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讲述新闻故事》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通讯讲述新闻故事》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9 19:4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通讯:讲述新闻故事》 学案
学习目标
1. 认识什么是通讯,了解通讯作品的社会功能,学会阅读通讯作品。
2. 掌握通讯作品的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
3. 学习搜集资料,尝试通讯的写作。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预设问题:
一、课前预学:
1、阅读P29的《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审议通过中国加入WTO》和P46的《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这两则电子新闻,说说它们在写法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的特点?
1、题材重大,作者对这一重大事件深入挖掘,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求给读者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并让读者从中感受到这一事件的重要性和丰富内涵。2、按时间顺序叙事,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报道,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详尽生动,重点突出入世的时刻,跌宕有致,波澜起伏。3、突出了广播通讯主要诉诸听觉的特点,在可听性上做足文章。语言平易,亲切自然。并综合运用谈话、音响、录音等技术手段,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2、《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加入WTO》的特点?
1、突出事件的重要性,简明扼要。2、画面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选择那些能表现新闻要素 的画面,给观众以视觉上的了解。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3、解说词简捷、概括,与画面对应,具有跳跃性特点。4、与画面互相渲染,极好地表现了我国入世的喜庆气氛及重大意义。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3、通讯的定义
①:内容
1、有鲜明的主题和思想倾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2、注重写人或写事中之人,即使有些通讯重在写事,也不仅仅以交代清楚“何事”为最终目的,而是力图展现事件的全貌。
②表达方式:以叙述、描写为主,但可以更灵活地穿插议论、抒情,明白地表达报道者的情感倾向和评价认识。
③结构:结构灵活,主要内容一般慢慢道来。
④语言: 要求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⑤时效性:较消息时效性稍差
二、课内阅读、归纳
阅读P35《彭德怀印象》回答问题。
人物通讯一般通过讲述和再现人物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人物的个性。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彭德怀的个性的。
答:作者主要是从人物的行动、语言和所处的环境等方面,来刻画人物个性的。
(1)彭德怀有一件“个人衣服”,那是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征途中击落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这是他唯一私有的不是公家配发的东西。作者描写他为了这件战利品“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天真、爽直的性格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他常常和几个“红小鬼”坐在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认真和他们交流;看演出时脱下自己的棉衣,披在身边的小战士身上,充分表现了他平等、民主的精神和关心、热爱下属的优良品质。
(3)他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大鼻子的玩笑,表现了他平易近人、风趣幽默的性格特点。
(4)上街不带警卫,司令部门口只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哨兵,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公开信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这些融合体现了他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典型的细节描写远胜于概念化的叙述,它能使人物形象更为生动、丰满。文章中有关“大鼻子”的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答:彭德怀被少先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开玩笑叫作者大鼻子,风趣地回答作者关于大鼻子漫画的疑问,表现了他平易近人、活泼风趣的性格特点。
3、新闻背景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人物形象。这篇通讯交代了有关彭德怀的哪些背景材料?这些材料帮助你了解了他的哪些性格?
答:投身革命的经历、长征中勇为先锋、个人的身体状况等;勇敢、关心下属、不畏艰难、乐观向上等。
4、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蕴含在通讯的字里行间,并不总是直接表达出来。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我原来以为他是疲惫的、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经垮了。结果我却发现彭德怀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
答:彭德怀的开朗健康,让他的成见一扫而光,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们有了全新的认识。
(2)、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中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答:表达了作者很欣赏彭德怀这率真的个性。
(3)、“冲到顶上去!”彭德怀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蹿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了山顶。
答:作者形象地表现了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和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的天真、活泼的个性。
(4)、他在童年时所受的苦,可能使西方人感到惊奇,但是却是够典型的背景材料,可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中国青年像他那样投奔红军。
答:作者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逐渐壮大的原因,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他感到欣慰。
三、概括本通讯的写作特点
1、既反映了人物精神,又反映了时代精神。
2、抓住了人物的个性来写,刻画了彭德怀鲜明的人物形象。
3、在表现手法上,也很有特点:其一,叙述详略得当,详写人物典型事例,略写人物背景;其二,叙述充满变化,有顺叙、倒叙、插叙,避免了呆板单调;
其三,抓住了细节刻画人物,如“像兔子一般地串了出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活泼、敏捷,略带孩子气的个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彭德怀印象》是一篇人物通讯,而《世界选择北京》则是一篇事件通讯。同为通讯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二、自读《世界选择北京》,回答问题。
1、说说本文选择了哪些材料,又是如何将它们串连起来的?
答:(1)中国百年近现代史和奥运会百年历史,时间跨度长,范围广,材料极为丰富。为了突出主题,作者根据历史与现实,剪裁材料。
历史材料部分又分为两类,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旧中国:屈辱的社会境况和参加奥运会的窘迫遭遇,以及中国人期盼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悲壮心情。一是新中国:中国在奥运会中地位的逐渐提高和中华健儿在奥运会上辉煌的战线,并因此得到世界的尊重的事实。这个部分由远及近,由弱到强,将中国人的奥运之路勾勒得清晰明了,材料多而不乱,主题意义自然呈现。
现实材料部分,主要围绕申 ( http: / / www.21cnjy.com )奥活动安排: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努力,国际奥委会领导人的支持,中国强大的国力基础,中国人民极大的奥运热情,北京在环境方面的承诺,中华文明深厚的文明底蕴等。由高到低(由领导层到普通民众),由点到面(由北京到中国国情、中华文明),材料组织条理清楚,次序井然。
(2)叙事线索清晰。材料组织得当,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叙事就会清楚。从这篇通讯整体来看,作者采用时间顺序进行叙事:旧中国屈辱的境况(即“曾经的坎坷”,中国在奥运会上的悲惨遭遇)——新中国民族的振兴(即“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中国在奥运会上“零”的突破到世界公认的体育大国,中国国势渐强)——中国人民申奥的热情和努力(中国对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世界重视中国的发展)。作者以这条主线,将众多的材料串联起来,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中国与奥运的历史,了解中国申奥的背景、理想和努力。并在这样的了解中,感受到文章蕴涵的主题意义,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对中国人民而言,申奥成功意味着什么?
