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6学年南华一中高二选修4复习检测
化 学 试 题
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2 N一14 O一16 Mg—24 S—32 Cl-35.5 Fe-56 Zn—65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2
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NaHCO3溶液解毒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塑料袋等,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2.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盐酸 B.碳酸氢钠 C.氨水 D.金属铜
3.在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2.4×10-7mol/L,则c(OH-)为( )
A.2.4×10-7mol/L B.0.1×10-7mol/L
C.(1×10-14)/(2.4×10-7)mol/L D.无法确定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HCOOH+H2OHCOO-+H3O+ B.CO2+H2O H2CO3
C.CO+H2O HCO+OH- D.HCO3-+H2O CO +H3O+
5.已知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 25℃时,Mg(OH)2在20 m ( http: / / www.21cnjy.com )L 0.01 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6.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A.配制0.10 mol·L-1NaOH溶液 B.除去CO中的CO2 C.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 mL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7.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H3和N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NH3(g) + NO(g) 2N2(g) + 3H2O(g) ΔH<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它条件不变时,使用高效催化剂,不可以使NO的转化率增大
B 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充入NH3,平衡向右移动,NH3的转化率增大
C 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了,则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8.下列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
A.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B.中性溶液中一定有c(H+)=1.0×10-7mol·L-1
C. 在100℃时,纯水的pH<7,因此显酸性D. c(OH-)=c(H+)的溶液呈中性
9.已知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的比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少量烧碱溶液 B. 加水
C.加少量冰醋酸 D. 加CH3COONa(s)
10.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 ( http: / / www.21cnjy.com )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滤液pH<7。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1.0×10-7mol·L-1
B.c(Na+)=c(HC)+c(C)+c(H2CO3)
C.c(H+)+c(N)=c(OH-)+c(HC)+2c(C)
D.c(Cl-)>c(N)>c(HC)>c(C)
11.已知:H2(g)+Cl2(g)===2HCl(g) ΔH=-Q kJ·mol-1(Q>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1个氢气与1个氯气反应生成2个氯化氢放出Q kJ热量
B在一定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氯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氯化氢放出Q kJ热量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氯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氯化氢气体的能量
D在标准状况下,1L氢气和1 L氯气完全反应生成2L氯化氢气体放出QkJ热量
2. 已知丙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燃烧热ΔH=-2 215 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 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 )
A.55 kJ B.220 kJ C.550 kJ D.1 108 kJ
13.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x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kJ·mol-1
S(s)+2K(s)K2S(s) ΔH2=bkJ·mol-1
2K(s)+N2(g)+3O2(g)2KNO3(s) ΔH3=ckJ·mol-1则x为( )
A.3a+b-c B .c-3a-b C.a+b-c D.c-a-b
14. 可逆反应mA(s)+nB(g)pC(g)+qD(g);ΔH=Q kJ·mol-1在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分数Φ(C)在不同温度(T)和不同压强(P)的条件下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1 > T2 P1 > P2
B Q > 0
C m+n < p+q
D该反应一定具有自发性15.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16.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 mol CH4转移12 mol电子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
H2+2OH--2e-2H2O
C.电池工作时,C向电极B移动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O2+2CO2+4e-2C
二、非选择题(共5个大题,52分)
17、根据要求填空(6分)
(1)已知:Al2O3(s)+3C(s)2Al(s)+3CO(g); ΔH1=+1 344.1 kJ·mol-1
2AlCl3(g)2Al(s)+3Cl2(g); ΔH2=+1 169.2 kJ·mol-1
由Al2O3、C和Cl2反应生成AlCl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贮氢合金ThNi5可催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CO、H2合成CH4的反应,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已知温度为T时:CH4(g)+2H2O(g)CO2(g)+4H2(g) ; ΔH=+165 kJ·mol-1
