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真题汇编——实验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24)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真题汇编——实验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1-04 23:2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真题汇编——实验题(教科版)含答案
(23-24·浙江温州·期末)下图是小鹿制作的耳的结构模拟装置,小鹿将绷紧的气球皮扎在塑料圆筒右端,并在气球皮上挂一个泡沫小球,测试发现如下:
1.装置中的气球皮模拟的是( )。
A.鼓膜 B.听小骨 C.耳郭
2.播放音乐时,泡沫小球振动的主要原因是 。
3.将音箱音量调大,泡沫小球振动幅度会(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4.小鹿继续改进装置,将一个塑料罩接在圆筒左端(如图),相同情况下,泡沫小球振动幅度更大,此时塑料罩模拟的是 (选填“耳郭”或“听小骨”)。
5.耳的结构非常重要,你有哪些保护听力的方法?(举出一个)
(23-24·浙江温州·期末)如图,小鹿用注射器制作了一个简易笛子,通过调整活塞位置,可以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具体如下:
活塞位置 ① ② ③ ④
声音高低 高 较高 较低 低
6.小鹿吹动注射器发出声音,此时振动发出声音的主要是( )。
A.注射器的塑料外壳 B.注射器内的空气 C.注射器的活塞
7.下图是小鹿绘制的柱状图,请在图中做好补充。
8.实验发现:活塞位置越低,声音越 。
9.小鹿想用注射器吹出一个比④更低的声音,此时活塞可能在哪个位置?请在图中画出活塞位置。
(23-24·浙江温州·期末)在校科技节小车比赛中,小鹿制作了如图橡皮筋动力小车。
10.该小车是用 驱动的。(填“重力”“反冲力”或“弹力”)
11.测试发现:逆时针缠绕橡皮筋,小车会后退。如果要让小车前进,橡皮筋应 缠绕。(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12.请根据下面评价量表(部分),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分,并补充在表中。
项目 1★ 2★ 测试结果 评分
沿直线行进 偏斜明显 轻微偏斜 右偏明显 ★
行进距离 50至200cm 大于200cm 行进距离为150cm ★
13.小鹿想让小车行进更直,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多绕2圈橡皮筋 B.少绕2圈橡皮筋 C.调整前轮角度
14.小鹿想通过调整橡皮筋缠绕圈数来增大行进距离,测试结果如下。
缠绕的圈数 2圈 4圈 8圈
平均行进距离 45cm 105cm 220cm
分析数据,可以发现: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可以增大行进距离。(填“增加”或“减少”)
(23-24·浙江温州·期末)纸火箭挑战赛开始了,下图是小鹿制作的纸火箭,由箭头、箭身和尾翼组成。
15.小鹿想要研究纸火箭飞行距离与箭身长度的关系,下列材料合适的是( )
A. B. C.
16.为让实验更准确,小鹿还应做到( )。
A.每次发射力度不同 B.每次由同一人用相同方法测试 C.用20cm直尺测量飞行距离
17.通过实验,小鹿得到如下数据:
箭身长度实验次数 10cm 14cm 18cm
第一次 8.8米 11.2米 12.5米
第二次 9.0米 7.2米 12.4米
第三次 8.9米 11.1米 12.5米
表格中有一个数据较为异常,是( )。
A.8.9米 B.7.2米 C.12.4米
18.小鹿还要继续研究飞行距离与箭头角度的关系,请在下列“□”中勾选合适的实验步骤。(可多选)
□制作3个不同角度的箭头 □制作3组不同长度的尾翼
□机身保持不变 □尾翼保持不变
□每种仅测量1次,并记录 □重复测量3次,并记录
(23-24·浙江台州·期末)如图,豆豆自制了一个弹拨乐器。
19.制作时他需要使用 相同的钢条。
20.豆豆在制作时1号钢条少敲了一枚钉子,请你帮他在图中补上钉子。补完钉子后,他发现钢条的声音比原来_______ (填“高”或“低”)。
21.补完钉子后,豆豆弹拨了4根钢条,实验记录如下图,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
钢条编号 振动的快慢 声音的高低

较慢 较低
较快 较高

(23-24·浙江·期末)如下图,小明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 并在气球皮上撒了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下面各问题。
22.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 )
A.低 B.强 C.弱
23.实验中敲击音叉,音叉 接触气球皮。(填“能”或“不能”)
24.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 )。
A.被音叉吸引 B.不动 C.在气球皮上跳动
25.用力敲击音叉时,如果观察到纸屑的变化不够明显,怎么改进实验?
