀东南飞(并序)》]________
奏疏。
《尚书》的专称。
书写。
书籍。
写字。
书信。
四、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西取由余于戎
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向西。
2.蚕食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像蚕一样。
3.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在内;在外。
4.强公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强大。
五、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
1.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于”;在东面从宛地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叔,从晋国招揽了丕豹、公孙支。
2.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略句;“以”后省略代词“此”;人民因此殷实富裕,国家因此富足强盛。
3.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也”;这不是能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策略。
4.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动句;“为”;江南出产的金器锡器不会被您所用,蜀地出产的丹青颜料不能被您取用。
六、文化常识
1.随、和之宝:即随侯珠与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______得到的宝珠和楚人______所获的美玉。
2.五帝:《史记·五帝本纪》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纵: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联盟抗秦,称为合纵。
5.五羖大夫:春秋时虞国有贤才的大夫________。被秦穆公以五张公羊皮赎回,授以国政。
随侯
卞和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韩、魏、燕、赵、齐、楚
百里奚
清单11 《与妻书》
一、通假字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1.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___________________
“彀”同“够”,达到。
2.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___________________
“念”同“廿”,二十。
二、古今异义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幸福。
①名词,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②动词,使生活上得到利益。
2.汝可以模拟得之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
想象,揣摩。
模仿。
三、多义实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竟
①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与妻书》)______________
②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__________________
③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______________
④犹有竟时(《龟虽寿》)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完成。
形容词,整,终。
终于,终究。
终结,这里指死去。
2.余
①空余泪痕(《与妻书》)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前十余日回家(《与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时余心之悲(《与妻书》)____________
④吾今死无余憾(《与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剩下、剩余。
整数后表示不定的零数。
代词,我。
形容词,遗留、遗存。
四、多义虚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与
①与妻书______________
②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与妻书》)____________
③与使吾先死也(《与妻书》)______________
④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________
⑤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_____________
⑥夫人之相与(《兰亭集序》)________
动词,给予。
介词,和。
连词,与其。
等待。
动词,赞成。
交往。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用数字。
2.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追求。
3.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作状语,用哭声。
4.卒不忍独善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作动词,完善。
六、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
1.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为”;小厅旁有一间房,那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
2.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希望今后出远门,一定把这事告诉我,我愿随着你一道去。
3.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语后置句;“之……者”;天下不应该死而死的和不愿分离却分离的人,不能用数字来计算。
4.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谓倒装句;无标志;有几家能够称心如意地生活呢?
5.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定句式;“与使……无宁……”,可译为“与其……不如……”;与其让我先死,还不如你先于我而死。
七、文化常识
司马春衫: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被贬为江州司马,其长诗《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
用“青衫”借指____________,用“司马青衫”比喻__________。春衫,应为“青衫”。
失意的官员
极度悲伤
清单12 《促织》
一、通假字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1.手裁举
___________________
“裁”同“才”,刚刚。
2.翼日进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翼”同“翌”,次于当日的。
二、古今异义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隐中胸怀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事。
心里怀着;胸襟;胸部,胸膛。
2.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
住户和人口的合称,文中指老百姓。
户籍。
三、时间词语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时间词语的意义。
1.少间,帘内掷一纸出________________
2.食顷,帘动,片纸抛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__________
4.无何,宰以卓异闻________________
5.未几,成归________________
6.俄见小虫跃起________________
7.旋见鸡伸颈摆扑______________
8.旬余,杖至百__________
9.既得其尸于井________
一会儿,不久。
一顿饭的工夫,形容时间很短。
一会儿。
不久,没多久。
不久,没多久。
不久,一会儿。
顷刻,随即。
十多天。
不久。
四、多义实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责
①因责常供(《促织》)________
