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上册期末真题汇编(第一单元 水)教科版 含答案
一、填空题
1.(23-24三年级上·湖南张家界·期末)小花不小心将食盐洒落在沙里面,为了将食盐与沙分离,首先是将食盐与沙的混合物放入水中,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 作用;再利用过滤方法可以分离食盐水和沙,最后利用蒸发方法可以分离食盐和水。因此,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 的。
2.(23-24三年级上·河北唐山·期末)如图所示,做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时,为了加快盐水的蒸发,我们用 加热。一边加热,一边用玻璃棒 ,当有 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分离后水跑到了 中。
3.(23-24三年级上·江西宜春·期末)分离食盐与水可以用( )的方法;分离沙子与水用( )的方法。
4.(23-24三年级上·河北沧州·期末) 和加热可以加快白糖在水中的溶解。
5.(23-24三年级上·河北沧州·期末)把一小勺食盐放在水中,过一会消失不见了。这是因为食盐在水中 了。
6.(23-24三年级上·河南信阳·期末)当水的温度下降到( ) ℃时开始结冰,水从液态变成固态。
7.(23-24三年级上·重庆梁平·期末)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这是水从 体变成了 体的过程。
8.(23-24三年级上·江西宜春·期末)小柯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上,它将观察到袋子 。(填“变大了”或者“不变”)
9.(23-24三年级上·江西宜春·期末)水沸腾时,水温没有变化,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10.(23-24三年级上·湖南张家界·期末)小山同学用湿拖把拖教室地面,一会儿水痕干了,属于 现象;爱观察的小明发现,冬天室内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很小很小的水珠,这是属于 现象(均选填“蒸发”或“凝结”)。
11.(23-24三年级上·湖南岳阳·期末)如图所示,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自下而上需要用到 、 、 等实验器材(选填“烧杯”“石棉网”“酒精灯”)。
12.(23-24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相同条件下,食盐在水中溶解的份数比小苏打的要多,说明(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强。(选填“食盐”“小苏打”)
13.(23-24三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周六,大雪,地上白霭霭的一片,雪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的水。小明和小伙伴到院子里一起滚雪球,当雪球越来越大时, (选填“有”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小明抓一把雪在手中,过一会儿,雪变成了水,这是因为雪被他的手 融化变成了水。
二、选择题
14.(23-24三年级上·浙江绍兴·期末)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下雪不冷化雪冷。”其中包含的科学原理是( )。
A.雪融化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空气的温度就会下降
B.雪融化时会释放空气
C.雪在融化,会放出热量,会变得更热
15.(23-24三年级上·福建龙岩·期末)室外的自来水管,在寒冷的冬天可能会冻裂,说明水结冰后( )。
A.体积不会变 B.体积会变大 C.体积会变小 D.水管质量变差
16.(23-24四年级上·河南三门峡·期末)下列食品中,( )不适宜放在冰箱冷冻室保存。
A.玻璃瓶装饮料 B.速冻饺子 C.鲜牛肉
17.(23-24三年级上·福建龙岩·期末)酒精容易挥发、燃烧,实验时,万一有酒精在灯外燃烧,我们应该( )。
A.用嘴吹灭 B.马上跑 C.用水浇灭 D.用抹布或沙土扑灭
18.(23-24三年级上·浙江绍兴·期末)在水加热实验中,水沸腾时我们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A. B. C.