(23-24·浙江·期末)运动的小车也具有能量吗?我们来设计一个撞击实验进行研究。
26.如图,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释放小车,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木块每次被幢后滑行的距离。这个实验是 实验。(填“对比”或“模拟”)
27.从实验分析可知道,坡度大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长,其原因是( )。
A.坡度大时,小车速度快,撞击力强
B.坡度大时,小车速度慢,撞击力弱
C.坡度小时,小车速度慢,撞击力强
28.以下现象能证明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的是( )。
A.小车开始运动了 B.木块被撞击出去 C.小车运动速度越来越慢
29.敲击的音叉具有能量,你是怎么知道的?
30.(23-24·浙江嘉兴·期末)运动的小车也具有能量吗?让我们设计一个撞击实验进行研究。
木板被撞击移动的距离(厘米)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号车 12 13 14
2号车 18 18 19
3号车 8 4 9
(1)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释放小车,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这个实验是 实验。
(2)在小车撞击实验中,保持相同条件的是( )。
A:被撞击木块的大小 B:小车的重量、大小 C:坡度的光滑程度
D:坡度的大小 E:小车释放要在同一位置
(3)这个实验中用来表示小车具有的不同能量的是( )。
A.坡度大小 B.小车的速度 C.木块被撞击移动的距离
(4)从实验分析可知道,坡度大时,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长,其原因是( )。
A.坡度大时,小车滑下速度快,撞击力强
B.坡度大时,小车滑下速度慢,撞击力弱
C.坡度小时,小车滑下速度慢,撞击力强
(5)在记录表中有一个异常数据,请在表中圈出来。
(6)在实验时,我们每辆小车都重复做了3次,这是为了 。
(21-22·浙江金华·期末)如图,小明从甲、乙、丙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的同一位置,释放相同实心小球,让实心小球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图中虚框是撞击前小木块的位置,实框是撞击后小木块的位置)
31.图中将实心小球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自由滚落,这样做是为了( )。
A.使小球滚下后具有不同的速度 B.使小球滚下所用的时间不同 C.使小球滚下通过的距离不同
32.图中实心小球从斜面上自由滚落,撞击小木块的能量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33.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了,是因为受到了( )的作用。
A.摩擦力 B.弹力 C.重力
(23-24·浙江温州·期末)小科将一个很小的蜂鸣器(会发声)放进注射器后,将活塞往里推,然后堵住注射器的针头,请回答:
34.蜂鸣器发出声音,可以推断蜂鸣器 (填“有”或“没有”)振动产生,产生的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35.小科听到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传播的顺序是( )。
A.空气→注射器→空气→耳朵 B.耳朵→空气→注射器→空气
C.空气→耳朵→空气→注射器
36.慢慢抽出注射器里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弱,主要是因为 。
37.(23-24·浙江杭州·期末)食物进入口腔,消化就开始了。为了更清晰地看到接下去的消化过程,小科进行了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1)其中,软塑料管模拟的是( )这一器官。
A.小肠 B.食道 C.胃
(2)“会蠕动、内壁肌肉发达、能分泌液体帮助消化”的消化器官是( ),本实验中,用塑料袋模拟。
A.胃 B.口腔 C.食道
(3)袜筒模拟的器官,主要功能是( )。
A.消化食物 B.运输食物 C.吸收营养
38.(23-24·浙江杭州·期末)为研究“气球小车的行驶距离与喷管口的粗细是否有关”,进行了实验,数据如下表。
喷管口(粗) 喷管口(中) 喷管口(细)
第一次 36厘米 48厘米 72厘米
第二次 28厘米 55厘米 68厘米
第三次 32厘米 52厘米 74厘米
(1)实验中,每组进行了三次实验,主要目的是( )。
A.实验的时间很充足,不做白不做
B.老师规定要做三次,没有办法
C.寻找普遍规律
(2)根据实验结果,应该选择( )的小车去参赛,才能使小车行驶距离更远。
A.喷管口粗 B.喷管口细 C.都可以
