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10课。
5.难度系数:0.75。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2年9月,考古学家在湖北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一具距今10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被命名为“郧县人”3号,这是迄今所见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据此考古发现可知( )
A.郧县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 B.郧县人和山顶洞人都属于直立人
C.郧县人是欧亚内陆最早的古人类 D.为探讨古人类演化提供重要信息
2.西安半坡遗址的房屋、窖穴、墓葬中发现了很多粟的遗存。在其中一个深不足1米,底径约1米的窖穴内有粟粒朽灰堆积,专家推测其为储粮窖。据此可知,半坡先民( )
A.掌握人工取火技术 B.处于打制石器时代
C.过着农耕定居生活 D.依靠食物采集为生
3.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河南永城王庄遗址入围,该遗址主要是大汶口中期文化遗存,填补了自大汶口文化发现以来大部分是晚期遗存的空白。该遗址的发现说明( )
A.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样性 B.考古发现丰富史学研究
C.古代手工制造业领先世界 D.中国考古成就领先世界
4.下表是陶寺墓葬(752座)等级分类统计表。据此可知,陶寺遗址所代表的文明( )
墓者身份 “王”者 贵族 平民富有者 平民
数量(座) 6 161 31 554
百分比(%) 0.8 21.4 4.1 73.7
A.已经具备成熟国家形态 B.社会组织能力比较强
C.形成完备社会管理体系 D.已出现复杂阶级分化
5.“国家”这个词是表示地缘关系的“国”与表示血缘关系的“家”的合成。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6.二里头遗址是一座沉睡千年的神秘古城,被誉为“最早的中国”。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该遗址反映出( )
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D.商朝时期手工业非常发达
7.《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连纣王之子也有分封。据此可知,西周分封( )
A.优先考虑血缘宗亲 B.重视笼络先代权贵
C.确立贵族世袭特权 D.促进西周长治久安
8.英语中将 country、nation 两词翻译为国、民族,没有 family 的概念。而在中国人特有的观念里,两词都与国家对译,汉语里国和家相连接,只是一大一小而已。这反映中国( )
A.汉文化推进英语发展 B.汉语文化相对抽象难理解
C.政治关系优于亲缘关系 D.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
9.如图是甲骨文“男”字的构形及释文。据此推测,古代“男”字的出现可能源于( )
(田地);(“耒”的象形。耒:翻土工具)
A.劳动生产 B.分封制度 C.兼并战争 D.祭祀礼仪
10.春秋时期,楚国往往把兼并得来的小国改建为县,也常把边地防守重镇改建为县。春秋末年以后,晋国又在比较荒凉的边地设郡,由此可见( )
A.春秋时期郡县体制不适应时代需求 B.郡县的出现与加强边防有关
C.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确立郡县制 D.楚国率先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11.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的多民族国家。这表明( )
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B.百家争鸣繁荣局面出现
C.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消除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
12.下表为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实行的变法。表中措施( )
诸侯国 名称 部分措施
魏国 李悝变法 “食有劳而禄有功”,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
楚国 吴起变法 “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
秦国 商鞅变法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不能享受公族特权
A.维护了周朝分封制度 B.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
C.瓦解了封建社会秩序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3.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不能养活百官。于是有专门知识、技术的士和百工流散到民间,有的著书,有的招徒,有的讲学。这种情况的出现( )
A.巩固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B.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加剧
C.加快了铁犁牛耕的出现 D.扩大了文化传播的范围
14.“治大国若烹小鲜”“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从此内容来看,这些话最可能出自( )
A.《论语》 B.《道德经》 C.《墨子》 D.《韩非子》
15.朱熹这样评价他:“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为万世师表,道贯古今。“他”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16.《管子·法法》载:“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据此可知,当时重视法令目的是( )
A.解放思想 B.巩固统治 C.发展经济 D.强兵争霸
17.提出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诊断疾病的济南籍名医是( )
A.扁鹊 B.黄帝 C.炎帝 D.屈原
18.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19.2024年5月,四川三星堆文物在呼和浩特市博物馆展出,它既有与中原夏商王朝类似的青铜器和玉器,又有独具古蜀特性的金杖、青铜人像、面具等。这体现出中华文明的( )
A.地域文化特征B.草原文明基因 C.外来文化元素 D.农耕文明内涵
20.下列文学作品,采用“楚辞”体创作的是( )
A.《离骚》 B.《诗经》 C.《论语》 D.《孟子》
21.有学者在谈及秦统一的原因时指出:“在秦人的价值评价中,没有给道德伦理留下位置……所以人们关心的是生产、作战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而不注意仁义之兴废、礼乐之盛衰以及道德之完善。”该学者意在强调( )
A.秦人汲取了法家强权的思想 B.功利主义价值观念推动秦的统一
C.秦朝的国家组织力较为强大 D.耕战思想利于强化专制集权统治
22.就上古而言,第一次超越是殷周变革,实现了封建制的天下一统。第二次是周秦变革,实现了郡县制的天下统一。后者胜过前者之处,在于()
A.建立封建社会 B.升顶君主权力 C.巩固民族国家 D.强化中央集权
23.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下令兴修沟通湘水与漓水的运河——灵渠。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服务统一岭南的需要 B.推进中原农耕技术向南传播
C.贯通南北交通的驰道 D.振兴桂林和象郡的经济文化
24.以下措施中与秦朝灭亡直接相关的是( )
①赋税沉重②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③法律严苛④大规模地征调民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当时,统治者向谁领导的起义军投降()
A.蒙恬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5分)
26.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图1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图2 春秋末期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6分)
(3)材料三这些学派“互相辩论”的目的是什么?“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4)材料三局面的形成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