19.(23-24三年级上·江西宜春·期末)常温下,我们见到的水是一种( )。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20.(23-24三年级上·河北沧州·期末)下列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是( )。
A.食用油 B.空气 C.塑料块
21.(23-24三年级上·广东惠州·期末)像易拉罐被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是( )。
A.形态发生了改变 B.产生新的物质 C.没有什么变化
22.(23-24三年级上·江西宜春·期末)把一杯浓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杯里的水完全蒸发,原先溶解在水里的盐会( )。
A.不会蒸发,会留在杯底
B.不见了,跟水一样蒸发了
C.不见了,被杯子吸收了
23.(23-24三年级上·河南三门峡·期末)奇奇在吃方糖,( )的方法在嘴里溶解最快。
A.舌头翻动搅拌 B.把方糖咬碎 C.咬碎并搅拌
24.(23-24三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探探在进行加热可以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实验时发现自己的实验结果不符合结论,请你帮他找出实验中出现的错误。( )
A.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B.分别使用等量的热水和冷水
C.每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食盐。
25.(23-24三年级上·福建龙岩·期末)下列几组液体中,都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洗发液、酱油 B.酒精、食用油 C.白醋、橄榄油 D.小苏打、细沙
26.(23-24三年级上·福建龙岩·期末)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时,正确的做法( )。
A.一杯水多些,一杯水少些
B.一份食盐和一份小苏打的质量大致相同就可以了
C.食盐和小苏打全部一起分别放入两个杯中
D.等前面放入的食盐全部溶解后,再往水中放食盐
27.(23-24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春天冰雪融化,与这个变化相同的是( )。
A.茶杯上的水雾 B.衣服晾干了 C.杯子里的冰渐渐消失
28.(23-24三年级上·广东惠州·期末)下列是蒸发现象的是( )。
A.湿衣服变干 B.露水的形成过程 C.烧水的白气
29.(23-24三年级上·河北秦皇岛·期末)冰在融化的过程中,( )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A.吸收 B.释放 C.既不吸收也不释放
30.(23-24三年级上·重庆梁平·期末)下雨后,地面上的积水过段时间就消失了,积水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有阳光 B.水被蒸发了 C.有风
31.(23-24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如图所示,“海水晒盐法”是用( )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
A.过滤 B.蒸发 C.溶解
三、判断题
32.(23-24三年级上·江西宜春·期末)我们周围的水每时每刻都在变成水蒸气。( )
33.(23-24三年级上·重庆梁平·期末)使用温度计时,不需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相对稳定后再读数。( )
34.(23-24三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水和冰的颜色不同,水是无色的,而冰是白色的。( )
35.(23-24三年级上·河南三门峡·期末)即使将沙子研磨成粉末状它仍然不能溶解在水中。( )
36.(23-24三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热水中的食盐一定比冷水中的食盐溶解得快。( )
37.(23-24三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食盐溶解在水里后,就不能从盐水中分离出来了。( )
38.(23-24三年级上·重庆梁平·期末)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动物造型,只是改变了形状,没有改变组成的物质。( )
39.(23-24三年级上·重庆梁平·期末)水从开始结冰到完全结冰,温度计的读数会一直下降。( )
四、简答题
40.(23-24三年级上·河北邯郸·期末)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湿衣服干得快些?
41.(23-24三年级上·辽宁盘锦·期末)把方糖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哪种情况溶解得快?要让方糖更快地溶解,还可以怎么做?
42.(23-24三年级上·湖南岳阳·期末)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都会有哪些现象?
答:水中 。
水面 。
水面之上 。
五、实验题
43.(23-24三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实验: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
(1)将混合物放入烧杯加水搅拌,直至食盐完全 。再用滤纸 ,把沙分离出来。然后将盐水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用 的方法分离盐和水。(填写:过滤、蒸发,溶解)
(2)最后只有食盐留在蒸发皿中,水到哪里去了? 。
(23-24三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实验:蔬菜汤煮好后,小丽开始调味,细心地探探发现粗盐放在汤锅里不容易溶解,而用汤勺搅拌几次就容易溶解。请你帮助探探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44.这个实验研究的问题是粗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 )有关。
A.颗粒大小 B.水的温度 C.液体是否被搅拌
45.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 )。
A.颗粒大小 B.水的温度 C.液体是否被搅拌
46.粗盐完全溶解在汤中,小丽喝的时候会觉得汤的( )。
A.上部比较咸 B.底部比较咸 C.上下一样咸
47.(23-24三年级上·河南三门峡·期末)下列是探探小组做溶解实验时的记录表,根据记录数据请回答问题。
物质 食盐 白糖 味精 小苏打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 36克 204克 74克 9克
(1)在20℃时,100毫升的水能溶解食盐 克,溶解最多的物质是 ,溶解最少的物质是 。
(2)通过实验发现,100毫升水中溶解物质的量是 (选填 “有限”或“无限”),不同物质在100毫升水中能溶解的量 (选填 “一样”或“不一样”)。
(3)搅拌 (选填 “可以”或“不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48.(23-24三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如下图,三个杯子中分别装着常温的水、较热的水、含冰的水。
(1)小明在做这个实验时发现 号杯子的外壁有水珠,这些水珠此时的状态为 (填“固态”“液态”或“气态”),这些水珠来自 (填“杯内”或“杯外”)。
(2)小明用温度计测量这几杯水的具体温度,其中下图的温度写作 。
六、综合题
(23-24三年级上·云南昆明·期末)如图,为了观察和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实验中将装有四分之一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
49.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50.实验中,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更低,可以( )。
A.加水 B.加盐 C.加冰
51.通过观察,发现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最接近于( )。
A.10℃ B.0℃ C.-10℃
52.仔细观察试管中的冰,它的特征是( )。
A.形状是固定的 B.会流动 C.不透明
(23-24三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大海妈妈有许多可爱又调皮的水滴宝宝,其中有一个小水滴叫咚咚。一天,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咚咚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轻——它“飞”了起来!原来,咚咚变成了水蒸气飘向了天空!
