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真题汇编(浙江)
——判断题(教科版)含答案
1.(22-23·浙江金华·期末)树木有影子是因为光只能直射不能拐弯照到物体的背面。( )
2.(22-23·浙江金华·期末)沙漠中的风夹杂着沙对岩石的侵蚀更显著,可以改变岩石的模样。( )
3.(23-24·浙江温州·期末)“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中的明月属于光源。( )
4.(23-24·浙江温州·期末)教室的墙壁刷成白色只是因为比较美观。( )
5.(23-24·浙江温州·期末)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势高,东部地势低。( )
6.(23-24·浙江温州·期末)堰塞湖常常是因为火山喷发造成的。( )
7.(23-24·浙江温州·期末)我们睡觉时,心脏、眼睛、耳朵等器官都会停止工作。( )
8.(23-24·浙江杭州·期末)光和声音都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 )
9.(21-22·浙江嘉兴·期末)被仙人掌的刺扎了会立刻缩手,这是人的本能反应,不受神经系统控制。( )
10.(23-24·浙江杭州·期末)在燃香实验中,我们要每隔2分钟吹一次燃着的香,防止它熄灭。( )
11.(22-23·浙江金华·期末)我们能看到家里的各种工具,是因为家具将光反射进我们的眼睛。( )
12.(22-23·浙江金华·期末)打枪瞄准需要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
13.(22-23·浙江金华·期末)古人常常用燃香计时,是因为香燃烧的缓慢。( )
14.(22-23·浙江金华·期末)石英钟计时远比摆钟计时准确。( )
15.(22-23·浙江金华·期末)我们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好情绪容易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坏的情绪容易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 )
16.(22-23·浙江温州·期末)乘车时系好安全带和保护神经系统没有任何关系。( )
17.(22-23·浙江温州·期末)时间的流逝速度是有快有慢的,白天慢,晚上睡着后会变快。( )
18.(22-23·浙江温州·期末)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用肉眼是无法看见桌子上的红苹果。( )
19.(22-23·浙江温州·期末)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不能穿过钢板这样不透明的物体。( )
20.(22-23·浙江温州·期末)地球内部结构从里到外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我们用橡皮泥制作内部结构模型时,应该将最里层做得厚一些。( )
21.(22-23·浙江温州·期末)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
22.(22-23·浙江温州·期末)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 )
23.(22-23·浙江杭州·期末)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人们是不能看到红苹果的。( )
24.(22-23·浙江杭州·期末)阳光照射到平面镜上能反射光,照射到衣服上不能反射光。( )
25.(22-23·浙江杭州·期末)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剧烈的作用,如戈壁和沙漠的形成。( )
26.(23-24·浙江杭州·期末)情绪稳定,有自信心,有自控能力也是健康的表现。( )
27.(22-23·浙江杭州·期末)2022年11月30日,中国航天员首次在中国空间站实现“太空会师”。( )
28.(23-24·浙江温州·期末)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会改变。( )
29.(22-23·浙江绍兴·期末)堆满卵石的河床是河的上游。( )
30.(22-23·浙江绍兴·期末)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
31.(23-24·浙江杭州·期末)多吃些保健产品有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
32.(23-24·浙江绍兴·期末)火山喷发会污染空气,烧毁森林房屋等,因此只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 )
33.(23-24·浙江绍兴·期末)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状态都是影响健康的。( )
34.(23-24·浙江绍兴·期末)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 )
35.(23-24·浙江绍兴·期末)利用潜望镜能够看到清晰的物体,说明在潜望镜中光能沿曲线传播。( )
36.(23-24·浙江绍兴·期末)在制作运动模型的过程中,我们用橡皮筋模拟肌肉。( )
37.(23-24·浙江绍兴·期末)在测量水流速度变化时,发现水流速度随着水位下降越来越慢。( )
38.(23-24·浙江绍兴·期末)在北半球使用日晷测量时间,晷面应该朝北放置。( )
39.(23-24·浙江绍兴·期末)小科制作的水钟刻度太密集,有可能是因为水流速度太快。( )
40.(23-24·浙江绍兴·期末)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目的是使氮气进入血液。( )
41.(23-24·浙江杭州·期末)通过眼睛可以观察到河底的石块位置很浅,所以可以下河玩水。( )
42.(22-23·浙江温州·期末)人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是独立工作的,相互之间没有联系。( )
43.(22-23·浙江温州·期末)我们在制作彩色轮时,将涂有红、绿、蓝的彩色轮快速旋转,我们可以看到彩色轮接近白色。( )
44.(22-23·浙江温州·期末)在制作水钟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一个“设计方案—动手制作—测试并改进”的过程。( )
45.(22-23·浙江温州·期末)用激光笔照射充满烟的水槽,可以看到笔直的光线,说明光没有受到阻碍。( )
46.(22-23·浙江杭州·期末)光在传播中遇到半透明物体能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
47.(22-23·浙江杭州·期末)冬天,白天时间较短,晚上时间较长,所以时间流逝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