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1
18.(12分)某实验中,用0.1000 mol·L-1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待测溶液润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2~3次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0.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盐酸润洗2-3次后,向其中注入0.1000 mol·L-1
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V1。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
④重复以上过程2-3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
(2)该实验操作在步骤① 中有一处错误是
此错误会造成的实验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上述错误操作的影响一样的是: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初读数时有气泡,末读数时气泡消失。
(3)右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
其读数为V= mL。
(4)实验记录
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V1(mL) 滴定后读数V2(mL)
第一次 20.00 0.50 25.40
第二次 20.00 4.00 29.10
第三次 20.00 5.15 30.15
根据上表数据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 。
19.(12分) (1) 图中A为直流电源,B为浸透饱和氯化钠和酚酞溶液的滤纸,C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B上的c点显红色。
①电源A中a点为________极。
②滤纸B上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欲在电镀槽中实现铁上镀锌,接通K点,使c、d两点短路,则电极e上发生的反应为
,电镀槽中盛放的电镀液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2)加碘盐中的KIO3也可以用电化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化法制取:电解KI溶液可以制取KIO3。则电解时阳极材料可选用 (填“石墨”或“铜”)。写出该电极反应方程式
20.(10分)银是一种贵金属,古代常用于制造钱币及装饰器皿,现代在电池和照明器材等领域亦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久存的银制品表面会变黑,失去银白色光泽,原因是 。
(2)已知Ksp(AgCl ( http: / / www.21cnjy.com ))=1.8×10-10,若向50 mL 0.018 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 mL 0.020 mol·L-1的盐酸,混合后溶液中Ag+的浓度为 mol·L-1,pH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3)AgNO3光照易分解,生成Ag和红棕色气体等物质,其光照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右图所示原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 。
21.(12分)氨是合成硝酸、铵盐和氮肥的基本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氨的水溶液显弱碱性,其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0.1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的pH (填“升高”或“降低”);若加入少量明矾,溶液中N的浓度 (填“增大”或“减小”)。
(2)硝酸铵加热分解可得到N ( http: / / www.21cnjy.com )2O和H2O,250℃时,硝酸铵在密闭容器中分解达到平衡,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若有1 mol硝酸铵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
(3)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若生成1 mol N2,其
ΔH= kJ·mol-1。
22.(14分)金属钨用途广泛,主要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制造硬质或耐高温的合金,以及灯泡的灯丝。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WO3可得到金属钨,其总反应为:
WO3 (s) + 3H2 (g) W (s) + 3H2O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H2与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蒸气的体积比为2:3,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随温度的升高,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减小,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⑶上述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25℃ ~ 550℃ ~ 600℃ ~ 700℃
主要成份 WO3 W2O5 WO2 W
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580℃时,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假设WO3完全转化为W,则三个阶段消耗H2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已知:温度过高时,WO2 (s)转变为WO2 (g);
WO2 (s) + 2H2 (g) W (s) + 2H2O (g) ΔH = +66.0 kJ·mol-1
WO2 (g) + 2H2(g) W (s) + 2H2O (g) ΔH = -137.9 kJ·mol-1
则WO2 (s) WO2 (g) 的ΔH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钨丝灯管中的W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I2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其工作原理为:W (s) +2I2 (g) WI4 (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
a.灯管内的I2可循环使用
b.WI4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W又沉积在灯丝上
c.WI4在灯管壁上分解,使灯管的寿命延长
d.温度升高时,WI4的分解速率加快,W和I2的化合速率减慢
