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光和眼镜练习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光和眼镜练习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04 22:0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光和眼镜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照镜子整理护目镜的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镜子中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C.医护人员的像与医护人员关于镜面对称
D.当医护人员远离平面镜时像会变小
2.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如图所示,此凸透镜焦距为10cm,此时 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光屏上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B.此时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成像原理
C.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将透镜适当向左移动,则在光屏上能再次看到像
D.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线处,在右侧通过透镜看不到像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筷子“折断” B.水面倒影
C.日晷上的影子 D.雨后彩虹
4.放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清晰的“F”字母,那么下列中幻灯片的正确插法应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AB是法线 B.折射角为50°,NM是界面
C.折射角为40°,AB是界面 D.反射角为30°,NM是法线
6.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板做实验是因为玻璃板成像更清晰
B.应该选用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C.为了成像清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应该点燃
D.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的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7.如图所示,夜幕下的大唐芙蓉园内,霓虹灯装饰的紫云楼倒映在芙蓉湖中形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五彩缤纷的灯光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B.紫云楼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霓虹灯发出的红光是红外线
D.灯光在平静的湖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8.根据我们学过的凸透镜成像的知识,下列哪一种情况是可能存在的(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时间的单位
B.光在水中传播比玻璃中要快
C.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
D.光的传播快慢最小值是3×108m/s
10.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间,可观察利用平面镜成的视力表的像检查
B.图乙:自行车的尾灯里并没有灯泡,利用光的反射来“发光”
C.图丙: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说明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图丁:小猫和小聪互相看到对方,说明光在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1.盛夏,田横某村荷花池内花开正美,如图,荷花池水深,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则蜻蜓在水中的像(  )

A.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是倒立的实像
C.比该蜻蜓略小 D.距该蜻蜓
12.图所示是某人视物成像的示意图,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矫正方法是(  )
A.近视眼,戴凹透镜 B.近视眼,戴凸透镜
C.远视眼,戴凹透镜 D.远视眼,戴凸透镜
二、填空题
13.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 立的 像;通过投影仪成 立的 像;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 立的 像;凸透镜的中间 ,边缘 ,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的中间 ,边缘 ,光有 作用。
14.最近小华感觉眼睛看物体比较模糊,到医院检查,带上透镜A后感觉十分清晰,如图甲所示,则透镜A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同桌小宇也进行了检查,配戴了如图乙所示的眼镜进行矫正,眼睛看东西也正常了,小宇的眼疾属于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15.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一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则此透镜是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16.清蒸螃蟹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蒸熟的螃蟹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蟹壳 (选填“反射”或“吸收”)红光。人们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它,这是因为光在蟹壳表面发生了 现象(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如将螃蟹拿到紫光照射的房间内,看到它是 色。
17.一束日光经过 后,在屏上形成由红到紫连续排列的七彩光带,这叫做光的 现象,此现象最早是由物理学家 发现的;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 、蓝叫做光的三原色。
18.如图所示为兴趣小组制作的名为“倒转穹顶”的作品、此时看到的“穹顶”是 (选填“虚像”或“实像”)、若将光学器件适当靠近人眼,像的大小将 。
19.一个物体放在平面镜前,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 (是/不是)完整的像,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与像之间,像 (会/不会)被遮挡住。
2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确定 ;当蜡烛向玻璃板靠近,蜡烛的像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实验题
2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与平面镜 放置;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 时针方向转动;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 ;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 (选填“有”或“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 ;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将 ;
A.仍在纸板上呈现 B.被纸板挡住 C.在纸板前方
(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谁都没有能做到,你认为没有能做到的原因是 。
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如图乙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得到倒立 的实像;
(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为了使烛焰的像仍然能完整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光屏向 (选填“上”、“下”、“左”或“右”)移动;
(4)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呈接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5)实验结束后,另一小组的同学又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该组同学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的人的眼睛的缺陷是 (填“近视”或“远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镜子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B错误;
C.平面镜成的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医护人员的像与医护人员关于镜面对称,故C正确;
D.平面镜成的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当医护人员远离平面镜时像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2.C
【详解】AB.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故AB错误;
C.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将透镜适当向左移动,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则在光屏上能再次看到像,此时物距和像距互换,故C正确;
D.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线处,物距为5cm,小于一倍焦距,在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A.筷子“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面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日晷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详解】放映幻灯时,屏幕上成的像是倒立且左右相反的,故字母F的像是B中的形状,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
