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5 15:4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人类第一次大规模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World WarⅠ
Part 1 暴风雨前的宁静
Partie 1
Teil 1
Часть 1
パート1
Le calme avant la tempête
Ruhe vor dem Sturm
затишье перед бурей
嵐の前の静けさ
一战火药桶
1号火药桶
2号火药桶
3号火药桶
4号火药桶
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后起的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但德国企图对已经取得世界霸权的英帝国发起挑战,希望建立一个横贯非洲的“赤道非洲帝国”,与英国制定的“三C”计划发生冲突。在近东,德国修建巴格达铁路,公开鼓吹这一铁道是替德国开辟到中亚的道路。这直接损害了英国在中东的利益,威胁着英属印度。德国扩张的主要目标很明显是夺取英国的海外殖民地, 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
火药桶之一——英德矛盾
VS
back
德国禁止俄国牲畜输入,又限制俄国粮食进口。俄国也对德国报复,限制德国工业品进口。 两国因这种不断的贸易摩擦,关系持续恶化。
火药桶之二——俄德矛盾
VS
back
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且此战后,法国的洛林东部和阿尔萨斯被割让给德国),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此外,法德为争夺北非殖民地,亦关系紧张。
火药桶之三——法德矛盾
VS
back
俄奥矛盾的表现是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罗斯帝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南方斯拉夫人的居住地区进行扩张,地处中欧的政合国奥匈帝国也持续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担忧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受到俄国的煽动而独立。
火药桶之四——俄奥矛盾
VS
Part 2 联盟
Partie 2
Teil 2
Часть 2
パート2
Alliance
Gewerkschaft
союз
れんけつ
同盟国
协约国
Part 3 燃起世界的火星
Partie 3
Teil 3
Часть 3
パート3
Mars qui a enflammé le monde
Mars, der die Welt entzündet
зажжет Марс мира
世界の火の粉を燃やす
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于1914年6月28日在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这一天是塞尔维亚的国耻日(1386年6月28日土耳其征服塞尔维亚。6月28日是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纪念日,所以塞尔维亚从此把6月28日称为“国耻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事件导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事件简览
Part 4 战争打响了
Partie 4
Teil 4
Часть 4
パート4
La guerre a commencé.
Der Krieg begann
война зазвучала.
戦争が始まった
施里芬计划
1914年7月30日,俄国和奥匈帝国开始战争动员。7月31日,德国向法国和俄国发出“最后通牒”。8月1日,法国、德国开始战争动员,德国宣布与俄国进入战争状态。8月2日,德军进入卢森堡大公国。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英国开始战争动员。8月4日,德国向比利时王国宣战,英国向德国宣战。奥匈帝国于8月5日向俄国宣战。
自8月开始,德军根据施里芬计划,意图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但受到英、法、比三国军队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的奋力抵抗,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后,德军退守埃纳河一线,英法联军于9月15日至18日,向德军防线发起进攻,但被击退。自此,作战双方在瓦兹河至瑞士边界地段,自运动战开始转入阵地战。 9至10月,英法联军与德军在瓦兹河和加来海峡之间进行“奔向大海”战役,但双方陷入僵持。从此,西线从瑞士边境至加来海峡形成一条绵亘的战线,进入阵地战阶段。
在东线,俄国第一和第二集团军率先进攻东普鲁士,但第二集团军却在德军的包围下被歼灭。9月,俄西北方面军对德第8集团军实施进攻,反被击败,伤亡惨重。俄军的进攻虽遭受失败,但也分散了德国的兵力,影响了西线的战事。与此同时,俄军将奥匈军队驱逐出莱姆堡。 10月29日,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此后与英国在中近东地区进行一定规模的战争。11月初,奥匈帝国入侵塞尔维亚。
此外,东亚的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德军猛攻法国东北部凡尔登要塞,欲与法军决战。最初,法军第一道防线被突破。法国政府急速增援生力军、军火和汽车,并任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德军虽全力进攻,取得突破,但始终未能占据凡尔登,并转入防守。10月21日,法军反攻,至12月18日收复全部失地。此战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为减轻法军在凡尔登地区的压力,英法联军在索姆河一带向德军猛烈进攻。然后双方在索姆河两岸的狭窄地带进行拉锯式的阵地战,协约国使用飞机配合作战,英军初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1917年2月,德国宣布施行无限制潜艇战政策,一向倾向于协约国的中立国的美国被德国这一政策激怒,正式对德作战。早有参战之意的北洋政府受美国之邀请,也在3月14日宣布对德绝交,正式对德宣战。此后,中国以“以工代战”的形式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德奥宣战,派出劳工奔赴欧洲战场。 同年初开始,俄国相继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经过俄临时政府失败的“克伦斯基攻势”,新成立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宣布退出一战。
8月8日,协约国军队在法国元帅福煦的指挥下,开始反攻,把德军驱逐出法国和比利时国境,德军主力已开始迅速瓦解。9月15日,保加利亚的军队被击溃,29日向协约国投降。10月31日奥斯曼帝国投降。11月3日奥匈帝国投降。11月4日,基尔港海军水兵举行起义,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举行总罢工和武装起义。威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逃往荷兰。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签约现场
Part 5 结束了
Partie 5
Teil 5
часть 5
パート5
C'est fini.
Es ist vorbei
конец
終わった
一战结束后,各战胜国于1919年1月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了战后协约会议。经过激烈的较量和彼此的妥协,6月28日,各战胜国在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凡尔赛和约》。欧洲的地图被重新勾画。奥匈帝国瓦解,奥地利、匈牙利变成独立的两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也宣告成立。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则纷纷独立,其大部分都是从俄罗斯帝国分割出来的。同样获得独立的波兰,其国土包括了之前属于德国的部分领土法国重新获得了在普法战争中丢失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比利时与丹麦也获得了德国的一些领土。
Part 6 人民要和平
Partie 6
Teil 6
ЧАСТЬ 6
パート6
Le peuple veut la paix
Das Volk will Frieden
народ хочет мира
人民は平和で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愿世界永无战争!
Que le monde ne soit jamais en guerre!
M ge die Welt niemals Krieg führen!
пусть всегда будет война!
世界に永遠に戦争がないように!
Niech wiat nigdy nie b dzie wojny!
!
Dünya asla sava olmas n!
Нека светът никога не води война!
lk n maailma koskaan sotiko!
Ε θε ο κ σμο να μην χει ποτ π λεμο!
Que le monde ne soit jamais en guerre!
M ge die Welt niemals Krieg führen!
пусть всегда будет война!
世界に永遠に戦争がないように!
Niech wiat nigdy nie b dzie wojny!
!
Dünya asla sava olmas n!
Нека светът никога не води война!
lk n maailma koskaan sotiko!
Ε θε ο κ σμο να μην χει ποτ π λεμο!
Que le monde ne soit jamais en guerre!
M ge die Welt niemals Krieg führen!
пусть всегда будет война!
世界に永遠に戦争がないように!
Niech wiat nigdy nie b dzie wojny!
!
Dünya asla sava olmas n!
Нека светът никога не води война!
lk n maailma koskaan sotiko!
Ε θε ο κ σμο να μην χει ποτ π λεμο!
Que le monde ne soit jamais en guerre!
M ge die Welt niemals Krieg führen!
пусть всегда будет война!
世界に永遠に戦争がないように!
Niech wiat nigdy nie b dzie woj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