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刷题】中考物理 专题02 光现象(原卷版+解析版)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必刷题】中考物理 专题02 光现象(原卷版+解析版)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05 13:07:1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好题汇编】5年(2020-2024)中考2年模拟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四川版)
专题02 光现象
1. (2024四川南充)川北皮影,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项具有丰富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用灯光将受皮影的操纵者(拦门匠)操作的人物或物件表演的影投射到屏幕上,如图甲。图①②③④现象中与川北皮影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①图:海市蜃楼 B. ②图:南充清辉阁倒影
C. ③图:手影游戏 D. ④图: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的“鱼”的下方
【答案】C
【解析】皮影戏是光源发出光射到不透明的道具上,在其背后形成的影子落到屏幕上形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手影游戏是光源发出的光射到不透明的手上,形成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由于水中的鱼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所以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的“鱼”的下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2024四川眉山)周六,小龙同学又开始了他的家庭实验:他在桌面上放一个空碗,碗内底部放一枚硬币,让弟弟看过去,没有看见硬币如图甲;弟弟保持不动,小龙慢慢往碗中倒水,弟弟突然看见碗中出现了一枚“硬币”如图乙。对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看见硬币,说明硬币是光源
B. 没有看见硬币,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C. 看见“硬币”,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 看见硬币,表明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答案】B
【解析】A.看见硬币,说明硬币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硬币本身不会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倒水前眼睛刚好能看不见硬币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碗挡住了光线,故B正确;
C.慢慢往碗内倒水时,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沿直线看去,看到的是硬币的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故C错误;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真空,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故D错误。
故选B。
3. (2024四川广元)一只小蜜蜂悬停在平静的湖面上方,它向下看,看到下方有一个与自己相同的“同伴”,于是它飞向湖面迎接“同伴”,在此过程中(  )
A. “同伴”向它迎来 B. “同伴”离它而去 C. “同伴”逐渐变小 D. “同伴”真实存在
【答案】A
【解析】当一只小蜜蜂悬停在平静的湖面上方时,湖面就相当于一个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的距离,所成的像是虚像。当小蜜蜂飞向湖面迎接“同伴”时,物距变小,像距也跟着变小,但像的大小不变。所以在此过程中,“同伴”向它迎来,大小不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2024四川广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会利用磨光的铜镜来观察自己的像。下列现象与铜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水膜中的像 B. 水中的倒影
C. 手影游戏 D. 天空中的彩虹
【答案】B
【解析】铜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A.水膜中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手影游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2024四川泸州)下列泸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所描述光现象的原理,与“潭清疑水浅”所描述光现象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甲图中“龙脑桥”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
B. 乙图中“报恩塔”在阳光下看起来呈白色
C. 丙图中“尧坝镇古建筑群”夜晚出现笔直光柱
D. 丁图中在“春秋祠”喝水,透过水杯看到“变形”的手指
【答案】D
【解析】“潭清疑水浅”是因为潭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人逆着折射后的光线看到的是潭底的虚像,像的位置比潭底的实际位置浅。
A.甲图中“龙脑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报恩塔”在阳光下看起来呈白色是因为它反射所有色光,故B不符合题意;
C.丙图中“尧坝镇古建筑群”夜晚出现的笔直光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丁图中在“春秋祠”喝水,透过水杯看到“变形”的手指属于凸透镜成像,水杯和水起到了凸透镜的作用,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 (2024四川成都)“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的诗句描绘了成都草堂门前浣花溪秀丽的景色(意境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能从各个方向看见黄鹂,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B. 看到溪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C. 阳光下的溪水波光,是水面对光的反射现象
D. 目送白鹭高飞远去的过程中,眼睛的晶状体变厚
【答案】D
【解析】A.能从各个方向看见黄鹂,是由于黄鹂的表面比较粗糙,光射到黄鹂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因此这就导致了我们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浅。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面相当于平面镜,阳光下的溪水波光,是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的缘故,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目送白鹭高飞远去的过程中,物距变大,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此时像距应变小,但由于像距(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不变,此时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度来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可知焦距应变大,故晶状体变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 (2024四川成都)夜幕降临,横跨成都锦江两岸的安顺廊桥灯火璀璨,桨声灯影里,夜色让人陶然而醉,正所谓“锦江灯月遥相近,烟火市井三千年”。如图,水中“灯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若锦江水面上涨,水中“灯影”到水面的距离变________。
【答案】 反射 小
【解析】水中“灯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因为光照射到水面上发生光的反射形成的。
若锦江水面上涨,则灯距离水面的距离减小,即物距减小,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距等于物距,所以像距变小,故水中“灯影”到水面的距离变小。
8. (2024四川广元)“追梦”学习小组的同学用激光笔发出一束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景如图,图中AO为入射光线,________为折射光线;保持入射点O不动,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旋转入射光线AO至图中虚线DO位置,反射角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OC 变小
【解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路径会发生偏折,则图中AO为入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
保持入射点O不动,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旋转入射光线AO至图中虚线DO位置,入射角变小,则反射角也变小。
9. (2024四川成都)如图甲,小孟利用一面小镜子隔墙看到院里的小猫要偷吃鱼。如图乙所示,AO表示来自小猫的入射光线,O点为入射点,B点为小孟眼睛所在位置。请在图乙中完成作图:①画出反射光线OB;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镜面。(镜面用表示,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由于人眼看到的光是从入射点反射过来的,所以连接OB为反射光线,由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做∠AOB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由于法线垂直于镜面,所以过O点做法线的垂线,即为镜面。
10. (2024四川泸州)如图甲是随嫦娥六号一起发射的角反射器的示意图,其三个反射面相互垂直,其中两个反射面如图乙所示,一束光只在这两个反射面发生了反射,请在图乙中画出这束光反射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先过第一次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到达第二个反射面,同理先作法线,再作反射光线,注意第二次反射的反射光线与第一次反射的入射光线平行。
