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2)“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摆的实验探究,了解摆的特点,并以模拟实验来证明地球在自转。
(2)通过提供的有关“傅科摆”的资料,理解“傅科摆”的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地球自转是需要实证的。
(2)认识到地球的自转虽无法直接观察到,但通过实验,仍可以证实。
2学情分析
《证明地球在自转》是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课,教材内容主要有3个活动,一是理解“摆的特点”,二是傅科摆的介绍,让学生理解傅科摆的原理,三是“对昼夜交替现象进行解释”。就五年级学生来讲,由“摆能保持摆动方向不变”这一特点到“傅科摆与地面刻度盘的偏转”,看似简单,但学生思维的跳转是很大的。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需要一定时间来慢慢理解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摆的特点的探究上。主要安排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让学生玩一玩摆,在玩中发现“摆在摆动时,具有保持方向不变”的特点。这个环节,原教材中有,并且还有相关实验记录表,要求安排学生分组实验,从底盘“未转动、转动90度后、转动180度后、转动360度后”观察摆的摆动方向来得出实验结论。在今天的课堂上,我将这个分组实验简化掉了。而是增加了“探究摆的摆动痕迹变化”这一环节。让学生在中空的摆锤里加入沙子,继续探究在底盘不转和转动后,摆锤在底盘留下的沙子痕迹的变化。让学生经历“不管底盘是否转动,摆能保持摆动方向不变”到“底盘不转与转,摆的摆动痕迹(沙子的痕迹)会发生偏转”,以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摆的摆动痕迹(即沙子的痕迹)”发生偏转,是因为底盘转动引起的。在学生的思维达到这个点的基础上,再引出“傅科摆”,学生就能自然地接受和理解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地球在自转。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地球在自转,理解傅科摆的原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复习引入
预计用时1分钟
请学生说说摆的特点,复习前一单元的内容。
(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得越慢……)
活动2【讲授】二、继续探究摆的特点:
预计用时10分钟
1.要求:(教师切换至手机视频)
师:请大家看老师怎样让摆稳稳地摆动起来。(师讲解:用双手轻轻将摆锤拉向自己,不要超出底盘。然后,轻轻地松开双手,不要推摆锤,让摆自然下落摆动起来。仔细观察,摆是怎样摆动的。)
四人实验小组,桌子上都放有这样一个摆。摆可能离你较远,你可以站起来操作。但不要移动支架和底盘。如果需要帮助,请举手示意。开始!
2.探究:每位学生让摆自然、平稳地摆动起来。师巡视指导。
3.交流: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重点:摆是怎样摆动的? 学生:摆朝着自己来回摆动,在一条线上。)
4.过渡。师演示:你们观察地真仔细。那如果在摆稳稳地摆动时,用双手慢慢地、轻轻地转动底盘,我们又会发现些什么呢?开始!
5.再探究:学生实验,在摆摆动时,转动底盘,仔细观察。师巡视指导。
6.交流: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底盘转动后,摆是怎样摆的?方向变了吗?)摆仍然是朝着自己来回摆动的。
7.小结:哦。这个摆真有意思。底盘不动,他来回在一条线上摆动;底盘转动,他还是按原来的方向来回摆动。那你能不能说说看,摆在摆动时(板书),有什么特点?
不管底盘转还不转,摆在摆动时,始终能保持摆动方向(不变)。(师板书)学生齐读。
8.过渡:你们真厉害,勤于思考,善于观察,俨然一位位小科学家。
看着你们研究地很起劲。老师也想来挑战一下。(电脑切换至手机视频)
活动3【活动】三、模拟实验,验证地球在自转。
预计用时:15分钟
1.示范。配合动作,慢速讲解:这个摆锤是空心的,底下有个小孔。我用手指将小孔堵上,在摆锤里加上细沙,盖好后盖。我用双手将摆锤拉向自己到适当的高度(不超过底盘)。当我松开住小孔的手指,沙子就会从小孔里漏出来,掉到底盘上。我轻轻松开摆锤后,摆会自然下落摆动起来。大家预测一下,底盘上留下的沙子痕迹会是怎样的?