2015-1016学年南华一中高二选修4复习检测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C B B A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A D B D
1、【解析】选D。硫在空气中或纯氧中燃烧产物均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SO2,不是SO3,A错误;明矾溶液中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铜锈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Cu2(OH)2CO3可以溶于酸性溶液,B正确;水杨酸为邻羟基苯甲酸,官能团中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正确;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高级脂肪酸钠会与钙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高级脂肪酸钙,从而使肥皂失去去污能力, 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塑料袋等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还会引起环境污染,D项错误。
2、选C。3、选A4、选C。5、选B。
6、【解析】选B。不能在容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瓶中直接加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A错误;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而除去CO中的CO2,B正确;苯的密度比水小,水层在下,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含碘的苯溶液从上口倒出,不能从下端放出,C错误;滴定管的刻度由上到下逐渐增大,故根据图知终点读数是11.80 mL,D错误。
【误区提醒】如果没有仔细看图而忽视容量瓶先放有氢氧化钠固体,则易错选A;同理没有看清C项的烧杯是含碘的苯溶液也易错选或无从解答。
7、答案 A
8.答案 D解析 A项中运用pH判断溶液的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碱性时,用到了水的离子积常数,它与温度有关,但A项未给出温度,所以错误;在中性溶液中c(H+)和c(OH-)一定相等,但并不一定是1.0×10-7mol·L-1,所以B项错,D项正确;100℃的纯水中,虽然pH<7,但c(H+)=c(OH-),还是中性,所以C错误。
9答案 B
解析 CH3COOHCH3COO-+H+,Ka=。A项,加少量烧碱溶液时,OH-消耗了H+,c(H+)降低,平衡右移,达新平衡时c(CH3COO-)增大,而Ka不变,故c(H+)/c(CH3COOH)减小;B项,加CH3COONa(s),c(H+)减小,c(CH3COOH)增大,其比值减小;C项,加入少量冰醋酸,c(H+)、c(CH3COOH)的浓度均增大,但c(H+)增大的幅度小于c(CH3COOH)增大的幅度,故c(H+)/c(CH3COOH)比值减小;D项,加水稀释,平衡右移,H+的量增多,CH3COOH的量减小,故c(H+)/c(CH3COOH)的比值增大。
10、【解析】选C。水的离子积KW=c(H+)×c(OH-),所以=c(OH-),因pH<7,故c(OH-)<1.0×10-7mol·L-1,A正确;因两物质是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加入,故当未发生任何反应时,钠与碳应是恒等关系,而发生发应并析出晶体时,钠与碳同样是以1∶1的比例析出,故滤液中的钠与碳仍应恒等,B正确;选项C是电荷守恒,但忽略了阳离子中还有钠离子,C错误;D中因氯离子不发生水解反应,故浓度应最大,而HC部分析出,故应小于N,C由HC电离而来,反应微弱,故浓度最小,D正确。
11、选C。
12、【解析】选A。丙烷的分子式是C3H8,1 mol丙烷燃烧会产生4 mol水,则丙烷完全燃烧产生1.8 g水,消耗丙烷的物质的量是n(C3H8)=n(H2O)=m(H2O)÷M=1.8 g÷18 g·mol-1÷4=0.025 mol,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是Q=2 215 kJ·mol-1×
0.025 mol=55.375 kJ,因此大约数值与选项A接近。
13、【解析】选A。已知碳的燃烧热为ΔH1=akJ·mol-1,则碳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①C(s)+O2(g)CO2(g) ΔH1=akJ·mol-1,②S(s)+2K(s)K2S(s) ΔH2=bkJ·mol-1,③2K(s)+N2(g)+3O2(g)2KNO3(s) ΔH3=c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得ΔH=3ΔH1+ΔH2-ΔH3,即x=3a+b-c。
14、【解析】选D。15【解析】选B。A项未对滴定管进行润洗;随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着NaOH溶液滴入,盐酸逐渐被中和,所以对应的pH逐渐变大,B正确;C项滴定终点应该是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D项实验测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大,所以测定结果偏大。16、【解析】选D。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每有1 mol甲烷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6 mol,A项错误;因为电解质为熔融态的碳酸盐,所以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CH2O+CO2,B项错误;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极A是负极,电极B是正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碳酸根离子向负极移动(A电极),C项错误;电极B上氧气得电子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碳酸根离子,因此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个大题,52分)
17、(1)根据盖斯定律,由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减去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可得Al2O3(s)+3C(s)+3Cl2(g)2AlCl3(g)+3CO(g) ΔH=+1 344.1 kJ·mol-1-
1 169.2 kJ·mol1=+174.9 kJ·mol-1。
(2)设题给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写出由CO、H2合成CH4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状态:CO(g)+3H2(g)CH4(g)+H2O(g),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可得该反应的ΔH=ΔH2-ΔH1=-206 kJ·mol-1。
CO(g)+3H2(g)CH4(g)+H2O(g) ΔH=-206 kJ·mol-1
18.(2分×6=12分)
(1)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锥形瓶中溶液由浅红(粉红)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恢复
(2)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 偏高 B.