11. (2024四川南充)2023年9月17日,我国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启用,它是北半球巡天能力最强的光学时域望远镜,如图甲所示。一束星光入射到望远镜,经主镜反射后到达成像装置,如图乙所示,是反射光线,请画出其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大小(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先画出法线,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则反射角为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是37°,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左侧画出入射光线。
12. (2024四川广安)如图所示,请作出这束光从三棱镜斜面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光从三棱镜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3. (2023四川遂宁)阳光明媚的周末,不少市民到鹭栖湖游玩。湖畔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大树拖着长长的影子,几只白鹭从平静的湖面轻快掠过,水中的鱼儿欢快嬉戏。下列对此情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 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 看见水中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D. 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色散现象
【答案】A
【解析】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透过树叶和枝丫的间隙落在地面的实像,属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故A正确;
B.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
C.人在岸上看见水中的鱼,是光从水中的鱼处斜射到空气中的人眼处,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
D.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花瓣中含有各自色素,我们能看见鲜花是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了光的反射,故D错误。故选A。
14. (2023四川眉山)皮影戏是一种民间戏剧,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屏幕上便出现影子。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原理相同的是(  )
A. 有趣的倒影 B. 空中的彩虹
C. 古代的日晷 D. D. “弯折”的筷子
【答案】C
【解析】皮影戏原理时光沿直线传播。
A.有趣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利用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
B.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古代的日晷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故C符合题意;
D.“弯折”的筷子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 (2023四川广安)光与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艺术,摄影作品将之展现得奇妙而瑰丽。下图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奇妙的“倒影”B. 地面上的影子
C. 瑰丽的彩虹 D. 露珠下被放大的叶脉
【答案】B
【解析】A.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本质上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地面上的影子是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被障碍物阻挡后在地面形成的阴影,故B符合题意;
C.彩虹是太阳光照射到雨滴或水气上发生色散所形成的,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露珠下的叶脉被放大是光的折射现象,椭圆的露珠相对于是一个放大镜,所以能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 (2023四川内江)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晴天看见“白云水中飘动”
C. 海市蜃楼 D. 风雨过后出现彩虹
【答案】B
【解析】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平面镜成像,其本质是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风雨过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本质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 (2023四川南充)成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杯弓蛇影”,杯中的“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实像
C.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D. “一叶障目”,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答案】D
【解析】A.“杯弓蛇影”,杯中的“弓”是经过光的反射映在杯子中的倒影,故A错误;
B.“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本身不会发光,故不是光源,故C错误;
D.“一叶障目”是指用一片叶子挡在眼前就看不见东西了,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18. (2023四川自贡)小王同学在家里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沿ON折叠的硬白纸板ENF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以此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测量他发现此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50°夹角,如图所示,则(  )
A.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
B. 入射角增大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
C. 将纸板NOF向后折叠,则反射光线会消失
D. 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B
【解析】A.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50°夹角,则入射角为
90°-50°=40°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为4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90°-40°=50°
故A不符合题意;
B.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角也增大10°,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故B符合题意;
C.因为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NOF向后折叠,在纸板NOF上将看不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不会消失,故C不符合题意;
D.为了能在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光线,纸板表面比较粗糙,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 (2023四川宜宾)小强同学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并将数据依次记录在表1中。实验后他想让与地平线成60°的太阳光竖直向下照亮井底,他把平面镜按如图乙放置。对此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表1
次数 1 2 3 4 5
0° 20° 30° 40° 60°
0° 20° 30° 40° 60°
A. 图甲中表示反射角的是
B. 实验时的反射光线是绕O点逆时针转动的
C. 实验说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D. 图乙中平面镜与地平线的夹角θ为75°
【答案】CD
【解析】A.由于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由图甲可知,是入射角,故A错误;
B.由表1可知,实验时,反射角逐渐增大,即反射光线逐渐远离法线,所以反射光线是绕O点顺时针转动的,故B错误;
C.观察表1中数据发现,反射角的大小始终等于入射角的大小,所以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正确;
D.太阳光与地平线的夹角为60°,竖直向下照亮井底,则反射光线与地平线的夹角为9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5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75°,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90°-75°=15°
则镜面与地平线的夹角θ为
90°-15°=75°
故D正确。故选CD。
20. (2023四川绵阳)如图所示,是一束光从空气以一定角度射到水面某点后,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径迹。若这束光沿水中径迹从水中射到水面同一点,光路图可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反射光线仍在水中,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2023四川自贡) 一束光线与水面成锐角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α,反射角为β,折射角为γ,则(  )
A. α>β>γ B. α=β>γ C. α=β<γ D. α<β<γ
【答案】B
【解析】一束光线与水面成锐角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β=α;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γ<α,则α=β>γ。故选B。