②每责一头(《促织》)________
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促织》)________
④责无旁贷________
责令。
索要。
责罚。
责任。
2.顾
①顾之则气断声吞(《促织》)______
②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织》)______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________
④去不复顾(《种树郭橐驼传》)________
⑤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______________
看。
但。
拜访。
照看。
理会,考虑。
3.然
①然睹促织(《促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俨然类画(《促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成然之(《促织》)____________
连词,表示转折,可是。
词尾,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
认为正确。
4.逼
①鸡健进,逐逼之(《促织》)________
②与村东大佛阁真逼似(《促织》)________
③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并序)》]________
接近。
非常。
逼迫。
5.靡
①靡计不施(《促织》)______
②虫尽靡(《促织》)________
无。
倒下。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用笼子。
2.岁征民间
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每年。
3.成以其小,劣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不好。
4.成述其异
形容词作名词,奇特的本领。
六、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
1.此物故非西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非”;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的物产。
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动句;“为”;于是被狡猾的小吏报到县里,充当里正一职。
3.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语后置句;“者”;村里一个好事的年轻人驯养着一只蟋蟀。
4.既得其尸于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于”;不久在井里找到儿子的尸体。
七、文化常识
1.里正:里长。里,古代______行政组织。
2.里胥:管理______事务的小吏。胥,官府的小吏。
3.丁口:人口。明清时期年满______周岁男子称丁,女子及未满______岁男子称口。
4.童子:童生。科举时代,______________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5.东曦:指初升的太阳。曦,日光。古代传说,太阳乘着________的车。
6.学使:提学,负责一省学校事务,主持____________两试的官员。
7.抚军:官名,______的别称,总管一省____________的高级官员。
8.蹄躈:也作“蹄噭”,蹄为脚,躈为______,噭为____,计算牲畜数量时,以四蹄加一窍(肛门或口)为五,算一
头牲畜。
基层
乡里
十六
十六
还没考取秀才
六龙拉
岁考、科考
巡抚
民政和军政
肛门
口
清单13 《谏太宗十思疏》
一、通假字
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振之以威怒
___________________
“振”同“震”,威吓。
二、古今异义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根。
①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②主要的,重要的;③本来,从来;④从头到尾,始终,全然(多用于否定式);⑤彻底。
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
放纵自己的感情。
尽情。
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路人。
动词,走路。
4.役聪明之耳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觉、视觉灵敏。
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
三、多义实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求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谏太宗十思疏》)________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________
③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__
寻求。
探求。
乞求,请求。
2.克
①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________
②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________
③克己奉公______________
能够。
战胜。
约束,克制。
3.信
①信者效其忠(《谏太宗十思疏》)________
②小信未孚(《曹刿论战》)________
③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__________
④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__
诚信。
信用。
守信用。
确实,实在。
4.诚
①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______________
②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______________
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__
诚心,真心。
如果,果真。
确实,的确。
5.长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谏太宗十思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谏太宗十思疏》)______
③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臂非加长也(《劝学》)_________________
⑤死者长已矣(《石壕吏》)____________
⑥长子顷襄王立(《屈原列传》)______________
⑦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________________
生长,这里指长得好。
远。
年纪大,辈分或职位高。
长,与“短”相对。
久,久远。
列在首位的。
负责人、头目。
四、多义虚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盖
①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________
③盖儒者所争(《答司马谏议书》)______________
④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推断,大概。
伞盖。
句首语气词。
同“盍”,何、怎么。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见。
3.不念居安思危
形容词作名词。安乐、安逸的环境;危险的可能。
4.人君当神器之重
形容词作名词,重权。
5.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
6.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7.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忧。
六、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者也”;这就如同砍伐树木的根来求得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而想要水流得长远啊!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以”;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人民,用盛怒来威吓人民。
3.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定句式;“岂……乎”,一般译为“难道……吗”;难道是夺取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就很困难吗?
