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内容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沉和浮》第3课P7-8
2教材分析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中的内容,在指导学生研究了有关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之后,研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从而为以后探究浮力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和辅垫。本课的教学内容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从橡皮泥在水中可沉可浮入手,一步步动手研究有关沉浮的重要性质,帮助学生建构起同样质量的橡皮泥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这些科学概念。在探究中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本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的探究活动。
3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于橡皮泥比较感兴趣,而且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
4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根据“主导和主体”、“学习和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从教的方面来说,通过设疑激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大胆猜测,动手实践,仔细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从学的方面来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积极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仅动手操作,还要用心思考,得出结论。同时能合作学习,团结协作,培养自己严谨的实验品质,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5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6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7教学准备
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一个,记录表
8教学过程
8.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橡皮泥
2、学生猜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3、教师演示实验,证实学生的猜测。
4、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实物,设置悬念,揭示课题。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猜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再通过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都是沉的,那橡皮泥要怎么才能浮呢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引出课题——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二、实验操作,探究问题
(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
1、学生猜测:如果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它是沉还是浮?
2、请四个学生上讲台把相同轻重的橡皮泥做成四种不同的形状。
3、观察思考:橡皮泥形状变了,但是它什么没有改变?
4、学生验证橡皮泥改变了形状的四块橡皮泥是沉是浮?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时发生的现象。
5、学生反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6、得出结论:橡皮泥沉;水面升高。
5、学生质疑
(设计意图:学生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感受橡皮泥沉入水中的过程,产生质疑,引发探究下一个问题的乐趣。)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分组讨论:怎样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能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2、分组反馈:做成什么样的能浮的形状。
3、 教师选去一沉一浮的两种形状做对比演示实验,让学生发现实验时发生的现象,并知道其中的原因。
4、教师解释什么叫物体排开的水量。
(设计意图: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体验实证的乐趣。)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出示问题:橡皮泥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呢?
2、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反馈。从与形状、实心或空心有关引出可能与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有关。
3、准备对比实验
①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这节课是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对比实验。
②实验分工;解释观察刻度的方法;
③出示实验要求:
把模型放在水里后准确的记下排开的水量。
把模型沉入水底后准确的记下排开的水量。
4、学生分组实验。
5、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6、综合各组的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规律。
7、得出探究结论:①发现能浮起的形状的共同特点。②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
8、学生质疑。联系生活实际解释数据小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对比实验,感受数据的重要性)
三、巩固运用,深化问题
思考: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体现科学探索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四、总结提高,课后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改变橡皮泥的排开水量,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如果同学们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一艘小船,怎样造能造出一艘装载量比较大的船呢?
课件14张PPT。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活动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 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会怎样? 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橡皮泥在水中沉了。哪些条件没有改变呢? 思考活动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你能想办法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它浮在水面上吗?
思考:是什么原因使橡皮泥浮起来的?160ml实验注意事项:
1、测量排开的水量必须细致,观察刻度时视线应与液面持平。
2、仔细观察液面刻度后,准确的记录数据,尽量减小误差。
3、每次测量前都要检查水量是不是保持在150ml,不足时要加满。活动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讨论: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 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排开的水量增大了(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橡皮泥在水中沉浮的原因: 排开的水量小,
(浸入水的体积小) 排开的水量大,
(浸入水的体积大)沉的形状:浮的形状:解释 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