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北京的春节 学案
学习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www.21-cn-jy.com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2·1·c·n·j·y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学习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学习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预习课文,达到读正确、读通顺。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
1、“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走来。这是我们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21cnjy.com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1)关于春节的来历;
(2)关于春节的习俗;
(3)关于春节的传说。
3、假如请你来写家乡的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
4、今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节。
5、围绕题目提问题。
6、初读课文,尝试解疑。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出示“预习提示”。
(1)一读文,读正确,划生字新词。
(2)二读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三读文,思考课后练习一,解刚才疑问。
(4)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顺序说一说。
2、以小组为单位,检查预习情况。
(1)互查读文情况(轮读,互相正音)。
(2)说课文主要内容,由学困生先发言。
(3)交流课后“练习一”中的问题,互相解疑。
(4)交流写作思路。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由各组程度相同的学生代表小组分段读课文,相机点评指导读通。读完后总评,哪组的代表读得有进步就奖励该组“☆”。21·cn·jy·com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点拨。
3、交流课后练习一,点拨。
4、交流写作思路,相机板书:
板书:腊月→小年→除夕→初一→十五→十九
按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比一比,组词
拌( ) 饺( ) 筝( )
伴( ) 绞( ) 挣( )
2、阅读《同步拓展阅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
1、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引入本课。
2、默读课文,划住自己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4、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详: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深入学习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出示“自学提示”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像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21教育网
2、自学
3、小组交流
我划的是第几自然段的 句(读所划句子),然后谈体会。
小组成员每人交流一处,组员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各小组的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教师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
1、腊八
(1)熬腊八粥 “不是……而是……”体会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 “色如翡翠”、“色味双美”体会语言简练。
(3)感情朗读。
2、除夕 抓住总起句体会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
(3)感情朗读。
3、正月初一 人们的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