22. (2023四川凉山州)在地球上观看日出时能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下列现象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 茂密树荫下圆形的光斑 B. 汽车后视镜中的像
C. 海市蜃楼 D. 用潜望镜看到海面上的物体
【答案】C
【解析】在地球上观看日出时能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光学原理是光的折射。
A. 茂密树荫下圆形的光斑,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 汽车后视镜中像,利用的是凸面镜扩大视野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 海市蜃楼,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符合题意;
D. 用潜望镜看到海面上的物体,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3. (2023四川达州)光的世界精彩纷呈,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C. 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水”是光的色散
D. 莲花湖湿地公园岸边的美景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答案】C
【解析】A. 根据光的知识可知: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错误;
B. 根据光知识可知: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B错误;
C. 根据文段描述可知:“虹霓”指的就是光的色散,故C正确;
D. 根据光的知识可知:莲花湖湿地公园岸边的美景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像是虚像,故D错误。故选C。
24. (2023四川广元)阳光照射下,嘉陵江畔树影婆娑、游鱼戏水。其中地面上树影间的光斑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游人看到的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答案】 直线传播 虚
【解析】地面上树影间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游人看到的水中的鱼,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
25. (2023四川绵阳)如图甲所示,塔式太阳能电站把地面上多个平面镜反射的太阳光汇聚到塔顶,从而利用太阳能发电。如图乙所示,某塔式太阳能电站的一块平面镜在塔的东边,下午某时刻,从西向东的太阳光以与水平方向成70°角射向这块平面镜,反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30°角,则反射角的度数是_________,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度数是_________。
【答案】 20° 40°
【解析】因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的度数为
又因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为法线,法线与平面镜垂直,所以由几何关系知,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度数为
26. (2023四川宜宾)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请在图中画出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眼睛B通过平面镜“看见”A点的光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在平面镜的另一侧作出点A的对称点A',即为A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像点与眼睛B点与镜面相交于一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AO、OB,则AO是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7.(2023四川广元) 如图所示。从S点向平面镜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到达光屏上的P点。请你作出此过程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作出发光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则O为入射点,沿OP画出反射光线,连接SO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28. 一束激光从空气中以图示角度射入水中,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刚好垂直。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的角度大小。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过入射点O的垂直于界面是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53°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
90°-53°=37°
光从空气斜射向某透明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则折射光线与界面之间的夹角为
90°-37°=53°
折射角为
90°-53°=37°
如图所示:
29.(2023四川广安)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里斜射入空气中,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中,在界面发生反射,由光的反射特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由于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由光的折射特点可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30.(2023四川眉山) 同学们利用图甲所示的器材(纸板F可绕翻折)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图乙中,用激光笔沿方向入射,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时,入射角大小为___________;再将纸板F绕向后折,纸板F上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反射光线,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__________;
(2)图乙中,若让另一束光线沿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沿方向射出,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
(3)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普遍规律,接下来的操作是改变______,多次实验;
(4)图丙中,保持入射光线不变,将平面镜绕入射点旋转,使入射角增大,则反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__________。
【答案】(1) 30° 没有 在同一平面内 (2)光路可逆 (3) 入射角 (4)20°
【解析】(1)图乙中,用激光笔沿方向入射,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时,入射角大小为
再将纸板F绕向后折,纸板F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上,不能显示反射光线,即此时纸板F上没有反射光线。
改变纸板F的位置,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光线从AO入射,从OB射出,图乙中,若让另一束光线沿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沿方向射出,这一现象说明光路可逆。
(3)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普遍规律,接下来的操作是改变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度,即改变入射射角,多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
(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10°,偏转的角度为20°。
31.(2023四川南充) 小科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实验中小科同学从点燃的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实验中选取同样大小的蜡烛A、B是为了_________;
(2)改进器材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
(3)完成实验后,小科同学又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板前,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在a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若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3cm,该硬币的像_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3cm”、“在原位置”或“向左移动3cm”)。
【答案】(1)用较薄的玻璃板 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 相等 (3)在原位置
【解析】(1)实验中有重影,是因为玻璃板较厚,蜡烛通过玻璃板两个面都成像了,可采用较薄的玻璃板,两个面所成的像几乎在一个位置,避免重影对实验的影响。
用A、B同样大小的蜡烛进行实验,可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B与A的像重合时,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2)由图乙知,每次记录的像距与物距的大小相等,所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3cm,硬币的位置不变,则像的位置也不变,在原位置。
32. (2022四川广元)以下对魅力广元秀丽风景中光现象的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
A. 皇泽大桥与水中倒影交相呼应,倒影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
B. 雄伟的剑门关关楼在阳光下的影子,是光的色散现象
C. 白天我们能看到广元市的标志建筑——凤凰楼,因为凤凰楼是光源
D. 看到倒垂在嘉陵江水中的树枝被“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D
【解析】A.倒影的形成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