39.(23-24·浙江金华·期末)为了研究物体振动与声音的关系,小科做了下面的实验(如图),请你给所提出的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1)用击锤击打音叉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小球仍然静止 B.小球会向左侧摆动 C.小球会绕着音叉旋转起来
(2)当击打音叉的力量变大时,音叉的振动幅度可以通过小球摆动的幅度中看出( )。
A.小球摆动幅度变大 B.小球摆动幅度变小 C.小球摆动幅度不变
40.(23-24·浙江杭州·期末)同学们用橡皮筋当弦固定在盒子上做了一个弹拨乐器,如下图:
(1)用相同的力拨动弦,其中声音最低的是( )号弦。
(2)要探究弦长短与音高的关系,应该用相同的力拨动( )弦。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3)调音时发现,③号弦原本要发出“6(la)”这个音,但现在有点像“5(so)”,声音偏低了,应该( )。
A.把它调松一些 B.把它调紧一些 C.更用力弹拨它
41.(23-24·浙江杭州·期末)下图是模拟“耳”结构的小制作。
(1)其中,保鲜膜模拟的是( ),矿泉水瓶上部模拟的是( )。
A.耳道 B.鼓膜 C.耳郭
(2)耳郭的作用是( )。
(23-24·浙江温州·期末)力和运动的关系。
小科和小明进行了撞击实验。从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让小车滑下来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记录如下表:
坡度 示意图 木块滑行距离(厘米) 平均距离(厘米)
坡度小 第1次 1.2 1.2
第2次 1.3
第3次 1.1
坡度中 第1次 2.3 2.4
第2次 2.5
第3次 2.4
坡度大 第1次 3 3.2
第2次 3.2
第3次 3.3
4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次实验都要从斜坡同一位置释放小车
B.在木块的起始位置和停止位置做标记
C.坡度大需要用质量大的车,坡度小需要用质量小的车
43.小车会从斜坡上滑下来,这是因为它受到了 的作用;实验中,我们发现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撞击木块时速度越 ,撞击后木块移动的距离越 ,说明小车具有的能量越 。
44.小车在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 (填“滚动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
45.撞击实验中为减小摩擦力,我们可以( )。
A.把小车轮子拆掉 B.用更光滑的斜坡实验 C.在斜坡上垫一块有花纹的毛巾
(23-24·浙江温州·期末)我们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摩擦力。
4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上
B.为了方便读数,可将物体取下后再读数
C.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47.如图,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
48.自制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材料可以替代弹簧的是( )。
A.棉绳 B.橡皮筋 C.导线
(23-24·浙江嘉兴·期末)小车的运动。
49.我们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第一步是( )。
A.测试小车行驶的距离 B.加工材料 C.确定组装步骤
50.如上图所示,挂有垫圈的甲小车前进时,提供小车动力的是( )
A.小车的重力 B.绳子的重力 C.垫圈的重力
51.甲小车实验中,如果将小车的四个轮子固定,不让它们转动,这时让小车运动起来,需要( )。
A.增加垫圈数量 B.减少垫圈数量 C.增加小车重量
(23-24·浙江·期末)如图实验是利用气球驱动小车。
52.请在下图中画出小车运动的方向。(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
53.下列物体运动的动力与气球小车运动原理相同的是( )
A.射箭 B.水火箭 C.热气球升空
54.为了使气球小车行驶更远,明明采用不同的组装方式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
组装方式 20筒空气粗喷管 10筒空气粗喷管 20筒空气细喷管 10筒空气细喷管
平均行驶距离(厘米) 112 60 139 45
分析以上数据,明明认为喷管越粗,小车行驶距离越远。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说说理由。 。
55.(23-24·浙江金华·期末)在模拟搬运重物的实验中,小科将装有钩码的长方形纸盒放在较光滑木板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向前匀速拉动纸盒时的拉力。
