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二课时)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二课时)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1-04 16:1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二课时)
知识回顾
并集的概念: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 A∪B ={x|x∈A,或x∈ B}.
并集的性质:(1)A∪A=A; (2)A∪ =A; (3)若A (A∪B),B (A∪B);(4)若A B,则A∪B=B,反之也成立.
交集的概念: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 即: A∩B ={ x | x ∈ A ,且 x ∈ B}.
交集的性质:(1)A∩A=A;(2)A∩ = ; (3)(A∩B) B,(A∩B) A;(4)若A B,则A∩B=A,反之也成立.
引入课题
在研究问题时,我们经常需要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
例如,从小学到初中,数的研究范围逐步地由自然数到正分数,再到有理数,引进无理数后,数的研究范围扩充到实数.在高中阶段,数的研究范围将进一步扩充。
在不同范围研究同一个问题时, 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例如方程(x-2)(x -3)=0的解集,在有理数范围内只有一个解2,即
{x∈Q|(x-2)(x -3)=0}={2},在实数范围内有三个解∶2, , ,
即{x∈R|(x-2)(x -3)=0}={2, , }.
补集
全集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包含有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 set),通常记作U.
补集的定义:
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简称为集合A的
补集,记作 ,即 .
补集的Venn图表示
例题精讲
【例5】设U={x|x是小于9的正整数},A={1,2,3},B={3,4,5,6},求 .
解:因为U={1,2,3,4,5,6,7,8},根据题意可知
所以
={4,5,6,7,8},
={1,2,7,8}
【例6】设全集U={x|x是三角形},A={x|x是锐角三角形}, B={x|x是钝角三角形},求 .
【解析】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可知 , ,
={x|x是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x|x是斜三角形},
={x|x是直角三角形}.
例题精讲
随堂练习
解:


注:当集合是用描述法表示时(如不等式形式表示的集合),可运用数轴
求解,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随堂练习
【练习】图中,U是全集,A,B是U的两个子集,用阴影部分表示:
U
A
B
U
B
A
解:⑴∵
随堂练习
【练习】图中,U是全集,A,B是U的两个子集,用阴影部分表示:
解: ⑵ ∵
U
A
B
U
B
A
补集的性质
(1) ;
(2) U ;
(3) A ;
(4)
(5)
随堂练习

解:根据题意作出Venn图,如图所示
∴A={1,3,9} B={2,3,5,8}
课堂小结
补集的概念: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
记作 ,即 .
求补集的基本策略:当集合是用列举法表示时,可以通过列举集合的元素分别得到所求的集合;当集合是用描述法表示时(如不等式形式表示的集合),可运用数轴求解,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补集的性质:
(1) ;
(2) ;
(3) ;
(4) ; .
课后练习
1.已知集合U={1,2,3,4},A={1,3},B={1,3,4},则A∪( UB)=______.
2.设U=R,A={x|x>0},B={x|x>1},则A∩( UB)=(  )
A.{x|0≤x<1} B.{x|0<x≤1} C.{x|x<0} D.{x|x>1}
3.设全集U=R,
A={x∈R|a≤x≤2},B={x∈R|2x+1≤x+3,且3x≥2}.
(1)若B 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a=1,求A∪B,( U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