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五年级上册期末真题汇编【第二单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24)五年级上册期末真题汇编【第二单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5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1-04 22:5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期末真题汇编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教科版 含答案
一、填空题
1.(23-24五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有绵延的群山、广阔的 、低缓的丘陵以及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 等。
2.(23-24五年级上·河南南阳·期末)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 、 和 三个圈层。
3.(23-24五年级上·河南安阳·期末)地壳主要由( )、( )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在整个地壳中的岩石以( )为主。
4.(21-22五年级上·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壳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 )和( )让我们感受到。
5.(23-24五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厚度最厚的是( )。地震是由( )运动引起的。
6.(23-24五年级上·陕西汉中·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索“火山喷发的成因”实验中,我们用土豆泥模拟( ),番茄酱模拟( )。
7.(23-24五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黄河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被中国人称为“母亲河”。小科查阅资料后发现,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水流湍急,对河床有很强的 作用。在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时,水流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黄河下游,随着河流流速的变慢,部分泥沙会 ,形成冲积 。
8.(23-24五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火山和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 的作用和 的作用对地表的改变是缓慢的。
9.(23-24五年级上·湖南张家界·期末)地球内部力量改变着地球的地形,下图是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的长白山天池,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 的侵蚀形成的。
10.(23-24五年级上·甘肃临夏·期末)我国幅员辽国,有各种各样的地形,比如雄伟的 、广阔的 、低缓的丘陵以及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 等等。(填“高原”“平原”或“盆地”)
二、选择题
11.(23-24五年级上·福建龙岩·期末)我们研究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时,使用的实验方法是(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理想实验 D.虚假实验
12.(23-24五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下列三种地形中,和火山喷发有关的是( )。
A.汶川唐家山堰塞湖 B.长白山天池 C.乾坤湾
13.(23-24五年级上·河北沧州·期末)1976年,我国某城市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这个城市是( )。
A.上海 B.青岛 C.唐山
14.(23-24五年级上·吉林松原·期末)大理岩、板岩都是( )。
A.变质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15.(23-24五年级上·浙江绍兴·期末)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成三大类,砾岩和页岩属于( )。
A.火成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6.(23-24五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授课过程中,航天员在空间站点燃了一支蜡烛,由于微重力环境,此时火焰( )。
A.向上呈锥形 B.向下呈锥形 C.呈现球形
17.(23-24五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我国长江三角洲主要是( )形成的。
A.河流中泥沙堆积的结果
B.海水倒灌,海沙堆积
C.河流的侵蚀
18.(23-24五年级上·重庆云阳·期末)黄土高原的沟壑是在( )长期侵蚀下形成的。
A.流水 B.冰川 C.地震
19.(23-24五年级上·浙江杭州·期末)下列与地形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形图上可以看到,地球表面陆地少、海洋多
B.地形图上可以看到,中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C.地形图上的绿色一般代表平原
D.地形图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地球表面的地形不发生变化
20.(23-24五年级上·重庆梁平·期末)小科在模拟火山喷发的成因时,准备了以下材料: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铁架台、护目镜。下列对模拟材料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土豆泥模拟火山 B.番茄酱模拟火山 C.土豆泥模拟岩浆