(3)22.60
(4)0.1250 mol·L-1
(1) ①正 (1分) ②2Cl-+2H2OH2↑+Cl2↑+2OH- (2分)
③Zn-2e-= ( http: / / www.21cnjy.com )==Zn2+ (2分) ZnSO4溶液、 ZnCl2溶液 (各1分) (2) 石墨 (2分) I- -6e- + 3H2O = IO3- + 6H+ (3分)
20\【解析】(1)根据金属的腐蚀原理可知Ag变黑是发生了化学腐蚀的缘故;
(2)根据反应中HCl和硝酸银的物质的量可知HCl过量,则计算剩余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0.018)mol·L-1/2=0.001 mol·L-1,根据AgCl的溶度积的表达式计算即可,即c(Ag+)==mol·L-1=1.8×10-7mol·L-1;因为该反应中氢离子未参加反应,所以溶液的体积变为100 mL时,氢离子的浓度为
0.01 mol·L-1,则pH=2;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理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硝酸银分解生成Ag和二氧化氮气体,元素化合价均降低,因此该反应中有氧气生成(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降必有升,氧元素化合价升高)。
(4)该原电池的实质是Cu与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Ag单质,所以正极是生成Ag单质的还原反应。
答案:(1)Ag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和含硫化合物反应,发生化学腐蚀
(2)1.8×10-7 2
(3)2AgNO32Ag↓+2NO2↑+O2↑
(4)Ag++e-Ag
21【解析】(1)氨水中一水合氨部分电离生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使溶液呈碱性;若加入氯化铵,铵根离子浓度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pH减小;若加入明矾,Al3+水解消耗OH-,使NH3·H2O的电离反应正向移动,c(N)增大。
(2)硝酸铵分解生成N2O和H2O为可逆反应,因此化学方程式为NH4NO3(s)N2O(g)+2H2O(g)(250℃时,水为气态),则K=c(N2O)c2(H2O);硝酸铵中氮元素化合价分别从-3和+5价均变为+1价,因此转移电子数为4个,每有1 mol硝酸铵反应转移电子数为4 mol。
(3)N2O+NON2+NO2,根据图示每生成1 mol氮气,
ΔH=209 kJ·mol-1-348 kJ·mol-1=-139 kJ·mol-1。
答案:(1)NH3·H2ON+OH- 降低 增大
(2)NH4NO3N2O↑+2H2O↑ K=c(N2O)c2(H2O) 4
(3)-139
22【答案】:(1)k= ;(2)60%;吸热;(3)2WO3+H2W2O5+H2O;W2O5、WO2;1:1:4;(4)+203.9kJ·mol-1;(5)ab。
【解析】:(1)根据题给的化学方程式,其中的WO3和W均为固体,平衡常数中不写入,故k= ;(2)由方程式:WO3+3H2W+3H2O,两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同,又知平衡时两者的体积比为2:3,故氢气的平衡转化率为:(3/5)×100%=60%;温度升高时,氢气和水蒸气的体积比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向移动,说明该反应正向吸热;(3)根据表格中给出的反应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WO3转化为W2O5,方程式可表示为:2WO3+H2W2O5+H2O;在580℃时,反应进入第二阶段,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是:W2O5、WO2;第二阶段的方程式可表示为:W2O5+H22WO2+H2O、第三阶段的方程式为: WO2+2H2W+2H2O;故三阶段消耗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1:4;(4)根据题给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WO2(s)+2H2(g)W(s)+2H2O(g) △H= +66.0 kJ·mol-1①; WO2(g)+2H2(g)W(s)+2H2O(g) △H=-137.9kJ·mol-1②;将反应①-②得到:WO2(s) WO2(g) △H= +203.9kJ·mol-1;(5)根据钨丝灯管的反应原理,可知灯管内的碘单质可循环使用,a对;加入碘单质的作用是减缓灯丝变细,故b对;由于四碘化钨是在1400℃生成,高于3000℃时分解,故应在灯丝上形成,c错;温度升高时,不管是分解速率和化合速率都加快,d错。
【考点定位】此题为以金属钨的制取为基础,综合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化学平衡的移动、盖斯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
C3(H2O)
C3(H2)
C3(H2O)
C3(H2)答 题 密 封
年级:________班级: 考场:________ 学号:_ _____姓名: __________ 座位号:
姓 名:__暂时填写在本页面左端__
(姓名和班级填写在本页面左端以便密封)
总分:
此方框为缺考考生标记,由监考员用2B铅笔添涂
第Ⅰ卷 选择题(48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0.(10分)
(1) 。
(2) mol·L-1,pH为 。
(3) 。
(4) 。
21.(12分)
(1)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pH (填“升高”或“降低”);
(填“增大”或“减小”)。
(2) ,
; mol。
(3)ΔH= kJ·mol-1。
19.
(1)① 。
②
③ ,________或________。
(填“石墨”或“铜”)。
17. (6分)
(1) 。
(2) 。
18.
(1) 。
(2)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3)V= mL。
(4) 。
1.[A] [B] [C] [D] 6.[A] [B] [C] [D]
2.[A] [B] [C] [D] 7.[A] [B] [C] [D]
3.[A] [B] [C] [D] 8.[A] [B] [C] [D]
4.[A] [B] [C] [D] 9.[A] [B] [C] [D]
5.[A] [B] [C] [D] 10.[A] [B] [C] [D]
11.[A] [B] [C] [D] 16.[A] [B] [C] [D]
12.[A] [B] [C] [D]
13.[A] [B] [C] [D]
14.[A] [B] [C] [D]
15.[A] [B] [C] [D]
2015-1016学年南华一中高二化学
选修4复习检测答题卡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写清楚,并认真核准考场、班级、学号、姓名。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的签字或黑色墨水钢笔书写,不得用铅笔或圆珠字作解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