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名 液体的热胀冷缩
省份 市 区/县
单位全称
教师姓名 学科 科学
学科(版本) 教科版 章节 第二章第3节
学时 1学时 年级 五年级
学习者分析 通过前一阶段“给冷水加热”的学习,对于水在加热过程中上浮的现象猜测水的体积增大。在三年级时对“温度计”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改进实验,验证水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有一定的帮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过程与方法: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教学难点: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实验现象,并能正确的表述。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 小玻璃瓶、热水、冷水、红水、透明塑料管、橡皮塞为全班准备: 多种瓶装和盒装液体
多媒体教学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
一、导入 1.问题情境导入。2.改进实验装置的想法; 质疑;最近我班上的孩子来问我,他们在超市里发现一个怪事,发现所有的饮料都没有装满,他们觉得是商家为了多赚钱,你们觉得呢?(喔,你们觉得的可能很多,也有人不知道),那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许会解开这个谜题。上一课知识,气球膜的变化,怎样可以更明显。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发现装满水并用气球皮蒙住的试管在热水中会凸起来,而在冷水中会凹陷下去。水加热之后该怎样去验证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那我们能不能够将 我们看到的现象放大呢?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寻求问题解决途径。认识上课实验装置的不足,寻求解决改进的方法; PPT真实展示商场的液体瓶装情况。将问题聚焦到:为什么会这样?PPT出示装置图,有改进装置的愿望。
二、改进装置,感受变化 1.改进实验装置。2.组装装置。 1)、根据水的特点进行改进。 我们想把实验现象变得明显,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呢?(哦,你准备将水变成有颜色的水,看起来比较明显。) 2)、让体积变化明显。我们可以再水中加上高锰酸钾使他颜色明显。还有吗?(你们组觉得可以再瓶口处变细一些,水位上升一点也明显),很好!我们实验室有平底烧瓶,可以再上面加上带橡胶塞的玻璃细管可以达到此目的。3)、用记号笔记录变化情况。用什么方法能看出水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呢?(对,可以用一支记号笔,将实验前后的水位做一下记录)。好让我们把大家的意见组合一下吧。我们来讨论新装置的组装过程。请大家来讨论一下吧。(好大家说得不错)。我们按大家所说组装起来看看。(呈现装置图) 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实验。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改进装置。体现实验的仔细与科学性,讲求实证。 PPT再现温度计受热变化可以很好的看出。
三、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水的热胀冷缩探究活动二:设计实验检验其他液体是否有这一性质 一、研究水的性质1、了解实验步骤。①实验器材:烧瓶,大烧杯,带孔橡胶塞,细吸管,红水,冷水,热水 下面,我们请一位声音洪亮的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实验步奏。②实验步骤: 1.将烧瓶中装满清水加入几颗高锰酸钾,并将装置安装好。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热水。(小心烫手) 3.每分钟将小管里水柱的高度用笔在管上画出,做记录。 4.将烧杯中的热水倒掉,再加入冷水。将小瓶放入冷水中,重复步骤3。5注意轻拿轻放与保持卫生。③试验装置图示:(出示装置图) (教师演示实验,并一一讲解。) 2、实验与记录。大家都看清楚了吗?我们来一起实验吧!首先,请各组派实验员上来领取实验器材。各组领好了器材开始实验吧,完成实验记录单。 好,大家实验都计较认真,完成的组请整理好自己的实验仪器,做好桌面卫生以正确的姿势告诉老师。没完成的组继续完成。3、汇报与总结。实验完成了。请整理好各自的实验记录,哪组来汇报?好你来。你来。你们组有不同意见吗?好,通过上面的回答我们可以总结出:水受热后体积膨胀,水受冷后体积缩小,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结论:水受热后体积膨胀,水受冷后体积缩小,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4.拓展。下面是两盒液体,你能够看出哪一盒是热的吗?(你认为是左边一盒是热的)。你真不错,你的理由是什么?(热胀冷缩)真不错学以致用。其他液体也会热胀冷缩吗?二、研究研究可乐、牛奶、酒、酱油大家准备怎么实验呢?好用同样的装置可以实验。那分组实验吧!哪组来汇报。1.设计实验。2、实验与记录。3、汇报与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许多液体跟水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师讲解实验装置,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分组实验提升学生操作能力以及实验中的总结分析、归纳能力。进行其他液体的实验,提升对科学的科学性与真理性的研究。让学生独立设计与开展实验,注重教给学生科学实验的方法。 PPT打出实验注意事项,教师借助实验仪器演示。PPT打出实验注意事项,教师借助实验仪器演示。注重得出科学性的结论。
四、总结提升阶段 用所学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饮料为什么不装满。那我们能够解释课前的为什么商家不把饮料装满吗?2、烧开水应该不要将水壶灌得太满。今天大家学的很出色。另外,老师准备用水壶烧开水,你有什么要提醒老师的吗?(要注意不把水壶灌得太慢,以免溢出发生危险。)真不错,看来我们的科学学习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吧! 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 PPT再现问题,达到与课前提问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