答:(1)、本文通过对北京申奥成功这一事件的报道,回顾了中国的百年奥运史,表达了对北京申奥成功的兴奋与自豪。
(2)、申奥成功,意味着中华民族摆脱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的屈辱重新振兴,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中国走上世界不可阻挡”;对世界而言,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得到承认,意味着中华文明得到尊重,意味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得到认可。……
三、自读《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回答问题
本文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它们有怎样的联系?
答:以小标题的形式将通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中国市场的现状,指出现在中国市场并非外国投资者想象的那样繁荣,但是具有巨大的潜力。
第二部分:分析中国企业的现状,指出中国企业依靠垄断和政府保护是没有竞争力的,只有和外国企业在市场上公平竞争,中国企业才能得到发展。
第三部分:指出中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即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经验,并为此感到极大地担忧。
三部分之间紧密相连,首先从中国市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巨大潜力谈起,接着谈缺乏竞争力的中国企业的现状,最后谈中国企业要发展必须具备核心专业技术。由市场到企业,揭示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中国市场的现状是怎样的?
答:中国人均GDP只有800美元,消费能力低下;但是,中国人口众多和劳动力廉价,因而,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中国企业面对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靠行业垄断生存,竞争力低下;缺乏技术、产品创新能力。
专家们提出了怎样的相应的看法?
答:随着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勇于公平竞争,培养技术创新能力。
四、课后练习
擦鞋者说
《人民日报》记者 龚永泉
南京有一个“郭师傅擦鞋店”,别人擦鞋1元一双,这里却要2
元,可生意依然红火。
来到位于莫愁新寓的这家小店,可见门口醒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牌子上写着五六个服务项目和价格,还有两句话,一句是广告:“足下生辉,走出风采”;一句是店规:“以诚信立基,做良心事业”。店里鞋架上放满了擦过或待擦的皮鞋。
郭师傅名叫郭兆松,41岁,一家三口都在这儿擦鞋,去年毛收入10万元。
他一边擦鞋一边与我交谈:
有人问我,别人擦鞋都只要1块钱,你为什么要两块?我说,这叫优质优价!同是皮鞋,有几十元的,还有上千元的不是?
我是安徽固镇人,1991年举家来南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工,搬运工、收破烂都干过,活不轻,钱不多。有一天,在闹市区看到一字排开的擦鞋摊,生意还不错,便悄悄在旁边看,一连看了5天,一位好心的师傅收我当了徒弟。我也成了“擦鞋游击队”的一员。
2001年,在一位城管队员的帮助下,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租了间7平方米的门面,月租800元,做起了定点生意。刚开始,擦一双鞋1块钱,没有多少生意,急得直上火。暗下决心:凡事要用心,虽说是擦鞋,也要擦出点名堂来!
以我的经验,鞋油都是一样的,差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就在鞋蜡上。我就琢磨自己配,成份有蛋清、鞋乳、白醋等。那些日子,我是白天试,晚上想,觉睡不实,饭吃不香。经过近百次试验,终于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03年11月6日,晚上我一人喝了8两白酒,尽兴地醉了一回:咱也有“独门秘方”了!
自从用了自配的鞋蜡,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天,我在理发店理发,看到染发的要用电吹风吹,灵机一动:擦鞋也可用电吹风呀!现在,我擦鞋都加一道吹干程序。刚擦过的鞋,你端一盆水往上浇,一滴不沾!这样的效果,收2元钱不多吧?
你问我下一步的打算?我这店也算有了点小名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想让妻子和儿子留在这里干,我找个地方再开新店。现在城里人有钱没时间,穿皮鞋的越来越多,自己擦鞋的越来越少,市场大得很!
编后
生意有大小,创新无分别。与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企业比起来,一家擦鞋店微不足道,更谈不上有什么“国家扶持”。但郭师傅在擦鞋中肯动脑筋,小革新照样出效益。从这个事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悟出一点创新的道理呢?
(选自《人民日报》2006年3月19日 第一版)
文章从第五段开始,就改用第一人称由郭兆松自述。用这种手法来写通讯,有什么好处?
答:⑴用第一人称自述,人物语言个性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口气、用语与人物身份十分吻合,读通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生动形象。
⑵第五段开始用第一人称自述,让郭师傅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表现、现身说法,这种结构安排使通讯更具有现场感、亲切感,显得其内容真实可信,更具有说服力。
⑶用第一人称自述,节省了许多穿插串联的语句,行文更加凝练。
2、《人民日报》发表本文时,加上边框排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版,还加上“编后”语;2006年本文又被评为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篇短短的通讯得到如此的重视,你认为它具有哪些新闻价值?
答:⑴郭兆松生意虽小,但是他肯动脑筋,配鞋蜡,用电吹风吹干鞋,通过这些不起眼的小革新出效益,这种创新精神具有新闻宣传价值。
⑵尽管郭兆松不具备高学历,原来也没有什么技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他自强不息,敢于创业,擦鞋“也要擦出点名堂来”,还要“再开新店”,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十分可贵,具有榜样的作用。
⑶关注民生,扶持弱势群体,是当前构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报道郭兆松的小小擦鞋店,鼓励普通劳动民众自力更生,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具有社会教育价值。
学后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