48.(23-24·浙江温州·期末)光和声音都不能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 )
49.(23-24·浙江温州·期末)筷子斜插入有水的杯子,从侧面看筷子好像折断了一样。( )
50.(23-24·浙江杭州·期末)地震时,如果来不及跑出教室,可用书包护头,躲在课桌下。( )
51.(23-24·浙江温州·期末)我们在课堂上做的摆,摆动过程中摆动幅度会逐渐变小。( )
52.(23-24·浙江湖州·期末)人的情绪、意志和行为可以完全通过大脑来控制。( )
53.(23-24·浙江湖州·期末)风和水的作用对地形地貌的改变通常是缓慢的。( )
54.(23-24·浙江湖州·期末)在观察研究“一炷香”时间的实验中不需要考虑周围风的影响。( )
55.(23-24·浙江温州·期末)地震带来的危害很多,如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等。( )
56.(23-24·浙江温州·期末)地球的内部,越接近地壳,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
57.(23-24·浙江温州·期末)体育锻炼无法增强我们的体质,体质是天生的无法改变。( )
58.(23-24·浙江温州·期末)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状态良好。( )
59.(23-24·浙江绍兴·期末)长江三角洲是由千万年来岩层受到挤压形成的。( )
60.(23-24·浙江温州·期末)在黑暗密室中,我们能看到但无法看清周围的一切。( )
61.(23-24·浙江绍兴·期末)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它的摆绳大约是25厘米。( )
62.(23-24·浙江绍兴·期末)地震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形成的。( )
63.(23-24·浙江温州·期末)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光,月亮是光源。( )
64.(23-24·浙江温州·期末)泄水瓶孔的大小不变时,水位变低了水流速度也一直保持不变。( )
65.(23-24·浙江温州·期末)有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有时又觉得很慢,时间流逝是有快有慢的。( )
66.(23-24·浙江温州·期末)睡觉时,人体没有消耗能量。( )
67.(23-24·浙江温州·期末)遗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周围环境、睡眠时间、学习压力、心情等因素都会影响生长发育。( )
68.(23-24·浙江温州·期末)伽利略解释了摆的等时性,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制作机械摆钟来计时。( )
69.(23-24·浙江温州·期末)科学家常用实验来寻找和验证自己的结论。( )
70.(23-24·浙江温州·期末)火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害,所以百害而无一利。( )
71.(23-24·浙江杭州·期末)橡皮筋不适合用来制作摆绳。( )
72.(23-24·浙江绍兴·期末)我们发现自己制作的摆摆动速度会越来越慢,说明摆不具有等时性。( )
73.(19-20·浙江杭州·期中)我国地形西高东低,所以东部多山地,西部多平原。( )
74.(23-24·浙江湖州·期末)一个人坐在秋千上与两个人坐在同一架秋千上相比,一个人坐在秋千上时秋千摆动得快。( )
75.(23-24·浙江杭州·期末)原子钟精度非常高,已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
参考答案:
1.√
[解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产生影子。树木有影子就是因为光只能直线传播,不能拐弯照到物体的背面。该说法是正确的。
2.√
[解析]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沙漠中的风夹杂着沙对岩石的侵蚀更显著,可以改变岩石的模样。风蚀可以形成奇形怪状的岩石。
3.×
[解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明月自身不能发光,反射的太阳的光,明月不属于光源。
4.×
[解析]把教室的墙壁粉刷成白色,使教室更加明亮,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白色对光的吸收少,反射大。
5.√
[解析]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6.×
[解析]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所以堰塞湖常常是因为火山喷发造成的这种说法不够全面,所以错误。
7.×
[解析]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心脏无时无刻不在工作。
8.×
[解析]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现象可以说明声音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而光不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
9.×
[解析]手不小心碰到仙人掌上的刺,会迅速缩回,完成这一反应的过程是手被仙人掌扎了,痛感通过传入神经传给神经中枢,中枢作出缩手的指令,由传出神经传达并作出缩手反应,整个过程受到神经系统控制。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0.×
[解析]通常情况下,香在燃烧时并不需要每隔2分钟吹一次,因为香设计上已经能够自持燃烧。如果需要防止香熄灭,可以检查香的质量和燃烧环境是否方便燃烧,而不是通过频繁吹香来保持其燃烧。频繁吹气反而可能导致香不稳定甚至熄灭。
11.√
[解析]人眼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我们能看到家里的各种工具,是因为家具将光反射进我们的眼睛。
12.√
[解析]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打枪瞄准需要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题干正确。
13.×
[解析]古时计时工具有许多,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古人燃香计时,主要是因为它燃烧速度基本均匀。
14.√
[解析]摆钟利用了单摆的等时性原理计时的;石英晶体受到电池电力影响时,和音叉一样会产生有规律的振动。现在的石英钟表里都有一个电池和一片石英晶体,带电的石英晶体始终在做微小的往返运动(振动),每个振动都保持严格的相同时间,所以石英钟表可以非常精确地计时,一天之内的误差不会超过1秒。石英钟计时远比摆钟计时准确。题干正确。
15.√