(1)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 ”的原理制作的。
(2)仔细观察上图,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3)让纸盒运动起来的力是( )
A.纸盒的重力 B.木板的摩擦力 C.手施加的拉力
(4)关于“拉力的测量和读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测量的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
B.等纸盒停止运动后,再平视刻度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拉力数据
C.测量前,先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不是指在“0”刻度
(5)如果我们将纸盒下方的木板上平铺一条毛巾,重复这个实验发现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数值将会 (选填“增加”或“减少”)。
(23-24·浙江·期末)实验是利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5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的运动方向与橡皮筋缠绕方向相同
B.橡皮筋驱动小车是利用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运动起来的
C.将橡皮筋缠绕到车轴上,可以无限绕下去
57.运动的小车最后会慢慢地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了( )的作用。
A.弹力 B.摩擦力 C.重力
58.学习小组研究了“小车的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的缠绕圈数的关系”,记录数据如下表:
橡皮筋缠绕圈数 小车的行驶距离(厘米)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距离
1 25 28 22 25
3 45 50 52 49
5 73 77 84 78
分析数据,我们发现:在一定范围内, 。
(23-24·浙江温州·期末)自制吉他。
乐乐用铁丝自制了吉他。探究声音的高低和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材料序号 弦的材料 弦的长度(厘米) 弦的粗细 声音的高低
1 铁丝 20 粗 低
2 铁丝 20 细 较高
3 铁丝 10 细 高
59.观察1号和2号实验,乐乐发现音高与弦的 有关。她还想要探究音高与物体长度的关系,可以观察 号和 号(填序号)实验。
60.通过表格。乐乐发现铁丝越 (填“长”或“短”)越 (填“粗”或“细”)发出的声音越高。
61.除了乐乐探究的因素之外。声音高低还与 因素有关。
62.乐乐用自制吉他(如图),只有4根弦。要想发出更低的音,可以按压住琴格的( )号位置,另一手拨动琴弦。
A.1 B.2 C.1、2位置声音一样高
63.乐乐用吉他演奏乐曲。停止拨动后,声音还能持续一会儿。主要原因是( )。
A.弦还在振动 B.空气能传播声音 C.人耳的错觉
64.乐乐在课间听到同学们在争论,请你帮助乐乐判断谁说得对,并说说你的理由。
我觉得 说得对,我的理由是 。
(23-24·浙江温州·期末)要制作小乐器,首先要了解声音的特点。于是小科和同学们做了一个关于声音的强弱与高低的研究。
65.如下图所示,小科和同学用尺子研究声音的强弱与振动的关系。这一实验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B.拨动尺子的力度 C.尺子的材质
66.他们还用尺子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下表是他们记录的声音高低的变化与尺子振动长度的关系。
尺子振动的长度(厘米) 8 12 16 20 24
声音的高低 高 较高 较低 低 ?
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尺子发出声音的高低与 有关。根据实验结果,小科推测如果尺子伸出桌面长度是24厘米,听到的声音会 。(填“更高”或“更低”)。
参考答案:
1.A 2.音乐的声波引起气球皮的振动,从而带动小球振动。 3.B 4.耳廓 5.保护听力的保健方法主要是耳部保健操和耳部按摩以及避免接触噪声。
【解析】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的。人的耳朵具有产生听觉和平衡觉的功能。分析实验可知,小明这个实验是模拟耳朵内鼓膜振动的装置。故选A。
2.播放音乐时,泡沫小球振动的主要原因是音乐的声波引起气球皮的振动,从而带动小球振动。
3.将音箱音量调大,泡沫小球振动幅度会变大,故选B。
4.小鹿继续改进装置,将一个塑料罩接在圆筒左端,相同情况下,泡沫小球振动幅度更大,此时塑料罩模拟的是耳郭。
5.保护听力的保健方法主要是耳部保健操和耳部按摩以及避免接触噪声。
6.B 7. 8.低 9.
