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4 14:4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欢迎走进历史课堂
学习目标
1
2
3
通过解读史料、阅读教材、观看视频,分析国共合作的原因,说出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召开的史实,总结会议的意义;知道并讲述黄埔军校的建立。(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解读历史档案、阅读课本,结合北伐的目的、对象、主要战役、成果等史实,对同学讲述北伐基本过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家国情怀)
壹·志同道合为革命——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原因: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共产党
1、中共心仪的合作对象是?
材料一: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911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战争、1917年护法运动、1920-1922年二次护法等领导革命屡遭失败,使孙中山痛切认识到依靠军阀打军阀是没有出路。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补充新鲜血液。
国民党
2、国民党认可的合作对象是?
材料二:孙中山明确地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孙中山就是将共产党人作为救活垂危病人的新鲜血液,而将之输入国民党这一肌体中去的。 ——《宋庆龄选集》
共产党
国民党
壹·志同道合为革命——国共合作的实现
时间
1923年6月12日到20日
内容
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合作形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③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中共三大会议
国共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工人
农民
小资
民族
资产
2.中共三大的召开:
壹·志同道合为革命——国共合作的实现
3.开始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
时间地点
中共代表
内容
意义
1924年1月 广州
李大钊 林伯渠
毛泽东 瞿秋白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国民党一大 会议会场
出席会议部分人员签名录
壹·志同道合为革命——国共合作的实现
4.新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目标) 三大政策
(方法手段)
民族主义 推翻清王朝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强调反帝反封建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更广泛的民主
维护工农的利益
反帝反封建的一致性
壹·志同道合为革命——国共合作的实现
5.成果——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 全称
时间
地点
领导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军校总理:孙中山
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孙中山
周恩来
蒋介石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革命者来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壹·志同道合为革命——国共合作的实现
5.成果——黄埔军校:
孙中山总理检阅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黄埔军校的的创办起了哪些作用?
(国)张灵甫
(国)薛岳
(国)白崇禧
(国)胡宗南
(共)陈赓
(共)徐向前
(共)叶剑英
(共)林彪
黄埔军校毕业的国共名将代表
材料:“统计自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黄埔军校共招收6期学员,共计2万多人。”
——黄修荣:《国民革命史》
壹·志同道合为革命——国共合作的实现
6.孙中山逝世: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享年59岁。
离粤北上前,孙中山最后一次视察黄埔军校,临行前对蒋介石说:“若二三年前,余即不能死;今有学生诸君,可完成余未竟之志,则余可以死矣!”
1925年7月1日,第一届国民政府在广州宣告成立,汪精卫为主席。
1926年 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贰·同仇敌忾共北伐——国共合作的高潮
1.概念释义:
指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国民大革命运动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农民运动、工人起义和北伐战争等,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高潮事件。
国民革命的定义
国民革命
贰·同仇敌忾共北伐——国共合作的高潮
2.北伐目标:
直系军阀——吴佩孚
控制范围:湖南、湖北、河南
兵力:总计约有20万
直系军阀——孙传芳
控制范围:江西、闽浙地区
兵力:总计约有20万
奉系军阀——张作霖
控制范围:东三省、浙江、华北等地方
兵力:总计约有30万
目标: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贰·同仇敌忾共北伐——国共合作的高潮
3.北伐过程:
北伐战争概况 时间
目的
斗争对象
总司令
初期战场
重要战役
英雄部队
北伐结果
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
1926—1927年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蒋介石
湖南、湖北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广州国民政府
兵力20万
孙传芳
吴佩孚
兵力20万
张作霖
兵力35万
约10万
蒋介石
叶挺
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贰·同仇敌忾共北伐——国共合作的高潮
4.北伐结果:
珠江流域
长江流域
吴佩孚、孙传芳被击溃,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被推翻,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贰·同仇敌忾共北伐——国共合作的高潮
材料一: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发动了1924~1927年的革命。……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这是两党结成了统一战线的结果。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根据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北伐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首先以主力指向湖南、湖北战场……再集中兵力转向东南各省……最后进入长江以北地区……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 “我们为什么能够建立这样的伟大战功呢?主要的—个原因,就是因为独立团是共产党的军队,因为有了共产党,我们才能成为铁甲。”
——《叶挺传》
材料六: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总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的打击;农会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支援北伐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援助,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五:他们反动腐朽,祸国殃民,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三大派之间矛盾重重,不可能协同作战。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
