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和观灯》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过节和观灯》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9 19:5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过节和观灯》教案
共3课时
【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目标】
1. 把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作品。
2. 学生自主阅读,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3. 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能力。
4. 学习对我们熟悉的传统文化生活、民族习俗的观察感悟。
5.学习民俗文化、热爱传统民族节日、热爱生活、传承中华文明。
【学情分析】
1、鉴于三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自读能力以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我决定设计好自学题目,由学生在学习小组带领下自主完成导学题目。
2、部分学生家庭具备先进的信息设备,这对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是个有力的条件,因此要求学生课下查找相关资料辅助本课理解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3、由于我校学生还处于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部分学生家庭不具备先进的信息设备,可以通过分编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然后资源共享得到解决,并在这个过程中陪养学生相互帮助合作交流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了解作者在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中运用的广博文化信息、培养学生积累运用民族文化的良好习惯。
2. 梳理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思路,体会作者写法,感悟民俗文化的魅力。
教学难点: 体会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 朗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语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家及作品,掌握生字词。
2. 搜集与节日相关资料,展示自我风采。
3. 培养热爱生活、热爱民族文化情感。
学时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家及作品,掌握生字词
学时难点
搜集与节日相关资料,展示自我风采


教学活动
【探究】
预习导学提纲:
1. 了解作者沈从文及其作品。
2. 掌握相关生字词。 玉虬 偕逝 汴梁 鳌山 豆豉 褪色驭天 精巧绝伦 奢侈
【探究导学课文内容提纲 】
3. 整体感知 在“过节和观灯”的大标题下,作者介绍了哪两方面的内容?本文表达作者了怎样的情感?
4. 细读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第一部分,探究以下问题:
① 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对于我国的历史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明确:这些节日影响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丰富人民生活的内容,扩大历史文化的面貌,也加深了民族团结的感情。
②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与节庆密切相关的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材料说明了什么?
提示:作者从饮食、娱乐、穿着等方面描写了与节庆密切相关的生活,这样安排材料说明节庆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影响深远。
③ “近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我的记忆力日益衰退,可是四十多年前在一条延长千里远的沅水和五个支流一些大城小镇度过的端阳节,由于乡情风俗热烈活泼,将近半个世纪,种种景象在记忆中还明朗清楚,不褪色,不走样。”这里运用了怎样的写法?以此总结全段有哪些作用?
明确:对比的写法,说明当年端午节给作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难以磨灭,自然地与文题相呼应。
④ 作者列举历代古画,考证丰富,对于表现其对端午节的印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说明龙舟文化在我国民族文化生活中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影响深远,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
⑤ 作者在第5段文字中写龙舟主题给人们带来的种种欢乐和联想有什么作用
明确:说明龙舟主题作为人民喜爱的艺术主题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5. 细读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第二部分,探究以下问题:
① 灯市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部分的第1段有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实起于唐初,发展于两宋,来源则出于汉代燃灯祀太乙。作用是引出唐宋笔记关于灯市盛况的记载,领起下文。
② 在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第2段中,古人所记载描述的灯市情景哪里给了你难忘的印象?请说说难忘的理由。明确:围绕着鳌山灯棚和其他种类丰富繁多的、各种名目的花灯来讲即可。
③ 作者在写家乡的灯的时候,哪里最能表现当年他对观灯生活的钟爱?体会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⑴我照例凭顽童资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百十个大小顽童,追随队伍城厢内外各处走去,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⑵我们年纪小,还无资格参与这种剧烈活动,只能趁热闹在旁呐喊助威。好处是:通过作者的行为说明灯节的活动当年是多么令孩子痴迷、向往。
④ 俗话说生活著我,这种观点在这部分中的4、5段文字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作者是怎样表达的?给了我们青年学生哪些有益的启示?
明确:“有了这个玩灯烧灯经验底子,长大后读宋代咏灯节灯事的诗词,便觉得相当面熟,体会也比较深刻。”这些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通过作者切身的感受告诉我们要热爱生活,对我们理解文化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⑤ 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以行云流水的笔法将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民风民俗一一细致到来。在娓娓讲述的过程中,作者纵览上下五千年,横贯九州千万里,可以说将文化、历史、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请你找出一处,细致体会作者是如何将它们完美结合的。
明确:历史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再现出来,同时又为民风民俗的发展提供佐证,三者在作者的笔下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举例略。
【思考探究】
交流思考 随着生活的变化,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变淡了,有些消失了,对此,你有哪些思考?请于同学交流。
【拓展 】
拓展: 节庆风俗是中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在这方面你还了解哪些?或有哪些亲身体验,请把你掌握的情况或难忘的体验与同学间交流展示。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 完成第一部分教学内容
2. 展示学生相关内容的探究与交流,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成就感。
3. 鼓励学生独特感悟。
4.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教学活动
【活动】展示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探究结果
教学内容:展示预习案学习任务1、2、3、4
相关问题课件显示,学生展示后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显示教师的总结以及相关的拓展。
展示过程: 每个问题由学习小组长组织推荐,代表本组发言发表看法,尽可能较全面的代表本组的研究结果,展示本组成员的风采,激发学生成就感。师根据学生展示结果及表现表扬学生,小结问题(答案见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总结】
展示总结: 1.表扬学生展示过程中表现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引用汪曾其对沈从文的评价总结沈从文的文风特色欣赏。

【作业】
布置作业: 积累文秀《端午》等有关端午经典诗词。
第三学时
教学目标
1. 完成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2. 展示学生相关内容的探究与交流,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成就感。
3. 鼓励学生独特感悟。
4.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学时重点
通过对学生预习课时问题探究、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学时难点
体会民族传统节日的内涵。
教学活动
一、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同学们的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及展示,一个世纪前,千里的沅水边上热热闹闹的端午节情形让我们难忘,也让我们羡慕,更激起我们每位同学对节日的渴望。这一节课,我们再跟随沈从文先生回到人人那充满热情,热爱生活、让人向往的年代。感受元宵佳节带给我们的惊喜吧,那么就展示一下你对这些问题的探究结果吧。
二、展示探究结果
第一展示任务5(1)(2) 这一部分学生展示后,教师利用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播放搜集相关古代灯市图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及名著影视作品中相关灯市部分内容,来加强学生感性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展示任务5(3)(4)(5)
第三展示任务5(5)
第四展示任务6 第六展示任务7 这一部分学生展示后,教师仍然利用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播放当今灯市图片,并且有老师亲身体验的图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加强学生对灯市文化的热爱,根据课上剩余时间长短播放《红楼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元春省亲片段,激发学生运用传统文化的意识。
展示过程: 每个问题由学习小组长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织推荐,代表本组发言发表看法,尽可能较全面的代表本组的研究结果,展示本组成员的风采,激发学生成就感。师根据学生展示结果及表现表扬学生,及时小结。
三、 展示总结:
1.表扬学生展示过程中表现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
2.本文是一篇回忆乡情民俗的极富情趣的散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详细描述了端午节和元宵节的盛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画卷。在作者的笔下还有 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的精彩竞技、美妙歌声,还有 边城 里湘西特有的水边民俗风情和以翠翠祖孙为代表的湘西人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课后请同学们找来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仔细体会一下作者贴近生活行文的创作风格。
四、布置作业
通过学习本文,你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一定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请查找相关资料, 对某一个 你所熟悉的传统节日或传统风俗进行归纳、追溯,完成一篇自己置身其中有切身感受的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积累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等有关灯节经典诗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