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实验很感兴趣,而且对物体沉浮的因素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基础,学生已经知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他们还有一些生活经验,在以往的实验中,他们还积累了一些探究的思维方法。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实验中科学收集实验数据,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我把“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确定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它浮在水上,比较沉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 问题导入:
1、学生猜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2、教师演示实验,证实学生的猜测。导出课题。
活动2【活动】二、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
1、学生猜测:如果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它是沉还是浮?
2、请四个学生上讲台把相同轻重的橡皮泥做成四种不同的形状。
3、观察思考:橡皮泥形状变了,但是它什么没有改变?
4、学生验证橡皮泥改变了形状的四块橡皮泥是沉是浮?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时发生的现象。
5、学生反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6、得出结论:橡皮泥沉;水面升高。
5、学生质疑
活动3【活动】三、探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浮
1、分组讨论:怎样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能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2、分组反馈:做成什么样的能浮的形状。
3、 教师选去一沉一浮的两种形状做对比演示实验,让学生发现实验时发生的现象,并知道其中的原因。
4、教师解释什么叫物体排开的水量。
活动4【活动】四、探究橡皮泥沉浮与排开的水量的关系
1、出示问题:橡皮泥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呢?
2、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反馈。从与形状、实心或空心有关引出可能与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有关。
3、准备对比实验
①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这节课是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对比实验。
②实验分工;解释观察刻度的方法;
③出示实验要求:
把模型放在水里后准确的记下排开的水量。
把模型沉入水底后准确的记下排开的水量。
4、学生分组实验。
5、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6、综合各组的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规律。
7、得出探究结论:①发现能浮起的形状的共同特点。②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
8、学生质疑。联系生活实际解释数据小的重要性。
9、尝试解释: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这是为什么?
活动5【导入】五、课外延伸
做同样重量的橡皮泥与玻璃及玻璃杯的沉浮对比实验,发现排开的水量很不相同。学生产生疑问。发下课外研究方案
课件18张PPT。第一单元 沉和浮1-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在上节课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就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体积大小就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 浮状态。
2、这节课我们以橡皮泥作为研究对象,想办法要让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以此探索其中的原因,以便帮助我们理解:
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二、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
1、同学们提前都准备了一块橡皮泥,请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态。
2、现在把它做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再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态会怎样?
思 考:你们手中的这块橡皮泥,当改变它的形状,变成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时,它的重量改变了吗?你认为改变形状能不能影响橡皮泥的重量?
继续思考:你们手中的这块橡皮泥,当变成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时,它的体积改变了吗?我们如何比较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体积的大小呢? 5、检测方法:把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放入装有水的刻度杯中,就能测出不同形状的橡皮泥体积的大小。
6、具体操作:先观察水杯中原先的水位,再观察放入形状改变后的橡皮泥使水面上升的新水位。比较前后水位的差别数值,当每次改变形状后,这个差别数值是否发生改变。特别提示: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面持平。
7、学生操作:比较不同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杯中水位的变化。
8、实验结果:当我们改变实心橡皮泥的形状,它的重量没变,体积大小也没有变,它的沉浮状况也不会发生改变。是否有办法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它浮在水面上? 三、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 你发现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共同特点吗?
都做成空心的或船形
2、不能浮的橡皮泥形状有什么特点?
3、同一块橡皮泥,改变形状后,为什么有的能够浮在水面上?是什么原因使橡皮泥浮起来的?
四、测量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对同一块被研究的橡皮泥来说,它的重量是不会改变的,改变的因素可能是它浸入水中的体积。那么怎样测量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呢?
2、书第8页给我们提出了测量橡皮泥浸入水中排开水量的方法。
3、具体操作方法:仍然使用有刻度的水杯,先观察水杯中原先的水位,再观察放入形状改变后的橡皮泥使水面上升的新水位。用新的水位减去原先的水位,得到的数值就是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4、排开的水量跟物体本身的体积是同等的。所以我们只要测量出物体排开的水量就知道该物体的体积是多大。平常我们所说的排水量则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跟排开的水量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5、学生操作:把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有实心的,也有空心的,分别放入刻度杯中,观察水面指示的刻度,并把它们排开的水量记录在书第8页表格中。
特别提示:在测空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时,要轻轻把它往水下按,当按到水即将进入空心橡皮泥时,才能记录它的水面指示刻度.
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6、整理我们的数据,分析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发现:实心团和沉的形状这两种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是相同的;其他三种形状的空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也相同。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橡皮泥能够浮起来的真正原因是:
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排开的水量增大了。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
小 结: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大,(浸入水的体积大) 请你们解释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钢铁制造的轮船,其形状会使轮船排开的水量变得很大,大大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因此就能浮在水中。所以,船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在水面上,装载的货物也就越多。 知识要点:
1、沉浮变化的基本原因: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就可能发现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 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