21.(23-24六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极光虽然美丽,但引起极光的地磁暴也会引发地球磁场方向与大小的变化,导致卫星的姿态发生变化,使通信卫星无法正常通信,气象卫星、军事卫星无法监测地球,人的生活和生物行为也会受到影响。根据以上描述可知,以下( )不是地磁暴带来的影响。
A.地磁暴会干扰无线电通信,影响陆地导航
B.地磁暴会影响依赖地球磁场定位方向的生物活动,例如信鸽
C.地磁暴会使全球气温升高
22.(23-24五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因为( )形成的。
A.风力的侵蚀 B.流水的侵蚀 C.泥沙的堆积
23.(23-24五年级上·重庆梁平·期末)在“风对岩石的影响”模拟实验中,砂纸模拟的是( )。
A.被风卷起来的沙子 B.沙漠中的岩石 C.沙漠中的狂风
三、判断题
24.(23-24五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河流在流经平原时,最容易发生侵蚀现象形成三角洲。( )
25.(23-24五年级上·湖南娄底·期末)除了流水,风、冰川、海浪也会对土壤造成侵蚀。( )
26.(23-24五年级上·青海海南·期末)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它对我们只有弊,没有利。( )
27.(23-24五年级上·重庆梁平·期末)我们一般采用对比实验来研究地震的成因。( )
28.(21-22五年级上·湖南邵阳·期末)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
29.(23-24五年级上·重庆万州·期末)喜马拉雅山脉曾经可能是一片海洋。( )
30.(23-24五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我家对面的山样子一直不变,所以地壳的结构稳定,几千年也不会发生改变。( )
四、连线题
31.(23-24五年级上·甘肃临夏·期末)将下列地形特征和形成原因连起来。
弯曲的岩层 水流变慢,泥沙沉积
长白山天池 地震
敦煌的雅丹地貌 火山喷发形成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风的作用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雨水冲刷
32.(23-24五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请将“雨水如何影响土地”模拟实验中的材料和操作与其代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连接起来。
坡形土堆 下雨
洒水壶洒水 地面的径流
泥浆流淌 山坡上的沟壑
土堆上凹凸不平 土壤裸露的山坡
33.(23-24五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把下列地形与它们对应的特征用线连起来。
盆地 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山地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平原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五、简答题
34.(21-22五年级上·湖北荆州·期末)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列举五种)
35.(23-24五年级上·湖南娄底·期末)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至少写出两点)
六、实验题
36.(23-24五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小方制作了四个土地模型,来研究不同因素对土地侵蚀的影响。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
土地坡度 坡度大 坡度大 坡度小 坡度小
植被情况 有植被 无植被 有植被 无植被
(1)如果选择模型1和模型3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得到的结论是 。
(2)实验中,与“模型1和模型3”这组得到的结论一致的是 。
(3)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土地坡度 ,降水量对土地的侵蚀影响大;土地有植被,降水量对土地的侵蚀影响 ;土地无植被,降水量对土地的侵蚀影响 。
37.(23-24五年级上·河南南阳·期末)学习第四单元《地壳》后,小明和同学们做了“火山喷发模拟实验”,请你一起完成实验:
我的假设:岩浆受热涌出来。
我们的实验方案:①用土豆泥堆成山的形状,在中间挖个洞,用来模拟火山口。
②向洞里倒一些番茄酱模拟岩浆,并用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③用酒精灯加热。
④观察实验现象
(1)写出下列物品或实验方法代表的对应知识。
土豆——( )
番茄酱——( )
酒精灯加热——( )
(2)由上面实验,可以得出:火山喷发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岩石圈的下面积聚有大量炽热的岩浆和气体
B.岩浆受到的压力不断变大,岩浆会冲破地壳最厚的地方,形成火山
C.岩浆受到的压力不断变大,岩浆会冲破地壳喷涌而出
(3)火山喷发会引起许多地质灾害,如:地震;发生地震时你应该( )。
A.地震时赶紧乘坐电梯下楼避险
B.如果不能很快下楼,应该立即钻进柜子或箱子里
C.不要惊慌,躲在能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
38.(23-24五年级上·湖南张家界·期末)用泥土堆成两个坡度为30°的斜坡(如左下图),在A坡种上草皮,B坡无草皮。用喷壶在相同的高度分别向两个坡面喷水,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见下表。
水流运动 汇入引水沟的水量 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
A 较慢 较少 较少
B 较快 较多 较多

(1)分析实验,我发现: 坡汇入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这说明 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植物的根系可以抓紧土壤,植物的树冠或茎可以减轻雨水对土地的冲击,大大减少了 流失。