B.雄伟的剑门关关楼在阳光下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我们能够看到凤凰楼,是因为凤凰反射了太阳光,凤凰楼本身不会发光,不属于光源,故C错误;
D.倒垂在嘉陵江水中的树枝被“折断”,是水下的树枝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时,发生偏折,属于光的折射,故D正确。
故选D。
33.(2022四川德阳)关于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是光的折射现象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光的折射现象
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是光的反射现象
D.戴近视眼镜是为了矫正视力,这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A
【解析】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正确;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平面镜成像,属光的反射,故B错误;
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近视眼镜矫正视力,属于凹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34. (2022四川广安)“一叶障日,不见泰山。”下图中与此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 影子的形成
B.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C. 渔夫叉鱼时要瞄准鱼下方才能叉到鱼
D. 光的色散
【答案】A
【解析】“一叶障日,不见泰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影子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后面形成的黑暗区域,是光照不到的地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故A符合题意;
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而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从鱼身上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所以渔夫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故C不符合题意;
D.光的色散是由于不同的光折射能力不同,使得白光分解为七种颜色光的现象,是利用了折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5.(2022四川达州)2022年4月28日,君君中午一进家门就激动地喊道:“妈妈快看,太阳好漂亮!”妈妈到阳台往天空一看,原来达州上空出现了漂亮的日晕。日晕,又叫圆虹,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它形成的原因是:在高空中有卷层云时,高空中会飘浮着无数由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成的冰晶,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会发生反射和   ,太阳光被分解成红、黄、绿、紫等多种色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
【答案】凝华;折射。
【解析】(1)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2)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就是日晕,是光的色散现象。
36. (2022四川成都)“圭表”是我国古代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根据“表”在“圭”面上形长的变化就能知道时节的更替。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改进和创新了“圭表”(如图甲),国乙是其示意图。他在“表”上方加一根架空的横梁,在“圭”面上放置一个可移动的景符(有小孔的铜片)。他利用改进后的“圭表”,精确推算出了二十四节气和一回归年天数。请根据以上资料在图乙中画出横梁通过景符的小孔在“圭”面上所成的影像,并标明两条光线的传播方向。
【答案】
【解析】光线照射到横梁上,由于光线沿直线传播,光线通过景符上的小孔,照射到“圭”面上,这是小孔成像,在“圭”上形成横梁的像。
37.(2022四川德阳)一束光AO斜射向水面上O点,产生折射和反射,请作出反射光线OB和折射光线OC的大致方向。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先过反射点(入射点)O垂直水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方向由入射点射出,然后再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38. (2022四川广元)小林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利用激光笔、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和测量工具等器材,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林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沿右侧光屏入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先不折转光屏时,法线ON左侧光屏上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再将左侧光屏沿ON向后转动,左侧光屏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平面上。
(2)小林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60°时,测得反射角大小应为___________。
【答案】 (1)同一 (2)30°
【解析】(1)先不折转光屏时,法线ON左侧光屏上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再将左侧光屏沿ON向后转动,呈现反射光线的左侧光屏和呈现入射光线的右侧光屏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左侧光屏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仍在一个平面内。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小林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60°时,此时入射角为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得,反射角大小应为30°。
39. (2021四川泸州)位于泸州国家高新区的渔子溪生态湿地公园,秉承生产、生活、生态的理念,下列涉及的物理知识判断正确的是(  )
A. 湖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
B. 戴着蓝色玻璃墨镜的游客看见湖面的荷叶是绿色的
C. 高楼在湖面所成的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 烈日当空,湖中水温要比岸边鹅卵石的温度低,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鹅卵石的小
【答案】A
【解析】A.光在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发生折射,但人总以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人看到的只是湖底的虚像,比实际的湖底要浅,故A正确;
B.蓝色玻璃只能透过蓝色光,荷叶反射的绿色光不能透过蓝色墨镜,故游客看到荷叶是黑色的,故B错误;
C.高楼在湖面的像是它在湖面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在湖面发生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湖中水温要比岸边鹅卵石的温度低,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鹅卵石的大。质量相同是水和鹅卵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水温度升高的少,所以湖中水温低,故D错误。
40. (2021四川眉山)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通过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D.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答案】A
【解析】A.通过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白云通过光的反射,在水面上成像,故A符合题意;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池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比实际位置偏高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光通过树叶缝隙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41.(2021四川成都)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对于此现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
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白天发生漫反射
C.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
D.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
【答案】A
【解析】(1)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物体发出或者反射的光越多像越清晰;
(2)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白天阳光从屋外照射进来,由于阳光的亮度远超镜子反射的物体的成像的亮度,所以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
晚上外面暗室内亮,所以外面几乎没有反射光线进来,室内灯光越亮,反射的光线越强,像也就越清晰,故A正确;
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和白天发生的都是镜面反射,故B错误;
C、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一部分透过玻璃,发生折射,一部分反射,故C错误;
