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起来真的感觉不轻松,首先是这节课容量大,涉及的内容多。比如力和质量的换算,比如容积、质量、体积间的换算,比如浮力的计算公式,比如测力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规则等。另外,学生还要在短短四十分钟时间内完成两个实验,填写两个实验记录单及总结,在测量钩码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及三种物体的质量时,还得一边测量一边换算和计算,直到填写、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才算完。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作一个简略的概述。
一、教材分析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教科版新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也是本单元学习后的综合、总结课。它是学生在了解了物体的沉浮与物体本身的重量和体积有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物体的沉浮还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探索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第二部分是“进行推测与验证”;第三部分是“沉浮原理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得出结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三、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科学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了。在本课中我让学生观察同一个马铃薯两种不同的沉浮表现来引入,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直奔探究主题,在主体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白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最后通过实验演示来帮助学生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在整个教学中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原则。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教学重点)
2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明确物体的沉浮与液体的关系。(教学难点)
3在实验的基础上,强调把“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进行比较。(教学难点突破口)
四、设计亮点、教学流程简述:
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了问题情境的渐进性原则,采用由浅入深、化难为易的教法,尝试着在小学五年级孩子的认知世界里,建立物质密度的概念。
在授《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这课时,我先演示马铃薯在清水和浓盐水中浮沉实验,学生针对这一实验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马铃薯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比清水中大?这是第一个层次;然后我将马铃薯分别放入清水、浓盐水和浓糖水这三种液体中,让学生观察下沉、漂浮和悬浮这三种实验现象,学生针对这一实验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同?这是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实验我演示了同体积的食用油和水在试管中的分层现象,学生受到启发后推理出“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水重,所以下沉;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浓盐水轻,所以上浮”这是第三个层次;接着我又出示量筒和天平,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如果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质量,会出现什么结果?”这是第四个层次。最后我又通过启发式谈话引导学生总结出“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这是第五个层次。
中学里面关于物质密度的概念,小学五年级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我觉得像这样由浅入深、化难为易的教法是可行的,只有遵循问题情境中循序渐进的原则,探究活动才会开展得井然有序、扎实有效。
五、涉及到本课教学问题的一些解析:
1.关于四种液体不同浮力的测量
测量是个细致活,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稍有不慎,实验的正确结论就不能得出。公开课前我在另一个班试讲时出现不少问题:比如有一个组在估读测力计上显示的数据时错误,得出的结论是清水比浓盐水的浮力要大;又比如测量质量时另一个组测出同体积的水比马铃薯重;比如学生估读测力计上显示的数据困难,这是没有真正掌握测力计的计算和读数的反应;比如有的学生把钩码掉进液体里,溅得桌上到处都是液体,这是学生实验心切太急燥;比如有的学生明明自己测出的数据是正确的,但看到自己的数据与别人不一样就马上修改,这是对自己不自信,而且数据失真。。。。。。所有这些现象,我得不厌其烦去指导、去纠正、去有针对性的演示和重新讲解。
2.关于钩码
公开课前我在另一个班试讲时,用的是50g的钩码,但在测量钩码在三种液体中所受到浮力时,因为值小区分度不大,学生识别、区分困难,正式授课时我改用100g的钩码,解决了这一问题。
另外,第一个实验表格我让学生填重量,而不是直接填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也是因为学生用的钩码是标注的质量单位 “克”。
3.关于液体的配制
浓盐水、浓糖水是上课前一天配制的,为了与清水的浮力拉开距离,便于学生识读与整理数据,我让浓盐水、浓糖水都处于饱和状态。
但演示悬浮的那杯糖水并不是处于饱状态,因为一旦饱和,马铃薯块放进去就出现漂浮而不是悬浮状态了。
为了节省材料和时间,酒精没有发给学生,我做过酒精浮力实验后告诉了学生数据,所以学生只测量了三种液体。
试讲时,量杯内只有100ml的清水,无法全部淹没体积为100CM3的马铃薯,所以后来我把水量增加到150ml。另外还要考虑到水的蒸发、马铃薯干湿等因素,课前反复试验,担心在课堂上马铃薯的排水量不会刚好是100ml 。
4.关于油和水的出示
考虑到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不同液体产生的浮力有大有小” 这一问题来得有些突兀和复杂,我在适宜的时机出示了试管中分层的油和水,这一现象直观而真实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无疑会冲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朝着要探究的问题 (马铃薯为什么在清水中沉在浓盐水中浮?)的方向去思考。
5.关于马铃薯,浓盐水和清水的质量测量
该实验操作复杂,特别是对实验数据的精确度要求特别高,因为三者的质量相差极小。导致实验数据的误差的原因很多,如操作不当、读数时的人为误差等因素,也因不同规格的仪器分值度不同,其精度也不同,导致数据的精度不同。此实验关键是先要精确地测出马铃薯的体积,如果这一数据不精确,会直接影响到对清水和浓盐水的重量测定,导致实验数据的不可信,难以比较三者之间的轻重。考虑到五年级学生操作此实验有相当大的难度,且此课本身容量大内容多,所以课前我准备好了一个经过多次切削、排水量刚好是100ml的马铃薯,同时告诉学生100ml的水大约是100g,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只要测量出浓盐水的质量,就可以将三者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了,这样一来降低实验难度,二则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6.关于不恰当的板书
教材要求马铃薯、盐水、清水三者同体积,其中马铃薯是固态,要用体积单位(CM3)表示;盐水、清水及计算排出的水量是液态,要用容积单位(ml)表示 ;马铃薯、盐水、清水三者最后同体积了又要全部测量质量,要用质量单位(g)表示,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混淆和产生困惑:容积、质量、体积间究竟怎样换算?
如果此时花时间向学生讲解,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讲了五年级学生也未必理解,权宜之计是我得立马找到一个解决之道,于是我将“(水)100g=100ml=100CM3”板书在黑板上,(正确的说法应该是100ml常态下的水要点据约100CM3的空间,同时100ml常态下的水质量约为100g)我不知道除了这样做,还能怎样尽快地让学生不在液体、固体和质量上纠缠不清、浪费时间……希望看到我这样板书时给予理解。
201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