27.历史地图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周秦间历史变迁的信息。(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历史变迁的历史意义。(4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材料二①《史记·十二本纪·周本纪》中记载:“二月甲子昧爽,武王……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
②国宝档案
时期:西周(距今约3000年前)
出土地点:1976年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出土
馆藏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品介绍:器物腹部以饕餮纹为主,圈足部位装饰有夔龙纹。腹内底部铸有铭文三十余字,记录了武王伐纣一事,专家们通过铭文“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推测出武王伐纣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也因此,利簋被称为“镇国之宝”。
材料三就世界史范围而言,中华民族是唯一有着“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史”的民族。不同时期、不同族属建立的不同王朝有着共同的“国家认同”。经考古发现的国家都城、帝王陵墓、礼器、文字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物化载体,它们……维系着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
——摘编自刘庆柱《不断裂的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中的文物均属于哪一种史料类型 分析材料二中①②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在进行历史研究时的关系。(3分)
(2)材料一、二中的文物均构建了哪一共同形象 据此可以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有何突出特征 (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 汉字能够“维系着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主要得益于秦始皇采取的哪一重大举措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我国考古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3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郧县人”3号是迄今所见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这一发现为探讨古人类演化提供重要信息,D项正确;元谋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排除A项;山顶洞人不是直立人,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说明郧县人是欧亚内陆最早的古人类,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解析】根据材料“西安半坡遗址的房屋、窖穴、墓葬中发现了很多粟的遗存。在其中一个深不足1米,底径约1米的窖穴内有粟粒朽灰堆积,专家推测其为储粮窖”可知,半坡人已经会种植粟,也就是出现了原始农业。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居住的场所就可以固定在耕种区域的附近了,C项正确;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就已经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且材料中没有涉及半坡先民用火情况,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非打制石器,且材料中没有涉及使用工具情况,排除B项;材料主旨反映半坡先民过着农耕定居生活,粟的遗存并不能推导出半坡先民依靠食物采集为生,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解析】根据材料“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河南永城王庄遗址入围,该遗址主要是大汶口中期文化遗存,填补了自大汶口文化发现以来大部分是晚期遗存的空白。”可知,新的考古发现进一步填补了史学的空白,丰富了史学研究,B项正确;材料主要介绍了“河南永城王庄遗址填补了自大汶口文化发现以来大部分是晚期遗存的空白。”,没有体现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排除A项;没有对比信息,无法得出古代手工制造业领先于世界的结论,排除C项;“中国考古成就领先于世界”无法从国内考古发现中得出,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王’者”“贵族”“平民富有者”“平民”和所学知识可知,陶寺遗址内有多处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墓中随葬器物丰富,表明墓主人的尊贵身份。很多小型墓没有任何随葬品,有的贵族墓地还发现用人殉葬的现象,说明当时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地位差异显著,阶级分化严重,D项正确。表格信息反映陶寺遗址已出现复杂阶级分化,未体现具备成熟国家形态,排除A项;表格信息反映陶寺遗址已出现复杂阶级分化,未反映社会组织能力比较强,排除B项;表格信息反映陶寺遗址已出现复杂阶级分化,与完备的社会管理体系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阶级分化愈加严重,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A项正确;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公天下的表现,排除B项;分封制是中国古代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排除C项;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地方行政制度,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A
【解析】根据材料“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和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出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A项正确;二里头遗址是夏都城与商朝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二里头遗址和其他遗址的对比,无法得知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排除C项;二里头遗址是夏都城与商朝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解析】根据材料“‘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连纣王之子也有分封”可以说明,西周建立初期,为了巩固统治,非常重视笼络先代贵族,B项正确;西周建立者,与神农之后、黄帝之后、帝尧之后并无直接血缘关系,排除A项;夏启继位就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排除C项;分封制下,诸侯有较强的独立性,到西周末期诸侯势力开始崛起,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出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因此促进西周长治久安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解析】根据材料“在中国人的观念里,‘country’和‘nation’两词都与“国家”对译,而汉语中的‘国’和‘家’是紧密相连的。”这反映了在中国文化中,亲缘关系(代表“家”)和政治关系(代表“国”)是紧密结合的,这种结合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中,如家族制度、宗法制度、君臣关系等,D项正确;题目中主要强调的是中国人对“国”和“家”的观念,以及与英语翻译的差异,并没有提到汉文化对英语发展的推进作用,排除A项;虽然汉语文化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抽象性,但这并不是题目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题目更关注的是中国人将“国”和“家”相连接的观念,排除B项;题目中并没有明确比较政治关系和亲缘关系的优先级,而是强调中国人将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的特点,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解析】根据题干“田(田地)”“耒:翻土工具”和所学知识可知,体现在田地间进行耕种。