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与人时等大的,故D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镜面反射、漫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属于综合性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42. (2021四川达州)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因为有了光,世界才生机勃勃;因为有了光,我们的生活才充满温暖,下列四幅图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小孔成像表明光一定沿直线传播
B. 图中的漫画表明,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C. 图中小猫没有叉到鱼是因为鱼在水中的像比实际位置深一些
D. 图是教室里的投影仪,若想使光屏上的像更大一些,应将凸透镜向上移动
【答案】B
【解析】A、小孔成像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错误
B、小聪和小猫彼此能看到对方,说明在光反射时,光路可逆,故B正确。
C、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外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因为光的折射水里的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要浅一些,故C错误
D、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实像,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因此应将凸透镜往下移,故D错误。
43.(2分)(2021四川攀枝花)如图是自行车尾灯的示意图,一条光线射尾灯,请画出该光线经尾灯反射的完整光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自行车的尾灯是由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合而成的,光照在这儿将发生镜面反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图。最终反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平行。
过反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然后过二次反射点作法线,仍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注意二次反射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自行车的尾灯还是红色的,反射回去的光变为红色,更加醒目,且红光的波长长,能够透过雾,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44.(2021四川攀枝花)物理教研小组做“研究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图。
(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当θ角增大5°,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   °。
【答案】(1)变小;(2)减小;10。
【解析】(1)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空气中的速度。
(2)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将变小。
(2)当θ角增大5°,即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增大5°,所以入射角减小5°,反射角也减小5°,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将减小10°。
【点评】知道光从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可解答此题。
45.(2020四川乐山市)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电视塔在水中的倒影
B.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C. 水中的筷子发生“折断”
D. 日偏食的形成
【答案】D
【解析】A.电视塔在水中的倒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是利用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日偏食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46.(2020四川甘孜州)生活现象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池水映明月”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 “立竿见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 “一叶障目”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答案】B
【解析】A.“池水映明月”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立竿见影”,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一叶障目”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D错误。
47.(2020四川成都)小王走向正前方的玻璃窗,想看看美丽的夜景,却发现玻璃窗里有个“自己”迎面走来,这是光的_____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现象。同时她发现,房内电灯通过玻璃成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___________。
【答案】 (1) 反射 (2) 减小
【解析】(1)玻璃窗相当于平面镜,玻璃窗里的“自己”是光经玻璃窗反射形成的虚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2)房内电灯的位置不变,电灯通过玻璃成的像到玻璃窗的距离不变,小王靠近玻璃窗,所以房内电灯通过玻璃成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减小。
48.(2020四川自贡市)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日环食,自贡城区也观看到了日偏食的奇观。日环食和日偏食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答案】A
【解析】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被月球遮挡,就会形成日食。
49.(2020四川南充)对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B. 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
C. 手机的人脸识别功能用到了光的反射
D. 今年疫情期间使用的红外测温仪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温度测量
【答案】B
【解析】A.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缩小的、也可以是等大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人远离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手机的人脸识别,是人脸反射的光进入手机摄像头,手机进行识别,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红外测温仪能检测到的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然后转换成电信号,显示温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50.(2020四川南充)一東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和离开玻璃砖的折射光线。
【答案】
【解析】光从空气垂直进入玻璃砖,所以其传播方向不变;然后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先过入射点垂直于界面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
51.(2020四川广安)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此实验中选用两支相同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实验中把光屏放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处,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3)拿走光屏,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3cm,同时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我们会发现蜡烛A到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______c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 大小 (2) 虚像 (3) 6 不变
【解析】(1)在实验的过程中,蜡烛会在玻璃板成像,这时在玻璃板后方摆上相同的蜡烛,可以对比像和后方蜡烛的大小,从而得知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实验中把光屏放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处,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物距等于像距,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3cm,那么像也向玻璃板靠近3cm,那么蜡烛A到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6cm。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物像大小相等,蜡烛A大小不变,那么此时像的大小也不变。
52. (2023绵阳四诊)如图所示,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纸筒开口端蒙一半透明纸做光屏,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纸筒前,此时在光屏上恰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S1;在图示情景中,若在底部中心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嵌入一合适的凸透镜也恰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S2,S2与S1相比(  )