4.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动句;无标志;担心(耳目被)堵塞蒙蔽就要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
七、文化常识
1.神器:帝王的印玺,借指____________。
2.胡越:泛指古代居于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少数民族。胡地在____,越地在____,比喻__________,也比喻敌人或对
立关系。
3.三驱:语出《周易·比卦》:“王用三驱。”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帝位、政权
北
南
疏远隔绝
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
清单14 《答司马谏议书》
一、通假字
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
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___________________
“辨”同“辩”,分辩。
二、古今异义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信。
①向上级报告;②刊登在报纸上。
2.故今具道所以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的原因。
①连词,表结果关系;②名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三、多义实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见
①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终必不蒙见察(《答司马谏议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见渔人(《桃花源记》)______________
④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在动词前称代自己。
加在动词前表被动,译为“被”。
动词,看见。
动词,拜见,谒见。
2.修
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______________
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修守战之具(《过秦论》)________
④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______
⑤又重之以修能(《离骚》)________
⑥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________
动词,修正。
动词,修建,建造。
修理。
长,这里指身高。
美好。
培养。
3.度
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________
②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________
③度义而后动(《答司马谏议书》)______________
④猿猱欲度愁攀援(《蜀道难》)______________
⑤因自度此曲(《扬州慢》)______________
制度。
计划。
考虑,衡量。
渡过,越过。
谱写,作曲。
4.操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答司马谏议书》)______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______
③操童子业(《促织》)________
持。
拿。
从事。
四、多义虚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为
①不为侵官(《答司马谏议书》) ______________
②未能助上大有为(《答司马谏议书》) ________
③为天下理财(《答司马谏议书》)__________
④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答司马谏议书》) ________
⑤守前所为而已(《答司马谏议书》) ______
算作,算是。
作为。
替,给。
当作。
做。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施加恩惠。
2.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办(事)。
六、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
1.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判断句;“……也”;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大多不同的缘故啊。
2.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于”;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
3.终必不蒙见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动句;“见”;最终必定不能被(您)理解。
七、文化常识
1.盘庚之迁:____(朝代)王盘庚为了巩固统治、躲避自然灾害,将国都迁到____(今河南安阳)。
2.壬人:善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商
殷
巧言献媚、不行正道
清单15 《阿房宫赋》
一、古今异义词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隔离天日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遮蔽。
①不让聚在一起,使断绝往来;②把患传染病的人、畜和健康的人、畜分开,避免接触。
2.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
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亮的星。
称有名的演员、运动员等。
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文中指金玉珍宝等物。
①筹划、组织并管理;②指商业、服务业出售某类商品或提供某方面的服务。
5.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指金玉珍宝等物。
①精华;②出类拔萃的人。
6.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惜。
①值得怜悯;②怜悯;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二、多义实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________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
③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______
④其致一也(《兰亭集序》)______________
⑤黄鹤一去不复返(《黄鹤楼》)______________
统一。
数词,基数,一。
全。
相同,一样。
副词,一旦。
2.负
①使负栋之柱(《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
③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六国论》)_________________
动词,支撑,承载,承担。
用背载物。
动词,凭借,凭仗。
败,与“胜”相对。
3.举
①函谷举(《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
②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______
③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______________
④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________
⑤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______
攻占,攻取。
尽。
兴起,发动。
举起。
选拔,任用。
三、多义虚词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于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辇来于秦(《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
③赵尝五战于秦(《六国论》)________________
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介词,至,到达。
连词,和,与。
四、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骊山北构而西折
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向西。
2.朝歌夜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动词作名词,“收藏”“经营”都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
5.可怜焦土
名词作动词,成为焦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句式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
1.灭六国者六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者……也”;消灭六国的国家是六国自己。
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略句;“可怜”后省略了“阿房宫”;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3.戍卒叫,函谷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动句;无标志;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占。
4.秦人不暇自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宾语前置句;“不”;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5.多于在庾之粟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于”;比在谷仓里的谷粒还多。
六、文化常识
1.妃嫔媵嫱:指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