【解析】6.小鹿吹动注射器发出声音时,主要是靠注射器内的空气振动发出声音的。故选B。
7.根据题意,绘制的柱状图高度在纵坐标较高的位置。
8.实验发现:活塞位置越低,声音越低。
9.活塞位置只要低于图④活塞位置,发出的声音就会比④更低。
10.弹力 11.顺时针 12. 1 1 13.C 14.增加
【解析】10.橡皮筋可以驱动小车前进,是因为橡皮筋被拉长时能产生力,这种力叫弹力。
11.测试发现:逆时针缠绕橡皮筋,小车会后退。如果要让小车前进,橡皮筋应顺时针缠绕。
12.请根据下面评价量表(部分),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分,两个项目均为1★。
13.想让小车行进更直,应调整前轮角度。故选C。
14.分析数据,可以发现:增加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可以增大行进距离。
15.C 16.B 17.B 18.
【解析】15.根据控制变量法,要研究纸火箭飞行距离与箭身长度的关系,应保持长度是唯一的变量,其他部分不变。故选C。
16.为让实验更准确,应每次有同一个人用相同的方法测试。故选B。
17.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箭身14厘米时,第二次测量数据为7.2米,与其他两次测量数据差距太大。故选B。
18.要继续研究飞行距离与箭头角度的关系,应制作3个不同角度的箭头,尾翼、机身保持不变 ,重复测量3次,并记录。
19.粗细 20.高
21. 4 慢 3 2 1 快
【解析】19.制作弹拨乐器时,需要使用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钢条。
20.豆豆在制作时1号钢条少敲了一枚钉子,要将钉子补在与其他钉子相同的位置,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补完钉子后,他发现钢条的声音比原来高。因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2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分析实验记录可知,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22.B 23.不能 24.C 25.放一些更小的纸屑
【解析】22.用力敲击音叉,音叉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所以B符合题意。
23.将击打过的音叉靠近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这说明音叉的振动通过空气传给了气球皮,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24.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在气球皮上跳动,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所以C符合题意。
25.用力敲击音叉时,如果观察到纸屑的变化不够明显,放一些更小更轻的物体,比如泡沫,小纸屑等。
26.对比 27.A 28.B 29.敲击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
【解析】26.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释放小车,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木块每次被撞后滑行的距离。这个实验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
27.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斜面的坡度大,小车速度快,撞击力强,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长。从实验分析可知道,坡度大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长,其原因是坡度大时,小车速度快,撞击力强,所以A符合题意。
28.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木块被撞击出去能证明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所以B符合题意。
29.敲击的音叉具有能量,我们可以把敲击的音叉放入水中,击响的音叉会振动,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当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
30.(1)对比 (2)ABCD (3)C (4)A (5)圈出“4” (6)减少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解析](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这个实验是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即斜面坡度。
(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唯一的变量是斜面坡度,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不变。因此,在小车撞击实验中,保持相同条件的是被撞击木块的大小、小车的重量、大小、坡度的光滑程度、小车释放要在同一位置。
(3)这个实验中用来表示小车具有的不同能量的是木块被撞击移动的距离。木块被撞击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的能量越大。
(4)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需要给它动力,坡度大时,小车的运动的速度快。从实验分析可知道,坡度大时,木块被撞击滑行的距离长,其原因是坡度大时,小车滑下速度快,撞击力强。
(5)根据实验数据可知,3号车第2次实验数据是异常的,与前后的数据差距太大。
(6)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反复进行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干扰实验结果,使实验结论更科学、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同理在实验时,我们每辆小车都重复做了3次,这是为了减少实验偶然性的发生,可以让实验更严谨。
31.A 32.A 33.A