53.小水滴咚咚变成水蒸气后,它的体积( )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54.下面现象中,与小水滴变成水蒸气现象不同的是( )。
A.湿衣服晾干了 B.地面上的水洼变干了 C.装冰块的杯子外壁上出现小水珠
55.(23-24三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炎热的夏天,冰镇乌梅汤不仅美味,而且解暑。小科正在厨房尝试制作。
(1)制作冰镇乌梅汤需要冰块。要让水结冰,小科应该将水放在冰箱的( )。
A.冷藏室(4~10℃) B.冷冻室(-18~8℃) C.都可以
(2)小科将瓶中的水做好标记,放入冰箱中冻成冰,发现冰的体积( )。
A.变大 B.减少 C.不变
(3)小科将乌梅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水开之后,看到锅盖上方有许多“白汽”,这些“白汽”是( )。
A.空气中的水蒸气
B.锅中水沸腾变成的水蒸气
C.锅中的水变成水蒸气遇冷后凝结成的小水珠
(4)水煮沸后,小科要放入冰糖。以下方法中,冰糖溶解最快的是( )。
A.趁热往锅中加入冰糖,等待溶解
B.趁热往锅中加入冰糖,并用汤勺不断搅拌
C.先放入冰块,待冰块融化后,再放冰糖
(5)如图,小科能用过滤勺分离出乌梅的原因是( )。
A.乌梅颗粒大于漏孔 B.乌梅是固体 C.乌梅比较重
(6)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比如:冰糖溶解在水中,用过滤勺将乌梅与汤汁分离开,这些变化与水的形态变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请你再举出两个类似的变化。
56.(23-24三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小明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然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当温度达到90℃时开始记录,记录结果如下表。
时间 0 1 2 3 4 5 6
温度/℃ 90 94 97 97 97 97 97
(1)当水沸腾时,水的温度将 ,并且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继续加热。
(2)小明画出了水中气泡的两种情形,其中属于沸腾前的是 ,属于沸腾后的是 。
57.(23-24三年级上·重庆梁平·期末)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能溶解于水的杂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C三个实验步骤。
(1)在步骤A中,为了使粗盐尽快溶解在水中,主要采用了 的方法。
(2)等食盐完全溶解后,盐水( )。
A.中部最咸 B.底部最咸 C.各个地方都一样咸
(3)步骤B的过程叫( );步骤C的过程叫( )。
A.蒸发 B.过滤 C.沉淀
(4)当进行步骤C过程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应该( )。
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继续搅拌
C.继续用酒精灯加热
1.溶解 可逆
2.酒精灯 搅拌 白色 空气
3.蒸发结晶 过滤
4.搅拌
5.溶解
6.0
7.液 固
8.变大了
9.吸收
10.蒸发 凝结
11.酒精灯 石棉网 烧杯
12.食盐
13.固态 没有 加热
14.A
15.B
16.A
17.D
18.B
19.B
20.C
21.A
22.A
23.C
24.A
25.A
26.D
27.C
28.A
29.A
30.B
31.B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①把衣服展开;②放在阳光下;③挂在通风的地方。
41.把方糖分别放入热水中,溶解得快;把冰糖研碎,变成更细小的颗粒,同时进行搅拌。
42.有气泡 水涌动翻滚 有水雾
43.溶解 过滤 蒸发 水蒸发散失到空气中了
44.C 45.C 46.C
47.36克 白糖 小苏打 有限 不一样 可以
48.(1) 3 液态 杯外
(2)26℃
49.C 50.B 51.B 52.A
53.A 54.C
55.(1)B (2)A (3)C (4)B (5)A
(6)它们都是只有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而物体的本质没有变化。举例:①铁经过高温熔化成铁水,再铸造成各种形冷凝形成固体二氧化碳,又称干冰,可用于消防、化工、美容等领域。
56.保持不变 需要 B A
57.(1)搅拌 (2)C (3) B A (4)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