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五年级上册期末真题汇编【第三单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24)五年级上册期末真题汇编【第三单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9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1-04 22:5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期末真题汇编
(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教科版 含答案
一、填空题
1.(21-22五年级上·陕西渭南·期末)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 的一种天文仪器。
2.(23-24五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科学家利用 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我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 。太阳在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古代的人们利用太阳的影子来测量时间,这样的工具被称为 。
3.(23-24五年级上·辽宁盘锦·期末)将一个去掉底的塑料瓶倒过来盛水,并在瓶盖上扎一个孔,让水从孔中流出。通过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发现,影响水流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孔径的 和水位的 。
4.(23-24五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在水钟展台上,他们亲自操作了如图所示的水钟计时。那么这个水钟是一个 型水钟,为了保证计时的精确,水钟尽量控制注入下方容器的水流速度是 的。
5.(23-24五年级上·甘肃白银·期末)水钟是根据流水的 原理来计时的,当今计时最准确的是 。
6.(23-24五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在钟的历史展馆中,我们了解到,我国古代利用阳光来进行计时,制作了日晷和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摆的 ,使人类对时间的精确测量进入理性高度。
7.(23-24五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通过研究人们发现,具有 特点的事物可以用来计时,例如机械摆钟就是根据摆的 特点制成的。
8.(23-24五年级上·黑龙江哈尔滨·期末)欢欢家的机械摆钟慢了,需要将摆锤向 ( )(上、下)调节。
9.(23-24五年级下·甘肃平凉·期末)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质量、 无关,与 有关。(两空均填“摆绳长短”或“摆幅大小”)
10.(23-24五年级上·河南信阳·期末)当今计时最精确的是( )。
11.(23-24五年级上·吉林松原·期末)石英晶体受到( )影响时,和音叉一样会产生有规律的( )。现在的石英钟表里都有( )和一片( ),带电的石英晶体始终在做( )。
二、选择题
12.(23-24五年级上·浙江温州·期末)小明改进水钟,如图所示。受水容器上标注的时间刻度应该是( )。
A. B. C.
13.(23-24五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古代的水钟用水滴的好处是( )。
A.让水流得慢一点,计时长一点
B.水能以尽量均匀的速度往下流
C.滴1滴水刚好1秒,数60滴刚好1分钟
14.(23-24五年级上·浙江温州·期末)影响塑料瓶中水能否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的主要因素是( )。
A.漏水孔的大小 B.塑料瓶的大小 C.塑料瓶中的水位高低
15.(23-24五年级上·福建龙岩·期末)我们用点蜡烛的方法来计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A.蜡烛粗细 B.蜡烛颜色 C.周围的风 D.做蜡烛的原料
16.(23-24五年级上·湖南娄底·期末)( )是一种用重锤或弹簧释放的能量为动力,推动一系列齿轮传动,借操纵调速器调节轮的转速,以指针指示时刻和计时计量单计量时间的计时器。
A.机械钟表 B.太阳钟 C.水钟
17.(23-24五年级上·浙江温州·期末)如图所示,在计算摆动次数时摆锤从( )的运动记作一次摆动。
A.甲→乙→丙 B.甲→乙→丙→乙→甲 C.丙→乙→甲
18.(23-24五年级上·重庆云阳·期末)小芳想做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结果每分钟摆65次,正确的调整方法是( )。
A.增加摆绳长度 B.增大摆动幅度 C.增加摆锤重量
19.(23-24五年级上·福建龙岩·期末)历史上第一个发现“摆具有等时性”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伽利略 C.哥白尼 D.惠更斯
20.(23-24五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大大提高了计时准确度的计时工具是( )。
A.水钟 B.机械摆钟 C.日晷
21.(23-24五年级上·浙江杭州·期末)最早发现“摆具有等时性”规律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李四光 C.伽利略 D.惠更斯