A. 更亮更小 B. 更暗更小 C. 更亮等大 D. 更亮更大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第一次通过小孔成的像属于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第二次换上凸透镜后,由于物距大于像距,烛焰经凸透镜也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凸透镜的直径更大,经凸透镜折射的光更多,所以像S2比S1更亮,同时,由于两次的物距和像距都不变,则像的大小是相等的,故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53. (2024自贡二模)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实验时,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入射光线AO的法线是___________,光线AO的入射角大小是___________度;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____内(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
(4)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答案】(1)ON 40 (2) D (3)不能 同一平面 (4) B
【解析】(1)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光线沿AO射入,经平面镜反射,沿OB射出。法线与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在同一平面内,且法线垂直于反射面,故入射光线AO的法线是ON。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由图可知,光线AO的入射角大小为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可多次改变入射角,记录每次反射角的变化,对比每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关系,得出实验结论,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反射光线的位置并不会随之发生改变,纸板F不能显示出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并不能说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54.(2024四川遂宁一模) 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小华得到了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他和“冰墩墩”一起完成了几个光学实验,下列描述与实验情景不相符的是(  )
A. 平面镜中的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B. 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是实像
C. 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D. 岸上看到水中的虚像比物体位置高
【答案】B
【解析】A.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
B.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符合题意;
C.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故C不符合题意;
D.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比实际的浅,也就是虚像的位置比实际的物体高,故D符合题意。故选B。
55. (2023绵阳四诊)图甲是学习光的折射的实验情景,图乙是某实验的示意图。
(1)实验前,点燃固定在盒盖下方的蚊香,盖上盒盖,可清晰观察到如图乙的光路,在塑料盒的右侧面上可看到一个亮点(如图乙B点)。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面原来亮点B的上方出现一个亮点C,还有一个在原来亮点的下方D处。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这两个亮点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填序号),折射角大小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A.两个亮点都向上
B.两个亮点都向下
C.上面的亮点向上,下面的亮点向下
D.上面的亮点向下,下面的亮点向上
(2)如图丙,一束激光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若向其中加水,水位上升的速度为v,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动的速度_______v(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1) C 不变 (2)小于
【解析】(1)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面原来亮点的上方出现一个亮点,这个亮点是因为光照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还有一个在原来亮点的下方,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产生的;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入射点向左移动,会看到上面的亮点向上移动,下面的亮点向下移动,故选C。
由于入射角不变,则折射角大小不变。
(2)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光线逐渐向左偏折,但是入射角不变,折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也不变;由于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所以在相同时间内水槽底部光斑运动的距离小于水位上升的距离,如图所示,即AB>OO′,由知,水槽底部光斑移动的速度小于v。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好题汇编】5年(2020-2024)中考2年模拟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四川版)
专题02 光现象
1. (2024四川南充)川北皮影,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项具有丰富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用灯光将受皮影的操纵者(拦门匠)操作的人物或物件表演的影投射到屏幕上,如图甲。图①②③④现象中与川北皮影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①图:海市蜃楼 B. ②图:南充清辉阁倒影
C. ③图:手影游戏 D. ④图: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的“鱼”的下方
2. (2024四川眉山)周六,小龙同学又开始了他的家庭实验:他在桌面上放一个空碗,碗内底部放一枚硬币,让弟弟看过去,没有看见硬币如图甲;弟弟保持不动,小龙慢慢往碗中倒水,弟弟突然看见碗中出现了一枚“硬币”如图乙。对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看见硬币,说明硬币是光源
B. 没有看见硬币,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C. 看见“硬币”,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 看见硬币,表明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3. (2024四川广元)一只小蜜蜂悬停在平静的湖面上方,它向下看,看到下方有一个与自己相同的“同伴”,于是它飞向湖面迎接“同伴”,在此过程中(  )
A. “同伴”向它迎来 B. “同伴”离它而去 C. “同伴”逐渐变小 D. “同伴”真实存在
4. (2024四川广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会利用磨光的铜镜来观察自己的像。下列现象与铜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水膜中的像 B. 水中的倒影
C. 手影游戏 D. 天空中的彩虹
5. (2024四川泸州)下列泸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所描述光现象的原理,与“潭清疑水浅”所描述光现象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甲图中“龙脑桥”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
B. 乙图中“报恩塔”在阳光下看起来呈白色
C. 丙图中“尧坝镇古建筑群”夜晚出现笔直光柱
D. 丁图中在“春秋祠”喝水,透过水杯看到“变形”的手指
6. (2024四川成都)“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的诗句描绘了成都草堂门前浣花溪秀丽的景色(意境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能从各个方向看见黄鹂,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B. 看到溪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C. 阳光下的溪水波光,是水面对光的反射现象
D. 目送白鹭高飞远去的过程中,眼睛的晶状体变厚
7. (2024四川成都)夜幕降临,横跨成都锦江两岸的安顺廊桥灯火璀璨,桨声灯影里,夜色让人陶然而醉,正所谓“锦江灯月遥相近,烟火市井三千年”。如图,水中“灯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若锦江水面上涨,水中“灯影”到水面的距离变________。
8. (2024四川广元)“追梦”学习小组的同学用激光笔发出一束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景如图,图中AO为入射光线,________为折射光线;保持入射点O不动,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旋转入射光线AO至图中虚线DO位置,反射角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9. (2024四川成都)如图甲,小孟利用一面小镜子隔墙看到院里的小猫要偷吃鱼。如图乙所示,AO表示来自小猫的入射光线,O点为入射点,B点为小孟眼睛所在位置。请在图乙中完成作图:①画出反射光线OB;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镜面。(镜面用表示,保留作图痕迹)
10. (2024四川泸州)如图甲是随嫦娥六号一起发射的角反射器的示意图,其三个反射面相互垂直,其中两个反射面如图乙所示,一束光只在这两个反射面发生了反射,请在图乙中画出这束光反射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11. (2024四川南充)2023年9月17日,我国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启用,它是北半球巡天能力最强的光学时域望远镜,如图甲所示。一束星光入射到望远镜,经主镜反射后到达成像装置,如图乙所示,是反射光线,请画出其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大小(保留作图痕迹)。