[解析]消极情绪不加调控会危害身心健康,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甚至会导致违法犯罪,所以我们要学会管理和控制情绪。我们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好情绪容易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坏的情绪容易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题干正确。
16.×
[解析]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保护神经系统,我们应该:①保持正确的坐姿,有利于脊髓的健康发育。②乘车时系好安全带,防止发生意外时脊髓、大脑受损。③运动锻炼时采用正确的姿势,做好必要的防护。④适度用脑,充足睡眠等。
17.×
[解析]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18.√
[解析]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所以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没有光源,也没有光反射到眼睛里,所以用肉眼是无法看见桌子上的红苹果。
19.√
[解析]根据光在空中传播的特点可知,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它会把光挡住,光无法继续传播,就会在物体后方形成影子。
20.√
[解析]地球内部圈层从表面往下,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最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地幔厚度约为2900千米,地核厚度约为3500千米。因此,我们用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时,要将最外层做得薄一些,最里层做得厚一些。
21.√
[解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月球离我们有多远,这是一个无法用尺子测量的难题。当美国宇航员于1969年和1971年登上月球时,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在月球上安置了几面特殊的镜子(激光反射器)。地球上的科学家向镜子发射光,光可沿入射光的方向返回。科学家测量了光反射回地面需要的时间,然后根据光速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384403千米。
22.√
[解析]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和下游河道比较宽阔,使其流速减慢,导致其携带的泥沙沉淀下来,经过长时间的堆积逐渐形成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土壤沉积形成的,水流从上游带来泥沙,沉积在下游,经过漫长的堆积形成长江中下游平原。
23.√
[解析]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光遇到周围的物体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才看到了这个物体。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红苹果自身不能发光,也没有反射的光进入人眼中,所以人们是不能看到红苹果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4.×
[解析]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时,都会发生反射现象。阳光照射到平面镜上能反射光,照射到衣服上也能反射光。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25.×
[解析]与地震和火山喷发相比,风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是缓慢的,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缓慢的作用。戈壁和沙漠的形成要经过很漫长的时间才会形成,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6.√
[解析]情绪稳定、有自信心和有自控能力都是健康的重要表现,它们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整体福祉和生活质量。
27.√
[解析]人类探索宇宙,用太空望远镜观察 (在地球上),用火箭运载 (在地球上),用航天器观察 (在太空中),载人宇宙飞船观察 (在太空中)。2022年11月30日,中国三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乘坐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乘组的3名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并完成在轨交接,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
28.√
[解析]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所以光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变,当光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改变。
29.×
[解析]河流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急,流水下切侵蚀为主,搬运能力强;中游河段地形平坦,水流速度变缓,下游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流水堆积作用为主。鹅卵石是经过河流冲击、搬运、磨蚀作用形成的,一般出现在河流中游河段,搬运距离较远,磨蚀作用强。上游河段石块搬运距离较小,磨圆度差,比较粗糙;下游水流缓慢,搬运能力差,以泥沙为主,没有较大鹅卵石沉积。故题目说法错误。
30.√
[解析]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地球内部越往里,温度越大,压力越高。
31.×
[解析]多吃保健品并不一定有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而且可能存在潜在风险。青少年的健康应该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来维护。
32.×
[解析]火山喷发既有好处,也有弊端,尽管火山喷发会带来温度上升,破坏生物,烧毁森林和房屋等坏处;但是火山灰非常肥沃,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会产生许多珍贵的矿产,还能带来丰富的地热资源,同时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如日本富士山、我国五大连池等。