22.(23-24五年级上·浙江杭州·期末)制作刻度均匀的受水型水钟,我们应选用( )作为接水容器。
A. B. C. D.
23.(23-24五年级上·福建龙岩·期末)下列计时器中,最不适合做1分钟计时器的是( )。
A.水钟 B.日晷 C.燃香 D.手表
24.(23-24五年级上·江苏徐州·期末)小红家的摆钟每天都会慢几分钟,下列哪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A.把摆锤的位置往下调
B.把摆锤的位置往上调
C.换一个更重的摆锤
25.(23-24五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远古时代,人们用天上的太阳计时,昼夜交替自然而然形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
A.天 B.刻 C.年
三、判断题
26.(23-24五年级上·青海海南·期末)在远古时代,人类利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
27.(23-24五年级上·河北沧州·期末)借助单摆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时间。( )
28.(23-24五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我们自制的简易摆钟在摆动过程中幅度越来越小,摆动也越来越快。( )
29.(23-24五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在做水钟的滴漏实验中,滴出前10毫升水用了10秒,连续漏出50毫升水需要50秒。( )
30.(23-24五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我国宋朝机械师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水钟)是第一架真正的机械钟。( )
31.(23-24五年级上·青海海南·期末)我们每天都要通过钟表来掌握时间,安排工作或做出决定。例如百米赛跑的时候,需要精确计时,才能知道是否打破了纪录。( )
32.(23-24五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制作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我们直接根据估计测试,不用设计方案。( )
33.(23-24五年级上·湖南怀化·期末)没有钟表的年代里,人们会根据自然现象去判断时间。( )
四、实验题
34.(23-24五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末)荡秋千时,我发现自己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相同。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我们对此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秋千绳长有关。
猜想二: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人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科学方法做了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实验序号 绳长 小球质量 往返摆动10次所用时间
1 50 厘米 1倍重 12秒
2 1 米 1 倍重 24 秒
3 1 米 2倍重 24 秒
请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利用的实验材料有( )、( )、( )、( )。
(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该选择实验序号为( )和( )做实验,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3)为了验证猜想二,应该选择实验序号为( )和( )做实验,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4)实验结论: ( )。
(23-24五年级上·浙江台州·期末)同学们在景区发现有两个不同的秋千。他们统计了1分钟内不同秋千摆动次数,记录数据如图。
坐秋千人数 秋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取值
实验1 一人 甲 12 11 12 12
实验2 两人 甲 11 12 12 12
实验3 两人 乙 14 14 13 14
35.如果想要通过秋千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是否有关”,应该选取(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
A.实验1和实验2 B.实验1和实验3 C.实验2和实验3
36.从上表“一人坐甲秋千”与“两人坐甲秋千”的测试中,我们发现( )。
A.“摆锤”越轻,摆得越慢
B.“摆锤”越重,摆得越慢
C.“摆锤”的轻重不影响摆速
37.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推测甲、乙两个秋千绳长的关系是( )。
A.甲比乙长 B.甲与乙一样长 C.乙比甲长
(23-24五年级上·广东深圳·期末)平平自制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简易水钟,水钟的刻度条贴在①瓶容器上。据此回答问题。
38.水钟的滴水速度与( ) 无关。
A.液体的颜色
B.漏水孔的直径大小
C.水位的高低
39.若漏出前10mL的水用了10秒,则漏出50mL水,可能用去( ) 秒。
A.50 B.40 C.70
40.在下面3种水钟刻度条中,选择合适地贴在①瓶上,它可能是( ) 。
41.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漏水孔太大 B.容器口径太大 C.水流逐渐变慢
42.平平对图1简易水钟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改进后的水钟的水流速度更稳定了,这是因为( )保持不变。
A.②瓶中的水位
B.①瓶中的水位
C.③瓶中的水位
43.平平还想制作一个1分钟能摆动60次的钟摆。在确定摆绳长度时,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每次增或减5厘米 B.摆绳长度减半或增倍 C.以上两种都行
五、综合题
44.(22-23五年级上·浙江温州·期末)请你设计一件计时工具,要求能计时一分钟。请在下列方框中画出设计示意图,并写出使用方法。
我的一分钟计时器
示意图 使用方法
( ) ( )
(22-23五年级上·浙江温州·期末)计时工具今年我国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都将发射升空与空间站对接,在建设空间站过程中需要用到高精度的计时工具,它的精确度可以做到数亿年误差小于一秒。为了更加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小科今天打算尝试做一个10分钟的水钟。
