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13 罗斯福新政
繁华的都市,现代化的车水马龙的街道,衣香鬓影的派对,纸醉金迷的生活,新贵富豪的奢华不输豪门望族。这是好莱坞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描绘的场景,是美国1920年代繁华社会生活的剪影。
这段奇迹般的发展时期主要处于美国第30任总统柯立芝治下,因此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柯立芝繁荣
“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
柯立芝繁荣
20年代美国街头的宣传画
大意:至尊生活享受,美国是人间的天堂!
一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到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转移到纽约。当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
1929年的美国,大约60%的家具和75%的收音机都是用分期贷款购买的。90%的股票是投机性的,投资者只需支付10%至20%的现金购买股票,其余的均可借贷。
繁荣背后:股票泡沫
市场整体繁荣,企业发展,股票价格上涨
企业向民众发售股票,用来扩大生产
出现全民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大量资金涌入企业,企业发展,扩大生产,发售更多股票
市民用积蓄购买股票,进行投机
不断扩大生产
繁荣背后:生产过剩
经济一片繁荣,
商人们不断扩大生产
企业无法回收资金
供大于求
商品价格下跌
企业减产甚至停产
工人失业
购买力下降
生产过剩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社会化大生产
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黑色星期四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
经济大危机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资主制度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
直接原因(实质):生产无政府状态→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生产总供给远大于社会需求→生产相对过剩。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力大、仅限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周期性
周期: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经济大萧条
1929-1933年,
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工业产量下降,贸易额减少。
2.企业破产,银行倒闭。
3.失业人数激增。
4.穷人衣食无着。
5.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销毁大量商品。
经济大萧条
罗斯福新政
“此刻最应该说的是真话,完全坦白而大胆的真话。我们必须退却,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我将向国会要求应付紧急状况的最后手段,这就是对紧急状况作战的广泛的行政权力,像我们真正遭遇外敌入侵时所赋予我的权力一样大。”
——1932年罗斯福就职演说
罗斯福新政
背景: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
方法(特点):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b.企业破产——工业危机
c.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危机
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
罗斯福新政 内容
Recovery(复兴)
Relief(救济)
Reform(改革)
罗斯福新政 内容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中心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
Reform(改革)
材料1:
罗斯福新政 影响
1.直接影响: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材料3:战后,英国实施国家干预政策……二战后,法国加大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材料2: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
罗斯福新政 影响
2.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3.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斯福新政
材料4:资本主义制度就像一棵出现枯枝烂叶的树一样,激进分子说:“把它砍倒。”保守分子说:“不要动它。”我则采取折衷的办法:“让我们把它修剪一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1.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
2.“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新运用”指的是什么?
3.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什么?
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秩序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局限: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罗斯福新政
材料4:资本主义制度就像一棵出现枯枝烂叶的树一样,激进分子说:“把它砍倒。”保守分子说:“不要动它。”我则采取折衷的办法:“让我们把它修剪一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局限: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1.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
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2.“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新运用”指的是什么?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秩序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3.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什么?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罗斯福新政 新经济政策 改革开放
相同点 背景 都是在各国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目的 都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不同点 背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经济和政治危机 文化大革命,导致经济濒于崩溃
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质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自我调整 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定程度恢复资本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结果 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巩固工农联盟,经济恢复和发展 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对比学习