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杨绛老 王学习目标
1、把握老王人物形象的刻画。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学会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译著有《堂.吉诃德》。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写作背景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动学术权威”,打入了“牛鬼蛇神”的阵营。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夫妇用事实澄清了诬陷。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1970年6月,钱钟书夫妇的女婿德一因“五一六”案被迫含冤自杀。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由干校回家,遭到了住在他们家的“革命男女”的毒打、迫害,三人被迫离家逃走,在外过了三年的流亡生活,1977年2月才搬入三里河新居。“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绛一家人受尽了屈辱和蹂躏。在那个是非黑白颠倒的年代,作者却收获了来自“老王”的一份真情,让作者终生难忘!汉字英雄,舍我其谁 伛 攥 惶恐
荒僻 塌败 取缔
骷髅 翳 滞笨
愧怍多音字: 载荷 记载 怨声载道 载歌载舞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 惊慌害怕
: 荒凉偏僻
: 塌陷破败
: 明令取消或禁止
: 将就
: 干枯无肉的死人骨骼
: 强颜欢笑
: 呆滞笨拙
: 惭愧
: 因跟不上时代而感到孤单近义词辨析
“琢磨”与“捉摸”
1、我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 )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2、这件事我( )一下再把处理意见告诉你。
3、这件事太奇怪了,实在让人( )不透。汉字英雄,舍我其谁 伛 攥 惶恐
荒僻 塌败 取缔
骷髅 翳 滞笨
愧怍 yǔ zuàn huáng
pì tā dì
kū lóu yì zhì
kuì zuò多音字:
载zài荷 记载zǎi 怨声载zài道 载zài歌载舞熟练掌握:
惶恐 huáng : 惊慌害怕
荒僻pì: 荒凉偏僻
塌败 tā : 塌陷破败
取缔dì : 明令取消或禁止
凑合 còu he : 将就
骷髅kū lóu: 干枯无肉的死人骨骼
强笑 qiǎng : 强颜欢笑
滞笨zhì : 呆滞笨拙
愧怍 zuò : 惭愧
失群落伍 : 因跟不上时代而感到孤单“琢磨”有两个读音:①读zhuómó,义为“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②读zuómo,义为”思索,考虑”。
“捉摸”义为“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捉摸”前后有表否定意思的词语,这是“捉摸”使用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如难以捉摸,捉摸不定。
近义词辨析
“琢磨”与“捉摸”
1、我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 捉摸 )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2、这件事我( 琢磨 )一下再把处理意见告诉你。
3、这件事太奇怪了,实在让人( 捉摸 )不透。(一)走近老王
自主学习 1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说说老王是怎样的一个人?请你用两个字来概括老王的一生。
2、作者一家的善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1)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重意气、讲仁义,地位低下的车夫。
(2)“苦”(职业、生计、身体、住所)和“善”(送冰块车费减半、送病人不收钱、临去世给作者送香油鸡蛋)事件:A、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
B 、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C、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D、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E、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作者一家的善又表现在哪些方面?(二)品味老王
自主学习2
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段?在这个片段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可从手法和语言等角度品味)①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②他“唔”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③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1、“直僵僵”表现老王身体虚弱,四肢不能灵活活动的样子。 “镶嵌”突出老王像是门框上嵌入的一个器物一般瘦弱无力,表明他病已经很严重了,完全失去了力量和活气。(肖像描写)
2、“直”字用得好,表现老王的行动之苦,然而,行动如此艰难的老王,还要登“我”的门给“我”送物品,表现了老王的人性光芒。(动作描写)
3、“强笑”一词,含蓄地透露出作者见到老王病成这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说不出的辛酸和感动。(神态描写)(三)怀念老王
合作探究
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我与老王的爱心传递
1.靠破三轮活命
2.一生孤苦无依
3.眼睛有病,独眼 苦 1.坐老王车,照顾生意
4.住所偏,房屋破 2.再客气也给报酬
5.取消载客,生计更难 ↖ 爱 ↗ 3.老王送物,坚持给钱
---------------- -------- 老王←→作者→善 4.关心老王生活
1.送冰大,车费减半 ↙ ↘ 5.女儿送鱼肝油治老王病
2.送夫看病,不肯收钱 善
3.临死前送油送蛋
不幸者 ? 幸运人明确: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文眼句) 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夫妇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算得上是幸运的人,因而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这加深了她的愧怍。 明确:愧怍,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待苦难人们的悲悯情怀,彰显了她敢于自责,深入反思的精神,显示了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良知,是她人性光辉的所在,也是本文最富有内涵的意蕴所在。(四)关注“老王”
杨绛先生身边的老王已经去世多年,但我们身边无数个“老王”都还艰难地活着,让我们把关注的眼光悄悄投射在这些普通人的身上,把滚烫的热情无私倾注在这些善良的人们心间,让世界多些真挚和温情!(五)小练笔
仔细观察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然后写出这幅画给你的印象。(要求运用细节描写)示例1:
老人那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象沟壑似的皱纹,深陷的眼睛露出了恳切的目光。干裂、焦灼的嘴唇,仅剩一颗门牙的嘴里似乎饱尝过很多的酸、甜、苦、辣。犹如耙犁一般的破伤的大手里,捧着一个破旧的粗瓷碗在喝水。身后那经过辛勤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都无不打上了他艰辛生活的烙印。
这幅肖像画叫人们思考,使人黯然神伤。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饱经沧桑,却又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期待,有着乐观精神和坚韧的奋斗力的普通老农民。范例2:
他那古铜色的老脸上早就被艰辛岁月耕耘出一条条车辙似的皱纹,那额头上流淌的小溪是他刚刚完成劳作的明证。那缺了牙的嘴,曾扒进多少粗粮糠菜?他那犁耙似的手,又创造了多少大米白面?那手中端起的不仅是只破旧的茶碗,那分明是沧桑的岁月。然而,那慈祥的眼神却盛满对丰收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期翼。结束语
同学们,不论何时,不论何地,请记住,让善良之心永存,让善良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你将是一个最幸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