2.预测:轻轻地跟同学说说你的预测。(小科学家,你们预测的是否正确呢?请仔细看大屏幕)
3.验证1:师演示实验,纸上留下的沙子呈一条直线。
4.交流:
师:实验结果跟你们的预测一致吗?举手。谁来说说你预测地这么准确,依据是什么?(摆在摆动时,能保持摆动方向不变。)你们预测的依据,跟他一样吗?也是(指板书,让学生齐读)。
5.预测2:师:(语速要慢)这个装有沙子的摆在来——回、来——回摆动时,如果让底盘转动起来,底盘上留下的沙子痕迹又会是怎样的?请大家再大胆猜测一下。(跟同学说说你的预测)指生交流。会不会是他说的这样呢?会不会跟你自己的预测一样呢?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吧。
6.实验2:请看实验提示:(课件出示实验提示)
7.学生分组模拟实验,师巡视并拍下照片,上传到电脑。
8.交流:
(1)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家的实验结果。课件呈现学生实验的照片。(底盘沙子痕迹)
师:从大家的实验结果看,你发现:有什么相同之处?(都不是呈现同一条痕迹,每个组的底盘上,留下了许多不同的痕迹。)
(2)老师很疑惑,(指着板书,追问,语速要慢)摆在底盘不转或转动,都能保持摆动方向不变。那,我想应该留下的是同一条痕迹才是呀!(语速慢)为什么这个摆来回、来回摆动时,会留下了那么多的不同痕迹?(先停顿,让学生独立思考。估计有学生会举手)
(3)小组讨论:为什么会留下了不同痕迹?跟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4)交流:为什么会留下了不同痕迹?
学生解释:因为摆第一次摆动时,留下了一条直线;摆回来时,沙子落下,底盘已经转动了,沙子就落在了新的地方,留下了不同的痕迹。当摆再摆出去时,底盘又转动了,沙子又落在了新的地方。所以,底盘上会留下许多不同的痕迹。
师强调(语速要慢):也就是说,正因为底盘转动,才使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摆留下的许多不同的痕迹,你们同意吗?
(5)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这个实验,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的这样。(切换手机视频)请学生上台帮忙转动底盘。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我让摆摆慢些(师用手移动摆)。
师:这下看得更清楚了,摆还是按原来的摆动方向,但沙子落下时因为底盘转动了位置,所以留下了新的痕迹。沙子留下不同的痕迹,是底盘转动引起的。
(6)小结:小科学家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又明白了(板书)因为摆能保持摆动方向不变。所以,当底盘不动时,摆会留下同一条痕迹。当底盘转动时,摆会留下不同的痕迹。【板书:同一痕迹;不同痕迹】
9推理:
师:那请在座的小科学家们再思考一下,(语速要慢)现在,老师打算找根长长的摆绳,从天花板上挂下来,让这个装有足够多沙子的摆自然摆动起来。摆出去时,地面上沙子的痕迹会是怎样的?摆过来时,沙子的痕迹会是怎样的?来回摆动10分钟后,地面上沙子痕迹会是怎样的?30分钟后呢?1小时后呢,2小时后呢?到了明天上午呢?来回摆动一天呢?
10.引导学生思考:摆会留下不同的沙子痕迹。(因为地球在自转)
如果回答很多痕迹,追问理由;如果没有回答,跳转到傅科的资料
11.师:你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可以用这个摆来证明地球在自转?是的。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可以在这坐上一晚,看看这个摆摆动时,留下的沙子是不是真的会留下许多痕迹。(板书:证明地球在自转)
12.过渡:课堂短短的40分钟,没办法让我们继续这个实验了。早在160多年前,法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傅科,已经为我们做了这样的实验。(图片)
活动4【讲授】四、傅科摆
预计用时:10分钟
1.介绍傅科。
2.傅科摆(视频2):
人们看到刻度盘所指示的方向在慢慢地发生“偏转”。根据前面我们的实验,傅科实验的摆与地面刻度盘指示方向的“偏转”,是什么引起的?因此,傅科的实验也就向人们有力地证明了什么?(掌声送给伟大的科学家傅科)
3.也正像前面同学说的,我们今天课堂上的这个摆,也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掌声!!