因此,古代“男”字的出现可能源于劳动生产,A项正确;分封制度,即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兼并战争发生在战国时期,且题干材料没有相关战争的信息,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祭祀相关的信息,无法得出祭祀礼仪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解析】据材料“春秋时期,楚国往往把兼并得来的小国改建为县,也常把边地防守重镇改建为县。春秋末年以后,晋国又在比较荒凉的边地设郡”可知郡县的出现与加强边防有关,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郡县体制出现,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郡县体制的出现,但未涉及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解析】根据材料“春秋时期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可知,春秋时原本被中原各诸侯国视为“夷狄”的秦、楚等国,到战国时并列为中原诸侯,被视为华夏族的组成部分,说明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这一转变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渐趋强化,A项正确;百家争鸣是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涌现并互相争鸣,形成的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民族关系变化无关,排除B项;“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秦统一六国后,统一多民族国家才建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解析】根据题干“魏国 :李悝变法 ‘食有劳而禄有功’,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楚国:吴起变法 ‘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 ;秦国:商鞅变法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不能享受公族特权”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因此,表中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D项正确;维护了周朝分封制度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是各诸侯国的变法措施,分封制逐渐瓦解,排除A项;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实现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瓦解了封建社会秩序说法错误,不涉及瓦解封建社会秩序,维护的是封建社会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解析】材料中有专门知识、技术的士和百工,进行著书、招徒、讲学,发展了教育,扩大了文化传播的范围,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由于王室衰微带来了文化传播范围的扩大,体现了学在官府局面的崩解,排除A项;导致诸侯争霸加剧的因素是诸侯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非材料中的由于王室衰微导致的文化传播范围的扩大,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由于王室衰微带来了文化传播范围的扩大,与农业生产上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解析】根据材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可得出,这些话是老子的无为主张,结合所学可知,老子的代表作是《道德经》,B项正确;《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编成的语录文集,排除A项;《墨子》是墨子的代表作,排除C项;《韩非子》是法家韩非著作总集,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解析】根据材料“‘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为万世师表,道贯古今”并结合所学可知,仲尼是孔子的字,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孔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B项正确;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与“万世师表”无关,排除A项;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提倡兼爱、非攻,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C项;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解析】根据题干“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意思是,不遵循法律法规办事情,那么办事情就没有规律可循;不依从法律,政令就行不通,说明当时重视法令目的是使做事有规律可循,政令依从法律,可上下畅通,这样有利于巩固统治,B项正确;题干主旨是强调重视法令有利于巩固统治,其目的不是为了解放思想,排除A项;发展经济需要采取经济措施,与题干重视法令无明显直接关系,排除C项;题干法令不是军队法令,没有与强兵争霸有关的内容,不能说明其目的是强兵争霸,排除D项。故选B项。
17.A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已经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所沿用,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项。
18.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A项正确;小篆是秦朝通行全国的文字,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三国钟繇独创楷书书法,BCD都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19.A
【解析】根据题干“2024年5月,四川三星堆文物在呼和浩特市博物馆展出,它既有与中原夏商王朝类似的青铜器和玉器,又有独具古蜀特性的金杖、青铜人像、面具等”可知,四川三星堆文物既有与中原夏商王朝类似的青铜器和玉器,又有独具古蜀特性的金杖、青铜人像、面具等”,说明这些文物既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又展现了古蜀文化的独特性,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华文明在不同地域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特征,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四川三星堆文物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又有古蜀文化的独特性,无法体现草原文明的特点,排除B项;三星堆文物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题干材料并无法表明三星堆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排除C项;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20.A
【解析】根据“‘楚辞’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属于楚辞风格,A项正确。故选A。
21.B