33.√
[解析]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不生病就算健康,它还包括心理健康,健康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状态都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4.√
[解析]当光斜射到水面时,不仅会发生反射,同时还会发生折射。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35.×
[解析]潜水艇上安装的是潜望镜,当潜水艇潜到水下时,潜水员常常利用它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潜望镜里装有2面镜子,是利用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射向眼中。利用潜望镜能够看到清晰的物体,潜望镜中反射的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36.√
[解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器,骨大多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骨可以在关节处活动。在制作运动模型的实验中,模拟肌肉的是橡皮筋,模拟骨的是筷子,线绳模拟关节。
37.√
[解析]在测量水流速度变化时,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
38.√
[解析]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太阳的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量时间的一种工具,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在北半球使用日晷晷面应该坐南朝北摆放,晷针指向北极,日晷的安放方位要依据纬度而确定。
39.×
[解析]水位的高低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小科制作的水钟刻度太密集,可能是水流速度太慢或接水容器太细。
40.×
[解析]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题目说法错误。
41.×
[解析]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上时,会发生折射现象,从水面上看,水中的物体的像在物体的上方,所以河水看起来比真实的水要浅一些,石块实际位置较深不可以下河玩水。
42.×
[解析]人体各感觉器官的感受性不是彼此隔绝的,而是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即一种感觉器官接受刺激产生感觉后,还会对其他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发生影响。
43.√
[解析]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我们在制作彩色轮时,将涂有红、绿、蓝的彩色轮快速旋转,我们可以看到彩色轮接近白色。
44.√
[解析]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工程设计的步骤是“设计—制作—测试—问题—完善”等过程。所以在制作水钟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一个“设计方案—动手制作—测试并改进”的过程。
45.×
[解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激光的亮度强,方向性极好,只沿着一个方向传播。用激光笔照射浑浊的水,浑浊的水中有很多微小的固体颗粒物,它们是不透明的物质,会对激光进行反射、散射,被激光照亮,因此可以看到水中有一条笔直的光传播路径。
46.√
[解析]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47.×
[解析]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没有快慢的,是不由我们人类意志控制的。冬天昼短夜长是地球公转形成的,时间流逝的速度是不变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48.×
[解析]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现象可以说明声音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而光不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
49.√
[解析]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时,从上面看上去,水中的部分比实际位置高了,所以看起来像折断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
50.√
[解析]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前,可以迅速跑到空旷处,避开建筑物或危险物,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来不及跑出教室,可用书包护头,躲在课桌下,或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51.√
[解析]同一个摆,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这是摆的等时性。我们在课堂上做的摆,摆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等影响,摆动过程中摆动幅度会逐渐变小,说法正确。
52.√
[解析]大脑有管理人的感觉、运动、说话、情绪、记忆、分析、推理等功能,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视觉和听觉等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上进行工作的。
53.√
[解析]地球内部的运动(火山和地震)和外力作用的影响(风化作用、侵蚀和沉积作用和人类的活动)都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风和水的作用对地形地貌的改变通常是缓慢进行的。
54.×
[解析]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古时计时工具中有许多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即物体运动的等时性规律。所以,在观察研究“一炷香”时间的实验中需要考虑周围风的影响。题干表述错误。
55.√