将士浴血奋战,中共模范
北伐目的明确,方针正确
苏联大力援助,有力支持
北洋军阀丧失民心且各自为战
北伐出师有名,人民支持
知识拓展:
结合材料,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贰·同仇敌忾共北伐——国共合作的高潮
4.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
工人运动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一次壮举,是北伐战争时期工人运动发展的最高峰。在党的领导下最早由民众在大城市建立起来的革命政权。
农民运动
1924年7月,在广州沙面租界爆发数千名工人参加的政治大罢工。1925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
在广东,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了3000人的运输队、宣传队、卫生队随军北上,广东韶关等地的农民也积极支援北伐军。
贰·同仇敌忾共北伐——国共合作的高潮
北伐胜利引起内外反动势力恐惧,英、日、美等帝国主义除继续支持北洋军阀残余势力,进行直接武装干涉外,还分化破坏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暗中拉拢蒋介石作为它们新代理人。蒋介石为谋求外国“援助”以实现其军事独裁统治,亦密谋和帝国主义勾结。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
农 民
土豪劣绅
贪官污吏
铲除贪官污吏土豪劣绅
工农革命运动触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北伐战争触动了帝国主义利益
5.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
叁·兄弟阋墙革命败——国共合作的破裂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上海街头悬挂被杀害者的头颅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国共合作开始破裂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汪精卫
国民党右派又称国民党反动派,以蒋介石为代表。以反对孙中山三大政策,同列强合作,以达到反革命目的、反共目的。
在国民党的残暴统治下,大批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工农群众和其他革命者、民主人士被杀害。从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有33万多人被杀。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叁·兄弟阋墙革命败——国共合作的破裂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蒋介石代表了谁的利益?国民党右派为什么叛变?
北伐的胜利引起内外反动势力的恐惧,英、日、美等帝国主义除继续支持北洋军阀残余势力,进行直接的武装干涉之外,还分化破坏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暗中拉拢蒋介石作为它们新的代理人。蒋介石为谋求外国的“援助”以实现其军事独裁的统治,亦密谋和帝国主义勾结。在帝国主义、大资产阶级和流氓头目的支持下,蒋介石悍然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中国抗日战争史 上》
北伐战争和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严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三者形成了反革命力量,支持国民党右派破坏革命;
共产党力量的壮大引起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的不满,欲排挤共产党以实现军事独裁。
蒋介石成为帝国主义在华新的代理人
叁·兄弟阋墙革命败——国共合作的破裂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1)时间
(2)人物
(3)地点
(4)性质
1927年4月
蒋介石
南京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南京国民政府旧址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仪式
宁汉合流,国民政府建都南京
宁汉合流,国民政府建都南京
叁·兄弟阋墙革命败——国共合作的破裂
3.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奉系军阀张作霖
国民政府及其盟友
①1928年4月,蒋介石继续北伐。
②1928年6月,北伐攻占北京。
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
张作霖退回东北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南京国民政府
③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
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
至此,北洋军阀政府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皇姑屯事件
6月4日凌晨,当张作霖的列车经过沈阳附近的皇姑屯时,被日军埋伏的炸弹炸毁,张作霖伤重不治。
叁·兄弟阋墙革命败——国共合作的破裂
北伐的目的是打到北洋军阀,统一中国。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只不过是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失败原因:
客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主观:共产党缺乏革命经验。
教训:
使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合,民族兴,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等。
启示:
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1.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从“二七惨案”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基于这一认识,中国共产党(  )
A.积极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
B.掀起了工人运动的高潮
C.广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1926年成立的广州工会号召广州各行各业的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加强团结。广州工会自成立后迅速发展,同年10月,下属工会发展到206个,会员19373人。由此可知(  )
A.列强的侵略受到遏制
B.中国共产党掌握革命领导权
C.国民大革命发展深入
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A
C
课堂训练
3.“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与农工政策,行之于1925年至1927年之第一次大革命而有效,国共两党合作之时期,亦即国民党最革命之时期……”这段话中“国共两党合作时期”的最大成果是(  )
A.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D.建立了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4.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运动,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召开 B.黄埔军校建立
C.遵义会议 D.国民党一大召开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