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艘小船 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造一艘小船 教学设计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09 20:4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 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
1、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 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 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2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半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组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若干。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准备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提前制定好造船计划。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一、用橡皮泥造小船
1、 激趣导入
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船的种类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现在我们通过观看课件,了解各种各样的船。(播放课件)
2、复习旧知识
(1)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谁来说一说这个规律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适当补充)
(2)钢铁在水中会下沉,钢铁做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今天,我们用橡皮泥代替钢铁,也来造一艘船,比一比哪组同学造的船载重量更大。
3、分组用橡皮泥进行造船的实验研究
(1)集体制定比赛规则:用同体积、同重量的同种品牌的橡皮泥,不能有其它的添加物,比比哪个组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2)学生分组制作。教师提醒学生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
(3)测试:哪艘小船装载的货物多?
(4)提问:大家在测试小船装载的时候,有什么问题产生?(船体不稳。)哪我们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在船的发展历程中也遇到过这个难题,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呢?他们把船舱分成很多格子,装货物时尽量使船体保持平衡,就解决这个问题了。(教师在黑板上手绘草图)
(5)各组认真研究,进一步修改小船,使它在载重时能保持船体的平衡。
(6)学生汇报。现在我们通过左右配重,分隔船舱等方法解决了船体载重时不平衡的问题。但我发现有的小组的小船没有船的形状,有的像纸盒、有的像大碗,如果让它们在水中行驶,你认为它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它们遇到的阻力会良大,会影响船航行的速度。)那么我们应该把船造成什么形状的呢?
(7)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小船。
(8)归纳总结。通过大家不断探究、不断改进橡皮泥小船后,我们发现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活动2【活动】二、造个性船
1、谈话:造一艘小船除了橡皮泥,还有很多可用的材料,课前老师也布置大家准备了制作小船的材料以及我的造船计划。现在将你的造船计划拿出来小组内讨论、筛选,最后确定造一只什么样的小船。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造出非常有个性的小船。
2、组内重点讨论:我们组想造什么样的小船?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
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制作流程包括:
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制作——1、画出船的设计草图;2、动手制作。
改进和完善——1、造好的小船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我的小船有哪些特点?我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交流——我们组的或同学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整理废弃的材料
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能快而轻地将所用的废弃材料整理好。
活动3【活动】三、个性船展览会
进行一次个性小船展览会,举行各类奖项的评比。
奖项可设置为创意奖、载重奖、美观奖等等,创意奖、美观奖通过学生投票进行评选,载重奖通过实验进行评选。
活动4【测试】四、自我评价
这节课中,我承担的任务是什么?
我完成得怎么样?
如果以100分为总分,你给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打 分。
活动5【活动】教学反思: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科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所以,我们在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的同时,更要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能力。
在《造一艘小船》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认真做到:
一、课前精心准备实验材料。科学活动材料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所有材料都可以作为科学活动的材料。对于材料的准备,尽量挑选那些学生熟悉的、比较感兴趣的,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好这些材料的使用效益,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实践体验。比如:“橡皮泥、泡沫、卡纸、回形针、胶带纸、胶水、剪刀、玻璃球、垫圈、吸管”等都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材料。对这节课设计的实验活动,课前自己先进行实验,对如何使实验成功,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有了具体的活动安排。
二、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科学课是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和目标的,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初次体验探究----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问题的延伸和拓展”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教学时,我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而不是简单把探究结果告诉学生,以便提高学生探究兴趣。首先引导学生用橡皮泥设计制作一艘小船,比一比谁的船装的玻璃球(垫圈)多。学生在装的过程中发现装了玻璃球的小船会发生倾斜,导致沉没,接着让学生小组讨论思考:装了玻璃球的小船为什么会发生倾斜?怎样才能保持船的平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船装更多的玻璃珠?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改进小船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反复交流、讨论和相互质疑,通过实验研究,用事实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另外,我还设计了记录表,让学生一边实验观察,一边记录,避免有价值的科学信息丢失,为学生交流做好充分准备,最后的提示教育学生实验结束,要整理好实验用具,养成好的实验习惯。
对于我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教育技术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经常运用;其次,教学时间的安排不是很恰当,后半节课有点忙乱;第三、学生汇报的时候,只是让学生简单汇报了实验结果,没有让学生叙述实验过程。针对这节课暴露出来的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改正,使自己的教学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