小科学家们,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回家将这个实验做给爸爸妈妈们看,让他们也见证一下地球在自转,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成果。
4.展示北京天文馆等傅科摆资料,理解傅科摆是一个可重复验证的实验。
师:同学们,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已被世界公认。现在,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傅科摆,主要是在大学、科学馆和天文馆里面。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北京天文馆、中国科技馆等。
5.展示太空拍摄的地球自转的视频资料。
师:在傅科向人们证明地球在自转后100年,也就在1957年,人类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让人们直接观测到了地球运动现象。这是国际空间站在太空的不同角度、不同时段拍摄到的地球自转的影像。从影像中,我们能看到,地球自转速度是很快的,每秒达到465米。
6.师:同学们,(课件呈现)1543年哥白尼提出“地球在自转”这个猜想,人们都表示怀疑,哥白尼也找不到有力地证据来证明;1851年傅科用摆的实验证明地球自转,这之间经过了300多年。1957年,人类利用航天探测器直接观测到地球自转,又经过了100多年。到今天,又走过了58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从没有停止过探究世界的脚步。过去没有,现在,仍在继续……让我们为科学家们坚持不懈、勇敢探索的科学精神鼓掌。
今天,我们也要将掌声送给自己。因为,我们也跟科学家们一样,勤于思考,勇于探究。
活动5【导入】五、课堂小结
预计用时:2分钟
师:小科学家们,从我们上课开始到现在,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地球已经转过了10度(大约1116000米),相当于我们学校操场的4464圈的距离。地球转的可真快啊!
1.这节课也将要结束了,说说今天的研究,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如果以后有人问你地球在自转吗?你会怎样给他证明呢?
2.你还有什么疑惑?
3.对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我们可以排除哪些?保留哪些?
活动6【作业】六、作业
预计用时:2分钟
1.作业本作业;
2.课外继续寻找可以证明地球自转的证据;
课件15张PPT。证明地球在自转1. 装沙前,先用手指将小孔堵上。2. 摆动前,松开手指,沙子能漏下来了,
再松手让摆自然摆动,不要推。3. 摆摆动后,再慢-慢-地转动底盘。
碰到支架,要堵住小孔,重新开始。4. 时间允许,可再次重复实验。实 验 提 示5. 实验结束后,整理好材料,沙子倒回纸杯。傅科(1819年——1868年)
法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 实验时,人们亲眼看到摆每振动一次(16.5秒),摆尖与刻度盘刻度线偏移了约3毫米,一小时偏转11度20分。 这一实验后来在巴黎天文台重做,结论相同。之后,又在不同地点进行实验,结果都相同,摆摆动方向会与刻度盘指示方向发生偏转。傅科摆实验是地球自转的最好证明。傅科摆
北京天文馆中国科技馆1957年,人类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让人们直接观测到了地球运动。国际空间站从太空实拍地球运动1957年,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543年,哥白尼提出“地球在自转”的猜想1851年,傅科用摆的实验证明地球自转300多年100多年2015年5月28日58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从没有停止过探知世界的脚步。现在,仍在继续……过去没有!从我们上课开始到现在,
地球在我们不知不觉中,
已经转过了10度,
大约1116000米!
相当于你们操场4464圈的距离!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课外拓展:
1.继续摆的实验,进行长时探究;
2.继续寻找地球自转的其他证据;判断题:1.哥白尼提出地球在自转的观点后,人们立即接受了这个观点。( )2.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3.哥白尼的“日心说”发表300年后,人们用实验证实了地球在自转。( )4.随着时间的推移,傅科摆的摆动方向会偏离刻度盘的指示方向。( )5.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已被世界公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