∠DON=90°-30°=60°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的规律,则MN为法线,AB为界面,OE为折射光线,CO为入射光线,OD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则入射角∠CON=60°,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反射角∠DON=60°,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折射角
∠EOM=90°-50°=40°
综上,选项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A.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用透明的玻璃板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的大小,故A错误;
B.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故B错误;
C.为了成像清晰,实验时可以用手电筒对着蜡烛照,但不能将两支蜡烛都点燃。若都点燃,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故C错误;
D.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根据像和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像远离玻璃板,根据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物体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A.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所以五彩缤纷的灯光都是由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故A正确;
B.水中紫云楼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霓虹灯发出的红光不是红外线,因为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故C错误;
D.灯光在平静湖面上,湖面平而且光滑,所以会发生镜面反射,故D错误。
故选A。
8.D
【详解】假设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f表示凸透镜的焦距。那么凸透镜成像规律有: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故选D。
9.B
【详解】A.光年是光在一年里通过的路程,是长度单位,故A错误;
BCD.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0×108m/s,在其它介质中传播速度变小,光在水中传播约是真空中的四分之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三分之二,光在水中传播比玻璃中要快,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A.由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间,可观察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拓展空间,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的尾灯里并没有灯泡,是反射后方车辆照射的光来“发光”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虽然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但是漫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小猫和小聪可以通过平面镜,互相看到对方,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详解】A.蜻蜓在水中的像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等大正立的虚像,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故C错误;
D.蜻蜓距水面,像距水面,所以像与蜻蜓相距,故D正确。
故选。
12.D
【详解】由于物体经过晶状体折射后,近处的物体的像没有成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这说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在下降,是远视眼;由于人的眼睛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弱,为了光线能会聚在视网膜上,就需要对光线提前会聚一下,所以可以佩带一个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进行矫正。
故选D。
13. 倒 实 倒 实 正 虚 厚 薄 会聚 薄 厚 发散
【详解】[1][2][3][4][5][6]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投影仪是利用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的。
[]7[8][9][10][11][12]透镜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后,对光有发散作用。
14. 凹 远视
【详解】[1]甲中透镜中间薄两边厚,是凹透镜。
[2]乙中透镜中间厚两边薄,是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功能,可用于矫正远视眼,即小宇的眼疾属于远视眼。
15.凹透镜
【详解】图示中,放入透镜后,光的会聚点变远,说明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
16. 反射 漫反射 黑
【详解】[1]蟹盖是红色的,所以红色物体吸收其它所有颜色的光只反射红光,红光反射到我们眼睛,所以我们看到它是红色的
[2]蟹壳的表面是比较粗糙的,可以将射来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是漫反射。故可以从不同的位置看到。
[3]紫光照射蟹盖时,不能被反射,故蟹盖看起来是黑色的。
17. 三棱镜 色散 牛顿 绿
【详解】[1][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3]光的色散现象,是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最早发现的。
[4]我们把红、绿、蓝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也叫光的三基色。而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18. 实像 变小
【详解】[1][2]根据图示可知,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这是凸透镜成像,此时穹顶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成的是实像;若将光学器件适当靠近人眼,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的大小将变小。
19. 是 不会
【详解】[1]平面镜成像中,由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所以物体比平面镜大,此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
[2]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照到像点,所以镜子背面放什么物体都不会影响成像,因此用一块不透明的挡光板挡在像的前面,是不会影响成像的。
20. 像的位置 不变
【详解】[1]玻璃板透明,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因此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
[2]平面镜成像是等大的,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无关,所以当蜡烛向玻璃板靠近,蜡烛的像大小不变。
21. 垂直 顺 没有改变入射角度数多次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无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C 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详解】(1)[1]白色纸板ABCD应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因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反射光线才能在纸板上呈现。
[2]如图甲所示,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线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则反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即反射光线会顺时针转动。
(2)[3]因为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得到普遍性规律。
(3)[4][5]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纸板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4)[6]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而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所以反射光束在纸板前方;故选C。
(5)[7]因为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是做不到的。
22. 10.0 缩小 上 可逆 凹 近视
【详解】(1)[1]由图甲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20.0cm-10.0cm=10.0cm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
(2)[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为
u=35.0cm-5.0cm=30.0cm
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3)[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相对于凸透镜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为了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光屏向上调节。
(4)[4]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光在发生折射时,具有可逆性的特点。
(5)[5][6]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也就是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这只眼镜是凹透镜;近视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所以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近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