【解析】根据题干“在秦人的价值评价中……所以人们关心的是生产、作战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厉害,而不注意仁义之兴废、礼乐之盛衰以及道德之完善”分析可知,秦国更加注重现实的生产以及与兼并战争相关的事物,忽视仁义道德等现实之外的东西,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念推动秦的统一,B项正确;秦国推行法家的治国思想,但并不能说明秦人都汲取了法家的强权思想,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到秦朝的国家组织力量较为强大,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了秦人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并未提及耕战思想对专制集权统治的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2.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西周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中央和地方关系松散,春秋时期,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瓦解。秦实现统一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在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里、亭等基层组织,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利,故后者胜过前者之处在于强化中央集权,D项正确;题干主旨是强调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没有涉及社会制度变化,排除A项;不管是殷周还是周秦,君主权力都是至高无上的,排除B项;殷周变革和周秦变革都有巩固民族国家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23.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在统一东南、岭南地区的时候,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A项正确;推进中原农耕技术向南传播,对应江南地区的开发,与灵渠开凿联系不大,排除B项;灵渠的开凿是贯通南北水运交通,驰道是陆路,排除C项;灵渠的开凿旨在征服岭南地区,与振兴桂林和象郡的经济文化没有直接联系,而且桂林和象郡是在统一岭南后设立的郡,排除D项。故选A项。
24.B
【解析】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是因为实行暴政。①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③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④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如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①③④正确,B项正确;②是西周灭亡的原因之一,②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25.D
【解析】根据所学,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当时,统治者向刘邦投降,最后刘邦建立了汉朝,D项正确;蒙恬是秦朝大将,排除A项;吴广是秦末起义的领导者之一,最后被杀,排除B项;项羽最后败给刘邦,当时秦朝统治者并没有向项羽投降,排除C项。故选D项。
26.(1)铁制农具的使用、牛耕的使用;(1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私田的不断增多,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2分)
(2)诸侯争霸战争使强国吞并了一些弱小的国家;(2分)评述:消极性: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积极性:诸侯国不断减少,有助于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4分)
(3)目的:如何才能有效的治理国家,维护和巩固统治;(1分)思想文化方面。(2分)
(4)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2分)
【解析】(1)新现象:据图1“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及图2“春秋末期穿有鼻环的牛尊”可知,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使用铁犁牛耕。
影响:据所学可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私田的不断增多,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
(2)直接原因:据材料“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断,使强国吞并了一些弱小的国家。
评述:据所学可知,评述可从消极性和积极性两方面回答。消极性:诸侯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积极性:据材料“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并结合所学可知,诸侯国不断减少,有助于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3)目的: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围绕如何才能有效的治理国家,维护和巩固统治,这些学派“互相辩论”。
方面:据所学可知,“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
(4)据所学可知,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27.【答案】(1)信息:①地方管理制度,从西周分封制到秦朝的郡县制。②疆域:西周的封国多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秦朝的郡南北分布广泛。③首都从镐京到咸阳。(6分)
(2)历史作用:①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②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③有利于民族交融;④促进了经济社会交流发展;⑤传播了华夏文明。(4分,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1)信息:根据图一、图二所给提示信息可知,①地方管理制度,从西周分封制到秦朝的郡县制。②疆域:西周的封国多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秦朝的郡南北分布广泛。③首都从镐京到咸阳。
(2)历史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秦间历史变迁在政治方面起的作用是,确立起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巩固政权,社会的稳定;在经济方面起的作用是扩大统治范围,促进不同区域间经济的发展与交流。此外,这些历史变迁实质体现了秦朝统一了全国,建立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利于民族交融,也有助于传播华夏文明。
28.(1)类型:实物资料。(1分)
关系: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都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事实,两者相互印证。(2分)
(2)形象:龙。(1分)
特征:连续性、多元一体。(2分)
(3)文字:甲骨文。(1分)
措施:统一文字。(1分)
(4)价值: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3分)
【解析】(1)史料类型:根据材料“内蒙古红山文化玉龙”“利簋”等文物都属于实物资料。
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史记·十二本纪·周本纪》属于文献资料,利簋属于实物资料,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都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事实,两者相互印证。
(2)形象:根据材料“内蒙古红山文化玉龙”“圈足部位装饰有夔龙纹”分析可知材料一、二中的文物均构建了龙的形象。
特征: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内蒙古、安徽、浙江、四川都有龙形文物出土,它们形象各不相同,但都构建了龙的形象,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新石器时代已经产生龙形文物,西周时期也有龙形图案,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连续性的特征。
(3)文字:结合所学知识,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价值: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从文化自信角度作答,如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