(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大量的泥沙,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的 遭到破坏。
(3)请你提出两点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① , ② 。
(23-24五年级上·甘肃平凉·期末)为了深入了解地震的成因,小明和同学做了一个相关的模拟实验。
①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②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中。③等泥变干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④观察发生的现象。
39.在这个活动中,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 );铺在小盒上的泥代表( );拉开或挤压是模拟( )。
A陆地 B.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C.地壳中的两个板块
40.当迅速拉开小盒的两半时,土地会出现( );当挤压这个小盒的两半时,土地会产生( ),同时碎的土渣会散落到挤压周围,形成弯曲或错位。
A.断层 B.隆起
七、综合题
(23-24五年级上·吉林·期末)某科学小组用图中装置模拟火山喷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41.实验中,土豆泥模拟( ),番茄酱模拟( ),番茄酱受热从土豆泥中喷出来的过程模拟( )。
A.地壳;岩浆;火山喷发
B.岩浆;地壳;火山喷发
C.火山喷发;岩浆;地壳
42.下列内容,哪个不是关于火山喷发原因的猜想( )。
A.高温高压 B.地壳中存在薄弱地带 C.岩层发生弯曲
(23-24五年级上·吉林·期末)如图,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一些被当地人称为魔鬼城独特地貌。魔鬼城内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它们被大自然雕琢得奇形怪状,有的像野兽,有的像古堡。每当刮风的时候,魔鬼城内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离,时常能听到恐怖的“叫声”,让人不寒而栗。
43.地形图中甲处的地形为( )。
A.高原 B.盆地 C.平原
44.魔鬼城中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是由于( )侵蚀的结果。
A.风 B.流水 C.冰川
(23-24五年级上·湖南长沙·期末)降雨会给地表带来变化吗?小科和小强找来了身边的一些材料进行了探究。
45.这些实验器材分别模拟什么?根据模拟实验连线。
喷水壶中的水 自然界中的山丘
泥土堆积的小山丘 地面流动的水
塑料盒中的水 雨水
46.泥土表面撒上有颜色的沙子是为了( )。
47.小强画出了降雨前后小山丘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发生了什么变化? 说明降雨对地表产生了什么影响: 。
48.水对地表的侵蚀速度是( )的,地震对地表的影响速度是( )的。
A.迅速;缓慢 B.缓慢;迅速 C.不确定
(23-24五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水利部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271.08万平方千米,与2011年第一次全国普查数据相比,减少23.83万平方千米,总体减幅为8.08%,流失面积以平均每年近3万平方千米的速度减少。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生态环境整体进一步向好态势发展。
49.由此材料可以看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 )。
A.呈上升趋势 B.呈下降趋势 C.保持不变
50.如果要研究植被覆盖对侵蚀的影响,可以选择的实验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51.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2.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我国政府决定严禁砍伐长江等河流上游的天然林木,几万林业工人由伐木者变为育林者,这么做主要是为了( )。
A.改善大气质量 B.改善植被结构,防水土流失 C.改善水质
53.作为小学生,为防治水土流失能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三条
1.平原 盆地
2.地壳 地幔 地核
3.沉积岩 岩浆岩 岩浆岩
4.地震 火山喷发
5.地核 地壳
6.地壳 岩浆
7.侵蚀 沉积 平原
8.风 水
9.火山喷发 降雨
10.高原 平原 盆地
11.B
12.B
13.C
14.A
15.C
16.C
17.A
18.A
19.D
20.C
21.C
22.B
23.C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山、风的作用、水的作用和人类的活动等。
35.如影响气候。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影响。破坏环境。火山灰和暴雨结合会形成泥石流等。引发海啸,海底火山喷发会引发大海啸,对海岸居民造成威胁等。
36.(1)土地坡度越大,土地侵蚀越严重 (2)模型2和模型4
(3) 越大 小 大
37.(1) 火山 岩浆 地壳深处的高温状态 (2)B (3)C
38.A 植物 土壤 植被 退耕还林 植树造林
39.C A B 40.A B 41.A 42.C 43.B 44.A
45.
46.便于观察现象 47. 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 雨水会把地表松散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48.B 49.B 50.C 51.植被覆盖可以减缓降雨对土地的侵蚀 52.B 53.①尽可能少用一次性木筷。②植树造林。③爱护花草树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