[解析]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的危害性非常大,能在几秒到十几秒内使城市变成废墟,会造成建筑物倒塌或损坏,人身伤亡,大量社会物质损失,造成山体崩塌、泥石流、水灾、火灾、瘟疫等。
56.×
[解析]科学家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科学家根据探测结果,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其中,薄薄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所以地球内部越接近地核,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57.×
[解析]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可以增大肺活量,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学习。
58.√
[解析]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没有残疾,还指生理、心理状态良好,能适应社会生活。
59.×
[解析]流水作用是外力作用的一种形式,流水作用一般可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就是千万年来,由长江流水带来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
60.×
[解析]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当物体发出的光或物体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完全黑暗的密室中,由于没有光反射到眼睛里,无论视力再好,也无法看见物体。
61.√
[解析]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质量和摆动幅度无关。摆长越长,摆摆动越慢;反之摆长越短,摆摆动越快。通过实验可知,1分钟的摆,摆动了60次,那么摆绳的长度大约是25厘米。
62.√
[解析]地震和火山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包括岩浆活动和板块运动等,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63.×
[解析]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月球不是光源,月球看起来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
64.×
[解析]泄水瓶孔的大小不变时,随着水量的减少,由于水面降低,出水口的滴水速度会变慢,所以我们可以及时补充水量,保持水位不变,这样水流的速度就不会发生变化。
65.×
[解析]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时间是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
66.×
[解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睡觉时,由于身体各个系统都处于休息之中,所以人体消耗的能量比较少,但并不是没有消耗能量。
67.√
[解析]影响人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很多,从不同角度来看,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多向的,非同等的,相互联系并交叉作用。遗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周围环境、睡眠时间、学习压力、心情等因素都会影响生长发育。
68.×
[解析]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证明单摆具有等时性。摆的等时性规律是伽利略发现的。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在此基础上开始摆钟的研究与发明,最终发明了第一个机械摆钟。
69.√
[解析]科学研究中,实验是科学家用来测试假设、验证理论和发现新现象的重要手段。通过精心设计和控制的实验,科学家能够获得数据和证据来支持或反驳他们的假设,最终形成可靠的科学结论。因此,实验是科学探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70.×
[解析]火山喷发既有好处,也有弊端,尽管火山喷发会带来温度上升,破坏生物,烧毁森林和房屋等坏处;但是火山灰非常肥沃,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会产生许多珍贵的矿产,还能带来丰富的地热资源,同时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如日本富士山、我国五大连池等。
71.√
[解析]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在“制作钟摆”的实验中,摆绳可以用细麻绳制作而不能用橡皮筋。因为有弹性的橡皮筋会变长,会改变摆长,从而改变摆的摆速。
72.×
[解析]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同一个摆在自由摆动过程中摆幅会变小,摆动的速度会变慢,这是空气阻力、摩擦力导致的,但每摆动一次的时间是不变的,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特点,人们根据摆的这个特性,制造了摆钟,大大提高了计时的准确度。题目说法错误。
73.×
[解析]我国的地势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东部多平原,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在这些大的地形区中,西部盆地多风蚀地形;山区多冰蚀地形,青藏高原多冻土地貌。
74.×
[解析]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的重量和摆幅无关。同一个摆,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一个人坐在秋千上与两个人坐在同一架秋千上相比,他们摆动的快慢相同。因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75.×
[解析]原子钟是目前最精确的时间测量设备之一,通过利用原子共振频率来保持时间的准确性。由于其高精度,它被应用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精密科学实验和电信系统等高科技领域,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广泛使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