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得出结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我们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比较,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钩码、、一个弹簧秤、一杯清水、浓盐水、记录单
教师:马铃薯、天平、量筒、食用油、清水、盐水、酒精、少量高锰酸钾、试管、自制比重计、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两种液体:盐水与清水,分别将马铃薯放入其中,观察沉浮现象。
提出问题: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1、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根据学生的猜测)
(1)、讨论:同学们猜测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有小?接下来我们就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那么做这个实验需要什么材料?(弹簧测力计、钩码、清水、盐水)
(2)、讨论: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怎么测量?
下沉的物体:空气中的重量—在液体中的读数=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上浮的物体:拉力+空气中的重量=浮力
(3)、由于测量浮在液体上的马铃薯的浮力有难度,我们可以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因为不管是在清水中还是在浓盐水中都是沉的。
(4)、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
①测力计调零
②测量时钩码要全部浸入液体中,并且不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③读数时,拿稳测力计,目光平视指针刻度
(5)、学生实验并记录数据,师巡回指导。
(6)、实验后交流:从上面的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
(7)、得出结论: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
2、推测与验证:
(1)、思考: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不同呢?你认为影响马铃薯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教师演示:将同体积的水与油混合。学生讲述油上浮的理由。
生由此类推猜测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师强调比较重量的前提是体积相同。
(3)、根据猜测,通过实验来验证:
①思考:马铃薯的体积怎么测量?(排水法)
②用天平比较这三种物体的重量。
(4)、得出结果:同体积的马铃薯比清水重,比浓盐水轻。
(5)、我们知道马铃薯沉浮的秘密了吗?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里下沉
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里上浮
四、巩固练习
出示表格,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1立方厘米的塑料块、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的轻重
塑料块 清水 浓盐水 食用油
0.9克 1克 1.3克 0.8克
出示洗手液、水、酒精(为区别水,加一点高锰酸钾染色)、油四种液体,如果把它们倒在一起会怎么样,说说理由。
出示自制比重计,稍作介绍它的作用:简单的比较出几种液体的比重大小。
【板书设计】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
比水重,下沉
同体积的马铃薯
比浓盐水轻,上浮
重的物体 下沉
比同体积的液体 , 在液体里
轻的物体 上浮
附表
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钩码在空气中的重力为( )牛
清水 盐水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在液体中的读数
受到的浮力
我选择的数据(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