12. (2024四川广安)如图所示,请作出这束光从三棱镜斜面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3. (2023四川遂宁)阳光明媚的周末,不少市民到鹭栖湖游玩。湖畔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大树拖着长长的影子,几只白鹭从平静的湖面轻快掠过,水中的鱼儿欢快嬉戏。下列对此情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 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 看见水中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D. 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色散现象
14. (2023四川眉山)皮影戏是一种民间戏剧,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屏幕上便出现影子。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原理相同的是(  )
A. 有趣的倒影 B. 空中的彩虹
C. 古代的日晷 D. D. “弯折”的筷子
15. (2023四川广安)光与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艺术,摄影作品将之展现得奇妙而瑰丽。下图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奇妙的“倒影”B. 地面上的影子
C. 瑰丽的彩虹 D. 露珠下被放大的叶脉
16. (2023四川内江)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晴天看见“白云水中飘动”
C. 海市蜃楼 D. 风雨过后出现彩虹
17. (2023四川南充)成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杯弓蛇影”,杯中的“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实像
C.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D. “一叶障目”,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8. (2023四川自贡)小王同学在家里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沿ON折叠的硬白纸板ENF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以此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测量他发现此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50°夹角,如图所示,则(  )
A.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
B. 入射角增大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
C. 将纸板NOF向后折叠,则反射光线会消失
D. 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19. (2023四川宜宾)小强同学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并将数据依次记录在表1中。实验后他想让与地平线成60°的太阳光竖直向下照亮井底,他把平面镜按如图乙放置。对此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表1
次数 1 2 3 4 5
0° 20° 30° 40° 60°
0° 20° 30° 40° 60°
A. 图甲中表示反射角的是
B. 实验时的反射光线是绕O点逆时针转动的
C. 实验说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D. 图乙中平面镜与地平线的夹角θ为75°
20. (2023四川绵阳)如图所示,是一束光从空气以一定角度射到水面某点后,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径迹。若这束光沿水中径迹从水中射到水面同一点,光路图可能的是(  )
A. B. C. D.
21.(2023四川自贡) 一束光线与水面成锐角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α,反射角为β,折射角为γ,则(  )
A. α>β>γ B. α=β>γ C. α=β<γ D. α<β<γ
22. (2023四川凉山州)在地球上观看日出时能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下列现象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 茂密树荫下圆形的光斑 B. 汽车后视镜中的像
C. 海市蜃楼 D. 用潜望镜看到海面上的物体
23. (2023四川达州)光的世界精彩纷呈,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C. 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水”是光的色散
D. 莲花湖湿地公园岸边的美景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24. (2023四川广元)阳光照射下,嘉陵江畔树影婆娑、游鱼戏水。其中地面上树影间的光斑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游人看到的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5. (2023四川绵阳)如图甲所示,塔式太阳能电站把地面上多个平面镜反射的太阳光汇聚到塔顶,从而利用太阳能发电。如图乙所示,某塔式太阳能电站的一块平面镜在塔的东边,下午某时刻,从西向东的太阳光以与水平方向成70°角射向这块平面镜,反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30°角,则反射角的度数是_________,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度数是_________。
26. (2023四川宜宾)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请在图中画出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眼睛B通过平面镜“看见”A点的光路图。
27.(2023四川广元) 如图所示。从S点向平面镜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到达光屏上的P点。请你作出此过程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8. 一束激光从空气中以图示角度射入水中,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刚好垂直。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的角度大小。
29.(2023四川广安)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里斜射入空气中,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30.(2023四川眉山) 同学们利用图甲所示的器材(纸板F可绕翻折)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图乙中,用激光笔沿方向入射,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时,入射角大小为___________;再将纸板F绕向后折,纸板F上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反射光线,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__________;
(2)图乙中,若让另一束光线沿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沿方向射出,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
(3)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普遍规律,接下来的操作是改变______,多次实验;
(4)图丙中,保持入射光线不变,将平面镜绕入射点旋转,使入射角增大,则反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__________。
31.(2023四川南充) 小科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实验中小科同学从点燃的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实验中选取同样大小的蜡烛A、B是为了_________;
(2)改进器材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
(3)完成实验后,小科同学又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板前,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在a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若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3cm,该硬币的像_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3cm”、“在原位置”或“向左移动3cm”)。
32. (2022四川广元)以下对魅力广元秀丽风景中光现象的描述及分析,正确的是(  )
A. 皇泽大桥与水中倒影交相呼应,倒影的形成是光的折射现象
B. 雄伟的剑门关关楼在阳光下的影子,是光的色散现象
C. 白天我们能看到广元市的标志建筑——凤凰楼,因为凤凰楼是光源
D. 看到倒垂在嘉陵江水中的树枝被“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
33.(2022四川德阳)关于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是光的折射现象
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光的折射现象
C.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是光的反射现象
D.戴近视眼镜是为了矫正视力,这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34. (2022四川广安)“一叶障日,不见泰山。”下图中与此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 影子的形成
B.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C. 渔夫叉鱼时要瞄准鱼下方才能叉到鱼
D. 光的色散
35.(2022四川达州)2022年4月28日,君君中午一进家门就激动地喊道:“妈妈快看,太阳好漂亮!”妈妈到阳台往天空一看,原来达州上空出现了漂亮的日晕。日晕,又叫圆虹,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它形成的原因是:在高空中有卷层云时,高空中会飘浮着无数由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成的冰晶,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会发生反射和   ,太阳光被分解成红、黄、绿、紫等多种色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