【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作斜面。物体在斜面上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31.斜面坡度不同,那么实心小球下落的速度具会不同,所以图中将实心小球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自由滚落,这样做是为了使小球滚下后具有不同的速度;
32.斜面坡度不同,那么实心小球下落的速度就会不同;斜面坡度越大,小球速度越大,所以撞击小木块的能量最大的是甲;
3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了,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34.①有②波 35.A 36.注射器内空气变稀薄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3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蜂鸣器发出声音,可以推断蜂鸣器肯定有振动产生,产生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35.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小明听到蜂鸣器发出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传播的顺序是空气-注射器-空气-耳朵;
36.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蜂鸣器正常发声,往外拉活塞,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弱,主要是因为注射器内空气变稀薄。
37.(1)B (2)A (3)A
[解析](1)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部、小肠、大肠。漏斗模拟是口腔,软塑料管模拟的是食道这一器官,食道的作用是把咀嚼过的食物运输到胃里,所以B符合题意。
(2)胃的作用是暂时贮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研磨和消化。“会蠕动、内壁肌肉发达、能分泌液体帮助消化”的消化器官是胃,本实验中,用塑料袋模拟,所以A符合题意。
(3)袜筒模拟是小肠,人的消化器官中,长度最长的是小肠。小肠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所以A符合题意。
38.(1)C (2)B
【分析】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使用更细一些的喷管,产生的气流更为强大,使气球驶得更快更远。
[解析](1)实验中,每组进行了三次实验,主要目的是寻找实验中的普遍规律,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2)观察比较实验数据,喷管口粗的行驶的距离较近,喷管口细的行驶的距离较远。根据实验结果,应该选择喷管口细的小车去参赛,才能使小车行驶距离更远。
39.(1)A (2)A
[解析](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击打音叉后,音叉会振动,音叉会将振动传给小球,因此小球会向左侧摆动。
(2)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当击打音叉的力量变大时,小球向左侧振动的幅度变大。
40.(1)⑥ (2)A (3)B
[解析](1)用相同的力拨动弦,其中声音最低的是⑥号弦。⑥号弦最粗,振动的最慢,发出的声音就最低。
(2)要探究弦长短与音高的关系,我们进行的是对比实验,改变的条件是弦的长短,其他的因素要保持相同。应该用相同的力拨动①③⑤弦,它们的粗细是相同的,所以A符合题意。
(3)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调音时发现,③号弦原本要发出“6(la)”这个音,但现在有点像“5(so)”,声音偏低了,应该把它调紧一些,这样会使得弦振动的变快一点,发出的声音就会变高,所以B符合题意。
41.(1) B C (2)收集声波
[解析](1)耳朵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是由听小骨和鼓膜组成。内耳是由耳蜗和听觉神经组成。其中,保鲜膜模拟的是鼓膜,可以产生振动。矿泉水瓶上部模拟的是郭,起到收集声波。
(2)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42.C 43. 重力 快 远 大 44.滚动摩擦力 45.B
【分析】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42.A.每次实验小车都要从斜坡的同一位置释放,说法正确。
B.要在木块的起始位置和停止位置做标记,说法正确。
C.坡度大需要用质量大的车,坡度小需要用质量小的车,说法错误,坡度高和低都用同样的车。
43.小车会从斜坡上滑下来,这是因为它受到了重力的作用;实验结论:坡度越大,释放小车时的位置越高,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就越快,撞击后木块滑行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速度越大,它的能量就越大。
4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 叫摩擦力。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两种,这辆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所受到的摩擦力属于滚动摩擦力。
45.当物体重量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撞击实验中为减小摩擦力,我们可以用更光滑的斜坡实验。
46.B 47.2.6 48.B
【分析】弹簧测力计由提环、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组成。它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物体受到外力时,要发生形状的变化,同时会产生一种抵抗形变的力,这种力叫作弹力。
46.A、测量前,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这是调零操作,故A正确;
B.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如果取下物体弹簧回缩,就无法读数了,故B错误;
C.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故C正确。
47.如图,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小格代表0.2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2和3之间过3个小格,读数是2.6N。