45.小科想做一个能计时10分钟的水钟,但加满水后1分钟就流完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开孔太大
B.水位太高
C.容器形状不规则
D.容器颜色
46.图1这个水钟属于( )(填“受水型”或“泄水型”)水钟。如果给这个水钟标上刻度,上图中标注正确的是( )(填“甲”“乙”或“丙”)。
47.在不断实验与改进后,小科制作了一个计时更加准确的水钟如图2,在计时过程中,浮标会( )(填“上升”或“下降”)。
48.图2中溢水口最主要的作用是( )。
A.增加出水量
B.降低下面容器中的水位上升
C.保持上面容器中的水位不变
D.加快水的流速
49.下列计时工具中,与水钟计时原理最相似的是( )。
A.太阳钟
B.沙漏
C.摆钟
D.圭表
50.我们可以用摆、水、太阳来计时,根本的原因是它们( )。
A.计时很精准
B.取材方便
C.运动具有规律
D.制作简单
51.计时工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计时仪器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是( )。
A.水钟→日晷→摆钟→原子钟
B.日晷→水钟→摆钟→原子钟
C.摆钟→水钟→日晷→原子钟
D.水钟→日晷→摆钟→原子钟
52.(23-24五年级上·山东日照·期末)下面两张数据表是小明在研究摆的运动规律时,做的观察记录,请仔细分析并作答。
【表一】使用同一摆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时间及释放高度 经过时间 释放高度(距离地面) 经过时间 释放高度(距离地面) 经过时间 释放高度(距离地面) 经过时间 释放高度(距离地面)
10 秒 5cm 10秒 10cm 10秒 15cm 10秒 20cm
摆动次数 20 20 20 20
【表二】使用3个不同的摆,各摆动10秒
摆绳的长度 20厘米 40 厘米 60厘米
摆动次数 ( ) 8 ( )
(1)【表一】的数据,我们发现摆具有 的性质,推测这个摆25秒内能摆 次。
(2)根据【表二】的实验数据,小明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 之间的关系。该实验保持不变的条件 。
(3)小明做实验时把摆动次数“6”“11”两个数据弄混了,请帮他把数据正确填在【表二】的相关括号中。
(4)分析两表数据信息,请推测【表一】所使用的摆绳长度在 ( )之间。
A.0~20厘米 B.20~40厘米 C.40~60厘米
(5)根据【表一】我们发现相同时间内,释放摆的高度发生变化,但摆的摆动次数 ,所以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摆的摆动次数与摆释放的高度 。
(6)结合【表一】 【表二】数据我们最终得出结论,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只与 有关。
53.(23-24五年级上·浙江杭州·期末)项目三 用水钟和摆钟来计时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摆钟和水钟组合式计时装置。螺帽当作摆锤,用细绳挂在横杆上。水从透明塑料杯底部的小孔中滴落,滴入下方的量筒中。
(1)下列四种计时工具中,计时最精确的是( )。
A.水钟 B.日晷 C.石英钟 D.机械摆钟
(2)如图所示的塑料杯里的水位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下降速度(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保持不变 D.时快时慢
(3)小明每隔60秒在塑料杯上画出水位刻度线,刻度线之间的计量单位是( )。
A.克 B.毫升 C.厘米 D.分钟
(4)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到塑料杯中的水位,小明可以在水里加入少量的( )。
A.沙子 B.食盐 C.酒精 D.红墨水
(5)如果量筒中的水积聚到200毫升时正好花了10分钟,那么当量筒中的水积聚到100毫升时,所花的时间( )。
A.小于5分钟 B.大于5分钟 C.正好5分钟 D.无法确定
(6)如下图所示,测试摆钟时,摆锤的释放位置较合适的是( )。
(7)观察摆的摆动次数时,怎样才算“摆动1次”?请用文字或示意图作出说明。
(8)小明想让摆钟30秒钟摆动30次,下表是他的调试记录。
初始测试 第一次调试 第二次调试 第三次调试
细绳长度(厘米) 40 40 20 23
螺帽数量(个) 1 2 2 2
30秒内的平均摆动次数(次) 23 23 31 30
小明对摆钟进行的第一次调试,他的想法是“( )可能会影响摆的摆动快慢”。
A.摆绳长短 B.摆锤轻重 C.摆幅大小 D.摆动次数
(9)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调试数据,小明在调试中改变的唯一条件是( )。
A.调试次数 B.摆绳长短 C.摆锤轻重 D.摆动次数
(10)比较第二次和第三次的调试数据,可以得到怎样的实验结论? 。
(11)上表中,能证明“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的两列数据是( )。
A. B.
C. D.
(12)为了给出“平均摆动次数”数据,每次调试后的摆需要经过( )测试。
A.最少1次 B.最多2次 C.至少3次 D.无数次
(13)调试完成后的摆钟30秒内正好摆动30次,如果让这个摆钟持续摆动1分钟,那么这个摆钟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 )。
A.小于60次 B.大于60次 C.正好60次 D.无法确定
1.日影长度
2.光的反射 自西向东 日晷
3.大小 高低
4.受水 不变
5.等时性 原子钟
6.圭表 等时性
7.等时性 等时性
8.上
9.摆幅大小 摆绳长短
10.原子钟
11.电池电力 振动 一个电池 石英晶体 微小的往返运动
12.C
13.B
14.C
15.B
16.A
17.B
18.A
19.B
20.B
21.C
22.A
23.B
24.B
25.A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1) 小球 绳子 秒表 刻度尺 (2) 1 2 绳长 (3) 2 3 小球质量
(4)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需时间与小球质量无关,与绳长有关,绳子越短,摆动越快,绳子越长,摆动越慢。
35.A 36.C 37.A 38.A 39.C 40.B 41.C 42.A 43.A
44. 让摆锤摆动,改变摆长,利用秒表,让它一分钟正好摆动三十次。
45.A 46. 受水型 甲 47.上升 48.C 49.B 50.C 51.B
52.(1) 等时性 50 (2) 摆绳长度 摆锤质量、摆动时间 (3)11;6 (4)A
(5)不变 无关 (6)摆绳长度
53.(1)C (2)B (3)D (4)D (5)B (6)C (7) 摆锤从甲→乙→丙→乙→甲的运动记为摆动一次。 (8)B (9)B (10)摆绳越长,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越少 (11)A (12)C (13)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