36. (2022四川成都)“圭表”是我国古代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根据“表”在“圭”面上形长的变化就能知道时节的更替。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改进和创新了“圭表”(如图甲),国乙是其示意图。他在“表”上方加一根架空的横梁,在“圭”面上放置一个可移动的景符(有小孔的铜片)。他利用改进后的“圭表”,精确推算出了二十四节气和一回归年天数。请根据以上资料在图乙中画出横梁通过景符的小孔在“圭”面上所成的影像,并标明两条光线的传播方向。
37.(2022四川德阳)一束光AO斜射向水面上O点,产生折射和反射,请作出反射光线OB和折射光线OC的大致方向。
38. (2022四川广元)小林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利用激光笔、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和测量工具等器材,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林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沿右侧光屏入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先不折转光屏时,法线ON左侧光屏上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再将左侧光屏沿ON向后转动,左侧光屏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平面上。
(2)小林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60°时,测得反射角大小应为___________。
39. (2021四川泸州)位于泸州国家高新区的渔子溪生态湿地公园,秉承生产、生活、生态的理念,下列涉及的物理知识判断正确的是(  )
A. 湖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
B. 戴着蓝色玻璃墨镜的游客看见湖面的荷叶是绿色的
C. 高楼在湖面所成的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 烈日当空,湖中水温要比岸边鹅卵石的温度低,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鹅卵石的小
40. (2021四川眉山)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通过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D.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41.(2021四川成都)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对于此现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
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白天发生漫反射
C.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
D.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
42. (2021四川达州)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因为有了光,世界才生机勃勃;因为有了光,我们的生活才充满温暖,下列四幅图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小孔成像表明光一定沿直线传播
B. 图中的漫画表明,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C. 图中小猫没有叉到鱼是因为鱼在水中的像比实际位置深一些
D. 图是教室里的投影仪,若想使光屏上的像更大一些,应将凸透镜向上移动
43.(2分)(2021四川攀枝花)如图是自行车尾灯的示意图,一条光线射尾灯,请画出该光线经尾灯反射的完整光路图。
44.(2021四川攀枝花)物理教研小组做“研究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图。
(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当θ角增大5°,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   °。
45.(2020四川乐山市)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电视塔在水中的倒影
B.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C. 水中的筷子发生“折断”
D. 日偏食的形成
46.(2020四川甘孜州)生活现象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池水映明月”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 “立竿见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 “一叶障目”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47.(2020四川成都)小王走向正前方的玻璃窗,想看看美丽的夜景,却发现玻璃窗里有个“自己”迎面走来,这是光的_____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现象。同时她发现,房内电灯通过玻璃成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___________。
48.(2020四川自贡市)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日环食,自贡城区也观看到了日偏食的奇观。日环食和日偏食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反射 C. 光的折射 D. 光的色散
49.(2020四川南充)对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B. 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
C. 手机的人脸识别功能用到了光的反射
D. 今年疫情期间使用的红外测温仪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温度测量
50.(2020四川南充)一東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和离开玻璃砖的折射光线。
51.(2020四川广安)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此实验中选用两支相同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实验中把光屏放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处,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3)拿走光屏,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3cm,同时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我们会发现蜡烛A到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______c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2. (2023绵阳四诊)如图所示,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纸筒开口端蒙一半透明纸做光屏,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纸筒前,此时在光屏上恰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S1;在图示情景中,若在底部中心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嵌入一合适的凸透镜也恰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S2,S2与S1相比(  )
A. 更亮更小 B. 更暗更小 C. 更亮等大 D. 更亮更大
53. (2024自贡二模)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实验时,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入射光线AO的法线是___________,光线AO的入射角大小是___________度;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D.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____内(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
(4)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54.(2024四川遂宁一模) 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小华得到了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他和“冰墩墩”一起完成了几个光学实验,下列描述与实验情景不相符的是(  )
A. 平面镜中的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B. 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像是实像
C. 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D. 岸上看到水中的虚像比物体位置高
55. (2023绵阳四诊)图甲是学习光的折射的实验情景,图乙是某实验的示意图。
(1)实验前,点燃固定在盒盖下方的蚊香,盖上盒盖,可清晰观察到如图乙的光路,在塑料盒的右侧面上可看到一个亮点(如图乙B点)。向塑料盒中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面原来亮点B的上方出现一个亮点C,还有一个在原来亮点的下方D处。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这两个亮点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填序号),折射角大小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A.两个亮点都向上
B.两个亮点都向下
C.上面的亮点向上,下面的亮点向下
D.上面的亮点向下,下面的亮点向上
(2)如图丙,一束激光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若向其中加水,水位上升的速度为v,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动的速度_______v(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