48.物体受到外力时,要发生形状的变化,同时会产生一种抵抗形变的力,这种力叫作弹力。自制弹簧测力计时,橡皮筋可以替代弹簧。
49.C 50.C 51.A
【分析】制作小车的步骤:确定组装步骤→选择材料和工具→加工材料→组装→调试。赛车的设计: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
49.动力小车设计制作过程中,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的第一步是确定组装步骤。故选项C符合题意。
50.如图所示,挂有垫圈的甲小车前进时,提供小车动力的是垫圈的重力,故选项C符合题意。
51.在甲小车实验中,如果将小车的四个轮子固定,不让它们转动,这时小车的运动方式由滚动变为滑动,摩擦力增大了;要使小车运动起来,需要增加垫圈数量来增大拉力,故选项A符合题意。
52. 53.B 54.不同意。喷管越粗,反冲力虽大,但持续时间短。喷管越细,反冲力虽小,但持续时间长。
【分析】气球喷气时,会产生一个与喷气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称为反冲力。
52.气球喷气时,会产生一个与喷气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称为反冲力。所以,小车运动的方向与气球喷气的方向相反。
53.A.射箭运用的是弹力。错误。 B.水火箭运用的是反冲力。正确。
C.热气球升空运用的是热空气上升的原理。错误。 故选B。
5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我认为并不是喷管越粗,小车行驶距离越远。而是喷管越粗,反冲力虽大,但持续时间短。喷管越细,反冲力虽小,但持续时间长。
55.(1)长 (2)1.2N (3)C (4)B (5)增加
[解析](1)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主要由提环、弹簧、指针、挂钩、刻度盘构成,利用弹簧的受力越大,伸得越长的特性工作的。
(2)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图中测力计的量程是5N,一个小格代表0.2N,指针在1和2之间过2个小格,测量的力是1.2N。
(3)将装有钩码的长方形纸盒放在木板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向前拉动纸盒时的拉力,说明让纸箱运动起来的力是手施加的拉力。
(4)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是:①使用前,拿起弹簧测力计,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与指针齐平。③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的力是不能准确测出的,而且还会损坏测力计。等纸盒进行匀速运动的时候,就可以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拉力数据。
(5)当物体重量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如果我们将纸盒下方的木板上放一条毛巾,那么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加,摩擦力增大,那么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数值将会增加。
56.B 57.B 58.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行驶距离越远。
【解析】56.小车的运动方向与橡皮筋缠绕方向应该是相反的,A错误;
橡皮筋驱动小车是利用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运动起来的,B正确;
将橡皮筋缠绕到车轴上,可以无限绕下去的说法错误。当橡皮筋缠绕圈数的能量释放完,也就是弹力消失时,小车就会慢慢停止运动,C错误。
所以,答案为B。
57.运动的小车最后会慢慢地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了来自地面的摩擦力的作用,答案为B。
58.根据数据表可知橡皮筋缠绕圈数越多时,小车的行驶距离也会更长。
59.粗细 2 3 60. 短 细 61.弦的松紧 62.A 63.A 64.小美 弦越紧,声音越高
【分析】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
59.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观察1号和2号实验,乐乐发现高与弦的粗细有关。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长短的关系”,应选择的材料2号和3号,材料的大小轻重、粗细等因素不变。
60.通过分析表格,发现:铁丝越短,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铁丝越长,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
61.除了乐乐探究的因素外,声音的高低还与弦的松紧有关,其他因素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弦越松,发出的声音越低。
62.同样材质物体,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自制吉他(如图)要想发出更低的音,可以按压住琴格的1号位置,另一手拨动琴弦。
63.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震动,吉他演奏乐曲时,停止拨动后,声音还能持续一会儿。主要原因是,弦还在震动。
64.同样材质物体,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两位同学的争论,小美说得对,吉他的声音如果偏低,应该将琴弦弄得紧一些。
65.B 66.尺子振动的长度 更低
【解析】65.我们可以用尺子研究声音的强弱与振动的关系,进行的是对比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拨动尺子的力度,其他的条件均相同,所有B符合题意。
66.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改变尺子振动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会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快,声音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慢,声音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